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拥有多少,才能被爱?|读一诺新书

Susan Kuang SusanKuang 2023-07-25



如果你问我身边最欣赏和敬佩的人是谁,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应该就是公众号奴隶社会的创始人,李一诺。 


为什么? 

你听听她身上的标签就应该明白了:

清华大学学士,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博士,
曾经的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盖茨基金会北京处前首席代表,
“奴隶社会”公众号和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以及3个孩子的妈妈。

一直以来我都好奇,一个女性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而且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得非常出色。

很开心的是,一诺终于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力量从哪里来》,分享自己从初入职场到如今的成长故事。我也有幸在书正式出版前就有机会读到。


一诺在书里写了很多干货,她把自己这么多年在职场和亲子教育所积累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论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而且还讲了自己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方法。 

然而,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一诺在书中撕下了“女强人”的面具,把大家平时看不到的另一面——自我评判、不自信、脆弱、“不敢”,以及“不堪”的那一面全都展现出来了。这一面的袒露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一诺,也让我们彼此间有了更多联结——原来大家都一样。 

读完之后,我才明白这本书,一诺为什么要把书名定为“力量从哪里来”,因为对于她来说,每一次的“不敢”都是一次向内探寻的绝佳机会。正是这一次次向内看的过程,让她能够看清和放下内心的恐惧,找到不断向前走的力量。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活得更有力量感,更加丰盈蓬勃。可是,力量到底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如何找到内在力量呢?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分享一下我从书中找到的答案。


被恐惧追着跑的女孩


一诺在书中讲了很多自己“不敢”的故事。她最初经历的不敢和不自信,都和环境的巨大变化有关。第一次是初到美国时,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英语的震惊感和落差感。第二次则是刚刚入职麦肯锡时,发现自己和整个环境都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一诺很快就适应了。不仅如此,她还能在短时间内做得非常出色,比如,一般需要花6年时间拿到的博士学位,她花4年时间就搞定了,并且最后英文讲得比美国人都快;她在麦肯锡入职后一年左右,就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慢慢找到了自信。

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不轻松,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战战兢兢地过来 


那么,一诺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就是直面问题和挑战,调整心态,承认自己不行,从零开始学,用勤奋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正如《如何通过有效行动建立持久自信》中所讲的那样,任何人,只要面对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还没有太多经验的事情,都会感到不自信,都会有所焦虑和担忧。这是非常正常的,即便是那些在别人眼里很优秀、很厉害的人也不例外。


让自己从不擅长到擅长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恐惧和担忧,允许不自信的感觉存在,然后去行动,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 做得多了,经验和能力积累得多了,面对挑战时,自然就会更有信心。


不过,一诺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不擅长到做到非常出色,还与她的另一些特质有关,那就是,她是一个典型的Insecure Overachiver,翻译成中文就是,“内心缺乏安全感但又特别优秀的人”。 


这样的人通常很有天资,从小就很优秀、出众,并会因此得到很多外部称赞和认可。于是,“优秀”就成了他们自我概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维持自己的“优秀”形象,为了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他们就会拼命努力,为做到最好全力以赴。 


尽管在别人看来,这些人是相当优秀的,拥有很多外在成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他们内心总是充满了不安。渴望的目标达成之后,又会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出现,又会有新的东西要追求,于是他们就不得不继续拼命地往前跑。而且,拥有的越多,恐惧感就越强,因为害怕失去的东西更多了。 


一诺在书中很坦然地承认了这一点。她说,这是她在近些年才意识到的:原来过去的自己一直被恐惧追着跑,很多时候自己就像个机器人,由几个按钮——别人说了什么、别人是否认可、是否达到了别人的期待——来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 


说实话,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被这样的恐惧追着跑,对自己永远不满意,总想要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厉害。不同之处在于,我并不属于在学习上很有天资的人,也不懂得有效方法,不善于反思和总结,即便很努力,我也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优秀”。


所以,相比之下,我还多了一层痛苦——达不到期望和目标的痛苦,而且很多时候我都根本不敢去幻想更大的目标,因为觉得自己达不到。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认同感。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被恐惧追着跑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喜欢做什么。


要知道,找到喜欢做的事情需要时间去自由探索,需要不计得失地为之付出。而当一个人总是被恐惧追着跑,有很多外在期待需要满足,渴望快速看到结果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心的。 



拥有多少,才能被爱


要人生活得自由、有热情和有意义,我们就一定得从被恐惧追着跑的模式中走出来。 


如何才能走出来呢? 


