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枫 | ​学术论文讲究逻辑,也追求美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闲的学术 Author 杨枫私记

【作者简介】

杨枫,男,山东莱州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曾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等职。学术兼职有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等。主要学术思想包括知识翻译学、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英语写作,著有各类英语专著、译著、教材、字典300余种。

杨枫 教授
学术论文讲究逻辑,也追求美学
本文原载于《当代外语研究》2022年第6期,经作者授权由 “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微信公众号推出。


编者按:

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广为流传这样一条隐喻:我们被 “创新” 这条 “疯狗” 追得没时间停下来认真地拉一泡屎。稍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会为此喻的诙谐和精妙赞叹不已。


学术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提出原创性的思想,或更新陈旧的知识。以此衡量当今的知识生产,恐怕是金子少、沙子多。不但没有多少成果能够自立门户,自坚其说,反倒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特别是在思维工具和学术话语上,陷入概念分娩概念、理论繁殖理论的阐释循环。


话语是学术的土壤。对于学术论文来说,话语就是学术表达的语言逻辑、体例结构与引述秩序,它承载着著者的真诚性情、知识品格与文化精神,“应该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钱锺书 1994: 2)。然而,现在的论文深受西方实证主义的辖制和逻辑思维的影响,到处充斥着技术分析和概念演绎,好像理论很精致,实际上是笼子找鸟,平正有余而奇崛不足,很难说是有学之文。工具、方法、结构是作文法度,性情、趣味、气势更是思想姿态。


学术论文并非不动情感、不动声色,它讲究逻辑,也追求美学。西方的科技哲学丰富了中文学术语言,规约着传统学术的现代化话语范式,中国美学的心物交融、物我一体的述学秩序逐渐式微。然而,有些著者对西方研究范式一知半解,生吞活剥,出现了大量的基于外国理论模式,以本国受试为对象的复制性研究。还有些论文既无理论推理,也无逻辑推演,充斥着理论框架和实证设计的两层皮现象。更有些论文通篇夹杂着外国人名和学术概念,却没有仔细弄懂原著原意,任意曲解和强行嫁接,看上去很有学问,实际上从理论到话语,甚至连问题都是外国的,也就自然失去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科技哲学是西方文化的精华,必须结合中国的社会实践,融合传统的述学范式,有效表达自己的认识,有力参与世界知识的建构。在述学话语上,我们要正视学术语言的僵化和虚假,合理使用实证技术,恢复汉语美学的意境,打造个性鲜明的学术抒写,传递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


语言承载思想。语言明快,思想鲜活。语言腐败,思想腐朽。语言的贫乏与思想的平庸共生,学术丧失了语言活力,就是制造思想荒原。是以,学术创新,必须改变学术话语,要求学术著述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创造自己的学术言说方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圈有一个 “创新” 是只 “疯狗” 的隐喻,时至今日,这只 “疯狗” 依然一路狂奔,让人喘不过气来。那就不妨让鲜活的学术话语来整治一下这只 “疯狗” 吧!



说明: 
来源 | 有闲的学术

 说明 

1. 本文推送时未加注释,引用时可参考原文。

2. 本文经授权推送,未经授权不得转推。


往期文章回顾

朱振武 | 中学西传,需要汉学家,更需要有文化担当的中国双语学者

周计武 | 艺术社会学:问题与方法

王卓 | 在扬弃中创新具有中国思维的叙事学理论和实践——评申丹教授新作《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高卫泉 | 王尔德与凯尔特 “帝国话语”——从 “画像三部曲” 中的厄斯金谈起

朱文佳、高继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高继海教授访谈录

何辉斌 | 新文科背景下的学术创新途径

任红红|探微历史纵深与 “公正的旁观者”——评《海潮大声起木铎:陆建德谈晚清人物》

薛丹岩、祝平 | 新时代外国文学研究如何 “破圈”:以朱振武《新文科理念下美国文学专题九讲》为中心

何卫华 | 《等待野蛮人》:自我解构的帝国与“他者”

金冰 | 西方文论关键词:新维多利亚小说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