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卓、郭丹阳|古尔纳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作者简介】

王卓,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拔尖人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山东外语教学》主编、《基础外语教育》联合主编;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一流专业(英语)建设点负责人、山东省 “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与外语教育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与东非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国家族裔文学、英语诗歌诗学、中外文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美国非裔私刑文学研究与美国暴力文化批判”。出版《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跨学科视域下的英美小说叙事策略与身份政治研究》等学术专著6部,编著《美国文学史》《英语成长小说教程》等教材8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 80余篇,A&HCI 1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7篇。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郭丹阳,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国家族裔文学。

王卓 教授

古尔纳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本文原载于《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年第3期,经作者和期刊授权由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微信公众号推出。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 “美国非裔文学史翻译与研究” (项目编号:13&ZD127)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古尔纳是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古尔纳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视角多元、成果丰硕,主要包括空间书写研究、历史书写研究、难民主题研究、身份问题研究、叙事策略研究及双语写作研究等。然而不难发现,古尔纳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空白和问题,比如对其作品中的非洲本土元素挖掘不够、研究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以及对古尔纳的批评思想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对于古尔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学界而言,全面把握国际古尔纳研究动态,解决好现存问题,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尔纳;多元视角;研究问题;中国特色




1. 引言‍‍‍‍‍‍‍‍


2021年对非洲文学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先是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Abdulrazak Gurnah, 1948- ) 斩获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南非作家达蒙·加格特 (Damon Galgut, 1963- ) 荣膺布克奖。非洲文学的独特魅力开始受到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1986年,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 (Wole Soyinka, 1934- )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曾表示:“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而是对非洲大陆集体的嘉奖,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 (克莱因 1991: 7)。这句话用来描述当今古尔纳与加格特的获奖同样恰切。然而,与索因卡、阿契贝 (Chinua Achebe, 1930-2013)、库切 (John Maxwell Coetzee, 1940- )、奥克瑞 (Ben Okri, 1959- )、恩古吉 (Ngugi wa Thiong’o, 1938- ) 等非洲英语文学代表作家相比,古尔纳在中国读者和研究者中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其长篇小说尚无中译本,仅译林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两篇短篇《博西》与《囚笼》。目前,国外对古尔纳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多元的研究视角,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学界对古尔纳的研究尽管起步晚,但也初见成效。在我国非洲英语文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有必要对古尔纳研究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为推进古尔纳研究,乃至非洲英语文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 国外古尔纳研究现状‍‍‍‍


古尔纳研究专著数量不多。2009年有两部重要研究成果问世。马尔科·尼尔·鲁伯托 (Marco Neil Ruberto) 的博士论文《流动叙事:古尔纳作品中的旅行、身份与文学形式》(Itinerant Narratives: Travel, Identity and Literary Form in Abdulrazak Gurnah’s Fiction) (Ruberto 2009) 对古尔纳小说中的旅行、身份和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同年沙雷·德卡德 (Sharae Deckard) 出版《天堂话语、帝国主义与全球化》(Paradise Discourse, Imperi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xploiting Eden) (Deckard 2009),专章探讨了古尔纳小说通过对斯瓦西里世界的塑造,抵抗西方 “天堂” 话语和帝国主义的策略。2021年是古尔纳研究发展的关键一年。该年,莫尼特·博帕拉伊 (Mohineet Kaur Boparai) 出版《古尔纳小说: 旅行中的庶民性与媒介性》(The Fiction of Abdulrazak Gurnah: Journeys through Subalternity and Agency) (Boparai 2021),对古尔纳小说中的庶民性、殖民问题、阶级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同年,南非学者肖恩·波斯曼 (Sean James Bosman) 出版《拒绝受害者身份: 古尔纳、阮清越、伍瑞阿的文学创作》(Rejection of Victimhood in Literature: By Abdulrazak Gurnah, Viet Thanh Nguyen, and Luis Alberto Urrea) (Bosman 2021a),审视了古尔纳等人的小说作品如何倡导公平正义,并深刻影响了被压迫、被殖民的人们的自我身份意识和命运。2021年沙内·拉威利 (Charne Lavery) 出版《书写海洋世界: 英语印度洋小说》(Writing Ocean Worlds: Indian Ocean Fiction in English) (Lavery 2021),专章研究了古尔纳的 “非洲海洋” 书写,分析了古尔纳小说如何通过印度洋空间书写,把非洲大陆构建成了历史流变中活跃的、动态的媒介。


