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四——Chinamur、Delhaize和Amsterdam

邵斌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4-24
邵斌,一位长在江南的青年语言文化学者,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访学期间,且行且思,且思且吟,积稿而成一部二十余万字的文化随笔集,全书图文并茂,取名《比利时光》,于2015年3月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里推出的《比利时光》系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这一部分向大家介绍访学的申请过程、寻找住宿的经历,鲁汶城、鲁汶大学以及作者所在的研究所的人、物、事。第二部分是“比利时光:语言与文化”,包括比利时的语言、各种由异国语言生发的趣事以及中比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第三部分是“比利时光欧陆风”,这一部分作者行走在欧陆大地,边走边看,写下对欧洲其他城市,如巴黎、柏林、布达佩斯等城市的观感与体悟。
万千欧陆风景、风情以及风雅都被作者一一捕捉,异国的岁月在《比利时光》中被浓缩成一颗巧克力、一杯啤酒,供大家欣赏和品咂。

十四、Chinamur、Delhaize和Amsterdam


1. Chinamur


比期间,曾见一新闻:“2012年10月21日,由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主办、比利时那慕尔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承办的第四届‘CHINAMUR’学术研讨会在那慕尔大学成功举行。”

Chinamur真是绝妙好“词”,应当是出自一个灵机一动的脑袋。Namur(那慕尔)是比利时南部一省,省会亦以其为名,我六月曾去过。虽曰省城,但不大,一河穿城而过,河上有坝,河中有洲,河边有堡,登堡可俯瞰全城,风景绝佳。有趣的是该地名中有两字母和中国的英文China恰好重叠,根据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规则,可把相同部分提取出来,语言也不例外,讲究经济原则。如果我们要表达中国和那慕尔之间的互动和交流,Chi(na)mur一词就应运而生,比起China and Namur,或China-Namur,既节省空间,又别出心裁。不知道有多少地方羡慕Namur,小小一座城,只因名字取得巧,就和中国“无缝对接”了。这一类词在语言学上称为“缩合词”,英文叫做blending,其实质就是在两个词里找出相同的部分,再合并同类项而已。
国名能和中国顺利对接的,还有印度(India),Chindia一词就是一些有识之士把中国和印度拼在一起而造出来的,该词是China 和India两词的缩合,是印度的商务部长兰密施(Jairam Ramesh)在其著作《理解中印一体:对中国和印度的反思》(Making Sense of Chindia: 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中首先使用的。后来美国《商业周刊》封面上也出现了该词,之后还有另一本书出版:《中印一体:中国和印度如何改革全球经济》(Chindia:How China and India are Revolutionizing Global Business)。Chindia这个新词把China和India变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符号,也可译为“中印大同”或“龙象共舞”。此时看来,其实Chindia还有点瑕疵,不如Chinamur那么完美,不过Namur的城市之小,也注定这个绝妙好词只能在小范围流行,难以登上《牛津英语词典》的大雅之堂。

说起那慕尔,想起在比国期间曾去过小城迪南,那是那慕尔辖区内的小镇,真的是小镇啊,一条河穿过小镇,河边有座天主教堂,教堂后则是城堡。登堡俯瞰小镇,或远望对面的秋日山林,则别有风趣。教堂前有一桥,桥上两排萨克斯管,五颜六色,煞是美丽,咋一看像是一条条挺立的蛇。为何有萨克斯管迎接远方来客,原来此地为萨克斯发明人之故乡,每两年11月都举行“萨克斯节”,上千高手云集于此,吹响萨克斯管。然此刻秋日里甚为安静,唯江水甚浑,但两岸房屋风格齐一,皆为百年建筑,倒映其中,却也美丽。比国南部,山清水秀,颇似江南小城,然寂静犹过之,居家靠河,闲看天外云卷云舒,近观枕边潮涨潮落,偶有萨克斯乐随风吹起,亦人生快事也!


