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44封: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公达家书》第44封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范飞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广府学脉和岭南教育薪火,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中其他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致毕业生》





      致GUPA: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研究公共行政的无垠星空里,个体总是“萤火之光”。更多的时候,面对理论与实践中诸多相互矛盾的复杂性,我常感到迷茫与困惑。所幸的是,能到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学,老师们智周万物,为绩学之士,理论层面,教授我们“经邦济世、经世济民、治国理政、强国利民”的大学问;实践层面,指引我们走进田间地头,做有温度的学术。得益于师长们的授业解惑,让我懂得,公共行政并非“牧民之术”而是“为民行政”,也让我体会到,即使萤火之光,亦可在浩瀚星空中细微闪亮。



      谦卑若愚,大度兼容

       2019年,我顺利进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研,并且如愿以偿地选到自己心仪导师——谢治菊教授,开始了3年的自我蜕变历程。我还清晰记得,当时拟录取名单出来后,内心便做好了跟随谢老师学习的决定。幸运的是,入学后,承蒙谢老师不弃,收我入师门,导吾以狭路,示吾以通途。进入师门第一课,谢老师就教导我们:“做学问得先学会做人,做到谦卑若愚,大度兼容”。初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觉得抽象。后来,跟随导师时之久,日渐明晰,她时刻保持着对国家宏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容四方不同学术观点,准确提出建设性咨政建议;她关注国家宏大叙事的同时,也愿意去祖国边远山区感受个体体验,每年寒暑假,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前往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少则两周多则一月,期间,老师或在村屋里、乡村小路上、田坎间,俯下身倾听老百姓的呼声,拿着笔和笔记本,记录他们的建议与诉求,向外界传播他们的故事与声音。导师的自身言行,正是将如何做人抽象概念具体化过程的最好诠释,让我领悟到,要时刻保持谦逊之心,倾听他人呼声,感受情感共鸣,感应时代脉搏;更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容得下世间千姿百态,便能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临近毕业,我导寄语道:“范飞,愿你未来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阳生长”。这句话,我感触颇深,因为这不单单是老师对我未来的期望,更是硕士期间对我培养过程的真实写照。老师常对我们说道:“做人、做事、做学术都要脚踏实地,认真点再认真点,做扎实了,一步一个脚印,不可轻浮”。于是乎,便有了三年的扎根田野和笔耕不辍的研究生生活。三年来,跟随导师走遍了中西部10多个省份、100多个村庄,用事实说话,用脚做学问的田野调查成为我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调研时,老师总是精力旺盛的,她可以从早上八九点一直访谈到下午六七点,甚至很多时候,在赶路的车上都在进行访谈;老师也是辛苦的,她的声音总是沙哑的。尽管很累很辛苦,但老师从来不会降低调研过程的标准,每次都会把要调研的主题做得非常扎实,从省级层面开始,再下到市、县、村,每一层级都进行相应的集体座谈和个人访谈,逐级抽丝剥茧,每天雷打不动的小组讨论总结。正因为有老师这样做深做实的态度,每次调研结束后,原本模糊不清的问题逐渐清晰化,许多研究问题的idea油然而生,供我们学生选择,保证了调研的有效性。同样,对学术文章逻辑的反复推敲与字句间的仔细斟酌,在我看来,老师是达到了极致,以至于,我有了写文章不难,改文章才痛苦的感受。研究生期间,撰写的文章、课题、咨政报告等,大到篇章布局,中到段落逻辑,小到字句使用,老师都会细细帮我修改和批注,经过老师一整套操作下来,整篇文章页面都是修改痕迹,红彤彤的一片,往往我所写的内容也就所剩无几。因此,红色标注段落的减少成为我写文章时的小目标,每一次文章的反馈,我都认真研读与修改,在批注痕迹中学会思考,学会一步一脚印,全篇红也在反复修改中逐渐减少,我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成长。正是受到老师这样方式的指引,让我可以一次次向内心审视,向外界探索,逐渐打开了令我心之所向的研究星空,同时,也引导我如何向下扎根,搭建触摸星空的阶梯。从此,我相信,只有做到脚踏实地,方可仰望星空。



      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白雪覆盖的村庄,只有几根拐杖撑着”,这便是我对家乡的大概印象。我来自贵州一小山村,小时候,放过牛、割过草、穿过打满补丁的衣服、吃过苞谷饭,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体会到前行时的坎坷不易。深知“道阻且长”,所以我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兄弟姐妹、感恩朋友,感恩所有曾帮助过我的人。生活中,我们常说天道酬勤,但事实上,人生中许多成就,个人的努力虽然重要,但自己所能决定的其实很少,甚至是微不足道,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关头,一些贵人相助,极其重要,可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但贵人相助又都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们只能以感恩的心来接受,并希望自己有能力和有机会的时候,也能够去帮助和祝福他们。回首过往,我遇到过许多帮助过我的贵人,而我导师谢治菊教授,是最重要的一位,她打开了我的星空,拓宽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的胸怀,教会了我的做人,改变了我的命运。现在我还清楚记得,研一,刚进入师门,我便向老师表明了想读博的意愿,由于我是跨专业,公共管理知识存量仅限考研初试的参考书,底气不足,内心也是忐忑,生怕老师会因我专业问题而回绝我。庆幸地是,我导师是特别特别好的老师,她打消了我的疑虑,说道,只要这三年,你能沉下心,吃得苦,读博完全是有机会的。从研一开始,我导师便帮我规划好了整个读研生涯,按照攻读博士的要求培养,带着我各处调研、写论文、做课题等,不断训练我的各项能力,经过三年的培养,才达到博士申请考核的资格,也是在导师强烈推荐下,我才能顺利前往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可以说,三年来,我所获得的成就,个人的努力只占很少,老师的贵人相助起了决定性作用,感谢我老师为我所做的一切。未来,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与曲折,我会时刻心存感恩之心,继续砥砺前行。



      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对学院的不舍与感激,GUPA是我们向下扎根、向阳生长的丰厚土壤,也是我们向内思考、向外探索的坚实后盾,更是我们毕业启航时的精神动力。感谢GUPA老师们,培育了我们乐于奉献的公共精神和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为前行时的我们点亮指明灯,与成功时的我们分享喜悦,给失败时的我们温暖的肩膀和再次出发的勇气。从今天起,手持校友卡的我们,将各自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愿公管精神与你我一路相随,愿你我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少年,愿梦想长青,担当常在,不负这个时代。

      谨记老师嘱托:看远、看宽、看淡;容言、容事、容人;立德,立功,立言。不负廿载培育,且求有用于社会。



致信人:范飞(1995—),贵州安顺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22年秋入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学什么?行政管理能什么?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师笔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学术发展:教授笔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二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三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四



编辑|廖令剑

编校|陈冠豪

编务|谭宇轩

监制|万朝春

总监|刘向晖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公达书生||夏   宏:夏雨沐物,宏浚而昌

公达书生||周利敏:殷民阜利,逊志时敏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公达家书||第43封: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