相比于专著,古尔纳研究论文成果颇为丰富。截至2022年1月,基于Taylorfrancis、Proquest、Jstor、Ebsco等数据库检索结果,经排除重复内容后,共找到古尔纳研究相关论文207篇,其中包括古尔纳本人发表的论文、书评等及相关采访23篇,相关度最高的专门分析其作品的论文95篇,相关度较高、部分内容涉及古尔纳作品分析的论文16篇,涉及古尔纳文学创作及批评思想的论文17篇。另外,有56篇论文聚焦于非洲文学、后殖民以及流散主题,对古尔纳及其作品有所提及,但均一笔带过。以上研究成果按相关主题可分为六个方面。


2.1 古尔纳空间书写研究


古尔纳本人对文学创作与空间的关系问题很有心得。古尔纳 (Gurnah 2004) 结合他本人从非洲到欧洲的求学、工作的生活经历,思考了位移对创作和人生的影响。对于有着流散经历的非洲作家而言,“黑色大西洋” 是一个永恒的空间隐喻,塑形着非洲和非洲流散作家的文学创作和身份意识,而新兴的印度洋研究则不同于大西洋研究中 “相对程式化的种族与奴隶叙事” (Hofmeyr 2010: 722),更多涉及后殖民时代对民族国家、世界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考。近年来,学界对古尔纳的关注也随着印度洋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升温。古尔纳的作品大部分设定于东非印度洋海岸,因此海洋是重要的空间符号,而这也是麦格·萨缪尔森 (Meg Samuelson) 在其所阐释的 “海岸文学” (littoral literature) 及 “两栖美学” (amphibian aesthetic) 中均不同程度地提及了古尔纳作品的原因。萨缪尔森 (Samuelson 2012) 指出,古尔纳从海岸视角讲述非洲印度洋海岸的故事,通过视角转移与小说中特有的矛盾对话体体现海岸这一边界意象所带来的不稳定与矛盾心态。次年,萨缪尔森 (Samuelson 2013) 专门论述了《海边》(By the Sea, 2001) 对斯瓦西里海岸的刻画。萨缪尔森 (Samuelson 2017) 指出古尔纳基于海岸这一有利视角呈现了更为开放、多元的独特世界观,体现于其作品的语言、体裁等方面。


另外,斯瑞亚·达塔 (Sreya Mallika Datta) 与沙内·拉威利等研究者均对古尔纳作品中的海洋空间书写进行了探索。达塔 (Datta 2019) 指出,古尔纳作品中的印度洋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又是构想的文化交流与翻译空间,同时也是非欧洲中心主义现代性的栖息地。拉威利 (Lavery 2017) 进一步分析了《抛弃》(Desertion, 2005) 中拾荒者形象对于印度洋空间的意义。


除海洋空间意象之外,机场等和处于流散状态的非洲人身份紧密相关的空间意象也在古尔纳作品中频频出现。正如梅耶斯所言,“古尔纳虽背井离乡,但他好像一直生活在一个想象中的候机室,一个离散的空间” (Myers 2011: 174)。库马维 (Kumavie 2021) 认为,古尔纳的小说对航空旅行、移民性、通关障碍提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质询,而正是这些空间障碍使得许多非洲旅行者无法获得世界公民的身份。古尔纳是非洲流散作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非洲流散和世界主义、世界公民身份问题也是古尔纳研究焦点之一。流散势必涉及空间的转移,西尔 (Seel 2004) 专门分析了《海边》中空间位移对流散者归属感的影响。拉威利 (Lavery 2013) 也撰文专门分析移民者对空间的理解与身份异化过程的关系。


2.2 古尔纳历史书写研究


古尔纳对文学中的历史书写非常关注。古尔纳认为,“文学对历史的再书写不应只是被用来逆写帝国、澄清事实真相,而是应展现更多非洲的当地的社会范式,让叙事重新回归非洲” (袁明清 2021)。学界敏锐地注意到了古尔纳作品中的历史书写。尼可莱塔·布瑞泽利 (Brazzelli 2011) 认为《抛弃》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叙事模式,通过挖掘禁忌关系中的私人史,在官方历史的边缘对殖民经历形成一种新观念。埃斯特·普霍拉斯-诺盖尔 (Pujolràs-Noguer 2015) 指出,《抛弃》中的历史书写既与历史小说这一体裁相联系,又与之对抗。钱达尼·帕特尔 (Patel 2015) 关注了古尔纳对大历史采取的 “小叙事” (minor narratives)。另外,埃里克·法尔克 (Falk 2007) 关注了古尔纳的历史书写将流散主题前景化这一问题;瓦尔帝维爱索 (Valdivieso 2011) 关注了《海边》中主人公的历史记忆与想象中的故土重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法齐亚·穆斯塔法 (Mustafa 2015) 聚焦于《天堂》(Paradise, 1994) 对东非车队贸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再现问题。


