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 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 1636—2018

庞浩 金星晔 经济学报 2022-12-31

本文选《经济学报》2021年第 8 卷第 2 期

引文格式:庞浩,金星晔,管汉晖.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1636—2018[J].经济学报:93-128.

 专家点评:本文主要依托大量历史数据,从历史视野出发,对自明朝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以及白银流入和流出、外汇储备等国际贸易金融问题进行长时期的变化趋势总结与特征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贡献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我国长时期进出口以及外汇储备时间变化进行总结;二是通过购买力平价方法,将历史上的贸易和外汇储备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前进出口贸易以及外汇储备进行比较;三是通过以上分析,对现有改革开放以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改革提供了较为系统化的历史借鉴。总体上该文,结构清晰,逻辑顺畅,历史资料数据使用得当,是一篇难得的学术佳作。 

作者信息:

管汉晖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庞浩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金星晔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摘 要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更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由于在贸易中较好地符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很长时间里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由此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本文在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首先,查找和计算 1636年以来的进出口,相对应的白银流入和流出,以及重要年份的白银存量数据。其次,基于同一年份的货币购买力,将历史上的贸易和白银存量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和外汇储备进行比较。最后,计算人均进出口额和贸易盈余或者赤字,并进行长时段比较。

研究发现∶1636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贸易额稍有下降,改革开放后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加入 WTO 后增速更快。以 1990 年美元计值,明代贸易带来的白银净流入高于清代,也高于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前,但显著低于改革开放后和加入 WTO 后的外汇储备。新中国成立前,人均贸易额不断增加,1948—1978年间人均贸易额有所下降,改革开放后,人均贸易额进一步增加。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历史上每个时期进口额、出口额、总贸易额,以及人均进口额、出口额、总贸易额,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0—1978 年,都高于对应的明清数据,但显著低于民国时期,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有关。改革放后,总贸易额和人均贸易额迅速增长,2001 年加入 WTO 后,远远高于历史上的每个时期。

关键词  白银流动;贸易盈余;外汇储备;经常账户

结构安排

第 1 部分 简要介绍本文使用的数据;

第 2 部分 研究 1636—1936 年贸易和白银储备的演变;

第 3 部分 对历史数据和新中国成立后数据的比较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第 4 部分 研究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历史上的贸易和由贸易带来的白银储备,并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贸易和外汇储备进行总量和人均的比较;

第 5 部分 结论。

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从长期视角考察改革开放之后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将历史上的进出口、白银流入和外流数据,和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常账户盈余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对比,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历程,既能够站在今天的视角更客观地认识历史上的贸易规模、白银流动,也能够站在历史的视角全面客观地看待今天的经常账户盈余和外汇储备。 

全 文 如 下

0 引言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更深地卷入了全球化,由于在贸易中较好地符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很长时间里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由此积累 了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根据 Rodrik(2006)的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大约为 GDP 的 30%,相当于 8 个月的进口额,外汇储备的成本接近 GDP 的 1%。就贸易规模而言,早在 2007 年,中国的进口已经占 GDP的 31%,大于印度的 25%,大约是日本(16%)和美国(17%)的 2倍(Keller et al.,2011)。


历史上中国曾经发生过因为贸易盈余而积累较大规模外汇储备的情况,只是历史上的外汇储备不是今天的美元,而是贵金属白银。自从哥伦布于 15世纪末发现美洲之后,人类才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Acemoglu et al.,2005),在此之前,虽然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不到 100 年,全球化还是非常有限的。美洲发现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开始,与之相伴随的是贵金属的跨地区流动。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丝绸、瓷器和茶叶出口,因而白银流入中国。因此,现代中国因为贸易盈余积累黄金和美元等外汇储备,历史上中国的贸易盈余反映的则是白银的流入。全球化的世界,各国平等竞争、自由贸易,中国的竞争力反映在顺差和逆差,进而反映在外汇储备上,历史上的外汇储备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白银的存量。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查找历史上的进出口、相对应的白银流入和流出数据,将历史上的贸易及白银存量,与1949 年后特别是 1978 年改革开放后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对比,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历程。首先,本文查找和计算明末 1636 年以来经常账户的规模,相对应的白银流入和流出规模,以及关键年份的白银存量;其次,将历史数据转换为以 1990 年美元计价的数值,进而将历史上的贸易和白银存量与 1949 年后,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和外汇储备进行比较;最后,计算人均贸易和外汇储备,并将历史数据和改革开放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发现∶1636 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贸易额稍有下降,改革开放后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加入 WTO 后增速更快。以 1990 年美元计值,明代贸易带来的白银净流入高于清代,也高于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但显著低于改革开放之后和加入 WTO 之后的外汇储备。自明末 1636 年到新中国成立前,人均贸易额不断增加,1948—1978 年间人均贸易额有所下降,改革开放后,人均贸易额进一步增加。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从长期视角考察改革开放之后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得到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将历史上的进出口、白银流入和外流,及白银存量数据,和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对比,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历程,既能够站在今天的视角更客观地认识历史上的贸易规模、白银流动,也能够站在历史的视角全面看待今天的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了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贸易数据、历史上的白银流量和存量数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外汇储备数据,以及相关的人口和价格数据。本部分对这些数据做一个简要说明,更详细的数据来源见附录 A。

