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益东: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刘益东 中国教育评价 2024-03-07

编者按:2022年11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在云端召开。围绕“新时代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主题,年会设置了两个主论坛和六个平行论坛,邀请了15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云集线上,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全国各地有2万余人在线聆听。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中国教育在线、陕西广播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截至同年12月6日,仅新华网报道的阅读量就达200多万。这里将陆续发布年会上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或重要观点,以期与更多关注教育评价的人共享。

刘益东在第二届教育评价学术年会上的论点摘编

学术带头人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建设学科名单表明,共有147所大学入选,大约建设五百个一流学科,全国就至少需要五百位一流人才(可谓一流学科建设的“五百罗汉”)作为学术带头人,能否正确甄选学术带头人决定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成败。

应破“五唯”立新标,确立两个新标准:以原创突破论英雄的一流人才新标准和以原创突破论引领的一流学科新标准,以克服目前学科评估标准主要反映国内相对水平、较少反映国际相对水平的局限。同时应有配套的评估指标,做出原创突破的学术带头人,应成为学科评估的首要指标,避免“只见一流学科,不见一流学者”。

原创突破成果的综合特征,我曾用“一把剑”来表示:一是“剑尖”,就是标志性贡献,用一句话和突破点四要素等几百字就可以凝练出来;二是“剑身”,就是发表同题论文、专著或专利清单;三是“剑柄”,就是学术界的反馈,包括获奖、转载、评论、收效、受邀报告等学术界的反馈;四是“剑鞘”,国际、国内,主要是国际的同类成果的盘点比较以及你的成果优势所在。把上面几项列出来,通常水平高低就一目了然。

原始创新是一流人才的事业,利用原始创新成果的结构特征、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征、职业学者的行为特征,十年磨一剑原创成果的综合特征,加上“互联网+代表作”评价法,可以实现原始创新成果的及时评价和一流人才的及时甄选。因此,用原始创新成果作为学术招牌标定一流学者桂冠,一目了然,“唯帽子”不攻自破。

可设立科教特区,开启教育评价改革:一是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交叉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综合研究、智库研究等的主力军,一流学科就是主力军的精锐部队。一流学科建设能否成功,直接决定能否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二是正确甄选500-1000位名副其实的一流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这已成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三是教育部可以适当的方式组织或者监督、督察一流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甄选工作,建立一流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档案;四是破“五唯”立新标。新标准就是一流人才的新标准和一流学科的新标准,是否做出原始创新成果是一流人才的试金石,依据原始创新标定一流人才,并担任学术带头人;五是可以一步到位在全国147所大学实行,也可以逐步实行,没有经过上述高标准甄选的,宁缺毋滥;六是盘点十年磨一剑的原创成果。原创成果分成两类,一类是获得权威大奖,得到公认的成果。另一类是已得到不少同行认可并与国际同类成果比较具有优势者;七是像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设立深圳特区一样,教育评价改革也需要设立科教特区。科教特区可以是创新型城市,可以是一座大学城、一所大学或一个学院;八是一流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决定因素,可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公开遴选学术带头人。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授权刊发)


报告人简介

刘益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次年会开幕式由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殿军教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出席年会并致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瞿振元,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前公使衔副代表张双鼓,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教授,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等嘉宾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相关话题

1.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招聘简介

2.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关于发展会员的征集函

3.关于招募“中国教育评价未来学者”及培养计划的通知

4.杨斌: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5.谢维和:结果评价及其改进思路

6.‍王殿军:用评价改革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

欢迎各会员、专家及相关单位提供开展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活动资讯。

投稿邮箱:jypj2020@126.com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新媒体“中国教育评价”(微信号:zgjypj)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益东: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刘益东 中国教育评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