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说财经

其他

人民币的锚,变了?

央行印钞方式之变,我昨天做了分析。不少读者反映说,没有看懂。由于这件事比较大,财政部表态之后,央行也有表态。所以我决定再写一次,尽量让大家理解这件事。昨天(4月23日),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天,一个重磅的货币政策工具,被正式预告了,这就是: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这意味着三件事:第一,人民币的“锚定物”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之前更多地锚定美元等硬通货,未来将主要锚定中国国债。第二,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也就是民间说的印钞)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将以买国债为主渠道。收回货币的方式,则是减持国债。第三,未来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工具将长期休眠,届时中国央行将跟美联储一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缩表”和“扩表”。先看财政部的表态。4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十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署名为“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谈到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的时候,有如下表述: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上个月,关于央行是否要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有过一场大讨论,当时我也做过分析,认为这是早晚的事情。现在,财政部表态了:支持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与此同时,财政部把这种行为跟“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联系了起来。由此可见,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重要性。同一天,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采访了央行有关负责人,这篇报道的标题是“长期国债收益率将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由于太专业,关注的人不太多。在这篇报道的最后,有非常重要的关于央行买卖国债的表态:央行也证实了,即将在二级市场展开国债买卖,并把它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而且还说,这种操作可以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对于老百姓来说,你需要知道到的是:第一,央行印钞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人民币的锚定物发生了重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最重要的印钞方式是“外汇占款”。所谓“外汇占款”,就是中国的出口厂商获得贸易顺差后,到手了很多美元、欧元之类的外币,但这些钱无法在中国直接使用,需要换成人民币。中国加入世贸后,外汇顺差巨大,央行印了很多人民币来收购这些外币。收购的外币就构成了外汇储备,印出的人民币就成为增量货币。由于增量人民币太多,央行担心通胀,就不断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把部分钞票冻结起来。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央行要求每家银行按照吸收存款的比例,向央行交存款准备金,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则银行每吸引10亿存款,就要被央行冻结起来1亿元资金。中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高的时候,曾达到过22%。通过这种方式,把外汇占款超发的人民币冻结起来,需要的时候通过降准方式慢慢释放。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见顶之前,人民币的发行方式基本上是“外汇占款”,这期间人民币的锚可以理解为美元、欧元等硬通货。2014年之后,央行印钞的方式多元化了。一部分是降准,就是把之前“以美元为锚”超发的人民币释放出来;另外一部分就是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后面一种方式的锚定物,是国债等国内高等级债券。