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历史

冰原传奇——征服南极点的三位人杰 「三」|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3-07-28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冰原传奇——征服南极点的三位人杰


延展阅读:

冰原传奇——征服南极点的三位人杰 

「一」仁者谢克尔顿

「二」勇者斯科特



3

智者阿蒙森 -


在20世纪初,南极探险被看作是英国人的专利。挪威是个1905年才从瑞典独立出来的新生国家,无论从探险资历还是资源水平来说,冲击南极点都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

 

阿蒙森也不例外。他1872年出生于奥斯陆,从童年起,他的梦想就是探索北极地带。他15岁时,英国探险家富兰克林在探索通过北极地区联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西北航线”时遇难身亡。听到消息后,阿蒙森立志要完成富兰克林的遗愿。为此他开始学习滑雪掌握探险技巧,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魄,甚至在北欧的严寒中开窗睡觉,让自己适应寒冷气候。

 

1903-1905年,阿蒙森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西北航线”的航行,实现了自己少年的梦想,也给自己积累了足够的资历,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探索北极点找到了足够的资金支持。靠着这些钱,阿蒙森彻底改造了“前进号”探险船,使之具备了极地航行的能力,雇佣了船员,采购了大批极地探险装备,包括一批雪橇犬。

 

阿蒙森。图片来源:网络。


1909年9月,美国探险家佛雷德里克·库克和罗伯特·皮里先后宣布征服了北极点。尚未出发的阿蒙森顿时失去了目标。经过一番思考,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改去冲击南极点!

 

不过他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他亲弟弟之外的任何人。挪威人跑去南极探险,挖英国人的墙角,在当时会被看作是发疯的事情。如果消息传出去,挪威政府可能出面干涉,船东会收回“前进号”,而阿蒙森的金主们会立即撤回资金支持。此外,9月13日,斯科特对外公布了“新领域”号的南极探险计划,如果英国人得知有一帮挪威人正在跟他们争夺首先征服南极点的荣誉,一定会下大力气支持斯科特,阿蒙森则将面对一个强大的多的竞争对手。

 

于是阿蒙森决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将这个秘密严守了整整一年。1910年8月9日,“前进号”从挪威卑尔根出发,几乎所有的人,包括19名船员,都以为他们是要去北极探险。9月9日,“前进号”抵达大西洋北部的马德拉群岛。靠港后,阿蒙森将全体船员召集到甲板上,在主桅杆上挂了一幅南极的地图,宣布说:在去北极点之前,他将带领大家去南极点绕个道。谁不愿意去,现在就可以离船回家,他负责提供回家的旅费。船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但没有一个人退出。


阿蒙森的探险计划相对比较简单。他没有斯科特那样多的资源,没钱购买豪华的履带式动力雪橇,也没钱进口蒙古马,他的资金只够他买北极雪橇犬的。1897年,阿蒙森曾以船员的身份参加过比利时的南极探险项目。在南极,他犯了疱疹,却不得不忍着疼痛在雪地里拉雪橇,这使得他对这种英国式的探险方式深恶痛绝。在探索“西北航线”的两年里,他跟北极地区的土著因纽特人学会了使用狗拉雪橇。因此,阿蒙森的运输工具只有狗拉雪橇。为了匹配雪橇犬的速度,阿蒙森在招聘探险队员时就确保他们个个都是滑雪高手,甚至还专门招聘了一名滑雪冠军。

 

用雪橇犬做运输工具的好处不止在于速度快,而且在于彻底解决了给养和运输动力之间的矛盾。首先雪橇犬的食物可以就地取材,可以使用在南极大陆沿岸猎捕就能获得的海豹肉和企鹅肉。在探险的后期,当这些狗食完全消耗且无处捕猎之后,雪橇犬本身就是很好的食材。每天杀几只狗,人和狗的食物就都有了。因此,阿蒙森此行带了97只雪橇犬,远远超出拉雪橇所需要的数量,相比之下,斯科特只带了34只雪橇犬。

 

阿蒙森的探险目标也单一得多:就是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在筹资时也打着科研的名义,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搞到资金的招牌。还在探险“西北航线”时他就半夜偷偷开船,不让金主们发现他一个科学家也没带。这次的南极点探险更是轻装简从。相比之下,斯科特带上了一批科学家和科研仪器,并把科研列入日常探险活动。

 

1911年1月中,“前进号”抵达南极,探险队随即登陆,建立了大本营。2月初的一天,斯科特探险队的一个小组意外地在探险途中误撞到了阿蒙森的大本营。阿蒙森热情有礼地招待了英国人。从他们嘴里,他了解到了斯科特这次带来的秘密武器:履带式动力雪橇。

 

