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从林茨到深圳 科技艺术是如何走过40年的?

许芳 凤凰艺术 2021-09-26


“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

2019年11月2日,“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于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这是被誉为科技艺术朝圣地的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首次来到设计之都深圳,展览在追溯全球科技艺术四十年历史和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深度透视正在影响全球每个人的颠覆性革命。


此次展览囊括了多件国际最前沿的科技、设计与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林茨艺术节四十年历届获奖作品,以及中国本土科技艺术领域重要的代表作。它们将为中国观众带来何种启迪?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林茨电子艺术节始于1979年,是全球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科技艺术平台和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 Festival)。每年九月都会吸引十余万访客来到林茨,被称为“科技艺术界的麦加”。而由其颁发的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艺术奖项,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奥斯卡”。


此次展览云集了众多全球科技艺术重量级艺术家,包括Nelo Akamatsu、Refik Anadol、AnotherFarm & Sputniko!、Kate Crawford、Akinori Goto、Ai Hasegawa、Vladan Joler、Bjørn Karmann、Toby Kiers、Tore Knudsen、Isaac Monte、onformative、Quadrature、Davide Quayola、Anna Ridler、Mariano Sardon、Mariano Sigman、Universal Everything,呈现代表作的同时,其中包括林茨艺术节四十年历届获奖作品。以及中国本土科技艺术领域重要的代表作,包括艺术家陈抱阳、邓碧文、蒋竹韵、刘娃、龙星如、邱志杰&何晓冬、邱思遥、吴珏辉、夏语冰。展览由林茨电子艺术节资深总监马丁‧ 霍齐克(Martin Honzik)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联合策划。


▲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展览现场

▲ 论坛现场,联合策展人马丁‧ 霍齐克(左2)


“科技艺术”在中国



100多年前工业革命及其随后带来的种种成果,都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00多年后“科技艺术”已经成为当下一股势不可挡的文化力量,某种意义上甚至已经突破当代艺术语境的范畴。事实上,当我们今天讨论“科技艺术”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它在中国并非横空出世。在11年前,中国美术馆历史上最具科技含量的艺术大展“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展示了当时国际和国内最前沿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发展状态,这个展览成为当年北京奥运年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23年前,也就是1996年,邱志杰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画廊,则组织策划了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而无论被称作”录像艺术“还是”新媒体艺术“,都是基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创作媒介的快速升级迭代。


▲ 联合策展人邱志杰开幕导览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录像艺术从硬件到技术的举步维艰相比,在西方,由于数字革命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方兴未艾。远在奥地利林茨的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自1979年创立到1996年,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网络”(Network)、“数字化”(Digital)、“基因”(Genetic)、“智能”(Intelligent)这些关键词已经分别出现在1989、1990、1993和1994年艺术节的主题中。 此次展览“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也是一种微妙的历史机缘。不仅仅是林茨电子艺术节40周年,同时,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立市40年。林茨作为曾经深受严重污染的工业化城市,在70年代末面临转型,从而找到电子艺术节的形式寻求文化突破。而深圳从经济特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的硅谷,成为全球创新中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深圳和林茨两个城市同样受到数字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对文化创新有同样的诉求。这也是中国科技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 展览现场:陈抱阳,《联邦竞速》,2019,投影、小车、交互装置,尺寸可变


如果说1996年的“现象与影响:中国录像艺术展”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科技艺术”的元年,那么今天,中国以及中国的艺术家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层面上,中西方艺术家们处在同样的科技革命进程中,面临同样的全球化语境。在某些科技领域,中国拥有了世界级的领先技术。在教育领域,截止2018年全国有36所院校开设了“艺术与科技”专业。


作为当年录像艺术媒体艺术的组织者推动者,以及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邱志杰的感慨颇具深意:“23年来我们见证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看到社会的精神成长。