1.1 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贸易数据

就进出口数据而言,1636—1644 年出口数据来自李隆生(2005),包括中国与日本、西属马尼拉、荷兰东印度公司(印度洋/欧洲)的贸易数据;1764—1863年进出口数据来自严中平等(1955),是中国与欧美各海上贸易国的贸易数据,除 1764、1768、1771、1772 各年外,其余年份数据皆使用1775—1785 年间每船输入平均价值乘以1764—1774 年间到中国贸易的船只数而得;1864—1936 年的进出口数据来自郑友揆(1984)对近代海关年鉴中进出口数据所做的整理; 1952—2018 年的进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1.2 历史上的白银流量和存量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外汇储备数据

就白银净流入而言,1636—1644年数据来自李隆生(2005),1645—1911 年数据来自李隆生(2010),1912—1936 年数据来自余捷琼(1940)。在李隆生(2010)所整理的数据中,1801—1833 年、1834—1866年和 1867—1887 年数据参考了余捷琼(1940)对 1700—1937 年中国白银输出入的估计,其中 1801— 1833 年数据,根据 Morse(1926)所整理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资料,使用英国、美国和其他各国对华贸易的进出口额来估计输入和输出中国白银的数量。1834—1866 年基本使用了余捷琼(1940)的数据,并加上了李隆生(2010)的推估。1867—1887年数据中,上海海关仅在 1867、1886、1887年有白银输入输出的资料,不过这一时期,中国其余海关皆有白银进出的数据,因此上海海关白银净进口的数据以上海海关贸易额占全体海关贸易额的比例估算。由于 1882、 1883、1885 年所藏关册不全,所以这三年的白银净进口,由线性插值方法估计, 1888年后,中国海关有完整的白银进出口记录,1888—1936 年数据参考了萧梁林(Hsiao,1974)的研究。1952—2018 年以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变动来对应历史上白银净流入这一指标,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就白银存量而言,唐、宋、元时期的白银存量由于数据缺乏,由银产量数据的加总来替代,明和清时期的白银存量数据由银产量和白银净流入两部分组成。唐代(618—907)、宋代(960—1279)、元代(1280—1370)和明代(1390— 1644)白银产量数据来自李隆生(2005),清代(清军入关后,1645—1911)来自李隆生(2010)。明代(1390—1644)白银净流入的数据来自李隆生(2005),清代(1645—1911)和民国时期 1912—1933 年的白银流入数据来自李隆生(2010)。综上,907年、1279 年和 1644 年白银存量数据来自李隆生(2005),1911、1933年的白银存量数据来自李隆生(2010)。1952—2018 年以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之和来对应历史上因贸易盈余而积累的白银存量这一指标,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对历史上白银存量数据的更详细介绍见附录 B。

1.3 人口和价格数据

1636—1936 年特定年份人口数据来自 Maddison 数据库,其他年份通过线性插值法补充,1952—2018 年人 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就平减指数而言, 1636—1840 年的中国 GDP 平减指数(1840 年为基期)来自 Broadberry et al.(2018),其中1636—1690年由于数据缺乏,由线性插值方法估计,1841—1936年使用粮价数据,用粮价的变动替代 GDP 平减指数,数据来自许道夫(1983)的研究。1952—2018 年美国 GDP平减指数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1952—2018年黄金的美元价格数据来自世界黄金协会(WGC)。