英国人走后,阿蒙森开始坐立不安,他担心英国人的动力雪橇让他们率先到达南极点。为此他做了一个冒失的决定:比正常探险时间早一个月出发。1911年9月8日,阿蒙森不顾零下27度的严寒,毅然率队出发。几天后,气温跌到了零下56度。探险队不得不返回大本营。10月19日,探险队再次出发,这次一共有五名队员,带了52条雪橇犬,4驾雪橇。11月下旬,探险队抵达南纬85度36分,开始为最后冲刺做准备。此时还剩下45条雪橇犬,阿蒙森下令只留下18条作为运输动力,其余全部宰杀剥皮,狗肉成为人和狗的共同食品。


阿蒙森探险队的狗拉雪橇。图片来源:网络。


12月14日下午3点,探险队终于抵达南极点。在确认斯科特并未先抵达之后,他们竖起了挪威国旗。随后他们在南极点盘桓了三天。对南极点的位置进行了准确的测量,甚至还有时间为斯科特修了一顶帐篷,给他留下一些探险设备、食品和一封信。

 

阿蒙森探险队回程非常顺利。由于时间宽裕,食物充足,阿蒙森甚至故意放慢了前进的速度。五名探险队员不仅没有像斯科特的队员们那样筋疲力尽,营养不良,而且还增加了体重。1912年1月25日,阿蒙森带领探险队四名队员、11条雪橇犬、两驾雪橇平安返回了大本营。整个行程用了99天,比预定计划快了10天。至此,人类可以说是完美地征服了地球上最后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南极大探险的英雄时代徐徐落幕了。




4

瑜亮情节:阿蒙森、斯科特得失论 -


阿蒙森何以成功?斯科特何以失败?这个问题成了人类探险史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100多年来讨论不休,新著作不断出现。

 

在三个英雄之中,阿蒙森无论是在地位、经验还是资源上都是弱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弱者的地位逼迫阿蒙森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恰好成就了他的业绩。

 

抵达南极点的阿蒙森探险队竖起了挪威国旗。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是弱者,阿蒙森不得不成为智者。他没有谢克尔顿、斯科特那样的强势地位,因此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头脑和智慧,不然他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阿蒙森的“暗渡陈仓”与刘邦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楚霸王,刘邦也是一个弱者。

 

弱者的地位使得阿蒙森没有两位竞争对手搞科技试错的本钱,而只能使用因纽特人传习千年的狗拉雪橇技术。然而,恰恰因为这一点,使得阿蒙森在竞争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科研试错与实际应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南极探险中使用从未在南极试验过的运输工具,无论是动力雪橇还是蒙古马(后来还试用过驴子),类似于用没试飞过的客机载客飞民航航班。而南极探险环境险恶,容错率极低。试用新科技产品,必然挤占使用其他方法的时间、资源和精力。狗拉雪橇虽然不是新技术,但是在北极的雪原上经过了因纽特人的反复使用,有一套成熟的经验,非常实用可靠。对于南极探险这样的极限运动来说,可靠比新颖重要得多。

 

弱者的地位使得阿蒙森没资源搞多种运输工具综合使用,这一点反而成就了阿蒙森。由于只有一种工具,阿蒙森探险计划的基本逻辑单一清晰,可以准确地预测每一个阶段的情况,做好因应准备。与此相反,多种交通工具的使用,使得谢克尔顿和斯科特的探险计划异常复杂,充满变数,难以把握。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简单清晰的行动逻辑都比复杂多变的计划更容易成功。

 


最后,强者的地位使得谢克尔顿和斯科特有本钱理直气壮,做事情尽量堂堂正正,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水准。而阿蒙森则不得不设法掩人耳目,迹近欺骗。他设计的杀狗取食的方案是他安全探险的关键,但由此带来的道德问题不仅让今天的动保主义者横眉冷对,即使是在当时也让不少人侧目。为了达到目的,特别是那些难以达到的目的,人们经常会不择手段。问题是:这种不择手段的界限在哪里?

 

也许在南极探险这种人类共同的事业上,输赢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因此在历史的记忆中,斯科特和阿蒙森始终是并存的。今天南极点上的科考站,名字就叫做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2012年我去南极时,登陆时就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我们被分在斯科特队,丝毫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快。当然我以为在这两位英雄之外,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谢克尔顿也是值得特别纪念的——南极点早一点到达晚一点到达,相比起探险者的安全来说,应该是不那么重要的。




延展阅读:

1/ 冰原传奇——征服南极点的三位人杰:仁者谢克尔顿

2/ 冰原传奇——征服南极点的三位人杰:勇者斯科特

3/ 平行天下——我心目中的二十个人生必到之地 

4/ 大美至简——南极

5/ 平行旅图:南极冰雪世界 

6/ 火红的苔原——阿拉斯加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