2.3 古尔纳难民主题研究


对于古尔纳而言,“殖民” “难民” “移民” 是三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词。陆建德 (2021) 认为,诺奖 “选择这位小说家的背后,是近年欧洲的难民危机”。此言不虚。难民主题在古尔纳作品中多有体现,最为典型的便是《海边》。海尔夫 (Helff 2009) 通过分析《海边》“如何描述难民” 以及常见的贴在难民身上的标签的政治性,指出古尔纳的作品从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了难民困境的复杂性,从而有效对抗了对难民群体的刻板印象再现。大卫·法里尔 (Farrier2008) 从 “合法的难民” 这一概念的界定出发,指出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日益分裂,其本质是排外的体现,并分析难民来到新的国家后面临的主客关系中所体现的新殖民主义。露辛达·纽恩斯 (Newns 2015) 一反后殖民研究中关注流散与位移的惯例,转而关注《海边》中关于 “家” 这一私密空间的书写。詹妮弗·里克尔 (Rickel 2018) 则认为《海边》挑战了难民生活的常规叙事模式,促进了对政治避难这一话题更为复杂的讨论。莫林·谢伊 (Shay 2012) 指出,《海边》中的难民叙事充斥着对避难的否认、自我指责和沉默,这部小说为难民反抗全球驱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空间。此外,少数研究者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难民问题时对古尔纳略有提及,但并未做深入论述。


2.4 身份问题研究


种族身份认同始终是移民作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族裔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古尔纳的身份建构观和策略很有新意。他将身份视为有差异的集合体,并处于一个动态的重构过程之中。蒂娜·斯坦纳 (Steiner 2006) 结合霍米·巴巴 (Homi K. Bhabha, 1949- ) 的 “模拟 (mimicry) ” 理论 (Bhabha 1994: 121),分析了《赞美沉默》(Admiring Silence, 1996) 和《海边》中的移民身份认同,指出前者中的叙述者主要通过 “模拟” 西方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这种构建方式体现了主人公无法维持一种真正有意义的跨文化关系,而后者中叙述者所向往的 “新世界” 其实是对旧日世界的一种 “翻译”,对建构新的身份也并无建设性意义。福拉萨代·勋洙 (Hunsu 2014) 结合自传写作,指出作为一部优秀的非洲小说,《抛弃》在21世纪的非洲重新定义了移民的身份。费利西蒂·汉德 (Hand 2012) 分析了古尔纳《赞美沉默》《海边》《抛弃》三部作品中的身份问题,指出桑给巴尔革命、文化及政治特点共同构建了新的桑给巴尔身份。


古尔纳对性别身份的建构也情有独钟。埃莉诺·安·达西 (Dasi 2017) 分析了《天堂》中的性别二元对立和性别差异如何促使人们在充满差异与矛盾的文化环境中寻找新的空间,并认为无论性别分类如何荒谬,它们都会因文化多样性与个人的自我认知而存在。费利西蒂·汉德 (Hand 2015) 认为,古尔纳小说突出强调了社会性别建构问题,并认为穆斯林男性作为性别主体的地位更加明显。此外,涉及古尔纳作品的性别身份研究通常与后殖民研究相结合,而东非后殖民语境下的性别身份建构必然无法回避殖民问题和种族问题。比如凯特·贺尔登 (Houlden 2013) 与基马尼·凯盖 (Kaigai 2014) 分析了古尔纳小说中的同性欲望、同性性行为中的权力关系及其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埃斯特·普霍拉斯-诺盖尔将男子气概与帝国殖民霸权相结合 (Pujolràs-Noguer 2019);而肖恩·波斯曼则分析了古尔纳作品中的夫妻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中所体现的权力关系 (Bosman 2021b)。