如果深究人生中的每一个恐惧,我们会发现,所有恐惧本质上都是源于对自我价值崩溃的恐惧,害怕没有价值,害怕不被爱、不被接纳。这种恐惧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最终能够让我们得到解脱的只有我们自己。 


一诺在书中讲到了一个了解自己的模型,它由一系列的圆组成。 



圆的最外面一层是标签化、外化的自我(Persona),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们对人的各种描述,比如毕业院校、工作单位、职位、年薪。在职业之外也有各种标签,比如“女强人”“学霸”等,林林总总。


这个外化的自我主要是给别人看的。我们日常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其实都是在标签化和外化自我的层面。这没什么不好,“标签”有些时候有助于我们快速得到有效的认知。


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外在自我层面,因为外在的东西是可以变化、可以消失的。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一旦失去这些“标签”,或者没有拿得出手的“标签”,我们就会陷入自我迷失,遭遇身份认同危机。


外化的自我下面是一对非常矛盾的东西,外面一层是批评家(Critic),就是我们脑子里总有的那个“你不行”的声音。


它本身就很矛盾,因为它一方面是那个扯后腿的,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你。保护什么?保护你受过的伤痛(Wound),也就是批评家再往里的一层。


举个例子。你在童年时期经常被家里人拿来和别人做比较,不如别人时父母就会骂你,这就是一个“受过的伤”。


由于这个受过的伤,你内心的批评家就会总说:“你不够好,你得证明你很好,才有权利得到爱。”这就导致你外化的自我是看上去非常努力、追求优秀的人。所以这个特别“努力”的人是挡在伤害外面的一层,以免再次受伤。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总是想追求完美,就是因为内心存在着这样一个批评家。我们用“完美”做自己的保护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认可,避免自己再次受伤。


最中心的圆心就是大我、真我或者灵魂(Soul)。这是最重要且最需要探求的,却最难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但这才是“我”的本质。


“真我”是有无尽的爱的。如果“外化的我”能够放下取悦,明白爱无需通过取悦来获得,明白爱其实一直在那里,这才是通往幸福的路。


电影《无问东西》里有这么一句话:“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不得不说,这句话真是问到人的心坎里去了:是呀,到底拥有什么,才能被爱呢?


我们总以为爱是要有理由的,需要证明自己足够好,才值得被爱,才有存在的价值,而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和他人看成是彼此割裂的。


但假如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宇宙万物,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都是一体的,我们自然就不会再需要从别人的认可中寻求自我存在的价值了。


为什么说我们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呢?


从身体(物理)层面来说,如果我们回到最微观的层面去认识自己,我们会发现,我们身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和宇宙万物的基本组成元素毫无差别,都是源自一百多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源自大爆炸前那个无穷小、未分化的,纯粹的能量。


虽然我们觉得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才几十年,但实际上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已经存在上百亿年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这些基本元素不断轮回的产物。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想想是不是很奇妙?


