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灯之光禅修

其他

每周问道丨如何帮助路上即将死亡的动物?

观众:堪布,您好!有时候我会在路上看见一些快要死的动物,比如猫、狗、小鸟等,但自己不方便去救治,或者我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去救治了。这种情况下怎么帮助它们比较好?慈诚罗珠堪布:是,我以前放生时也是这样。在高速路上,或者在车流量很大、车速很快的地方,如果发现从车上掉下了一条鱼,或是掉下了一只麻雀、一只青蛙,我会下去捡,因为那时还不了解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确实无能为力,只能放弃。但是,我们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对那些没有办法捡走、收养的猫咪、狗狗,我们可以为它们念佛经、念佛号,念阿弥陀佛的佛号或者其他佛号。如果有时间就为它们多念一点,最好是在它们能听到的地方念,这样也是有帮助的。还有,一般我们去不了屠宰场,菜市场里有很多生命我们也没有办法救。但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到它们,就是给它们念非常有加持力的佛名号和一些咒语。比如说大悲咒,还有观音心咒“嗡嘛呢巴美吽”,既简单又不费时间,大家也都会念。还有,有些佛教徒佩戴了一些非常有加持力的佛经,把佛经拿下来搁在它们的身上、头上,这样也可以帮助到它们。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利他心,那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帮助其他众生。给予其他众生不同程度的利益,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但遗憾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忽略这些事情,以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时间;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点时间,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只要你没有忽略这件事,那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该不该生下有缺陷的孩子?

观众:堪布,您好!我替朋友问一个问题:如果怀孕时发现孩子是畸形,或者有严重的疾病,医生不建议生下这个孩子,家里人也无法接受一个不健全的孩子,那么应该怎么办?谢谢堪布。主持人:这是一个蛮有争议的话题。堪布:是,这确实是一些人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很不好回答。这是道德和现实之间的一个选择:如果说要保留下来,那么后期会有很多事情;如果说不要了,那也面临道德或者佛教的因果问题。所以,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怎么选择,确实不好说。但是,从佛教的角度一定会说,无论如何都要将孩子保留下来。因为孩子身体有问题是他自己过去的因缘,把他生下来则是父母的责任。把他生下来以后,幸福与否跟他自己过去的因缘、业力有关系;父母为什么有这样的孩子,跟父母自己的业力也有关系。如果把孩子做掉了,就会变成恶性循环,后果会更加严重——你结束了他的生命,不等于你们之间的因缘就了了,反而又结下了一个更坏的因缘。所以一定要把他生下来。可能你对他的付出,要比对其他孩子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也跟你自己过去的因缘有关系。你要有勇气为他付出。虽然他是一个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但他是你的孩子,不是别人的,这都有一定的因缘在里面。另外,不管他有再大、再严重的问题,终究是一个生命,所以你要允许这个生命诞生,不要去阻碍。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是一个生命,就要允许他活下来。佛教会这样回答,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这样告诉大家。所以,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话,就应该把他留下来。道理是这样,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困难,至于怎么选择还是要看个人意愿。•
2023年3月3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为什么要利益有钱的坏人?

观众:有一个小问题想请教您:咱们都说佛教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那么我想问的就是,去利益好人或者善良的人,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利益那些坏人,尤其是那些特别有钱的坏人呢?请堪布为我解答。慈诚罗珠堪布:为什么不能帮助有钱的人呢?有钱的人里面有需要帮助的,没钱的人当中也有需要帮助的,这与有没有钱没有太大关系。好人和坏人之间,佛教更加重视坏人。因为好人他本来就好,而坏人则有可能做杀、盗、淫、妄等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社会的事情,所以他更加需要被帮助、引导。当然,佛教里面也没有说只帮助坏人,它认为众生平等,任何需要帮助的,它都会去帮助。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可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一个母亲,她有好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当中,其他几个都比较健康,唯独有一个是不健康的。这个时候,这个母亲更加关心的可能不是那些健康的孩子,而是生病的这个孩子,因为生病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同样地,佛就更关心那些不懂因果等诸如此类问题的人。不过,一般而言,只要众生需要,无论是好是坏、有钱没钱,大乘佛教都鼓励大家努力去帮助他们。•
2023年2月3日
其他

