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祖国您好 | “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艺术70年”展览开幕仪式即将举行

编辑部 舞蹈杂志 2023-02-23


1949年,重大的分水岭。

自此开始,中国舞蹈从根本上开始与之前的任何一种舞蹈文化区分开来。如果把1949~2019,这70年的舞蹈历程作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时期放在中国舞蹈的历史坐标系上,清晰可见其对新中国文艺与新的民族国家精神乃至国家形象的建构中被赋予重要使命,业已形成某种具备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具有真实的现代性品格和历史肌理。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协办的“一同走过——新中国舞蹈艺术70年”展览于9月10日~10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展出。

本次展览由七十年中华舞“脉”“根”“品”“韵”“本”“理”“趣”“梦”八个篇章构成, 关照了70年新中国舞蹈创作、教育、理论等各个维度的发展变迁,力求在以点带面地对新中国舞蹈70年历史进行系统梳理与回溯的同时,也立足当下,给予未来期待。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们风尘仆仆,我们筚路蓝缕,一路走到了今天。

与真正的同道相互砥砺,在新的舞蹈变革中条分缕析。从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历史的见证与历史的细节,搭建肉眼可见的速度和密度,供面朝未来的人们辨认脉络、延展和走向。

舞蹈,不仅仅与艺术史自身形式演变的动力有关,更是时代精神的表征。



置身庙堂和乡土历史的真实和复杂,在凝视和想象里调动所有的时间经验——昔有古籍一舞剑器动四方,今有舞剧抽刀断水水更流,更有长白山下剪落交刀吹断云的飞舞。

华夏文明以其无可比拟的系统、丰富、完整,成就了中华舞蹈的筋骨和魂魄,注定了中华舞蹈的褶皱和纹理,提供了多元且百花齐放的美学体验……




从民间舞、古典舞、当代舞“三足”托新中国舞蹈基业到“一红一白”经典流传;从新时期舞蹈思潮“启蒙”到新千年后至今的繁荣多元……无论是个体表达内在体验,还是宏大叙事国家命题,才情、品质、专注、意志力与创新是绕不开的表征。

做况味的捕手,与社会、人生发生真正的情感共鸣,不断翻新关于舞蹈的定义。




“动”与“静”、“显”与“隐”、“热”与“冷”,“物理空间”的具体呈现和“精神空间”的欲说还休,如何创作不同的舞台视觉语言,如何理解剧中人物的精妙,如何把握从具象到抽象的距离,如何运用舞台空间定位……在人体与装置的对话中结构出舞台的完满张力。




我们奉“古为今用”为圭臬,我们视“洋为中用”为明镜。

舞蹈学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渐成规模,在创作中诠释教育、在实践中完善教育、在评价中鞭策教育,由术至道,层层递进构建起自身的完整学科体系。

有规矩,更有方圆,让每个舞者都流动起来,有灵魂、有腔调。




登高处的俯瞰,故纸堆旁的淡然,手术刀般的锐利,放大镜般的精准,源于对过往和当下的理解与深度表述。

与舞蹈实践相伴相生,在尽可能丰沛的既有信息和蛛丝马迹中爬梳、考寻、辨析,理出真正的逻辑线,给出舞蹈创作所在历史文化语境的坐标和准心。




当转瞬即逝的舞蹈遇上迅猛发展的科技,唯一限制你的,是你的想象力。

新科技,改变着作品质感的同时,也改变着创作者和观者的思考方式。舞蹈的边界在哪里?是技术,又不仅仅是技术,是舞蹈,又不仅仅是舞蹈。未来因科技而精彩,科技因舞蹈而温暖。“舞”动无界,“舞”所不能……




携着梦想与祝福,我们一次次,一年年,执著地贴近大地,为人民而舞、为民族而舞、为人生而舞,在希望与梦想中汲取力量,更多的舞蹈人在折射出光亮,更多的舞蹈人在热烈燃烧……

未来,从现在开始。我们积极回应文明所带来的挑战,我们热烈拥抱全新的审美趣味,我们深深体味现代的生活方式,披星戴月奔向理想和你——

礼赞你,我的祖国!

我爱你,我的祖国!


面对70年的人、事、物,观念与行为,我们试图找到历史的正确打开方式:一面在此刻整理、分类和挖掘,一面尽量客观地描述、定义和注解彼刻,在分离又交错的无限种可能中,最终汇聚成此时此刻——这个聚焦于“新中国舞蹈艺术”的展览欲将舞蹈文化从过往的语境与时间中抠出来,寻觅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的思想脉络与主线,言说当代中国舞蹈的特异形态与走向,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提示我们在特定历史时期选择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的意义与力量所在。正是这一个个舞蹈人乃至舞蹈团体的一步步,其利断金,共同携手,行至今天。

70年,暗示着它的体量,兼有能量和温度。“为人民而舞、为人生而舞、为时代而舞”融铸其精神内里,血脉贲张,它所唤起的通感隐藏着我们共同的记忆。70年, 舞蹈艺术与新中国一路同行,随时势而勃发,立潮头而笑傲,在理想至上的追寻中前行,并以此回应那个并不遥远的未来……

这是我们的立场。

本次展览开幕仪式将于9月20日14:30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敬请期待。

﹌﹌﹌﹌﹌﹌﹌﹌﹌﹌﹌﹌﹌﹌﹌﹌﹌﹌﹌﹌﹌﹌﹌﹌﹌﹌﹌﹌﹌﹌﹌﹌﹌﹌﹌﹌﹌﹌﹌﹌﹌﹌﹌﹌﹌﹌﹌﹌﹌﹌﹌﹌

这里还有更多好文章:

特别报道 |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舞剧的突围

祖国你好 |《舞蹈》60年:与共和国一路同行

关注 | 1958~2018:《舞蹈》与中国舞蹈——《舞蹈》杂志创刊60周年之创作系列(四)

“非遗”舞蹈影像志 | 元宵夜·大奏鼓

生于1949 | 我是中国舞协

@本文版权归《舞蹈》杂志社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本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