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dicines

科学

STTT | 四川大学魏霞蔚等团队合作发现BA.5感染后针对XBB奥密克戎亚变异株的低水平中和抗体

iMedicines由于奥密克戎(Omicron)亚变异体的致病性降低和感染性增强,中国大陆的新冠肺炎应对策略最近进行了调整。在中国成都,感染波主要由BA.5亚变体引起。至关重要的是要确定BA.5感染后的混合抗SARS-CoV-2免疫力,加上各种免疫背景,是否足以形成针对新出现的奥密克戎亚变异株的免疫反应,特别是对XBB谱系。2023年6月19日,四川大学魏霞蔚、石华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桂珍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鲁帅尧共同通讯在Signal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Science Advances | 南京大学魏辉团队开发了新型的水凝胶,可实现念珠菌阴道炎的菌群重塑和治疗

iMedicines念珠菌阴道炎的分子治疗受到限制,因为分子治疗会损害阴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加重阴道微生物群的失衡,增加复发率。2023年5月17日,南京大学魏辉团队在Science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研究成果投稿

iMedicines持续报道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各位学者带来了最前沿及最有用的科研信息,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1、iMedicines公众号拥有40万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精准粉丝,粉丝活跃度高;2、本公众号致力于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在领域内有很大影响力;3、iMedicines及iNature合作构建了全球超过6万名学者的学术群。请将宣传文案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到邮箱:921253546@qq.com,或添加下方微信后发送招聘文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参考链接:Science
2023年4月9日
其他

课题组招聘

iMedicines持续报道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各位学者带来了最前沿及最有用的科研信息,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1、iMedicines公众号拥有40万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精准粉丝,粉丝活跃度高;2、本公众号致力于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在领域内有很大影响力;3、iMedicines及iNature合作构建了全球超过6万名学者的学术群。iMedicines公众号免费为各科研机构及课题组发布博后招聘广告,请将招聘材料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到邮箱:921253546@qq.com,或添加下方微信后发送招聘文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2023年4月9日
其他

商务合作、软文投放

iMedicines持续报道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各位学者带来了最前沿及最有用的科研信息,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1、iMedicines公众号拥有40万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精准粉丝,粉丝活跃度高;2、本公众号致力于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在领域内有很大影响力;3、iMedicines及iNature合作构建了全球超过6万名学者的学术群。商务合作、软文投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2023年4月9日
其他

Science | 或许一劳永逸!刘如谦团队开发新的方法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疾病

iMedicines脊髓性肌肉萎缩(SMA)是婴儿死亡的主要遗传原因,由SMN1缺失后SMN蛋白不足引起。已批准的治疗方法绕过内源性SMN调节,需要重复给药或可能减弱。2023年3月30日,博德研究所刘如谦团队在Science
2023年4月1日
其他

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首篇Cell,为治疗抑郁症指明新方向

iMedicines重度抑郁症(MDD)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影响全球约3.22亿人。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对抑郁症神经基础的认识不足,导致一半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面对压力和创伤,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大多数人都表现出恢复力。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也表现出了自发的康复,这表明这些人具有恢复力。揭示促进这种恢复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望带来更有效的抑郁症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2023年3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大学朱心红团队(南方医科大学为第一单位)在Cell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Nature | 突破性进展!张锋团队开发新的递送系统,或许改变现今的基因及癌症治疗模式

iMedicines内共生细菌已经进化出了复杂的递送系统,使这些生物体能够与宿主生物学相结合。例如,细胞外收缩注射系统(eCISs)是一种类似注射器的大分子复合物,通过穿过细胞膜将刺突注入真核细胞。最近,人们发现eCISs可以靶向小鼠细胞,这增加了利用这些系统进行治疗性蛋白质传递的可能性。然而,eCISs是否能在人类细胞中发挥作用仍是未知的,这些系统识别靶细胞的机制尚不清楚。2023年3月29日,博德研究所张锋团队在Nature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Nature | 澄清争议!丁璟珒/邵峰合作发现GSDMB成孔活性调控的结构机制

(GZMA)通过域间连接子K244位点的裂解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焦亡杀伤刺激了有效的抗肿瘤免疫。IpaH7.8识别GSDMB的结构基础及GSDMB自抑制的特征(图源自Nature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研究发现:体力劳动更多的男性生育能力更强,精子浓度、数量分别高出46%和44%

iMedicines近几十年来,精液质量下降,并与常见慢性疾病和死亡率的高风险呈负相关,突出了其在生育和生殖之外的公共卫生重要性。以前大多数关于男性生育的流行病学文献都集中在环境暴露、饮食因素和其他相关变量上,很少关注职业因素。2023年2月11日,哈佛大学Lidia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IF=93!证据来了!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团队发现不喝酒、不抽烟、定期运动及积极社会接触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缓记忆衰退

iMedicines尽管记忆力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持续衰退,从而损害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以防止老年人的记忆丧失。2023年1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British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NEJM(IF=176) | 高福等团队合作发表最新的二价新冠疫苗数据

Vacci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ZF2001更新版异型嵌合RBD二聚体(delta–BA.1
2023年3月2日
其他

CD(IF=38)| 2篇!中国科学院徐华强/谢欣/上海科技大学蒋轶揭示腺苷受体与内源性和合成激动剂结合的结构

ADO)是天然核苷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2022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谢欣、上海科技大学蒋轶共同通讯在Cell
2023年1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爆发!2天武汉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及清华大学等发表6篇Nature

