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英剑 |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需要纠偏?不,是没到位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科学报 Author 郭英剑

【作者简介】

郭英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 “杰出学者” 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二级)、博士生导师。历任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文学翻译、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研究。

郭英剑 教授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需要纠偏?

不,是没到位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22-05-24第3版 “大学观察”栏目。原标题为《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以学生满意度为中心》,经作者授权由“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公众号推送。




最近,一篇题为《纠正对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的误解》的文章在网络流传。该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两位高级讲师瓦尼克和鲍威尔近日发表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上的文章为基础,采访了这两位专家,对他们的观点做了总结和进一步阐发。由于其论点鲜明——要纠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的偏差,因而在教育界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出了偏差?


依据两位作者发表的文章以及他们所接受的采访,可以看到其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常演变为将 “学生满意度” 置于教育目标之上,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所应提供的丰富学习经历。其次,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这一理念被不当利用,不仅影响教育质量,也会伤害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教育的社会价值。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往往会转化为 “以学生的满意度为中心”,从而形成一种扭曲的教育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动机,难以接受批评,教师无条件表扬学生,导致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品格,都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最后,呼吁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回归正轨,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该文发表后,不少高校教师对此表示认同。


应该说,上述观点有其现实来源,所讨论问题也很有意义,但我以为,从开始就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已经演变为 “以学生的满意度为中心” 显然有失偏颇,也有以偏概全之嫌,由此提出要纠正偏差,实际上反倒加剧了人们对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可能产生的误解。


在现实中,如果仅 “以学生满意度为中心”,那仿佛只与教育评估与教学评估有关。但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观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到实践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何谓 “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也被称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要指将教学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授人以渔”的方法中,将学习路径的责任交给学生,并侧重于能够实现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该方法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理论依据。作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发而来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要起到在新信息和先前经验中构建意义的关键作用。像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让·皮亚杰等的理论,为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供了依据。


其次,重心转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将学生兴趣放在首位,承认学生的声音是学习体验的核心。这与 “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 的传统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传统教育将教师定位为 “主动” 角色,而学生则扮演 “被动” 的接受角色。


第三,强调责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但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参与者,鼓励主动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


第四,承认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承认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并强调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由此,教师不再是班级学习的促进者,而是每个学生个人学习的促进者。


最后,形成性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涉及更多形成性评估,而非总结性评估。


所谓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问题的评估,在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后,为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到对其学习的评价之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如何展示他们的学习,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我想正是这个原因及其在实践中的问题泛滥,导致上述学者撰文对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批评。


高校的 “以学生为中心”


若要深入讨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该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来谈。在中小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应该说已被广泛接受,并被认定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成绩的一种方式。


在高等教育中,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在我看来,这种学习模式在高校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首先被认为是高校的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心态。这也是我们近年来总能听到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说,“以学生为中心” 也在高校被普遍接受了。


第二,作为一种有建构主义理论支持的学习方法,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


第三,它强调要认真对待学生作为学习参与者的诉求,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反省自我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是否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出了偏差,而是是否能做到位。在现实中,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和 “以学生为中心”,但这不只是一种理念,想要实施并真正做到,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便利性与有效性。现行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与布局大都是从便利性上考虑的。但若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学习环境、上课时间、学业进展等,都需要从学生的有效性上去考虑。以学习环境为例,大多数教室布局的一排排课桌,可能就无法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当我们要为此作出改变时,就必须基于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不一定是让教师以及管理者感到方便。


其次是整体化与个体化。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制订最适合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计划。由于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只有学生的学习计划或途径有所不同才有意义。为此,教师应帮助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环境。但我们都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很大,在当今的任何一所高校,要在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室里呈现不同的学习计划或学习途径都有极大的挑战性。


最后是过程与监控。以学生为中心,预示着建构适应学生个人需求的学习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内化其学习价值,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形式的不同选项,并挖掘他们学习的内在价值和相关性。在这其中,学生的学业进步是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基于能力的进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核心。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监控,然后根据其变化调整,甚至是 “重构” 学生的学习体验。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事关一所大学的全局,包括课程、人员配备、财务、技术、设施、时间表等,各方面都要真正专注于学生的期望与对学习的效果,同时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


从 “讲台上的圣人” 到 “身边的向导”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无疑具有权威性,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教师的定位决定的。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专家,讲台下的学生更像是知识的容器。


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权威人物,但随着学生在学习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开始转换,更多地扮演教练或促进者的角色。


上文中提到,在对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的批评中,一些高校不再努力告诉学生,什么对他们有益,而是要求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甚至出现以下情况——学生觉得考试压力大,学校就减少考试;学生不喜欢阅读,学校就选择难度低、篇幅较短的阅读材料;学生喜欢网络多媒体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就多使用社交媒体和交互式创意内容;学生难以接受严肃的批评,教师就使用温暖的语言正面反馈……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确实存在,但大都是在特定时期(如疫情防控时期学生被封闭在校园中),学生才会有这样特殊的 “待遇”,并不具有普遍性。


即便如此,出现上述情形也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我还想说,时代不同,学生面临的世界不同,大家的身心健康、素养品格不同,各人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时,如果学生已经身心疲惫,即便做错了,教师也应该以更温柔的方式加以批评和引导,这属于正常且更加个性化的育人方式,不能将此归咎于 “以学生为中心”的结果。


总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其更多的是颠覆传统教育、传统课堂和传统思维方式。尽管该教学模式挑战了教师权威,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对学生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依旧能看到很多学生讲述自己深受任课教师影响并因此改变自己的实例与事迹。



往期文章回顾

陈后亮 | 理论缘何衰退?——对理论发生的物质条件及制度因素的考察

王岚、黄川 | 他者的欲望和欢愉——门罗小说《激情》中的“新现实主义”书写

彭青龙 | 反思全球化、数字人文与国际传播——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王宁

朱振武、游铭悦 | 身份认同与共同体意识———最新诺奖作家古尔纳《最后的礼物》的创作旨归

徐蕾丨描绘他人:重访艾丽丝·默多克的道德现实主义

申丹 |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动力

彭青龙 | 论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核心素养郭英剑 | 请把青年节,还给青年——观2022年五·四青年节B站短片有感

李保杰丨泛美政治经济视域下美国奇卡诺移民小说中的成长叙事

刘茂生 | 济慈诗歌中的“音景”与生态伦理叙事——以《夜莺颂》《秋颂》为例

莎士比亚:你有“病”,他有解药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