教言精粹 | 条件成熟 因果自然显现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因果。当我们行善的时候,或者造杀盗淫妄等恶业的时候,当下除了所做的事情外,我们并没有发现善恶因果的存在,但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我们自然就会发现。比如,飞机在高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一万公尺,当它在我们头顶飞过时,我们并不能在地面上看到它的影子。但当飞机逐渐降落时,如果有阳光,我们就会在地面上看到它的影子。又或者是一只鸟,当它在高空飞过时,我们在地上同样看不到它的身影;但当它逐渐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不论它飞到何处,它在地面上的影子都会随之出现。同样的,我们平时行善或造杀盗淫妄这些恶业时,除了这些事情的发生和结束以外,我们看不到其他的因果。但机缘成熟时,结果就会产生。所以,虽然我们在造诸如杀盗等恶业时,除了杀、盗这些行为外,也许并没有发现它们本身是罪业,更没有看到这些罪业在什么地方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但我们没看到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说仅仅是我们的感官没有发现就认为不存在,那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没有任何说服力。我们看不见、听不到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通过现在的高科技,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看不见、听不到、接触不到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物质尚且如此,更何况善恶因果呢?所以对于因果,我们的感官无法感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机缘成熟时,因果自然就会显现。内容出处:《慧灯禅修课》18:《因果不虚》•
2023年1月24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灵魂从何而来?存在何处?

观众:堪布,您好!我想请问灵魂从哪里来?它存在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谢谢。慈诚罗珠堪布: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思考,也有很多人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身体跟灵魂在一起的时候,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灵魂。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块泥巴,它的成分是水和土。当水和土结合以后,原来的土就变成了泥巴。那么,当它是一块泥巴的时候,它的水分存在于这块泥巴的哪一个部位呢?答案是全部,因为只要有土的部分就有水。所以人活着的时候,我们的头顶有感觉,脚底也有感觉,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每一个地方都有感觉,这在佛教里面叫作触觉。只要跟外界有接触,我们马上就能感觉到某种刺激,这个感觉就叫作触觉,触觉也是灵魂的一部分。其实“灵魂”这两个字,用佛教比较常用的词,就叫作“意识”。把“意识”翻译成我们现代人常用的词,就是人的精神。有些时候我们把这个精神称为灵魂或者心灵,但是平时就叫作意识,佛教里面有些时候也称之为心。心不是指心脏,也不是大脑,就是这个意识,所谓的灵魂也是这个,除了这个以外别无其他。人是由物质和精神构成的,触觉也是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在我们人活着的时候,这两个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能说人的意识在大脑里面,或者是在心脏里面——就像水充满了这块泥巴的里里外外一样,我们的意识也遍布整个身体的里里外外。但是人死的时候,意识的部分就离开了。比如将这块泥巴放在阳光下晒,晒干之后,水的部分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土的部分最后还是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人死了以后,意识或者说灵魂的部分就离开了,不存在了,但是身体的部分还存在,这个时候两者是可以分开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就像水和土,当它们是泥巴的时候,看起来似乎无法分开,但在某种条件下它们是可以分开的。人死的时候也是一样,虽然意识、灵魂走了,但是身体还存在。不过在人死之前,意识或灵魂和身体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有身体的地方就有人的意识。大概就是这样。灵魂有没有一个位置?可以说有位置,全身都是它的位置;也可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因为除了指甲和头发以外,从头顶到脚趾、手指全部都有这种感受,这个感受是灵魂和意识的属性。物质是没有感受的,就像我们的头发、指甲没有感受一样。所以,人们通过修持密法里面的一些修法,最后可以把全身缩小,甚至是消失,但是意识没有涉及的几个物质(一个是头发,一个是指甲),是没有办法把它虹光的。(详见“超越生死篇”第2期《解密虹光身》。)另外,刚才还提到了“我们的灵魂是从哪里来的”。从佛教的角度讲,那就是我们上一世的灵魂。我们上一世的灵魂与现在的这个肉体结合之后就成了“我”;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又会分离,分离以后,我们的身体就化为尘土了;灵魂会继续走下一段路,与另外一个物质结合。就像刚才讲的水,它蒸发之后变成了水蒸气,然后这个水蒸气可能再次变成其他物质,这跟物理学中讲的物质不灭是一个意思。就像这张桌子,现在它是以一个木头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家具来使用。当这张桌子被毁掉以后,它的分子、原子,甚至更小的这些粒子是毁不掉的,它们永远都存在。所以,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两年、三年、五年以后,它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过去是一张桌子,现在就是一本书,构成这本书的原子、分子,其实就是过去这张桌子的原子、分子,这叫作物质不灭。灵魂也是这样,物理学讲“物质不灭”,佛教就讲“意识不灭”,实际上这两个都是不灭的。•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如何看待上师没有神通?