2.5 古尔纳叙事策略研究


从叙事学角度看,现有研究从多角度揭示了古尔纳小说中的叙事特点,包括不可靠叙事、多重叙事视角、复杂聚焦、反讽等 (Steiner & Olaussen 2013)。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从叙事学角度对古尔纳作品中 “沉默” 的研究。基马尼·凯盖 (Kaigai 2013) 从叙事学角度指出两部小说通过不可靠叙事及多重叙事视角来呈现人物的 “沉默”,以 “沉默” 构建移民的主体性,同时体现移民经历的复杂性。海尔夫 (Helff 2015) 则关注了古尔纳《海边》和《抛弃》中的 “沉默-对话” 交流空间。古尔纳认为,沉默是一种重要的沟通策略,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空间,欧洲与非洲、“主人” 与 “客人” 的关系在其中得以重新考量。通过小说中复杂的叙事策略,读者可以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欧洲与非洲的关系。


2.6 古尔纳双语写作研究


对古尔纳作品中出现的斯瓦西里语以及双语写作的意义研究是古尔纳研究的一大特点。笛格纳与舒尔茨-恩格勒 (Diegner & Schulze-Engler 2015: 12) 认为英语与斯瓦西里语共同形成了东非文学的图景,英语文学与斯瓦西里语文学彼此形成了 “富有生机的交流空间”,并结合古尔纳 (Gurnah 2015: 31) 对语言在其创作中作用的思考,指出古尔纳承认 “移民、童年时对斯瓦西里语与英语的接触、在英国的经历” 共同形成了其文学创作中的 “交流空间”。卡米斯 (Khamis 2015) 则结合古尔纳等作家的作品,关注 “交流空间” 中两种语言的权力关系,重点分析斯瓦西里语所受的压制与反抗。文章指出,斯瓦西里语不仅体现了 “地方色彩” (Khamis 2015: 49),更是一种 “斯瓦西里主义” (Khamis 2015: 49) 的体现,文本中的斯瓦西里语不仅存在于语言学范畴,而且进入了社会、文化领域的权力关系之中。法齐亚·穆斯塔法 (Mustafa 2015) 则从互文的角度分析《天堂》对19世纪斯瓦西里语故事的借鉴对本土文化传播及反殖民方面的意义。詹姆斯·霍达普 (Hodapp 2015) 指出,《天堂》中非洲早期斯瓦西里语故事的互文形成了自我指涉的非洲本土文学谱系。这一谱系不依赖于欧洲经典文学文本,体现了鲜明的后殖民倾向。


3. 国内古尔纳研究现状‍‍


和国外已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国内关于古尔纳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以介绍类文章为主。张峰 (2012) 发表了国内第一篇专门介绍古尔纳的论文,简单介绍了古尔纳以及至2012年古尔纳发表的八部长篇小说,并分析了古尔纳的流散写作手法及意义。石平萍 (2021) 评述了迄今为止古尔纳发表的十部长篇小说,并结合古尔纳的创作立场思考了古尔纳的国族身份问题。

另外,两篇综述性文章值得注意。姜雪珊和孙妮 (2017) 发表了国内对古尔纳研究的第一篇综述性文章。该文从同性恋、难民及对比研究视角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分类,并强调作家访谈的重要性。然而,其 “研究意义及展望” 部分过于简略,仅仅指出国内对其研究的缺失与滞后,未能更深入地指出目前古尔纳研究中整体存在的问题。周和军 (2022) 从互文性、殖民主义影响、性别研究、文化研究与跨学科视角四个方面对国外学界对《天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综上,目前国内对古尔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未摆脱介绍性模式。相比于国内对其他非洲英语作家的研究,古尔纳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原因主要在于译介工作的缺失以及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尚处于蓄势待发阶段。尽管古尔纳的部分代表性作品已经 “在路上了” (张知依 2021),但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关中译本,而中译本的缺失,使得古尔纳作品尚未形成稳定的读者群,在学界同样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另外,在国内,“英语文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英美文学”(朱振武2018)。非洲英语文学长期以来整体上不受重视。近年来国内非洲英语文学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在内的一批重要立项均围绕非洲文学展开,但目前高层次成果数量上还有待提升。


4. 古尔纳研究的

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古尔纳研究整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也有明显的聚焦。有三个关键词贯穿于几乎所有重要研究成果之中。其一就是流散。研究者不仅关注到流散的空间位移,更深入挖掘了流散的文化和心理位移,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份困惑和身份重构过程。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流散和非洲世界公民身份的建构问题。其二,后殖民视角。无论是身份书写研究,还是空间位移研究,抑或是历史重构研究,其历史文化背景和理论框架均是后殖民。在某种程度上,对古尔纳创作的研究为后殖民文学创作研究提供了一个经典例证。其三,身份。种族身份、性别身份、世界主义公民身份、难民身份等多元身份意识的解读成为打开古尔纳复杂文学创作密码的钥匙。而对身份问题的研究又与流散、后殖民等理论视野遥相呼应,成为一条理解古尔纳的重要线索 (朱振武、薛丹岩 2020)。


