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球墨非:明星数字分身、数字资产平台,一家视效公司的价值链条延伸|专访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2-06-11

导 读
 
今年8月,环球墨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千万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渠丰国际领投,海石资本等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整合全球数字资产版权,加大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产研、运营及团队建设。同时为数字娱乐产业上下游提供基于“优质内容+智能技术”的高效交易服务。
 
成立于2017年的环球墨非,以视觉特效作为主营业务,服务于影视、动漫、游戏、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在影视方向,环球墨非曾参与《一出好戏》《中国女排》《神探蒲松龄》等作品的视效制作,且已开始进行内容业务上的IP布局。
 
在视觉特效之外,环球墨非也在延长制作技术的价值链,探索第二曲线。
 
作为延展方向之一,早在2019年,环球墨非便发力数字人领域,与杜海涛、方硕等明星合作推出明星数字人。为升级数字明星产品,环球墨非与阿里达摩院达成合作,就双方技术优势形成整合。
 
谈及商业模式,创始人兼CEO杨好刚表示,环球墨非倾向于制作明星的数字分身并应用于教育、广告、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化场景。
 
通过影视特效、虚拟数字化营销以及数字人打造,环球墨非积累了一定的数字资产。在此基础上,环球墨非也在不断提升数字资产的精度,进一步加大前端引擎研发、运营上的资金投入,尝试打造协同上下游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我们希望将积累的数字资产通过平台输出到各个领域,帮助产业上下游做一些数字资产的流动以及价值利用,这是我们现阶段的定位。”杨好刚表示。
 
当下,元宇宙市场进入爆发期,包括Facebook、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从视效技术走向数字资产管理与交易,环球墨非在元宇宙混合共生的时代或将面临一些新的机会
 


视效
从技术沉淀走向IP输出
 
环球墨非以技术立身,创始团队成员在该领域都曾参与过大型项目。
 
创始人兼CEO杨好刚,在创立环球墨非之前,主要深耕图形图像领域,参与过包括上海世博、伦敦奥运会等项目的图形图像运营。其CTO来自顶尖的视效团队工业光魔(简称ILM),曾参与过《美国队长3》《环太平洋》《星际迷航特辑:超越星辰》等视效大片。
 
不过杨好刚认为,如果只是单向的发展图形图像技术,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迭代性,毛利率也不够理想。“技术服务与技术加工最终会走向‘研发叠加产能’的路线,这会导致业务线与人员的不断扩充,整体资产会非常重要,这是一个类似于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在这种认识下,环球墨非在创立后,将业务放在了视觉视效。“这是从0到1的创造,本身也是技术的最大价值。”
 
目前,环球墨非的团队稳定在60余人,特效、研发各占一块。作为主业之一,环球墨非在视效制作上服务多个内容板块。
 
影视方向,环球墨非曾参与过《一出好戏》《中国女排》《神探蒲松龄》等作品的视效制作。除此之外,其也服务于动漫、游戏、数字文旅项目。比如在游戏板块,环球墨非与完美世界有年框合作,支持游戏的视效制作和数字资产开发。
 
 
从整体电影工业化的角度而言,杨好刚认为,从《流浪地球》这样的个案到工业流程的迭代,行业仍需硬件与人才的迭代时间。
 
“国内大行业中可以做出《流浪地球》的人大概占5%,但这5%的资深人才是极为分散的,他们可能做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进入了游戏行业。”而就影视工业的周期成长来看,国内的电影工业化仍需更多的特效人才在上下游的集聚。
 
服务行业四年,杨好刚看到了近些年国产特效制作的快速发展,业内对于LED的认可以及虚拟制作的运用正在愈发广泛。也基于此,杨好刚表示,团队基本依照UE流程进行制作,“偏虚拟的部分在输出上也更高效一点。”
 
此外,虚拟数字化营销也是环球墨非在广告虚拟制作上的一大方向,环球墨非在进行个性化内容定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下游整合的渠道支持短视频内容分发。
 