2 1636—1936 年贸易和白银流动及白银存量的演变

2.1 1636—1936年进口和出口的演变

本部分首先整理了 1636—1936 年以白银计价的中国进口、出口数据,得到一个可比较的较为连续的序列。由图1可见,就出口而言,1636 年中国出口为 382万银两。1641—1644年,明清朝代更替,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出口从 554 万两下降至 186万银两。到了清代中期的1764 年,中国的出 口恢复为 364 万银两,此后出口规模持续扩张,1806 年出口额达到1117 万银两。1817—1833 年中国的出口比较稳定。鸦片战争以后,出口规模大幅增加,1864 年出口达到 4945 万银两。1864—1929 年中国的出口规模虽有波动,但总体上持续增长,1929 年达到峰值 103237 万银两。此后开始下降,1936 年出口 46042 万银两。就中国的进口而言,1764 年为 191 万银两,1764—1806 年进口不断增长,1806 年增长到 1235 万银两。1817—1833 年在 879 万银两上下波动。鸦片战争以后,1864 年进口额进一步增长为 4697 万银两,1931 年达到最高的 145703 万银两,1932— 1936年进口规模有所下降,进口额回落到61425万银两。



2.2 1764—1936 年贸易盈余或赤字的演变

图 2 显示了1764—1936 年以白银计价的中国贸易盈余或赤字情况,由于 1833年以前中国的贸易盈余或者赤字规模相对较小,为使数据更加清晰, 1764—1833 年的数据在图3 中做了进一步展示。如图 3所示,1764—1804 年,中国处于贸易盈余状态,1805 年和 1806 年开始出现贸易赤字。1817年直到 1833年一直处于盈余状态,1833 年贸易盈余 428 万银两。1833 年以后的数据如图 2 所示,鸦片战争后,1865—1936 年大多年份处于贸易赤字状态,仅有 1872—1876 年有小幅贸易盈余,其中 1932 年赤字最高,达到 56575 万银两,1932 年后贸易赤字有所下降,1936 年回落到 15384 万银两。




2.3 1636—1936年的白银流动及白银存量

本部分探讨 1636—1936 年中国白银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如图 4 所示, 1636—1806年白银持续流入中国,1807—1814 年白银流入流出频繁交替, 1815—1826 年白银持续流入,此后白银开始流出中国。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白银流出量迅速上升,直到 1850 年开始转为流入状态。1850—1900 年间大部分年份白银持续流入中国。到了 20 世纪,中国的白银流入和流出规模显著扩大。1901—1908 年白银持续流出中国,其中1907 年的白银流出达到了 3433 万两, 1909—1913年白银又转为流入中国,1913 年的流入量达到了 3956.52 万两白银,1914—1917年白银转为流出中国,1917 年的流出量达 2308.14 万两白银, 1918—1931年白银持续流入中国,1928年流入量达11703.53 万两,1932—1936年白银转为大量流出中国,1936 年流出量达到17624.22 万两白银。



图5进一步显示了历史上一些重要年份的白银存量。具体而言,唐末和宋末的白银存量完全来自国内产量,明末和清末,以及 1933 年的白银存量则由国内产量和白银流入的数据加总而得到。由图 5 可见,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白银存量规模不断扩大,唐末 907年的白银存量为0.19 亿两白银,宋末 1279 年增长至 3.77亿两白银,明末 1644 年增长至7.6亿两白银,其中包括整个明代海外流入



白银3亿两,清末 1911年增长至 13.3 亿两,其中包括整个清代海外流入白银 5.05 亿两,民国时期的 1933 年,白银存量增长至 22.1亿两,其中包括 1912— 1933年海外流入的 8.71亿两。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各时期白银存量,以下用公式表示∶


907年白银存量 = 678—907年白银总产量                                      

 (1)


1279 年白银存量 = 907 年白银存量 + 960—1279 年白银总产量 

(2)


1644 年白银存量 = 1279 年白银存量 + 1280—1644 年白银总产量 +

1390—1644 年白银总流入量

(3)


1911 年白银存量 = 1644 年白银存量 + 1645—1911年白银总流入量 (4) 


1933 年白银存量 = 1911年白银存量 + 1912—1933 年白银总流入量 (5)

3 历史数据和新中国成立后数据比较∶一种可行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将历史上的贸易和白银储备与 1949 年后特别是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贸易和外汇储备进行比较,因而,借鉴国际学术界通行的方法,本文将历史上的白银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或美元都换算为以1990 年美元计价的数值,由此可以进行历史数据和新中国成立后数据的比较。具体的换算方法如下∶