然而,我们也能清楚地意识到,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对古尔纳作品中的非洲本土元素挖掘不够。目前的研究更多观照的是后殖民框架下的流散元素,反而对包括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在内的地理空间、历史流变、政治更迭、宗教仪式等关注不够。然而事实上,古尔纳从来没有疏离过他的非洲之根。这一问题不仅在古尔纳研究中存在,在很多非洲流散作家的研究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本土元素,全面分析其主题,才能进一步析出古尔纳作品独特的种族特征、文化特征、美学特征,从而避免落入后殖民研究的窠臼,真正立足于文本、立足于现实。


其次,古尔纳研究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对非洲英语文学史的撰写和研究还不够充分,古尔纳研究大多局限于作品本身,缺乏高屋建瓴式的评价,大多数研究未能将古尔纳作品放在非洲英语文学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判断古尔纳在非洲英语文学谱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其二,缺乏对古尔纳整体创作历程的把握。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论文较多,学术专著较少。古尔纳的第一部作品《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 出版于1987年,最新作品《重生》(Afterlives) 则出版于2020年,其创作历程长达三十余年,发表长篇小说达十部之多。对于这样一位创作生命长、产出量高的作家,对其创作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针对古尔纳单部作品的研究也不甚平衡。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天堂》和《海边》两部作品上,而他的早期的三部作品,即《离别的记忆》《朝圣之路》(Pilgrims Way, 1988)《多蒂》(Dottie, 1990) “在学术界尚未获得其应有的关注” (Steiner & Olaussen 2013)。


其三,对古尔纳的批评思想缺乏系统的概括与梳理。古尔纳作为肯特大学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对包括索因卡、恩古吉、拉什迪 (Salman Rushdie, 1947- ) 和奈保尔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2018) 等在内的非洲及非洲流散作家和移民作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曾编著《剑桥文学指南: 拉什迪》(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lman Rushdie,2007),并主编两卷《非洲文学文集》(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 1993; 1995)。古尔纳的多篇文论对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然而遗憾的是,学界目前还没有专门梳理古尔纳批评思想的研究。虽有多篇论文在论述过程中涉及这一话题,但均未对其批评思想做系统性论述。科尼 (Kearney 2006) 在分析古尔纳的代表作品时结合了古尔纳论文中对恩古吉的分析及其对于后殖民理论的研究。费尔南多·加尔万 (Galván 2008) 在综合分析世纪之交以流散为主题的英语文学时引用了古尔纳《写作与地点》(Gurnah 2004) 中关于位移与文学创作的观点。蒂娜·斯坦纳 (Steiner 2010) 在分析非洲文学语言问题时结合了古尔纳的相关观点,并简要分析了古尔纳作品中的双语写作。另外还有多篇以其他后殖民作家,如拉什迪、索因卡、奈保尔、奥克瑞、阿迪契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1977- ) 等人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在分析过程中引用了古尔纳关于后殖民批评的观点。简言之,目前对古尔纳批评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零星化、碎片化特点,缺乏整体的梳理与阐释。对于学者型作家而言,古尔纳批评思想必然会影响其文学创作,而对其文学创作解读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将其作品置于作家本人批评思想的框架之中,分析其批评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以及其创作实践对批评思想的促进,目前学界仍需填补这一空白。


对于古尔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学界而言,全面把握国际古尔纳研究动态,解决好以上三点问题更为必要。同时中国学者还应探索具有中国元素的研究范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话语体系。


说明 1. 本文推送时未加注释,引用时可参考原文。2. 本文经授权推送,未经授权不得转推。
往期文章回顾

封宗信 |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交集

龚刚 | 意象与意境该如何英译?

夏登山|国家翻译实践史上的 “进译” 现象研究

陈江月 | 解读莎翁作品,大诗人奥登的《莎士比亚讲座》有何独到之处?

安婕 | 悲剧、知识、直言——非再现认识论与伦理治理的可能

杨枫 | 学术论文讲究逻辑,也追求美学

方红|观鸟听涛与自然朝圣——观赏《遥远的房屋:在科德角海滩一年的生活经历》

朱振武 | 中学西传,需要汉学家,更需要有文化担当的中国双语学者

周计武 | 艺术社会学:问题与方法

王卓 | 在扬弃中创新具有中国思维的叙事学理论和实践——评申丹教授新作《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