RBDs特异性纳米体不能交叉中和NeoCoV或PDF-2180,但一种ACE2特异性抗体和两种广泛中和β冠状病毒抗体可有效抑制这两种伪型病毒。总之,该研究描述了使用ACE2作为进入受体的MERS-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福州大学,今日Nature!

iMedicines含氧官能团在复杂的小分子中几乎无处不在。通过连续的C-H键以选择性的方式同时氧合形成多个C-O键是非常可取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生物合成的范围。然而,通过合成方法进行多次同时的C-H键氧合反应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因为过度氧化的风险。2022年12月6日,福州大学叶克印与康奈尔大学Tristan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Nature 子刊│首都医科大学李兵辉团队发现嘌呤生物合成失调在NADH积累相关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新作用

iMedicines增强的NADH/NAD+比率(称为还原应激)与许多疾病有关。然而,是否存在下游感应通路来介导致病结果仍不清楚。2022年11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李兵辉团队在Natur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Science Advances | 南京大学史冬泉团队发现通过微管稳定进行关节纤维软骨靶向治疗

iMedicines关节表面出现纤维软骨是由软骨损伤或退变引起的。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纤维软骨的方法。2022年11月18日,南京大学史冬泉团队在Scienc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Nature子刊│中国医科大学刘彩刚/郑新宇等发现三阳性乳腺癌的潜在辅助治疗方法

iMedicines超过50%的HER2阳性乳腺癌表达完整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称为三阳性乳腺癌(TPBC)。目前针对三重阳性乳腺癌(TPBC)患者的疗效有限。2022年11月17日,中国医科大学刘彩刚,郑新宇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刘彤共同通讯在Nature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Cell | 解决叶绿体一个核心问题!西湖大学揭开叶绿体蛋白转运体之谜

iMedicinesTOC和TIC复合体是促进核基因组编码前蛋白穿过叶绿体两个包膜的重要转位子,但它们的确切分子身份和组装尚不清楚。2022年11月21日,西湖大学闫浈课题组在Cell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Nature Aging | 重要进展!袁增强团队发现间歇性禁食可以预防小鼠患阿尔茨海默氏症

iMedicines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没有有效临床治疗的痴呆症。2022年11月17日,军事医学研究院袁增强及Pan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AM(IF=32)| 上海交通大学刘尽尧团队制备超分子手性聚合物胶束,免疫激活实现T细胞抗原特异性增殖

iMedicines手性在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与生物功能、生命过程甚至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合成材料的手性和生物体(特别是免疫系统)之间的界面仍然知之甚少。2022年1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刘尽尧团队在Advanced
2022年11月22日
其他

国际首次!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Nature》:“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像

如何高效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一直是全世界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其中,太阳能光催化反应可以实现分解水产生氢气、氧气和还原二氧化碳产生太阳燃料的过程与机制,即光催化反应中光生电荷的分离、转移和参与化学反应的时空复杂性,这一基础和关键核心问题此前长期成谜待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范峰滔研究员(左)和陈若天副研究员讨论光路设计方案。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轰动全球的室温超导翻车了,Nature文章被撤回,没有作者同意撤稿

编者按“诚信科研”公众号聚焦于文章图片重复使用,文章买卖,伪造数据等相关的撤稿文章,另外诚信科研公众号也会新增没有撤稿的存在疑问的文章,为更好的构建科研诚信系统做一些绵薄之力。欢迎感兴趣的学者关注我们的“诚信科研”公众号。Retraction实验物理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之一是观察室温超导性。最近,已经在高压下的几个系统中报道了富氢材料中的高温常规超导性。导致室温超导性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硫化氢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该领域遭到“覆灭”的打击!张浩接连被撤回2篇Nature;其他团队发表的2篇Science文章也面临撤回的风险

编者按为了以防这个公众号走失,可以关注备用号,iNews(Qimiaoyuyi)。Retraction已在与超导金属耦合的半导体纳米结构中观察到马约拉纳模式,并且可能成为量子计算的破坏者。拓扑量子计算需要对马约拉纳费米子进行编织,但生长允许编织操作的材料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在超导金属上干净地生长纳米线网络。半导体纳米线是实现各种低维量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为了充分利用非阿贝尔任意子(拓扑量子计算的关键元素)的潜力,它们需要在良好控制的编织操作中进行交换。编织的基本硬件是与超导岛耦合的晶体纳米线网络。2017年8月24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Erik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领域闹乌龙?继清华大学张浩等人的Nature文章被撤稿,王康隆等团队发表的Science文章面临撤稿的风险:他人无法重复实验结果

编者按为了以防这个公众号走失,可以关注备用号,iNews(Qimiaoyuyi)。Retraction马约拉纳费米子是一种假设粒子,它是它自己的反粒子。因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这一特殊属性,发现它的踪迹对解释宇宙中各种未知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马约拉纳费米子因可以在量子计算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比特,考虑到目前量子计算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包括微软、IBM等知名IT巨头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争相占领量子计算领域的制高点。2017年7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王康隆/何庆林课题组主导,斯坦福大学张守晟课题组及上海科技大学寇煦丰课题组等8家单位合作在Science
2021年12月17日
其他

该领域遭到“覆灭”的打击!继清华大学张浩等人的Nature文章被撤稿,这篇颠覆性的Science文章即将遭到撤稿

编者按为了以防这个公众号走失,可以关注备用号,iNews(Qimiaoyuyi)。Retraction马约拉纳零模式是预测出现在拓扑超导体中的奇异准粒子,有望成为拓扑量子计算的基石。Majoranas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