(6)


其中,P 为1840 年英国一篮子商品的英镑价格,e  为当年的名义汇率,P* 为 1840 年中国一篮子商品的白银价格。本文能够找到的在 1840 年,中国和英国共有的商品为大米、小麦、糖、茶、盐 、铁 、棉布,由此构造商品篮子,因而价格应为不同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由此上式变为∶


(7)


表 1 显示了具体的计算过程和数据来源。1840年英镑与 1990 年美元的兑换比率直接参考 Broadberry et al. (2015)的研究。

3.1 历史上白银数据的换算方法

(1)根据 GDP 平减指数调整历史上每一年白银的实际购买力。由于白银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流通货币,因此本文可以使用 GDP 平减指数来调整每一年白银的实际购买力。就 GDP 平减指数而言,1636—1840 年的 GDP 平减指数来自 Broadberry et al.(2018)。1841—1936年没有 GDP 平减指数数据,由于传统社会中,农业占 GDP 的比重很大,因此本文使用粮价代替 GDP 平减指数,数据来自许道夫(1983)的研究。


(2)得到 GDP 平减指数后,以 1840 年作为基准年份( 1840 年=100),计算历史上每一年的 GDP 平减指数。然后,将 1636—1936 年每年的白银除以历史上的 GDP 平减指数,得到以1840 年白银计值的每一年数据,由此将历史上每一年一两白银的价值看作与 1840年一两白银价值相同。


(3)根据1840年1两白银与 1990 年1美元的兑换比率,将贸易和白银数据转换为以1990 年美元计值的数据。具体而言,参考 Broadberry et al.(2018)中1840 年英镑与白银的购买力平价,1 英镑=2.O3 两白银,表1显示了 1840 年中国和英国购买力平价的具体计算过程。


(4)参考 Broadberry et al.(2015)中1840年英镑与 1990年美元的兑换比率, 1英镑(1840 年)= 93.12893 美元(1990 年)。结合(3)(4)数据可得,1840 年 1两白银与1990年 45.9 美元的价值相同,即 1两白银(1840 年)= 45.9 美元(1990年)。最后,按照这一兑换比率,将以1840年白银计值的每一年的数据转换为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每一年的数据。



3.2 新中国成立后数据的换算方法

1949 年后的数据包括进出口额和贸易盈余(或赤字)、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将其换算为 1990 年美元的方法具体如下:


(1)由于黄金储备数据以盎司为单位,首先使用对应年份黄金的美元价格将其换算成美元,再用美国的 GDP 平减指数(1990 年为基期)进行调整,得到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黄金储备数据;


(2)由于外汇储备、进出口额和贸易盈余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的原始数据以美元计价,因此本文直接使用美国的 GDP 平减指数(1990 年为基期)进行调整,得到以1990 年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进出口额和贸易盈余数据;


(3)将以1990年美元计值的黄金储备和以1990年美元计价的美元外汇储备相加,得到总的以 1990 年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

4 中国长期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演变

基于第 1—3 部分的数据和方法,本部分分析中国长期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白银储备)的演变。

4.1 出口和进口额

图 6 展示了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明清至 2018 年的进口和出口。整体上看,中国的进口与出口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就出口而言,在明代,1636 年出口为 4.18 亿美元。1641—1644 年,明清朝代更替,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出口从 6.08 亿美元下降至 2.05亿美元。到了清代中期,1764 年中国的出口额稍有提高,为 2.26 亿美元,此后出口规模持续扩张,到 1785 年,出口规模为 5.34 亿美元。在此之后出口额逐渐下降,1799 年下降到 4.29 亿美元。1800—1806 年间出口额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1817—1833年中国的出口稳定在 7.18 亿美元左右。鸦片战争以后,1864—1923 年出口呈上升趋势,1923 年达到历史上的峰值 131.65 亿美元。此后 1924—1936 年中国的出口额在波动中不断下降, 1936 年出口额为67.32 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中国的出口额较之前有所下降,为26.43 亿美元,之后我国出口额迅速增长,2018 年增长到14411.39亿美元。从进口数据来看,1764  年的进口额为 1.18 亿美元.1806 年增长到 6.28 亿美元。1817—1833 年中国的进口在 4.46 亿美元上下波动。鸦片战争以后,1864 年进口额达到 15.98 亿美元.1864—1921 年进口额在波动中 上升. 1921年达到历史上的峰值 175.78 亿美元。此后到1936 年中国的进口额虽有