从2014年到2024年初,这期间的印钞方式是“混合型”的。现在,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低到了7%。以中国的国情,未来很难低于5%(为了防范风险)。西方大幅低于5%,是因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显著高于中国。所以,继续降准、释放外汇占款超发货币,中国还有一些空间。但空间不大了,之前以美元为锚超发的人民币,快要释放完了。央行在二级市场里购买国债,将成为新的印钞方式。根据人民银行法,央行不能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或者包销财政部发的国债,这是为了避免赤字货币化,降低货币的信用。很多央行也是这样规定的。但通过二级市场买国债,各国都是允许的。比如各大银行买国债,然后到二级市场里卖给央行,这是允许的,因为有了风险隔离层。央行买国债的钱,是凭空生出来的,也就是印出来的。买了国债,作为资产反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可以记录央行印了多少钱,便于公众监督,增加货币信用。美联储目前印钱,也是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或者房地产行业的MBS(抵押支持债券)。这意味着,美元的锚是美国国债。当中国央行的印钞方式,从“外汇占款”变成“购买国债”,意味着人民币的锚从美元变成了中国国债。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性的变化。上图是央行最新的资产负债表。红框里的“外汇”,就是外汇占款方式发行的人民币,3月末还有22.69万亿人民币。而目前的基础货币不过是37.09万亿。中国目前的304.8万亿的广义货币M2,就是通过这37.09万亿基础货币衍生出来的。目前人民币基础货币中,外汇占款(也以美元为锚发行量)达到了61%。其他的发行抵押物,主要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也就是PSL、MLF、再贷款等。央行目前持有1.524万亿的国债,这些都是特殊国债,在特殊时期买的,长期保持稳定。未来,这个项目下的数字会每月都有变化,趋势是越来越多。因为未来的货币发行方式,将以央行购买国债为主了。从以美元为锚,到以中国国债为锚,会带来哪些变化?第一,摆脱对美元、美国国债的依赖,增加自己货币的定价权、话语权。中美战略博弈将常态化、长期化,美国在金融上常常使用长臂管辖,中国需要降低对美元、美国国债的依赖。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减持美国国债,从2013年最高时持有1.3159万亿美元,减持到了上月不足8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也在不断下降。第二,央行常态化买卖国债,可以更好地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这有利于解决房地产拐点之后的财政增收压力。房地产出现了历史性拐点。这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拐点,还是财政体制的拐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拐点。目前中央政府的债务,也就是国债的余额是30万亿(2023年末),地方债余额是40万亿。此外,地方政府还有60到70万亿的城投债。地方政府全口径的债务超过100万亿。在居民买房欲望低迷,不愿意加杠杆的情况下,要振兴经济只能是政府加杠杆,尤其是增发国债。国债增发了,就需要有足够的买家,足够的活跃度。央行用新增货币来买国债,正当其时,可以解决一系列难题。第三,人民币以国债为锚,怎样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信用?继续增持黄金恐怕是大概率的。下图是过去10年,主要国家或地区央行增持黄金情况。俄罗斯和中国,因为跟美国战略博弈的问题,都大批量增持了黄金。以中国经济体量之大,未来恐怕要持有跟美国相当的黄金储备,才够用。当人民币以中国国债为锚的时候,需要黄金来帮衬一下。第四,央行购买国债,还意味着“印钞”的钱将首先流向财政。大家见过这种场面吧:在婚礼或者庆典上,把高脚杯一层一层像金字塔叠放起来,从最上面的酒杯开始倒红酒或香槟,然后让酒逐步流到下面的杯子里。央行印钞过程,也可以这样理解。新的货币生成后,就流入最上层那个杯子里,这时候利率最低;这个杯子满了,就流到第二层4个杯子里,这时候利率就有所上升;然后流到第三层,利率继续上升。之前通过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方式印钞,第一个杯子往往是大银行、政策性银行或者被重点扶持的企业。当印钞方式变为买国债后,第一个杯子事实上就变成了财政。买国债的印钞方式,对财政的支持力度将更强,更集中。所以,常常有人把央行买国债跟QE(量化宽松)画等号。对此,央行的表态是: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我的判断是:央行买国债,对于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整体构成利好,对解决财政难题构成利好。对国际黄金价格,也构成间接的、长期的支撑。欢迎关注下列公众号
4月24日 上午 10:27
其他