人类是永恒的焦点——科技人性化



时至今日,数字革命以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同时全部进入“科技艺术”的工作范畴。在科技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科技艺术的创作和关注点都是与这些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技术的出现同步甚至领先。自工业革命以来,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细分让学科之间逐渐产生距离,而科技艺术的介入从某种意义上让这些学科重新打破壁垒,促进跨领域的交流。


▲ 马里阿诺·萨顿/马里阿诺·希格曼, 《凝视之墙》,2011,视频,尺寸可变


《凝视之墙》(The Wall of Gazes)是来自阿根廷的神经学博士马里阿诺·希格曼和电子艺术家马里阿诺·萨顿合作完成的作品。基于对“目光”的研究,他们在肖像上设置眼动轨迹捕捉仪,150位观众注视肖像时的目光轨迹被记录下来,而这些目光轨迹的数据又被生成画面成像的依据,重新呈现肖像。神经科学家研究人类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如何运用视觉去感知图像。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目光有非常确定的轨迹,但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来自日本的艺术团体Another Farm擅长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与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思考和探索艺术、科学和技术三者交互的极限与局限。《改造的天堂:衣裙》(Modified Paradise:Dress)是一组用“荧光蚕丝”制成的系列雕塑作品―― 其原料来自添加了发光水母和珊瑚基因的改造蚕。这件作品的创作还采用了日本京都传统的织布技术“西阵织”,这是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今天的科学技术能够极其精确地控制基因,这其实对我们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AnotherFarm,《改造的天堂:衣裙》,2019 ,转基因蚕丝, 250 x 250 x 250 cm


由科技艺术发起的在各个领域的交织合作,让科技艺术在传统的艺术领域显得十分特别——不管是从艺术史还是艺术市场的角度。就像策展人马丁‧霍齐克(Martin Honzik)所说:这些多媒体艺术家们就像是全新“物种”。他们跟传统的艺术家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艺术家们把艺术带出艺术空间,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合作形式和文化,最终深深地植根在社会的每个人身上。


回归到“人”本身,这也是人类文化中永恒的主题。“科技人性化”是此次展览的核心,所有的创作以及科技的发展核心是“人”,关注的是人性的部分,讨论和扩展人的边界。参展艺术家们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发生紧密的合作,创作触及到跟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息息相关的议题。《欺骗的艺术》(The Art of Deception)作者是设计师艾萨克·蒙特和生态学进化论方向的博士托比·基尔斯。他们将生物学与艺术美学结合,探讨设计植入器官的可能性。《人类x鲨鱼》(Human x Shark)体现了对女性身份的探讨,艺术家长谷川爱希望表达她不受任何传统“女性”思想束缚的态度。


▲ 长谷川爱,《人类 x 鲨鱼》,2017,玻璃烧瓶、有机玻璃、视频,尺寸可变


科技艺术与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等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这是高度社会化的合作性质,带来的是全新的思维方式。同时,艺术家另类的切入点、独特的思考方式以及充满哲思的远见也带给科研人员以及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很多灵感和启发。也正因此,艺术家往往也是哲学家、社会组织的构建者、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讨论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讨论技术给社会和人类自身带来的影响。


▲ 拉菲克 • 安纳度 ,《深圳的风》,2017,4K,投影尺寸,可变


被称为“数据绘画”的《深圳的风》(Wind of Shenzhen)是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委托作品。拉菲克·安纳度工作室收集了深圳区域整整一年的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并开发了一套定制软件。艺术家把我们平时不可见的风和气候的数据可视化。同时让我们思考,其实人类的感知有极大的局限性,我们能感知到的和这个世界上实际存在的东西相比非常有限,甚至有很大差距。但是通过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利用AI技术,人类可以实现视觉无法感知的东西。 就在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加速社会变革的同时,人工智能潜在的自主学习、自主更新的能力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担忧。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来自心灵深处对未来的恐惧如影随形,例如电影和文学创作中对人工智能取代毁灭人类的幻想。在科学界从理性层面也对人工智能有着悲观的思考,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对完全人工智能将终结人类历史发出自己的预言。