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36年下降到 89.81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国的进口额为27.87 亿美元,此后不断上升,2018 年最高值为12377.48 亿美元。


接下来,本文比较每一时期的年均进出口额。如表 2 所示,明代年均出口为4.41 亿美元。清代贸易额大幅度提升,年均出口为24.31亿美元,年均进口为29.66 亿美元,年均贸易总额为53.97 亿美元。1912—1936 年,年均出口为 101.69 亿美元,年均进口为 136.35 亿美元,年均贸易总额为 238.04 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78 年,中国贸易额较小,年均出口为82.07 亿美元,年均进口为 80.97亿美元,年均贸易总额为 163.04 亿美元,这些数据都高于对应的明清数据,但显著低于民国时期,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有关。改革开放后的 1979—2001年,中国贸易额开始增加,年均出口为 848.55亿美元,年均进口为796.01 亿美元,年均贸易总额为 1644.56 亿美元。加入 WTO 后到 2018年,中国贸易额大幅增加,年均出口为 9886.47 亿美元,年均进口为 8309.39 亿美元,年均贸易总额为18195.86 亿美元。



4.2 贸易盈余或赤字

在计算出口和进口之后,进一步考察长期贸易盈余的演变。图7显示了以 1990年美元计值的 1764—2018年的贸易盈余或赤字,由于1764—1978 年的贸易盈余或赤字的数值很小,为使数据展示得更加清晰,这段时间的数据在图 8中做进一步展示。如图 8 所示,1764 年中国的贸易盈余为 1.07 亿美元。1764—1806 年,除 1805年和1806 年赤字为0.6亿美元,其余年份都处于贸易盈余状态。鸦片战争后,除 1864 年和 1872—1876 年外,1864—1936 年中国处于贸易赤字状态。到1932年,贸易赤字增加到 69.24 亿美元。此后,贸易赤字逐渐下降,1936年回落到22.49 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处于贸易赤字状态,到1956年开始出现贸易盈余。此后,除 1960年、1970 年和1974年外,




1956—1978 年我国都处于贸易盈余状态。改革开放之后的数据如图 7 所示,从 1978 年到1993 年我国大部分年份都处于贸易赤字状态。此后,1994— 2018 年我国均处于贸易盈余状态,并且在 2008 年贸易盈余达到 2023.73 亿美元,之后开始下降,到 2012年开始反弹,2015 年达到峰值 3645.38 亿美元,之后稍有回落,2018 年我国贸易盈余为 2033.91 亿美元。1764—1804 年的贸易盈余,虽然原因与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国进口商品进行限制有关,但是,另一方面,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业生产时期,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能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1805年之后的贸易赤字,主要原因可能是拉丁美洲革命导致白银减产,外国商人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所导致(林满红,1991)。1817—1833 年的贸易盈余与1764—1804 年的情形基本相同。到了近代,由于中国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与外国机器生产的产品比较,成本和价格都不具有优势,大多数时间贸易处于赤字状态就不难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贸易赤字也与我国产品竞争力不强有关,这种情况直到 1990 年代以后才改变,中国更深的卷入国际分工体系,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由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贸易盈余。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贸易盈余的演变历程,本节进一步对历史发展进程较为相似的日本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图 9 显示了以1990 年美元计值的 1879— 2018 年日本的贸易盈余或赤字,由图可见,与近代中国绝大多数年份中国始终存在贸易赤字显著不同的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贸易赤字和贸易盈余彼此交替,其原因可能是日本出口农产品和原材料以及初级制造品,进口资本品



而发展本国的工业化。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时间在 1981—2010 年间,这 30年日本一直处于贸易盈余状态,盈余最高的 1986 年为1008 亿美元(1990年美元),2011 年以后,日本的贸易大多数年份为赤字,这与中国加入 WTO 之后基本处于盈余状态形成对比,原因可能是日本在某些工业制成品部门的竞争力下降,比较优势被中国和韩国所取代。