技术完成沉淀后,环球墨非也开始由传统的视效制作转向IP输出。目前环球墨非旗下的墨非影业已经开始了内容业务上“英雄系列”IP的布局。
 
上个月,作为该系列的首个作品,墨非影业与天津联合世纪签署了关于院线电影《邮轮行动》的合作协议。故事讲述了疫情环境下天津港游轮上的一场紧急救援行动。
 
“以技术为基底,我们也希望以内容的载体做一些价值观与影响力的输出。”可见,从特效制作到主控院线电影,环球墨非也在加快上游延伸的步伐。
 

 

数字人
明星数字分身的新商业空间
 
随着影视特效业务发展趋于稳定,环球墨非从2019年时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其将目光投向了数字人。
 
选择这一方向,一是杨好刚对这一领域并不陌生。早年,他在加拿大温哥华曾参与制作过内马尔、C罗数字人。
 
二是环球墨非通过多年来的特效制作积累了核心技术,在参与数字化营销作品时也积累了经验,杨好刚希望借此探索数字人领域的商业化变现空间。
 

2019年5月,在国内相关市场尚处于空白的情况下,环球墨非发起了“环球墨非数字明星联盟”,开始与杜海涛、方硕等明星合作,为他们制作明星数字人。
 
据介绍,数字人的扫描精度达到8K,连面部毛孔等细节都可见。为了实现数字人与真人的精准匹配,真人需要进行近百个表情扫描,以及多达600句的基础语音录入。
 
截至目前,该联盟已累计获得超过200名明星的数字形象独家授权,包括林更新、刘涛、李娜等多位明星在内,覆盖了影视、音乐、体育、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等领域。
 
虽然新业务与影视领域联络密切,但杨好刚说,公司真正的核心技术在于对数字技术的把控,影视只是其中涉及的行业之一。名人明星的参与,只是有助于提高数字人技术的能见度与市场声量。
 
这一偏市场的策略在2020年也为环球墨非引来了更大的合作伙伴。当年1月,环球墨非与阿里达摩院就“5G时代AI数字明星的打造”达成合作,双方希望整合彼此技术优势,输出表情及声音更加真实流畅的数字明星产品,提高其真实性与稳定性。 
 
双方达成合作,一是技术和应用场景上双方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借鉴与提升;
 
环球墨非作为国内首个将TTS语音端口接入UE引擎的团队,其AI视效虚拟引擎能够对明星形象进行精度处理,目前数字人的口型及表情还原度达80%。而阿里语音合成技术KAN-TTS能够实现高表现力语音合成,与真人录音自然度接近程度达95%以上。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二是环球墨非在明星数字人领域的实践也引发了阿里达摩院的浓厚兴趣。
 
当时,环球墨非希望赋予数字人在离线环境下的交互性。而阿里达摩院也正在考虑拓宽TTS语音、NLP自然语义识别等技术以及相关上下游传输的应用场景。这成了双方合作的一个契机。
 
除与阿里达摩院的合作之外,环球墨非也设立了MOFY Lab,进行数字人相关的技术应用研发储备。一是三维重建技术,它将进一步提升扫描精度及转化速度;二是承接与阿里达摩院的合作,就语音的柔和度、自然度进行升级;三是前端引擎研发。
 
就数字人的商业模式来说,环球墨非更倾向于制作明星的数字分身并应用于商业化场景,而非走“虚拟偶像经纪”这类路线。
 
杨好刚的理解是,经纪这种业务模式依赖于内容以及相关商务资源,而环球墨非的核心在于技术以及数字资产,它的底层逻辑是如何让IP的商业化变现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二者延展的方向并不相同。
 
据介绍,目前数字人的应用需求,分为可替代需求与不可替代需求。其需求多见于在影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以广告应用更为成熟。
 