此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夏语冰,曾在今年5月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被打造为少女画家的人设。实际是微软技术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小冰的绘画模型。小冰通过对艺术史上236位著名画家的名作学习,其作品不仅具有专业的绘画表现力而且呈现出一定的人文视角。人类从一开始是机器的操作者,到现在人类跟具有智慧的机器系统合作(人工智能),这样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为复杂。


▲展览现场: 夏语冰,《或然世界之绘梦》,2019,交互装置,尺寸可变


“面对这样的复杂,人类需要在其中寻找全新的定位。”马丁‧ 霍齐克说,“对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来说,他们希望提出一种和解的方式,他们把信息技术、AI技术当作伙伴,帮助人类更好地去理解自然、环境、社会和世界,并在其中找到更好的与之共处的方式。这也是参展艺术家们的愿景。”艺术家在科技艺术中的这种愿景,艺术家们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共同构成了“人性化”主题的意义所在。


▲ 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展览现场,深圳海上文化艺术中心,2019


同场展出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则是国内首次系统介绍中西方科技艺术的大型文献类展览。文献展回溯了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历年主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数字革命、互联网发展到现今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西方科技艺术在技术与文化的浸润中演化至今。此届文献展也是对中国科技艺术发展脉络的首次系统梳理,展现了科技艺术在学院、艺术机构、公众各个维度传播交流的新格局。文献展还收录了全球技术史单元,围绕深圳科技发展史与全球互联网史两大线索展开,聚焦深圳作为中国科技重镇与国际设计之都对全球的影响力。
*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不解之缘由来已久,首次合作可追溯到2018年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展出的“未来演化——我们的共享星球”。由此,中央美术学院和林茨电子艺术节之间不断加深“科技艺术”的碰撞与合作。此次“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以及林茨电子艺术节40年文献展,同时也是“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季”四个国际性展览之一。


部分作品

邱志杰/何晓冬

《东京AI地图生成器》


▲ 邱志杰 / 何晓冬,《京东 AI 地图生成器》,2019,投影、麦克风、交互装置,尺寸可变


《京东 AI 生成地图》是一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实时互动作品。地图的前端显示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团队根据艺术家邱志杰的手绘地图制作,而数据库内核则由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完成。经过艺术家一个月的训练,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按照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将观众口述的词汇发散成一张包含着山水、建筑形状及其他关键词汇的连绵起伏的地图。


邱思遥

《西西弗斯》


▲ 邱思遥,《西西弗斯》,2019,磁性液态金属、3D 打印模型,尺寸可变


磁性液态金属在内部机械装置的运动牵引下,凝固成软固态,不断向山顶攀爬,每每快要触及顶部,旋即落回围绕山体的“河道”恢复成液态。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夏语冰

《 或然世界绘梦》


▲ 夏语冰,《或然世界之绘梦》,2019,交互装置,尺寸可变


在绘画领域,通过对过往 400 年艺术史上 236 位著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微软小冰可在受到文本或其它创作源激发时,独立完成 100% 原创的绘画作品。而此次作品则以”绘梦”为主题,观众可以通过输入梦境的关键词,来激发小冰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可能性。

邓碧文

《被限制的极限》


▲《被限制的极限》,邓碧文, 2019, 机械臂、铁笼, 200 x 200 x 200cm


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总是在不断挑战自身智力的极限与肉身的极限,艺术家将超出机械臂运动极限范畴的程序写入机械臂的运动当中。在这当中,程序对应的是思想,机械运动对应的是肉身,现场将是一个在不断挑战自己机械运动极限的机械臂乱舞。 

Universal Everything工作室,马特·皮克(Matt Pyke)

《行走的城市》


▲ Universal Everything工作室,马特·皮克(Matt Pyke),《行走的城市》(Walking City ), 2014, 4k投影,尺寸可变


