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電影:誰死了,誰可能活了?| 彭麗君《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增訂版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2019-07-25


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

彭麗君  著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研究香港電影在近年的發展和境遇,探討電影文本、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工業的不同嘗試和進退失據的困境。


通過對香港電影多角度的閱讀,本書特別着眼於香港本土身份在全球跨國電影和大中華跨境製作中的掙扎和探索。在一片蕭條和衰敗的氣氛中,這個工業還有着驚人的柔韌性和生命力。究竟現在的香港電影是黃昏遲暮,還是衝在重生的當頭?


本書希望把當中的複雜性呈現出來,也希望從一個微觀和在地的角度,重新探討電影和社會的關係,呈現香港文化的意義和潛質。本增訂版新收入兩章,討論香港獨立電影文化與中港兩地界線的意義,又更新了一些基本資料、更多地概述中國電影市場近年的發展對香港電影的影響。


作者介紹

彭麗君,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文著作包括《复制的艺术:文革期间的文化生产及实践》(2017)和《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2013)。



衆多推薦


當黃精甫、陳果乃至銀河映像均趨向隱身化,彭麗君以雨傘及中港跨境電影延續夕陽無限好的信念。莫為升沉中路分——念茲香城。

——湯禎兆,作家、資深影評人

 

本書雖以後九七香港電影為主題,但同時嘗試與近年的本土論述展開對話。作者主張以「地方」與「跨越性」取代「時間」或「世代」,在全球化的語境中討論香港身份,甚具啟發性。

——小西,香港文化評論人

 

彭麗君《黃昏未晚》貫徹她多年對複製、表演和主體性的關注,鋪疊各種文化理論,扣連成龍crossover動感之都、黃精甫「失敗之作」、陳果鬼魅般的自由等香港電影文化現象。本書兼容跨地域文化視野,把香港放在跨國流動中考察,增訂的兩章亦繼續這場本土與跨本土的對話。若想了解香港後九七電影,《黃昏未晚》肯定會帶來一個與別不同的角度。

——譚以諾,作家、浸大電影學院講師

 

拜讀本書初版時,已覺所論深中肯綮,八年過去,誠如作者所言,書中大部分分析並未過時,新版所增兩章更從不同角度探析香港電影的新方向。如今回看,《黃昏未晚》豈止美麗願景,還是卓識遠見。

——朱耀偉,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主任



目  錄


增訂版序 

第一章  導論:香港電影研究 

第二章  陳果電影的香港主體 

第三章  成龍的表演論述和香港旅遊業 

第四章  銀河影像的男性形象與男性關係網 

第五章  香港黑幫的邊緣:黃精甫及其視覺過剩 

第六章  本土與跨本土

第七章  複製《標殺令》 

第八章  新亞洲電影及其暴力的循環流轉 

第九章  雨傘電影:香港電影再定義 

第十章  中港跨境的倒錯快感 

第十一章  總結:電影與地方 

參考資料 



增訂版序

(節選)


彭麗君


香港電影作為創意工業、需要政府支持這舊調已經重彈了不知多少遍,但就如很多社會範疇一樣,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與政府的積極投入都成反比,我們暫時都看不到各種措施對香港電影有任何明顯的推進作用。

 

我覺得大家不能再用「工業」這種思維來理解今天的香港電影,因為在中國電影的巨大商業磁場下,香港電影作為一個商業概念已經不大能成立:香港的電影人,要麼進入中國市場,難以表現香港的在地經歷和集體感情,因為市場不需要這些,也可能觸碰各種政治禁忌;要麼放棄中國市場,但資金非常不足,根本沒法拍攝傳統主流商業電影,可能間有商業成功的例子,但鳳毛麟角,不足以維持一個工業。在傘後四年的今天,如果我們還是相信有香港電影這個概念,我們要問的是,除了商業能力外,香港電影還有何價值?