从精神层面来说,“自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觉知,一种意识。(这一点理解起来很不容易,我也是最近才慢慢有所领悟的。)我们平日对于“我是谁”的认知,只不过是我们头脑中产生的想法和概念而已,它们并非真实的自我,它们是可以被改变的。


所谓的自我发现,就是要探索到这个层面的自我,看清“自我”的本质。一旦联结到了这个层面的自我,我们便有了稳定的根基,也就会明白自己原本就是足够的,是本自具足的,并且有无限的爱与力量。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最终从“自我价值崩溃的恐惧”中得到解脱。



在远方的世界里看到自己


要得到真正的内心的快乐,我们就必须得经历一段自外向里的旅程,能够透过外化的自我去看内在的“批评家”和“受过的伤”,进而触碰和联结我们内在的“自我”。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经历第二段路,就是自里向外,让外化的自我成为内在灵魂的真实外展,因为真正的幸福源于外化自我和内在自我的一。


两段旅程中的第一段能够让我们从“被恐惧追着跑”的模式中走出来,第二段则能够让我们转化成被爱驱动,因爱而努力和投入。


一诺说,她这些年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向内探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而之后所有外在的发生都是她内在的外延,这其中就包括离开麦肯锡,加入盖茨基金。


加入盖茨基金这个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不明智的,偏离了正常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人甚至告诉她这是“职业自杀”,因为麦肯锡合伙人离职一般都是去企业做高管或者做投资,很少有人会选择“慈善”这条道路。 


事实上,一诺一开始也没想过要走这条路,在刚刚接到盖茨基金的招聘电话时,她甚至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因为她觉得做慈善是退休之后或者足够有钱之后再去做的事情。


再次接到电话的时候,她出于窥探和猎奇首富的心态去见了比尔盖茨。正是那一次会面,让她看到了曾经从未想过的世界问题,并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离开麦肯锡,加入薪资低很多的盖茨基金。


一诺在书有这么一段话:

人之为人底层的矛盾,无非是“大我”和“小我”。一方面,我们似乎很渺小——世界这么大,问题这么多,我能做什么?另一方面,人有无限可能,我们对远方发生的事可以产生同理心,能共情,愿意付出。
我想,圆满的人生都是有着无限性的人生,而无限性的开端就是看到所有的“远方”都和自己有关。对“小我”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可以很幸福地过一生吗?
答案是,其实不可以。动物标记自己的领地,设立界限,这是动物的本能。在自己的领地里过好,设限筑墙的生活方式,是动物的生活方式。如果大家都靠这样的原则为人处世,那世界就只能遵循丛林法则。我们不是动物、所以这种生活方式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对自由和无限的追求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所以,要想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就不能“越活越小”。当我们在远方的界里看到自己,感受到痛,能给予爱时,生命才真正有意义。所有的远方都和我相关,是生命的本意。



的确如此,人不是动物,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对意义感是有需求的,而意义感往往与超越和联结有关——能够超越“小我”,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t yourself”,然后与之相联,成为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我想,一诺之所以最后会选择盖茨基金,就是因为灵魂被触动的那一刹那,她在那个原本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远方世界里看到了自己。一旦看见,她就没有办法再回到那个“小我”,只为“小我”而活。


后来,她开始做诺言社区,持续支持慈善事业,到最后做一土教育,同样都是因为在那些远方世界里看到了自己。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持续不断地向内看,不断练习自我接纳,不断放下“我执”,去联结“真我”。一个人向内探寻得越深,内心的恐惧就会越少,力量会越强,也会拥有更多精力、能量、灵感和创造力,最终的成就和收获也会越大。


正如这句话所言:越是“向内”了解自我的人,越可能“向外”给世界带来光亮。



写在最后:


读完《力量从哪里来》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自我成长”的理解更为深刻了。


完整的自我成长的确需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方面要向内看,向内达成和解,通过自我接纳和关爱来获得疗愈,看见“自我”的本质,相信本自具足,不再向外寻求爱与价值感;另一方面还要让外化自我成为内在自我的体现,让内在力量推动我们往前走,去做自己真正热爱和感到有意义的事情,活出丰盈蓬勃的人生。


最后,感谢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遇到了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让我有了一种被“打通“的感觉。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也变得更通透、更有力量了。


一诺的新书目前已经上线。希望你们也能在她的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更多个人作品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多重身份》
Susan Kuang个人杂志系列
演讲:自己的人生,自己创造
直播:如何培养成功所需的自信

在线课程
《自我的重建:成为内控者》
《人文课堂——认知与世界观升级》

回复“转载”,了解转载要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