真正的大招!上海率先破局

影响中国科技创新的“最大一块坚冰”,终于在上海被全面突破了!今天,上海市科委等七部门印发的《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面向社会全文发布。这份文件最大的看点是:第一,可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第二,可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下图)熟悉国情的人都知道,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老牌科技中心城市,创新以“体制内”为主,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其科研成果基本上都是“职务发明”。这些“职务发明”的所有权、使用权归“原单位”,也就是体制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这些成果要变成创新企业、创新产品,一般来说要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技术转让的企业,往往跟成果的发明创造没有直接关系,对这些成果的理解,以及进一步的提升,都没有原始发明人深刻。原始发明人由于是“体制内人员”,他很难带着自己的职务发明去创业。这不仅影响了成果的转化,也影响到体制内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因为这些发明除了评职称、或荣誉外,跟自己关系不大。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支撑经济增长的最大动能正从“大基建+房地产”转向“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创业企业如果有核心技术,很容易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实现财富的大幅溢价、增值,这对于科技人员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激励。中国正在构建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个体制如何跟个人利益、资本市场挂钩,是中国能否转型成功的关键。上海的这一突破,至关重要,它等于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双赢。上海的方案规定:试点单位科研人员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单位,为国有资产。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在明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前提下,试点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或部分赋予成果完成人。试点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单位所持有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部分赋予成果完成人,试点单位与成果完成人成为共同所有权人;也可将留存的所有权份额,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让渡给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获得全部所有权后,自主转化。也就是说,只要约定好分成机制,科研成果的完成人可以获得成果的全部所有权,放开手脚去创业,去闯市场。试点单位还可以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跟获得所有权相比,后者的创业门槛更低。2020年,科技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是这一制度创新的滥觞。在2020年方案里,全国40所高校院所被纳入试点,其中有6家在上海。后来,这个改革方向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上海总结了3年试点经验,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比较全面的改革方案,打破了影响体制内创新向市场转化的坚冰,可谓意义重大。上图是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技术流向情况表”,从中可以看出,2022年上海输出技术37883项,合同金额3882亿元,在全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同样是科技发明的重镇,深圳的技术输出和转让金额显著少于京沪,主要原因是:深圳90%的科技创新人员、成果都在企业,直接转化为市场成果;而京沪科技创新主要是体制内创新,所以需要转让才能进入市场。通过技术输出实现成果市场化,反而是低效率的。如果是把所有权、使用权授予成果发明人,设立创业企业,效率将更高。所以,上海的这次突破对于体制内创新力量强大的传统直辖市、省会城市,将构成重大利好。上图是截至2021年末,主要城市的“R&D人员全时当量”(可以理解为全职科研人员)榜单,深圳的全职科研人员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第三。上图是主要城市2021年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北京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科研经费占GDP比重,北京第一,深圳第二,西安第三。结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此次上海的制度创新,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武汉、南京、天津、西安等体制内创新占比较大城市,构成了显著利好。如果这些城市都跟随上海,实现科技体制的突破,未来将涌现出一大批带着自己职务发明下海创业的弄潮儿,涌现出大一批新的民营科技企业,体制内创新的活力也将得到激发。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三个新号
2023年8月9日
其他

这两个省,迎来重大机遇!

近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国台办新闻发布会,都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深圳人口微降,不必过度解读

近日,各大城市公布了2022年的统计数据,其中人口的变动情况引人注目。中国各地人口的最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一线城市和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城市,普遍有轻微的下跌;强二线城市、二线城市人口增长不错。比如2022年上海的常住人口下降了13.5万人,香港下降了6.8万人,北京下降了4.3万人,深圳下降了将近2万人。常住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的,全部是二线城市,比如:长沙、杭州、合肥、西安、南昌等。深圳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过去40多年,深圳一直是中国人口增长最迅猛的城市,然而在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首次出现了下滑,从1768.16万人减少到了1766.18万人,少了1.98万人。到底该怎样看待深圳的人口变化,这一变化对深圳的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第一,2022年深圳常住人口微降,有很大的偶然性。深圳人口之所以40多年来首次下跌,跟2022年疫情有很大关系。从年初开始,奥密克戎病毒就反复侵袭深圳。深圳毗邻香港,一类口岸数量和通关规模都位居全国第一,还担负着支持香港抗疫的任务。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规模巨大的城市,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接近1200万,占总人口比重67%左右。这些新深圳人在内地还有一个家,甚至有房、有地。当“搞钱”受到影响的时候,可能会暂时返乡,或者把孩子、老人暂时送回内地。由此,造成了2022年这个特殊年份里,深圳常住人口数量下滑了。2023年春节之后,随着疫情闯关基本完成,大量外来人口重返大湾区、重返深圳。由于人气恢复,再加上新能源车上牌放松,大量新车上路,深圳路面交通拥堵超过了疫情之前。深圳地铁的日客运量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多次突破800万人次,最新的纪录达到了887.2万人次。春节之后,多个城市地铁客运量都创了历史新高,但在5大一线城市(含香港)中,只有深圳创了历史纪录,北上港广的地铁最高客运量纪录仍然停留在2019年。上图:岗厦北地铁站内繁忙的客流。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45年来最激烈“抢人大战”,开始了……