2. Delhaize



在160年前的公元1857年,在离鲁汶不是很远的瑞士日内瓦,诞生了索绪尔。有山有湖,山是雪山,湖是大湖。这是一个天才少年,据说早在14岁的时候,就初露峥嵘,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了。而且天才的神话一直延续,到1878年,21岁的索绪尔发表了第一本语言学著作:《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在学界一举成名。1880年他以论文《论梵语绝对属格的用法》获莱比锡大学最优生博士学位。
后来,他就任教于自己的家乡:日内瓦大学,教的课程叫做《普通语言学》。但也许他太精益求精了,上了十多年课,也没把它编成教程,但显然索绪尔很满足于自己的教学生活,不急着将其出版,虽然这是一本教材,但事实上是他的生命总结。一直到他去世之后,才由听过他课的两位学生,把笔记稍加整理,于是有了语言学界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有了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也被冠以“现代语言学之父”。
天才语言学家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其中有一点就是,他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比如一匹马,英语叫horse,汉语叫马,这个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动物之间有关系么?索绪尔认为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果当时人们碰巧把马称为deer,那么后来人就会用deer来指马,即“指鹿为马”。

索绪尔的观点当然不错。不过有时候,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会有些莫名其妙却又美妙无比的巧合。比如比利时著名的超市Delhaize,其标志是一头大黑狮,不知其来源是什么。假设一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到比国,看到这一超市标记,他也许会很自然的说“大黑狮”超市,而他的比国朋友会很自然的反应过来说,是啊,是Delhaize超市。Delhaize,大黑狮,发音如此相似,而且标记就是头大黑狮子。难不成,生于1867年的Jules Delhaize创办该超市的时候,就想到他的名字在汉语里发音是“大黑狮”么?据此,他就用“大黑狮”来作为超市标记?这个超市如果到中国去办分店,倒是不用考虑译名的问题。

用Delhaize、大黑狮以及黑狮的标记去衡量索绪尔的任意性,我们能说这个语言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东西一点联系都没有么?Delhaize先生也许会说,未必未必,你看我这个超市,在美国、比利时以及中国都叫做“大黑狮”呢!在天国,索绪尔碰上比他小10岁的“大黑狮”先生一定会吵得不可开交,最好他们身边还有个中国人!


3. Amsterdam


姆斯特丹(Amsterdam)的得天独厚之处,首先是在它的名字。荷兰有很多城市是以dam结尾,大的有Amsterdam、Rotterdam(鹿特丹),小的则有Edam、Monnikendam、Schiedam、Maasdam、Alblasserdam、Appingedam等。译成汉语,“阿姆斯特丹”听着是一个不可分解的词,但事实上它是两个词(Amster和dam)组合而成的复合词。Dam意为“水坝”,所以这些以dam结尾的城市,早先时候无非就是一座小水坝。阿姆斯特丹就是阿姆斯特河上的水坝。

Amsterdam似乎还不仅仅由两个词构成,因为它以am开头,而am恰恰也是一个英语词,所以如果歪曲其词源,则amsterdam似可分解为:am + ster + dam。要知道am是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其意义为“存在”。笛卡尔那句有名的,我思故我在,英译文就是:I think,therefore I am。Am置于句尾颇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这句话中的think可替换为一切表示人类活动的动词,只要看你强调什么,比如translate,run,eat,drink,dream,shop,tweet,feel,travel,share,blog,等等。
阿姆斯特丹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语双关的机会。在阿姆斯特丹,我们发现两处写着城市名字的广场,大大的字:I amsterdam,其中的I am是红色的,而其它字母则是白色,以示区分。这种独一无二的文字游戏,独有在阿姆斯特丹可以玩,这是上帝对此地的恩宠。那是充满豪情的宣告:我为阿姆斯特丹,言外之意:独有我是!雕塑一是在阿姆斯特河边的hermitage博物馆前,另一处则是在城外的博物馆广场上。一处前方有大河,一处前方则是水池,故可以看到这十个红白字母在水中的倒影。
谁会错过在这个绝妙文字游戏前拍张照的机会呢?你永远都不用担心如何摆姿势。可以站到I和a之间,填补其空隙;可以爬到a或m上头,振臂一呼;可以在e或t的尾巴上一坐;可以在d或a的肚子里躲藏。当然更有趣的是十几人的集体照,我们在博物馆广场见到的景象就是如此,班长一声令下,然后20几号人蜂拥而上,每人的姿势各不相同,和这个有趣的城市名字浑然一体。


往期回顾


第一部分——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一——结缘鲁汶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二——住在艾晗堡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三——市镇与学袍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四——大学小史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五——老鲁汶 VS. 新鲁汶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六——图书馆的涅槃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七——图腾和钟乐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八——读书郎与怀仁厅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九——鲁汶的头脑风暴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ICAME, I saw, I experienced


第二部分——比利时光:语言和文化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一——语言不通的痛与乐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二——鲁汶植物园的“中国苹果”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三——字母U和V的故事

【声明】感谢邵斌老师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授权iResearch刊载此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