 

幾年來香港電影工業的衰落,卻換來一個獨立電影文化,這在本書新的第九章會有比較詳細的討論。我們應該珍惜這一股獨立之風,因其在香港電影的歷史軌跡下是新生事物,有利電影文化的多元發展。香港從來都是一個主流太大,另類太少的地方,沒有足夠空間讓非主流的文化發展,相比其他很多國際城市,例如紐約、倫敦、東京,甚至北京,香港的非商業文化發展都比較匱乏,而我們常常懷念的九十年代的文化工業,可能也是主流最霸道的年代。當今天這些壟斷的文化工業沒落時,也讓各另類文化找到生存的空間,我們或許能看到香港文化的各種可能。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盲目地頌揚本土文化;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寬廣多元的視野去接受不同的電影實踐和試驗。

 

我們也應該更留意香港對中國的意義。事實上,香港電影在中國大陸的上映和接收有明顯的小眾化趨勢,觀眾群可能越來越小,但她們帶着的知識、要求甚至思考也更高,她們也不一定只用娛樂的角度看香港電影,而是相信香港有其自身的社會肌理和文化脈絡,可以找到不同於內地的例外,甚至政治想像。另外,越來越多廣東地區的影院選擇粵語版本,而在廣東以外也有零星粵語版的放映,在強烈的愛國主義下,粵語電影在中國究竟被歸類為外語電影,還是方言電影,似乎還沒清楚,但肯定兩者都有政治風險。最令人費解的是,在眾多所謂的客觀指標下,香港在國內被解讀為於各領域都落後於北京、上海甚至深圳,但中國投資者為何還要不斷投資中港合拍片?為甚麼仍然要拉攏香港電影人拍以香港為題材的電影?中國怎樣看香港,看香港文化,始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香港,終歸是中國的一個結,怎樣解、如何用,不單在於某些人的智慧,更是大家的共業。文化最大的價值,就是它的開放和多元性,我相信電影永遠不能被政治完全收編,我也相信香港不會被二元的政治氣氛所淹沒。

 

我沒有為原來的各章節作出很大改動,雖然香港社會改變很多,但我想忠於當時的看法,也覺得大部分的分析沒有完全過期。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能為2010年後香港電影的發展做一些記錄和分析,所以除了這個新的增訂版序,以及修改了一下結論,我在第六章更新了比較多的數據,尤其是中國電影市場這十年來的快速發展,對香港電影來說非常關鍵,我也添加了新的兩章(第九章和第十章),講述和分析我所知的雨傘電影,以及提出中港兩地界線的意義。第九章討論雨傘電影和傳統的香港商業電影的分野,無論在題材、類型、美學,以至整個製作、發行和放映的文化和機制,都有其嶄新和實驗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它們同時在反映社會,也為社會指向一個開放的未來。第十章延續本書原來的「跨越」母題,通過觀眾和導演兩個角度看中、港的商業電影跨界活動,一方面中國觀眾會親身來港看內地看不到的電影,另一方面香港導演大量回國拍中國觀眾要看的商業製作,我會特別細讀《美人魚》,通過電影討論跨界的各種意義。在此我特別感謝李屏的翻譯和黎國威的資料搜集,讓我在有限時間內把工作完成。也感激中大出版社的彭騰,她是本書初版和增訂版的責任編輯,她的專業和善解人意,讓我覺得出版不只是一個人的孤獨旅程。

 2018年4月


end



2018香港書展,我們與你一起看……

➤ 十萬張珍貴底片,真實重現文革的極端年代 | 李振盛《紅色新聞兵》中文版首次出版

➤ 王賡武:繞不開的歐亞大陸 | 書展新書《王賡武談世界史》

➤ 泅過界河,我就踏上了我親愛的祖國的敵國 | 雷光漢《蘇聯流亡記》

➤ 貧困中國的「驚天大逆轉」· 港中大出版社新書《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 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高饒事件 | 集體殺戮 | 紅色工程師 | 中國與周邊

駱駝祥子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高華 | 北島 | 錢穆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