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国庆“唯一喜剧”,但喜剧不止一种 | 主创访谈

东西文娱 2023-10-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艺东西 Author 艺东西

国庆档之前,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以下简称《热血沸腾》)就以档期内“唯一喜剧”标签亮相开启提前点映。作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原班人马回归之作,《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可以说承载着期待而来。


作为当年春节档黑马,《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固然证明了国内喜剧赛道的市场基础和容量,但选择改编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对于主创而言确实是一个有点冒险的选择。


早在几年前,爱美影视CEO李亚平就买下了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的版权。当邢文雄看到《篮球冠军》的时候,他一下被“击中”,这是打动他在拍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之前就着手这一项目研发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连接中国观众,编剧和监制邢文雄对原作的改动非常大,至少在85%以上。但有一点与原版保持了一致,就是启用零表演经验“心青年”参与拍摄。


明知这可能让项目超期的情况下,项目组还是做出了这一决策。结果影片拍摄周期(包含训练跨度)长达八个月,远超同类型电影的创作周期。


在点映期间,编剧兼监制邢文雄和导演高虎接受了艺东西|东西文娱的访谈。他们表示,前期路演过程中确实感受到,观众们都开始关注到这个群体,它超出了电影本身,这也就达到了他们的初衷。


左为导演高虎,右为编剧兼监制邢文雄



    


“这个故事有得做,

可以击中一些现实的状况”


EW 东西文娱

《热血沸腾》改编自西班牙高分喜剧电影《篮球冠军》,为什么选中这个故事?创作过程中做了哪些本地化的改编?


邢文雄

特别简单,觉得原版挺好看的,然后它结尾我觉得很有意义的。


这个故事讲的还是个人成长,它有元素创新,它这里边有励志,有运动等(元素)。我们85%的内容都是原创内容,都是本地化的。


我们喜剧的包袱主要是在魏国铮身上,他作为男主角,观众从他的视角切入到这个故事里,其实是看他在求胜的过程当中采取各种招数,经历各种挫败,笑料出现在这儿。


电影从剧本创作阶段到成片,残协都参与了协审工作。在拍摄的过程中,以及剧本创作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把“心青年”想象成自己,而是把他们想象成孩子。



高虎

经过大量的采风以后,我们最后选择了一个完全平视的视角来呈现。我们了解到,现在整个的心智障碍群体,在中国有2500多万。


所有的家长都在面临同一个问题,到底是该持比较开放的态度,还是该特别保护这些孩子。


所以这个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也没有去评论说谁对谁错。每个人的出发点,每个人的自身经历不一样,但就像电影中所展现的,最后是被相互改变的。


邢文雄

关于保护还是要放手?我个人觉得这两种行为都有点偏极致化,都有点极端,实际上我们要在不同的语境中跟不同的群体找一个不同的契合点。


通过这部电影,我最希望给他们带来的一个是尊重,另外一个就是工作机会。尊重和平视是我们影片当中讲的,而工作机会实际上是我们外里戏外他们通过训练和努力,能完成社会上很多的工作。现在因为大家对“心青年”这个群体不太了解,不了解可能就不愿意给予他们机会。智力障碍这个事就像一个标签似的,就深深的印在他们身上。


我觉得当你了解这个群体以后,你发现他们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以后,他们就真正的走向社会了。



 


预判到有难度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片


EW 东西文娱

这部电影中有三位“心青年”演员的加入,有预判到难度吗?


邢文雄

预判到有难度,然后在推进的过程当中,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好,但实际拍摄难度还是挺大的。


在我们拍摄的过程当中,70%的内容是按照剧本(走)。随着演员的表现越来越好,我们会现场去给他们调整一些表演以及台词,调整一些表达。也会因为实际情况,比如说有一些景落实不了,也会面临一些修改的问题,都是客观阻碍造成的。


但是对于喜剧片的拍摄,这种更改剧本的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更像一个教练带一群幼儿园的小孩打篮球,只不过这些人他生理年龄比较大,但是心理年龄都停留在童年。


高虎

我们做了很大胆的决定,我们决定一定要用真实的“心青年”来演时就做好了可能会逾期的准备,所以当时开拍之前跟资方聊整体预算和时间成本的时候,其实我们就预计到了这一点。


这种题材其实国外也好,国内也好,都拍过类似的东西,但都没有起到一个好的关注度,或者说让大家真的去认知到他们。


当我们随着采风的深入,我们更加紧密地与“心青年”接触,那种真诚更加强烈地击中我们所有人心中轻易不向人他人展示的柔软,这种情感的力量让你不得不起用真正的“心青年”,让你想要反映出这个群体的真实与可爱。只有真实地让他们本人出演,才是最有力量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台词就会有改动,因为很多东西在拍摄过程中就有情感代入了,它不是说单纯写剧本的时候能得到那个东西。这个东西的渗入和情感的渗透性就特别强,它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电影的气质。


这种气质又渗入到每一个镜头里,所以出来的东西是自然流淌出来,不是你刻意去拍出来的。


 

EW 东西文娱

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电影的想法是否有过一些迭代和变化?


高虎

做剧本的同时,我们做了大量采风,因为要了解这个群体,去了解他们的现状。他们生活状态是什么样,他们家庭是什么样,父母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


当进入了一个有一定了解程度的层面上,你的情感会发生变化,创作视点也会发生变化。你就突然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片的问题了。你不得不重新认知,重新去审视这个剧本,重新审视我们的出发点,重新审视我们所有现在要面对的。


即使我们知道我们想做的方向会有很多困难,但当你了解了这个群体,所有的犹豫都不存在了,那一瞬间,我们无比坚定。



    


喜剧大赛道有很多门类,

接下来会尝试讽刺喜剧


EW 东西文娱

在连续创作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与《热血沸腾》这两部喜剧后,怎么看国产喜剧的创新?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邢文雄

未来我肯定是要多尝试关于喜剧的各个门类。虽然喜剧看起来像是个大赛道,其实喜剧这个大类型下面又有很多分类。


比如说喜剧类型有有傻瓜喜剧、讽刺喜剧……它有N多类型,所以说我们未来会选择一些适合大多数观众观看的类型,去做一些尝试和传播。我个人更倾向于执导架空一些的,给观众造梦感强一点的题材。


国内观众看电影,往往把所有的类型片都当故事片看,所有的标准都是故事片标准,看喜剧也是故事片标准,但其实在一些喜剧门类里,有时候并不涉及这些概念。所以说在类型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中国观众接受度比较高的喜剧故事片。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时候就是一个尝试,我们做了一个架空世界观的喜剧,虽然票房得到了认可,但观众接受度并没有那么高。即使觉得它好笑的人,也会去吐槽它所谓的世界观,包括它的视觉体系,好笑归好笑,但是对于它整个表现出来的质感依然是接受度比较低的。


下一步我想做个讽刺喜剧,因为讽刺喜剧从80年代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国内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感觉目前还有可行性,会很想去尝试一下。我也知道风险是极大的,但是我们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高虎

其实从摄影转到导演,最难的我觉得还是如何去讲故事。电影毕竟不是说只看画面多么唯美、摄影多么好,它还要求故事好、人物好,这是最核心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最大的难度就是说如何去讲好故事。尤其在这么一个题材里面,是我们用一个喜剧的外壳来包装温情治愈的这么一个群体的故事,让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应当如何快乐。


至于以后转型,类型上我可能不排除也会考虑一些现实主义的东西,或者悬疑类。



Hello!
我们在为更加闭环、更加高效的服务模式做准备
欢迎加入限定白名单
与我们一起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