春节尚未结束,东南沿海各省市的“抢人大战”、“搞钱大战”已经拉开了帷幕。上图是今天的深圳特区报头版,充满了浓烈的“搞钱”、“抢人”意味。头条“涌动的春潮”,报道了深中通道等重点工程的进展;报眼是“深圳市属国企总资产突破5万亿”;二条是深港恢复通关之后带来的“路通”、“财通”。最吸引眼球的的是“首趟返岗专列
2023年1月27日
其他

这个“国家中心城市”,抛出“终极大招”!

1月3日,进入2023年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9点多,从郑州传来一个重要消息:郑州核心区城区的户籍放开了!上图是大河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新闻。2019年,郑州曾出台过“户籍新政”,郑州代管的县市和上街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但中心城区仍然有门槛。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城区持居住证落户需满1年;郑州市中心城区租赁房屋入户需满1年;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务工且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落户需满6个月。今天发布的新政,完全取消了这些限制。如果你想获得郑州中心城区的户籍,简直是易如反掌,至少有10个途径可以走:1、缴纳社会保险金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近两年内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中心城区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2、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居住生活(含租赁)的外地市人员(以郑州市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登记信息为准),不受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中心城区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16周岁以下人员须随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迁入。3、直系亲属投靠入户。申请人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有常住户口,经户主同意,可申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4、人才引进入户。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入户,往届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入户,应届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留学归国人员入户,准予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5、购房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购买住房的人员,可申请房主及其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6、工作调动入户。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入郑州市中心城区工作的,可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7、投资纳税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投资、经商、办企业的外地公民,连续经营3年以上,每年纳税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或一年纳税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可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外商投资企业按其实际投入外资额,每10万美元可迁入1名管理生产骨干。8、迁入城镇的农村籍退伍转业军人入户。参军前户口在农村的退伍转业军人,可根据本人意愿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9、成建制迁移人员入户。外地企业成建制迁入郑州市的职工,经市政府批准,准予迁入。10、高校招生入户。户口住址在省市外学生被郑州市高校录取后,可将户口迁至高校所在地学校集体户口。
2023年1月3日
其他