4.3 中国代表性年份的对外贸易结构

4.3.1 进口结构


从 1868 至 2018年,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本部分以 1868、 1913 年、1936年、1953年、1978年、2001 年和 2018年为代表性年份来探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就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而言,五口通商 时期,鸦片始终 为中国最大 宗的进口货物,1868 年.鸦片占进口贸易总额的 33.1%.其次是棉货 29%,金属类 4.8%、棉纱2.5%、煤 2.1%。1912—1927年期间,进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棉纺织品(棉货、棉纱)是最大宗的进口贸易商品,1913年棉货和棉纱分别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19.3%和 12.7%,鸦片下降到 7.4%,其次是糖6.4%和化学染料及颜料5.6%。1928—1936 年期间.进口商品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以工业制成品占主导,但消费资料比重相对下降,生产资料相对上升,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种生产资料进口需求大大增加,1936 年钢铁及其他金属品、化学染料及颜料、机械、交通器材和煤油在内的生产资料上升至 40.1%,而棉货类中作为制成品的棉布在 1931年进口占比降至 7.6%,作为原料的棉花在 1931年进口上升至 12.6%。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口商品以国防及工业领域的生产资料为主,1953 年进口机械及仪器、技术、化工及医药和轻工包含在内的生产资料占比分别为 17.93%、17.24%、13.12%和 4.45%。改革开放初期,进口商品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初级产品比重更大,1978 年矿产和粮油食品占比分别为 36.97%和 15.41%,而化工及医药和机械及仪器分别占比 14.64%和 13.29%。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的进口产品主要包括工业制成品和原油成品油,2001年机电产品和原油的进口占比分别为49.47%和4.79%。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进口产品仍主要以工业制成品和原油矿产为主,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在工业制成品中的占比不断上升。2018 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比分别为 39.41%和 27.41%,原油和矿产的占比分别为9.81%和 3. 98%。

 4.3.2 出口结构

就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而言,从 18 世纪初开始,丝茶在出口贸易中已占据主导地位,1868 年茶叶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53.8%,丝绸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39.7%.两者合计占93.5%。在1912—1927 年期间,出口商品结构上仍以农矿原料和手工产品为主。大宗传统出口商品国际地位下滑,丝及丝织品和茶叶的国际地位不断受到排战.1913 年丝及丝织品和茶叶占出口贸易总额下降至 25.3%和 8.4%,与此同时,中国的油料作品及其制品(尤其是豆类)和毛皮生皮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13 年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植物油和生皮毛皮分别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12%、7.8%和 6%。在 1928—1936 年期间,出口商品仍以原料性初级产品为主,但农产品出口下降,矿产品显著上升。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丝及丝织品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下降,1936 年其占比仅为7.8%,而东北的大豆和豆饼以及籽仁和植物油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1931年大豆和豆饼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占比高达 21.4%,1936 年籽仁和植物油成为中国最大宗出口商品,占比达 18.7%。除此之外,蛋及蛋制品、皮革、皮货及战略性矿产品在出口中也占据重要地位,1936 年它们在出口占比中分别为 5.9%、



5.7%和7.7%。新中国成立初期,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1953 年粮油食品、土产 畜 产和 工 艺品分别占出 口 贸易总额的 49.59% 和 23.32%,五金矿产占 13.72%。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口商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导,但农副产品占比显著下降,1978 年纺织品和化工的出口占比分别为 22.47%和 15.23%,而粮油食品和土产畜产的出口占比下降至 20.14%和 16.8%。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大幅上升,2001年工业制品中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 44.63%,而非针织钩编织物服装 、玩具、塑料制品、皮鞋出口合计仅占 12.16%。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2018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电话机出 口占比分别为 44.5%、22.76%、5.24%和 4.33%。

4.4 白银流动和外汇储备演变

4.4.1 白银流动和外汇储备变化(流量)

新中国成立前的外汇储备(白银储备)变动用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白银流动来表示,新中国成立后用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黄金加美元外汇储备的变化表示。图12 显示了以 1990年美元计值的明清至 2018 年的白银流动情况,由于 1636—1978 年的数值很小,在图 12 中不易看出,因此这部分数据在图13 中做了进一步展示。如图13 所示,除 1807 年、1809 年和 1814 年以外,1636—1826年中国白银都处于流入状态。1827—1846 年白银持续流出,并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流出规模大幅度增加。1850—1860 年间白银处于流入状态,且流入量不断增加,1861—1887 年白银流入量持续波动,此后开始流出,经历了1890— 1892 年的持续流出后,1893—1895 年转为流入,并且流入量大幅度增加。




