查看原文
其他

陆德明:【经典释文】条例

陸德明 文字研究 2021-11-15

陸德明:【經典釋文】條例


先儒舊音,多不音注。然注旣釋經,經由注顯,若讀注不曉,則經義難明。混而音之,尋討未易。今以墨書經本,朱字辯注,用相分別,使較然可求。舊音皆録經文全句,徒煩翰墨,今則各標篇章於上,摘字爲音,慮有相亂,方復其録;唯《孝經》童蒙始學,《老子》衆本多乖,是以二書特紀全句。《五經》人所常習,理有大宗,義行於世,無煩覼縷。至於《莊》、《老》,讀學者稀,故于此書微爲詳悉。又《𤕨雅》之作,本釋《五經》,旣解者不同,故亦略存其異。文字音訓,今古不同。前儒作音,多不依注。注者自讀,亦未兼通。今之所撰,微加斟酌:若典籍常用,會理合時,便即遵承,標之於首;其音堪互用,義可竝行,或字有多音,衆家別讀,苟有所取,靡不畢書,各題氏姓,以相甄識;義乖於經,亦不悉記。其“或音”、“一音”者,蓋出於淺近,示傳聞見,覽者察其哀焉。然古人音書,止爲譬況之說。孫炎始爲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世變人移,音訛字替,如徐仙民反“易”爲“神石”,郭景純反“餤”爲“羽鹽”,劉昌宗用“承”音“乗”,許叔重讀“皿”爲“猛”,若斯之儔,今亦存之音内,旣不敢遺舊,且欲俟之來哲。書音之用,本示童蒙。前儒或用假借字爲音,更令學者疑昧。余今所撰,務從易識。援引衆訓,讀者但取其意義,亦不全寫舊文。與籍之文,雖夫子𠜂定,子思讀《詩》,師資巳別,而況其餘乎?鄭康成云:“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爲之,趣於近之而巳。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郷,同言異字,同字異言,於玆遂生矣。”戰國交爭,儒術用息,秦皇滅學,加以坑焚,先聖之風,埽地盡矣。漢興,改秦之𡚁,廣收篇籍,孝武之後,經術大隆,然承秦焚書,口相傳授,一經之學,數家競𠁊,章句旣異,踳駮非一。後漢黨人旣誅,儒者多坐流廢。後遂私行金貨,定蘭臺漆書經字以合其私文,靈帝乃詔諸儒正定《五經》於石𥓓之上,爲古文、篆、隷三體書法,以相參檢,樹之學門,使天下取則。未盈一紀,尋復廢焉。班固云:“後世經傳旣巳乖離,傳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詞巧說,安其所習,毁所不見,終以自𡚁,此學者之大患也。”誠哉是言!余旣撰音,須定紕謬,若兩本俱用,二理兼通,今竝出之,以明同異;其涇渭相亂,朱紫可分,亦悉書之,隨加刊正;復有他經別本,詞反義乖,而又存之者,示博異聞耳。經籍文字,相承巳又,至如“恱”字作“說”,“閑”字爲“閒”,“智”但作“知”,“汝”止爲“女”,若此之類,今竝依舊音之。然音書之體,本在假借,或經中過多,或尋文易了,則翻音正字以辯借音,各於經内求之,自然可見。其兩音之者,恐人惑故也。《尚書》之字本爲隷古,旣是隷寫古文,則不全爲古字,今宋齊舊本及徐、李等《音》所有古字蓋亦無幾;穿鑿之徒務欲立異,依傍字部,改變經文,疑惑後生,不可承用。今皆依舊爲音,其字有別體,則見之音内,然亦兼采《說文》、《字詁》以示同異者也。《春秋》人名字氏族及地名,或前後互出,或經傳更見,如此之類,不可具舉。若國異名同,及假借之字,兼相去遼逺,不容踈略,皆斟酌折衷,務使得冝。《𤕨雅》本釋墳典,字讀須逐《五經》,而近代學徒好生異見,改音易字,皆采雜書,唯止信其所聞,不復考其本末;且六文八體各有其義,形聲會意寧拘一揆?豈必飛禽即須安鳥,水族便應著魚,蟲屬要作虫旁,草類皆從兩屮,如此之類,實不可依。今竝校量,不從流俗。方言差別,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爲鉅異:或失在浮淸,或滯於沈濁。今之去取,兾祛玆𡚁,亦恐還是鷇音,更成無辯。夫質有精麤,謂之好、惡竝如字,心有愛憎,稱爲好、惡上呼報反,下烏路反;當體即云名譽音預,論情則曰毁譽音餘;及夫自敗蒲邁反、敗他補敗反之殊;自壞乎怪反、壞撤音怪之異。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巳爲別,相仍積習,有自來矣。余承師說,皆辯析之。比人言者,多爲一例。如、而靡異,邪不定之詞、也助句之詞弗殊,莫辯復扶又反,重、復音服,反也,寧論過古禾反,經過、過古臥反,超過;入以登、升共爲一韻,攻、公分作兩音,如此之儔,恐非爲得,將來君子,幸畱心焉。《五經》字體乖替者多,至如黿、鼉從龜,亂、辭從舌,席下爲帶,惡上安西,析旁著片,離邊作禹,直是字譌,不亂餘讀;如寵丑隴反字爲寵力孔反,錫思歷反字爲鍚音腸,用攴普卜反,《字林》普角反代文武云反,將旡音無混旡音旣,其■之流,便成兩失。又來旁作力,俗以爲約勑字,《說文》以爲勞倈之字;水旁作曷,俗以爲飢渴字,字書以爲水竭之字。如此之類,改便驚俗,止不可不知耳。