早在1960年,英国建筑师罗恩·赫伦就提出过“行走的城市”这个未来主义概念。他预见了当代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可移动性,假设出了一个由可自由移动的、机器化结构的基础设施搭建而成的游牧型城市。这部动画用一座不断演化的雕塑表现行走的城市,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前卫建筑团体“建筑电讯派”的乌托邦愿景。探寻我们如何将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转化为情感与觉知。透过对人体运动、情绪设计、建筑和声音的研究,影像中的3D城市人形雕塑在屏幕中央不断行走、变化、重塑,散发着逼真的动感与活力。这些形态也反映了现代建筑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关键美学趋势。


安娜·里德勒(Anna Ridler)

《花叶病毒》


▲ 安娜·里德勒(Anna Ridler),《花叶病毒》(Mosaic Virus), 2018, 视频,尺寸可变


“比特币热”数年来席卷全球,不过早在1637年,也曾有“郁金香热”席卷荷兰乃至整个欧洲。这起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的主角是郁金香球根,而作品《花叶病毒》的灵感就来源于此。这是一件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视频作品,其中展示的郁金香的外观变化取决于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花瓣上的条纹是由名为“马赛克”的病毒引起的,近400年前的投机行为也曾由此引发。花瓣条纹的变化同样反映了比特币市场的价格波动。艺术家安娜·里德勒在这件作品中融入了资本主义、价值、有形和无形资产投机等理念,将曾经的“郁金香热”与当前的比特币热这两个相似的历史时刻连接在一起。里德勒在作品中运用AI技术,也是因为这项技术本身正处于投机和狂热之中。


onformative/kling klang klong

《蜿蜒之河》


▲ onformative /kling klang klong ,《蜿蜒之河》(Meandering River),2018,视频,尺寸可变


《蜿蜒之河》是一件实时视听装置作品,其曲目和画面,都是由经过机器学习的 AI 创作。该作品采用了鸟瞰的视角,重新演绎了大地上的河道移动现象。在漫长的时间中,河床会发生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变化。《蜿蜒之河》以多块屏幕展现了这一宏伟景观,让观者能看到河流的改变。该作品启迪观众从独特的角度理解时间。艺术家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河道变化现象,并且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算法,精确模拟河流变幻莫测的运动,重新演绎河流的有机结构、波动节奏和视觉物质性。


弗拉丹·约尔(Vladan Joler), 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

《人工智能系统解析》


▲ 弗拉丹·约尔(Vladan Joler), 凯特·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人工智能系统解析》(Anatomy of AN AI System),2018, 印刷品,360x240cm


在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生产人工智能设备的代价到底有多少?艺术家以美国亚马逊公司推出的“回声”智能音响为研究对象,围绕九大议题,包括作为激活源的人、机器学习的声控训练、全球最大锂矿Salar高原、数字化劳动、以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模拟的资源提取系统、马克思的社会阶级三角形及“回声”智能音响背后的收入分配不均、供给链、炼金术士般的当代合金化学家、以及亚马逊公司不透明的能量消耗,绘制了这幅巨型信息图,它同时也是一篇论文,透过对一台“回声”智能音响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的深入洞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大型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建立在对物质资源、劳动力和数据的榨取上。

 

约尔和克劳福德发现,为实现机器交互所需的资源远超于数据建模、硬件、服务器、网络等多层资源的集合,需要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实现智能系统的真实成本,比如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资源,仍然是、并将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隐形。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所需的规模太过庞大复杂,太受知识产权法限制,至今还不能被完全理解。



展览信息





部分图来源于网络

(凤凰艺术 深圳报道 撰文/许芳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 “超越时空的对话——吴为山雕塑作品展”

▲ “刘韡:看不见的城市
▲ 1949:艺术的选择

▲ 马修·巴尼:堡垒▲ 临界

▲ 共同的神话——第二届安仁双年展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