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3-05-17

刊讯|SSCI 期刊《多语与多元文化发展》2022年第3-6期

2023-01-21

新刊|《汉学与国际中文教育》2022年第1-2期

2023-01-20

刊讯|SSCI 期刊《二语写作杂志》2022年第56-58卷

2023-01-19



本期目录


  《华文教学与研究》(CSSCI扩展版)2022年第4期共刊文10篇,栏目包括汉语研究、汉语习得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建设,内容涉及工具构式、韵律组块认知、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语言传播、语素教学框架、教师工作投入等议题。

    往期推荐: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3期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期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




“没说的”的多功能性及其句法表现

李宗江


汉语工具构式的句法语义关联

——基于行为链的认知探析

张翠英,李福印








汉语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韵律组块认知加工研究 

陈梦恬,王建勤


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对HSK成绩的影响研究 

崔维真,胡天翊



语言传播的双向性与大华语的特征 

周明朗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张艳梅,吕  展


基于《等级标准》的语素教学框架构建 

 杨玉玲,宋欢婕


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现状、成因及建议 

崔世鹏,贺  宇







教材建设





汉、英高级口语教材中交际性练习的对比分析 

张  丽,邓瑾仪


面向母语非汉语少儿学习者的新形态汉语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以“七色龙”模块化汉语教学资源为例 

向凤菲












本期摘要






汉语研究


没说的”的多功能性及其句法表现

作者:李宗江

“没说的”本是个具有多种语法关系的歧义短语,其中一种为动宾短语,表示“无话要说”, 在现代汉语中,它发生了词汇化,成为口语中的常用习语, 产生了多种意义, 包括表示评价、表示程度和表示情态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本文将描写“没说的”的多功能性,并探讨不同功能之间的源流关系,也涉及与之具有相同多功能性的“没的说、没话说、没话讲”等习语,并讨论有关习语的解释方式和教学意义。


汉语工具构式的句法语义关联

——基于行为链的认知探析

作者:张翠英,李福印

以往汉语工具构式研究多关注某一工具构式,鲜有文章立足于整个工具构式家族,且目前汉语工具构式分类也存在缺陷,各工具构式的构建动因及其间的关联性也尚不明晰。本文立足于行为链视角,从句法语义关联入手对汉语工具构式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依据行为链理论,汉语工具构式可细分为八类,各工具构式的不同语义是通过凸显行为链的不同部分实现的,由此便形成了汉语工具构式家族。汉语工具构式间的转换特征表现为“部分对部分”和“不对称性”。同时,本文以汉语为研究对象重新修订了Langacker提出的工具行为链,扩展了其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汉语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韵律组块认知加工研究

作者:陈梦恬,王建勤

为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韵律组块,研究以英语为母语的低水平学习者、高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共45人为对象,考查三者在复述含有不同性质和修饰语长度的句法成分的句子时停顿率和语流长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句法成分的性质与句法结构的关系更密切,进而作用于句子层面的句法计算,对韵律组块的影响较大,而长度多被用于词汇和语义通达基础之上的单位边界距离的调节,与句法计算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对韵律组块的影响相对较小;(2)学习者和母语者的区别,在于句子层面的句法加工方式不同。学习者的韵律组块,依赖控制性加工的句法计算,句法成分的组合过程尚未程序自动化,需消耗注意力资源,所以会受句法结构复杂度的影响,附属句法成分越多,修饰语越长,停顿率就越高,语流长度也越短;(3)句法成分的性质和长度对韵律组块的影响,反映了句子层面的句法加工在认知资源分配上的问题。为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口语韵律组块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加基于口语表达结构的韵律组块输入与练习,帮助学习者将句子层面的句法计算程序化。学习者也需习得母语者的“压缩组合”策略,依靠语义联想和长度来调整组块的大小,而不是用固定长度的组块产出所有句子。


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对HSK成绩的影响研究

作者:崔维真,胡天翊

本研究旨在探讨语言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对印尼华裔学习者HSK成绩的影响。针对印尼棉兰地区98名华裔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性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HSK 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针对自我效能感在学习策略与HSK成绩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数据模型拟合良好,自我效能感在学习策略与HSK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边缘显著。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及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启示。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传播的双向性与大华语的特征

