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晓敏:中国传统社会的识字率

唐曉敏 文字研究 2022-04-25

唐曉敏:中國傳統社會的識字率

唐晓敏:中国传统社会的识字率

通常认为,中国古代识字率很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将:“德川时代日本和清朝中国的民众技术和经验水平明显高于同时代的俄国。和日本一样,中国具有高度的男性识字率,收入稍有盈余的城乡家庭子弟都能享受初等教育;贫寒而有才华的孩子可以进入免费学校或有补助的学校去求学。”([美]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18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估计德川日本时期的男性识字率为40%,……清代中国的识字率接近德川时期的日本。”([美]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167、16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国学者罗友枝出版了《清代的教育与大众识字率》一书,认为:清代男性的30%—40%,女性的2%—10%会读书写字了,每家至少有一人识字,男性的识字率与德川日本和17世纪的英国相同。(左松涛:《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第62页,三联书店,2017年)

张鸣在《大历史的边角料》中说:“中世纪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之高,是令外国研究者吃惊的事情。”

中国学者杨桂华也讲:“中国家庭传统上都非常重视教育,有着较高的识字率。据30年代的一次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识字率约是40% 中国学者推算在清代大致在30%到50%之间。这是他们接受现代教育的良好条件。”(杨桂华:“从传统到现代化”,见《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第240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现在的语文教育,要求一年级到二年级能认识1800字,会写1000字。有专家认为,这样的识字量太小,无法让一个8岁的儿童顺利地阅读。但许多教师却又认为小学低年级识字量过大,有一线教师说:“按照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要求,学生平均每周要识记50个字!”“还没来得及巩固之前识记的内容,新的内容又来了”,“每一篇课文都有十多个生字出现,在教学中,教师领读、小老师领读、指明读、个别读、去拼音读、游戏认读……十八般武艺用尽,总有一些孩子似乎对生字转眼就忘。为了让这些孩子多记一些字,识字教学的时间增加了,教学进度却跟不上”有一位老师还举例说:有个孩子,在上小学前,父母没有重视家庭的早期教育,结果这个孩 子升入小学后,突然接触到大的识字量,把孩子为难得都哭了。”

“一年级到二年级能认识1800字”,两年认识1800个字,这个要求,现在看似乎是高的。但在传统教育中则不然,这是个过低的要求。因为传统教育,包括古代教育,也包括民国时期的家塾、私塾教育,通常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近2000字的识字量。当下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育何以有这样大的差别?“难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智力退化了吗?”当然不是。问题只在于识字的方法不同。

现在的“识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一个一个的“字”。传统教育则不是这样。传统教育是教学生熟读、背诵一些篇章。通过熟读、背诵这些篇章而认识其中的字。按邓云乡在《清代八股文》中所述,当时私塾的教学方法是,每天老师大体规定读多少句。老师点句领读、学生跟读,几遍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又一遍,大概读一二个小时,然后按规定时间到教师前放下书,背转身来背诵。如初读二三十个短句,学生很快读熟,背诵时,速度很快,如流水一样。老师便在下次教读新书时,多读二三十句,至五十句上下,如仍旧能很快读熟,背诵,便再加一些。”邓云乡讲,他当时读《论语》时,一般每天读四十到六十句,都能背诵如流。

每天熟读并背诵几十个句子,自然而然,这些句子中的字渐渐也就认识了。逐步积累,儿童的心中就有了整篇的文章和整部的作品。记熟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以及《论语》这些篇章,自然就记住了其中的字。就算暂时忘记了某个字的读法,也没有什么要紧,因为背熟了这些篇章,儿童心里有了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字总表”,学生可以依据这“生字总表”而不断地复习生字。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是非常富有智慧的。因为一篇文章,其内容是具体的,可以感受的,因而也是容易记忆的。而“散趴趴”的单个的字,则是难记的。用一个比喻说,传统教育是让儿童学唱一支支的歌曲,记住了歌曲,也自然记住了其中的一个一个的音符。现在的语文教学却是把一首歌曲分解开了,让孩子去记忆这些零散的音符。这些零散的音符,当然是难记的。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丢弃了传统教育智慧,常常是“舍易求难”,识字教学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

相關鏈接:


何不为:论识字教育与中华经典诵读

张田若:吸收安子介学说,集中识字教学法又有新发展

张田若:“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教学体系简介

张景意、索慧中:“集中识字”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唐晓敏:吕叔湘是厌恶汉字的“语文教育家”

唐晓敏:《古代汉语》这门课名不副实

唐晓敏:语文的根本问题在“语文”本身

唐晓敏:汉语“拼音”的“B p m f……”是“字母”吗?

唐晓敏:再谈现代语文教学的“合成论”

唐晓敏:体育教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唐晓敏:新式语文教育从来没有成功过

唐曉敏:美國現代教育思想對中國的“生態入侵”

唐晓敏:“四会”的语文注定低效 


唐晓敏: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不教“字词”

唐晓敏:传统语文教学的“篇章识字法”

唐晓敏: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篇本位”

唐晓敏:中小学语文应有“大教材”观


唐晓敏: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撰有智慧

唐曉敏:兒童爲何要讀經?

唐晓敏:语文教育造成了儿童的精神营养不良

唐晓敏:蔡元培、胡适、顾颉刚、钱基博、张恨水等13岁前阅读的书

唐曉敏:民國時期學童讀書早

唐晓敏:二十世纪前期杰出文人成长的家庭条件


唐晓敏:语文教学,“朗读”为先

唐晓敏:苏辙的教育思想

唐晓敏:《论语》人人应该读也可以读

唐晓敏:二十世纪前期中国高校教育的开放与教学的自由

唐晓敏:中国现代教育中“轻视读书”的教育家 

唐晓敏:从“对对子”到“改病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