(此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之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


【相關閱覽】


劉家和:小學(文字訓詁音韻)是人文學科的基礎

李建國:“述而不作”與訓詁的傳承和創新

王其和:《群經平議》整理前言

彭林:談電視劇《清平樂》——《中國經學》第28輯編後記(節選)


袁晓园:论“识繁写简”与“文字改革”——答吕叔湘等先生

袁曉園:論“識繁寫簡”與“文字改革”——答呂叔湘等先生

张田若:“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简介

张田若:吸收安子介学说,集中识字教学法又有新发展

张景意、索慧中:“集中识字”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南懷瑾:《易經》的八卦與文字

俞士汶:助力漢文走入信息时代

賈連翔:清華簡《五紀》中的“行象”之則與“天人”關係

劉全志:清華簡《繫年》的成書與墨家學派性質

馬楠:説《詩經·騶虞》“壹發五豝”及《騶虞》詩旨

孫玉文:《戰國策•秦策一》“蛇行匍伏四拜”的“蛇行”

漢字的總量有多少?

马克·扎克伯格:“meta”这个字来源于希腊文字

莱布尼茨与白晋通信选:关于汉字和中华文化

柴克東:文字小傳統對夏文化的延續與遮蔽

張福貴:大學語文的學科地位與課程屬性反思

賈連翔:蚩尤是黃帝之子

李零:什麼是中國?

王化平:《周易》是如何誕生的?

刘世南:从谭其骧先生说“大学生看不懂古书”谈起

李泽厚先生:谈美、情、理

李澤厚先生:談人生、教育、意義、文藝、理學

李澤厚先生:談倫理、歷史與形而上學

徐贺安:唐玄宗朝四大政治势力与盛唐诗坛

宋鎮豪:記著名甲骨學家胡厚宣先生

余英時口述,李懷宇整理:《余英時談話錄》出版

陳宣諭:《李白詩歌龍意象析論》简介

文字作品选:智永【千字文】

文字作品选:蒋中正介石

《詩經》植物最美手繪

马斯克用汉文字转发曹植【七步诗】,海量网友打赏

李泽厚先生逝世,怹一生思想考美、情与理

錢伯城先生逝世,怹提出出版陳寅恪、夏承燾、岑仲勉、林庚、……等人的著作

俞士汶先生逝世,怹助力漢文走入信息时代



【文字研究】第一卷第一期

【文字研究】第一卷第二期

【文字研究】第一卷第三期

【文字研究】第一卷第四期

【文字研究】第二卷第一期

【文字研究】第二卷第二期

【文字研究】第二卷第三期

【文字研究】第二卷第四期

【文字研究】第三卷第一期

【文字研究】第三卷第二期

【文字研究】第三卷第三期

【文字研究】第三卷第四期

【文字研究】第四卷第一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