作者:周明朗

本文认为语言传播具有双向性,以大华语三圈为视角,把普通话从内圈向中圈和外圈的传播称之为“顺向传播”,把华语从外圈和中圈向内圈的传播称之为“逆向传播”。语言学界多注重强势的顺向传播所导致的华语普通话化,少关注弱势的逆向传播所引起的普通话华语化。本文聚焦华语从中圈向内圈的传播,研究这种弱势的逆向传播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人口流动和两圈交流,内部因素是普通话功能固化和欠缺,内外因素的交叉点是连锁反应。外部因素在内圈引起了两个连锁反应,即言语社区重组和语言交际网络扩展。言语社区重组为华语逆向传播提供了语言空间,交际网络扩展给华语逆向传播开辟了人际通道,形成了普通话华语化的现象。因此,普通话华语化和华语普通话化共同构成了大华语的特征。大华语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值得在语言规划、华语教育等方面应该得到理性的对待。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作者:张艳梅,吕  展

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计量语言学的方法,采用 Python 爬取语料,统计分析 2021 年《人民日报》与《光明日报》的用字情况,并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2011~2021共10余年《年度媒体用字总表》作比较,用当代汉字社会应用的实际情况说明,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的3500常用字,数量需要精简、字种需要更新、分级需要细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字频、覆盖率、共用字等统计分析,建议把现代汉字的常用字限定于2500个之内并进一步细化分级。


基于《等级标准》的语素教学框架构建

作者:杨玉玲,宋欢婕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汇量的增加使汉语词汇教学面临与语素教学密切相关的新课题。从宏观理念来看,增强语素意识是提高学习者自主扩大词汇量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时语素教学又有其适用范围,不可推至极致。从中、微观的教材、大纲设计、词典编纂以及教学实践来说,我们提倡先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等级标准》所收录的词语及其相关语素的构词能力、所构词的使用频率、语义透明度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来确定核心语素,再将这些语素按不同义项的常见构词门类有序地呈现于教材、大纲、词典及教学中。本文以案例的形式阐释了核心语素选取和呈现的原则以及具体实施办法,以期为语素教学的框架构建提供思路与方案。


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现状、成因及建议

作者:崔世鹏 ,贺  宇

“教师工作投入”研究可以预测教师工作成果,对于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研究十分重要。我国教育界对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国内教师身上,对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研究十分匮乏。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收集、筛选符合国际中文教育的评价指标,编制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放问卷,最终收到有效问卷96份。采用SPSS 2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考察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现状,并对影响国际中文教师工作投入的原因进行探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奉献维度高于活力维度和专注维度;不同的教龄、学历、职称、年收入均会对教师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教师个人层面、海外孔子学院及当地中小学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给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国际中文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教材建设

汉、英高级口语教材中交际性练习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  丽,邓瑾仪

本文从题量、题型、练习内容等方面,对两套英、汉高级口语教材中的交际性练习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比发现:汉语口语教材中交际性练习的占比较低,题型也不够多样化。部分练习缺乏真实、具体的语境,可操作性不高,缺乏趣味性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编写交际性练习的建议:应加大交际性练习的比重;交际性练习的任务和话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交际任务的指令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面向母语非汉语少儿学习者的新形态汉语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以“七色龙”模块化汉语教学资源为例

作者:向凤菲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少儿汉语教学资源开始突破传统纸本教材的形式,进入新的探索期。充分关注新时代背景下少儿汉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工具、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征,基于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具体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是新型少儿汉语教学资源研发的重点和要点。“七色龙”系列资源在体系构建、编创方式、出版形式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突破,通过“教材+读物”的内容融合、“平台+内容”的技术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媒介融合,逐级突破“纸书”“纸书+电子书”“纸书+封闭平台”的形式,构建了一套旨在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差异化学习和混合式学习需求的、模块化呈现的新型少儿汉语教学资源。“七色龙”体系能够为新型少儿汉语教学资源的研发和编创提供理念及原则方面的参考、形式方面的借鉴、应用方面的尝试,从而促进少儿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课程推荐




刊讯|SSCI 期刊《多语与多元文化发展》2022年第3-6期

2023-01-21

征稿启事|《外语高教研究》2023年开始征稿!

2023-01-21

新刊|《汉学与国际中文教育》2022年第1-2期

2023-01-20

刊讯|SSCI 期刊《二语写作杂志》2022年第56-58卷

2023-01-19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

2023-01-18

刊讯|《复旦汉学论丛》第十一辑

2023-01-18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习》2022年第3-4期

2023-01-17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1辑

2023-01-16

刊讯|《方言》2022年第4期

2023-01-15

刊讯|《清华语言学》2022年第三辑

2023-01-13

刊讯|《语言与教育》2022年第1-6期

2023-01-12

刊讯|SSCI 期刊 ReCALL 第3期

2023-01-1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