1896 年白银流入量大幅度下跌,1901 年开始转为流出,流出量为 2.2亿美元。直到 1909年白银才开始又流入中国,并且流入量持续增加,到1913 年达到 8.95 亿美元。此后,1914—1917 年白银开始流出中国,1918年后又转为流入状态,并且流入量大幅波动。直到1932年白银开始流出中国,流出量为0.99 亿美元。此后流出量大幅增加,到了1934 年,达到 24.25 亿美元,1935年流出量大幅下跌至 5.87 亿美元,而 1936 年流出量又快速增加,达到25.77 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作为外汇的美元一直在流入与流出之间不断变化。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外汇流出量为 27.92 亿美元。改革开放后的数据如图 12 所示,中国的外汇总体上呈流入状态,到 2009 年外汇流入量达到 3176.31 亿美元。2010—2018 年外汇变化量大幅度波动,到了 2018 年外汇储备流出量为 383.42 亿美元。如前所述,自明末到 19 世纪 20 年代的大多数时间,白银一直都是流入中国的,这与前工业社会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因而大部分时候中国存在贸易盈余有关。1820 年代以后直到 1850 年代,白银的持续外流,原因主要是拉丁美洲白银减产,外国商人走私鸦片套取白银所致(林满红,1991)。1870 年后,主要西方国家采用金本位制度,白银流入流出中国的原因不仅仅与贸易有关,还取决于白银作为一般商品,在中国和外国的相对价格差异,1929 年以后的白银流入就与西方国家大萧条,通货紧缩时期白银价格下降有关,1933 年之后的白银流出原因正好相反,西方国家放弃金本位,白银价格上升,以及美国放弃金本位之后实行白银收购政策。因而,与 1870 年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采取金银复本位制度,白银主要承担货币职能,白银流动与贸易的相关性较强比较,1870 年后白银的流动与贸易的相关 性较弱,因为白银不再是货币,而只是一种普通商品。与此相反,1990 年之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其原因则主要是这一时期贸易盈余的水平提高所导致。 

4.4.2 白银储备和外汇储备变动(存量)

本部分进一步考察每一个时期由于贸易带来的白银存量或外汇储备的变化。如图14 所示,以1990 年美元计值,明代(1390—1644)白银净流入总值为 329.89 亿美元,清代(清军入关后,1645—1911)白银净流入总值为 114.88 亿美元,民国初期(1912—1933 年)白银净流入总值为 111.45 亿美元。新中国成立后,外汇储备的变化为外汇储备加上黄金储备的变化。1952—1978 年外汇储备增加 60.07 亿美元,改革开放之后,1979—2001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 1895.47 亿美元,2002 年到2018 年外汇储备增加达到20532.86 亿美元。因而,以 1990 年美元计值,明代贸易带来的白银净流入高于清代,也高于民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前,但是,显著低于改革开放之后和加入 WTO 之后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外汇储备的演变历程,本节进一步对历史发展进程较为相似的日本和中国进行比较分析。1912—1933年间,中国的白银储备折合成 1990年美元为111.45 亿美元,这一时期日本的外汇储备为负的2.83 亿美元,如前所述,这一时期中国积累的白银储备,原因更可能因为白银在外国和中国相对价格的差异,与中国贸易品竞争力的关系较弱。1952—1978 年间,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分别为 60亿和 537 亿美元,说明这一时期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远不如日本,到了 1979—2001 年,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分别增长到了 1895和 2895亿美元,虽然相较于上一时期,绝对差距扩大,但是相对差距却大幅度缩小,说明中国和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差距也在缩小。到了 2002—2018 年,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分别为2 万亿美元和 3600 亿美元,与上一时期相比,中国增长了10倍多,日本只增加了1倍,这一时期,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远远领先于日本。


4.5 人均出口和进口

在探讨贸易和外汇储备总量的变化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人均出口和进口额的演变。图 16 显示的是以 1990年美元计值的 1764—2018 年的人均进口和出口值。从人均出口值来看,1764 年人均出口额为 0.8 美元。1764—1806 年人均出口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到1806 年人均出口额翻了一倍,增长到1.61 美元。1817—1833 年中国的人均出口稳定在 1.82 美元左右。鸦片战争后,1864— 1919 年中国的人均出口虽有波动,但总体持续增长,1919年达到峰值 29.08 美元。此后人均出口开始下降,1936 年下降到13.25 美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我国的人均出口为4.79 美元,此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动,但总体处于增长状态,1978 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均出口为 17.75 美元,此后大幅增长,2018 年达到1032.79 美元。再从人均进口值来看,1764 年为0.42 美元,1764—1806年人均进口值不断增长,1806年增长到1.78 美元。1817—1833 年中国的人均进口在 1.13美元上下波动。鸦片战争以后,1864年人均进口额为4.33 美元,此后不断增长,到1921年中国的人均进口规模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峰值 37.11 美元,此后有所下降,1936 年下降到 17.68 美元。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 年人均进口为 5.05 美元,此后人均进口不断波动,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到 1978 年改革开放.人均进口值为 19.82美元,此后人均进口值大幅度增长,2018年达到 887.03 美元。