其中,可替代需求指替代真人,影视中多见数字角色或者数字替身。在广告领域,数字人可以替代明星参与到一些广告的远程制作中;在不可替代需求的应用中,同样以广告领域为例,现在的营销相比过去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更强调形成正反馈,数字人在这方面有优势。
 
目前,环球墨非正在尝试将数字人推荐给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与海底捞无人餐厅合作,数字人作为餐厅的无人店长,为顾客提供点餐服务;还与OPPO计划合作推出由明星数字人担任的明星店长,为顾客带来新鲜的交互体验;在数字文旅领域,环球墨菲与国家海洋博物馆达成合作,用杜海涛的数字人形象作为数字明星导游等等。
 
 
 
后续看点
搭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此轮融资,环球墨非将重点打造数字资产平台,包括进一步加大在前端引擎研发、运营上的资金投入,打造协同上下游的高效交易服务平台。
 
图片来源:环球墨非

目前,环球墨非的数字资产资源,除了在过往项目中留存下的影视、动漫、文旅相关的数字资产外,其也开始接触拥有各类作品版权的各大视频平台,以及外部的数字资产,包括海外艺术家的各类作品。
 
杨好刚介绍,就影视行业来说,目前高投入的特效产生了大量的影视综项目数字资产,但这些项目并未实现再利用。
 
他曾参观过某平台方回收的某影视剧的数字资产。“有一层楼的1/3放的都是硬盘柜,数字资产都在硬盘里,没有实现再利用。”
 
环球墨非希望通过建立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让单个项目产生的数字资产或可实现一定比例的成本回收。同时还希望通过该平台能高效调取与再利用特效片的素材,缩短项目周期。
 
“我们希望打造云端的平台,无论是B端还是艺术家,都可以通过平台快速、高效且相对低成本的调取数字资产。” 杨好刚说。
 
目前,环球墨非重点瞄准高精数字资产。“我们会给出一个较高的标准。因为未来伴随云渲染技术的提升以及UE5的技术实现,大家对于感官刺激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除了连通优质数字资产之外,环球墨非正在加大引擎技术的研发投入。目前这一方向的研发团队共有9人,其中包括来自完美世界引擎设计的研究人员。
 
目前数字资产平台已进入内测阶段,环球墨非同时邀请了包括腾讯在内的多行业主体参与内测。
 
现阶段,包括腾讯、Facebook、Google、英伟达、Epic Games、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相关的社交、内容、基础设施,环球墨非现阶段在数字资产上的转型也适逢利好的窗口期。
 
在杨好刚看来,元宇宙的三大环节在于硬件、引擎与内容。
 
在硬件层面,VR、AR的硬件本身存在性价比的问题,还需要更加普惠化的技术迭代。杨好刚认为未来更有可能是AR的天下,AR可以承载更多的载体,用摄像头就可以解决更多视觉与智能化的问题。
 
在引擎方面,杨好刚认为无论是Unity还是UE,想要做大都需要搭建更为开放的社区。而在底层逻辑上,原渲染技术、读取速度、内容的标准化批量化输出是未来必备的板块。
 
在内容层面,杨好刚认为伴随硬件、引擎的发展,内容板块的娱乐、游戏方式可能会以社交为主。除此之外,元宇宙带来的新空间、新载体也会给广告、品牌营销带来一次迭代与转移,这也将是未来广告公司的转型方向。
 
对于环球墨非而言,杨好刚表示目前在收入板块,业务客户群与技术沉淀都较为理想。在此前提下,环球墨非是在元宇宙混合共生的时代寻求转型与创新的机会。
 
从视效技术走向数字资产积累,杨好刚认为,影视视觉技术出身的环球墨非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未来公司的定位在于服务行业数字资产的流动与价值输出,将版权内容输送到更多的领域。
 
“我不排除未来会有一些迭代与变化。但我们的核心始终是围绕成本效率与整体的价值端口去为用户与创作者们创造一些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