关于2023年的23个预测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大部分的预言都会被证伪。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每个年末的时候,依据当时已知的信息,对来年做一个预测,以娱乐大家、娱乐自己。下面是关于2023年的23个预测。1、2023年是中国社会生活、经济重返常态的“拐点之年”,疫情冲击波最迟在四五月份消散,经济从二季度开始复苏,报复性消费、报复性投资均会出现。对于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2023年将显著好于2022年。2、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会超过6%。由于2022年经济基数较低,中国疫情闯关比之前预期的提前了一个季度,所以2023年中国经济会显著反弹,估计官方设定的增长目标会在5.5%左右(3月份才公布),实际完成会超过6%,甚至更高一些。3、房地产将是2023年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力。在增加值连续6到7个季度负增长之后,房地产将迎来春天。至于新能源车和手机,2023年都很难担当大任。4、高冷、矜持的一线城市,也会在2023年给楼市显著松绑,由此带动全国楼市缓步回暖。5、房地产税新一轮试点有望落地。早日让大家看到一个理性的、温和的、可承受的房地产税方案雏形,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房地产税长期悬而未决,任由各种传言、猜测吓唬大家,才是最大的利空。6、鼓励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会有标志性、影响较大的政策落地。7、中国和美欧日澳等的关系,有望进一步缓和。中国对外开放也会加大力度,比如更积极地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8、2023年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但整体不大。估计还有一次降准,大约0.25个百分点;1年期LPR还有10个基点左右的降息空间,5年期LPR还有15到3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预计2023年下半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会反弹到13%以上。目前只有10%左右(下图):9、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先弱后强的走势。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会贬值到7.2到7.3左右,下半年会有所升值,年底可能再次重返7以内。10、股市有一波“复苏牛”行情,大约会出现在春节后,并延续到二季度中后期。11、“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会给中字头(央企)、银行股等带来估值修复机会,这可能是未来2年最重要的投资机会之一。我把我们的估值方式细分为三种:市场估值、政策估值、政治估值。1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里点名的几大行业机会较多,它们是:住房、新能源、养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数字经济等。13、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不乐观,大宗商品价格也会维持在低位,出口增长难度较大。14、2023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体加息结束,货币政策进入观望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反弹。大宗商品的“估值修复”,或许会提前到二季度中后期。15、中国的通胀率整体上处于低位,但2023年四季度可能会翘尾。通胀不是制约中国2023年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的主要因素,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压力才是主要原因。16、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面,将在2023年一季度逐步收窄,相当一批理财资金会转化为定期存款,或者进入楼市、股市。全年居民存款增速,将比2022年显著降低。17、港交所将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以及双柜台庄家机制。纳入该模式的股票,将有人民币和港币两个报价,投资者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计价模式买入、卖出,庄家(市商)负责提供交易对手盘(流动性),以及通过套利平衡两个报价。中国将进一步通过港、沪、深、京四大交易所的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印股票的时代”,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在全球的金融话语权。而香港股市,显然承担了特殊使命。这可能还意味着,在澳门推出“人民币计价的证券市场”会继续没有时间表。18、都市圈建设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在连续批复了7个二线城市都市圈(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方案之后,2023年将有一线城市都市圈方案获批。此前的上海大都市圈是“地方粮票”,它不是国家发改委定义的都市圈,而是城市群。19、2023年是房地产之年,也是大基建之年、新基建之年,增量投资的重点将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集中,因为只有这里才有人口增量,才有投资效益。中国城市之间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20、中国新生儿的数量可能在2023年创下新低,在2024年才会反弹。2022年的新生儿数量尚未公布,但跌破1000万是必然的,甚至可能逼近900万。2023年是兔年,兔不是老百姓喜欢的属相,而且2023年前5个月都是感染高风险期,不适合怀孕。所以,2023年新生儿数量有可能是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2024年才会出现新生儿数量的反弹,2024年是龙年,中国人喜欢的属相,部分被疫情压制的生育欲望会爆发出来。21、中国年新增城镇人口会跌破1000万人,这意味着楼市的刚性需求量进一步萎缩。过去20多年,中国每年平均新增城镇人口在2200万人左右,2021年下滑到了1205万人。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估计不到1100万人,甚至可能已经跌破1000万人。2023年,经济尚在复苏期,再加上疫情影响前4到5个月,所以全年新增城镇化人口可能会低于1000万人。22、2023年仍将是“政府杠杆率”快速提升之年,国债、地方债发行量会继续维持高位。在中国三大部门里,企业杠杆率已经是全球最高,提升空间有限;居民杠杆率在新兴经济体里维持高位,继续提升空间不太大。只有政府杠杆率,尤其是中央政府杠杆率有较大提升空间。23、乌克兰问题,仍然是2023年最大的灰犀牛,并随时可能演变为“黑天鹅”,冲击全球能源、粮食等的供应和价格。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2022年12月2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房地产税试点来了!10段话看懂它

1、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021年10月23日
其他

跳水!

202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个百分点以内的,业务调整过渡期为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2年;
2021年1月4日
其他

大揭秘!中国的钱,正流向哪里

要破解中国经济的秘密,必须善于发现、使用未被污染的“替代数据”。我最先倡导使用的“小学生人数”以及“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都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它们可以揭示中国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情况。
2019年11月8日
其他

人口流动真实趋势曝光!“上海+浙江”让人大吃一惊

本文试图通过2014年末到2017年末主要城市“在校小学生人数”,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之所以使用这个指标,是因为各个城市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往往是失真的,是被政绩考核干扰的。
2018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