接下来,本文比较历史上每一个时期年平均人均进出口值。如表 3 所示,清代人均出口的年平均值为 6.33 美元,人均进口的年平均值为 7.62美元,人均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值为 13.95 美元;1912—1936 年,人均出口的年平均值为 21.49 美元,人均进口的年平均值为 28.74 美元,人均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值为50.23美元;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78 年,人均出口的年平均值为 10.59 美元,人均进口的年平均值为10.67美元,人均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值为 21.26 美元;改革开放后的 1979—2001 年,人均出口的年平均值为71.25美元,人均进口的年平均值为 67.29 美元,人均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值为138.54 美元;加入 WTO后 2002—2018 年,人均出口的年平均值为730.64 美元,人均进口的年平均值为 614.42 美元,人均贸易总额的年平均值为 1345.06 美元。与表2 以 1990 年美元计值的历史上每个时期年平均进出口值相似,表 3显示的历史上各时期年平均的人均进出口,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0—1978 年,人均进口、出口及贸易总额,都高于对应的明清数据,但显著低于民国时期,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有关。



4.6 人均贸易盈余或赤字

图17 展示了以1990年美元计值的 1764—2018 年人均贸易盈余或赤字的演变,由于1764—1978年人均贸易盈余或赤字的数值很小,为使数据展示得更



加清晰,这段时间的数据在图 18 中做进一步展示。如图 18 所示,1764 年中国的人均贸易盈余为0.38 美元,此后逐渐增大,到 1785 年达到 0.8 美元,之后人均贸易盈余有所下降,1805 年和 1806 年变为赤字。1818—1833 年人均贸易盈余在 0.69 美元附近波动。鸦片战争之后,除 1864 年和 1872—1876 年外, 1864—1936 年中国总体处于贸易赤字状态。1936年人均贸易赤字为 4.43 美元。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人均贸易赤字为 0.26 美元,直到 1956 年中国开始出现贸易盈余,盈余值为 0.6 美元。此后,我国人均贸易盈余处于不断波动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的数据如图 17 所示,1978 年到 1993 年我国大部分年份都处于贸易赤字状态。此后,1994—2018 年我国人均贸易盈余出现两次峰值,在 2008 年达到峰值 152.39 美元,之后人均贸易盈余开始下降,到 2012 年开始反弹,到 2015 年再次达到峰值 265.19 美元,之后稍有回落,到 2018 年我国人均贸易盈余为 145.76 美元。



5 结语

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很长时间里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由此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本文在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从长时段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的贸易和外汇储备的演变。



参考文献


▼   往期精彩回顾  ▼

关于《经济学报》

【目录】《经济学报》2021年2期目录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学术出版中心招聘(社招/校招)

李稻葵:把“十四五”规划融入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思考

熊海芳、黄超:短期 MAX 动量效应与衰减——基于上证 50ETF 期权市场的证据

张丹丹、黄金迪等: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 :武汉疫情防控策略转变的效应分析

征稿启事 | 第一届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讨会

周茂、操方舟等:差异化进入模式下企业海外投资生产率“学习效应”有何不同?

张丽宏、刘敬哲等:绿色溢价是否存在?——来自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证据

郎昆、刘庆:资源错配的来源、趋势与分解

朱玉杰等:融资约束与出口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汇率改革冲击的视角

魏杰:解读“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的预判

李稻葵: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何以产生重要的经济学贡献?—基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分析与思考

文章|中国资本市场特质波动率异象研究:前景理论的视角

作者视频讲论文|中国工业加速创新机制

洪银兴谈新发展阶段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十大改变

访谈录| 白重恩教授经济学研究经验分享(附视频)

访谈录|李子奈老师谈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

刘玲玲:“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上)

刘玲玲:谈“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中)

刘玲玲:谈“十四五”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革命(下)

扫码关注我们
积跬步、至千里,经济学报》与您携手启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