主持人:很多弟子会在乎上师是否有神通,比如之前读过的一封信里也提到了,说上师怎么没有神通啊!一些因为病痛而来祈请的人,上师没办法帮他们消除病痛;而且也没有他心通,一些弟子有小伎俩,好像上师并不知道弟子想什么,还会被骗……大家会觉得如果是不一般的上师,应该有一些神通才对。对于这样的心态,您是怎么看的呢?慈诚罗珠堪布:有没有神通,其实是看不出来的。当年,释迦牟尼佛很多时候也会示现“不知道”。当身边发生一些事情时,他会把相关的人叫过来问:“听说你怎么怎么样,是不是有这回事呀?”还有很多其他佛认为有必要的时候,也会当作他不知情。所以一些外道就诽谤释迦牟尼佛没有神通,佛陀时代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有神通或者没有神通,普通人确实分不清楚,比如说上师也许真的没有神通;也可能有神通,但那个时候没有示现,但这并不等于没有神通。像某个弟子有小伎俩这类如此小的事情上,上师可能也不至于还要用神通去观察。主持人:所以不能以有没有神通去判断上师。正如您之前所讲,最主要还是看上师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证悟的境界,愿不愿意摄受你作为他的弟子,重点要从这些方面观察。慈诚罗珠堪布:是的,是这样。•
2023年1月6日
其他

教言精粹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当我们开始深信因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因果取舍上发生很多变化,变得很谨慎,这就是修因果不虚的一个结果。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忽略任何一个恶业,即便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很小的恶业,要知道恶业的果报跟它的因之间会有非常大的差距和变化。恶业的因再小,它的果报不会小,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一只蝴蝶在空气中扇动翅膀,却会导致一两周之后的一场龙卷风。同样的,当我们造善业或恶业时,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业,小到如同一只蝴蝶用翅膀扇动空气一样,但当它的果产生时,却会像龙卷风、台风那么猛烈。这就是因果,所有的因果皆是如此,果就是比因更为强大,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因果。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要提防任何一个罪业,尤其对杀盗淫妄等这样的罪业更要小心谨慎。同样的,对于任何一个善业,只要有机会我们都要去做,不要以为它微不足道不会产生什么结果就忽略不做,只要有机会,任何一个身口意的善事都要去做。在因果关系上,善和恶都是一样的,小因生大果。恶业的果报会非常严重;同样的,善业的果报也会非常巨大。《妙法莲华经》中讲,比如我们摘下了一朵花,心里想着要将这朵花供养给佛而将花扔到空中,那么以此向佛供养一朵花的功德,最终一定会让我们解脱。这种福报非世间的福报,不会让我们更有钱或更健康,因为跟佛结缘的善和一般的善是不一样的,这种善根最终的果是让我们获得解脱。比如我们听到佛的名号,或者我们念佛的名号让包括动物在内的众生听到,这种与佛结缘的善根将来都会有这么大的功德和结果。不过我们很多时候都对这样的功德、果报不太相信。如果说将一朵花供养给佛的功德可以使我们下一世更健康、更富有,这可以理解。但若只是供养一朵花,最终就能让我们解脱、涅槃,我们就会想:“这可能吗?”从因的角度讲,这就像蝴蝶扇动翅膀,在空气中引发了一个我们看不见的非常微小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会持续壮大,到最后就变成了强劲的龙卷风。同样的,当我们用很虔诚的心将一朵花扔到空中供养佛时,虽然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最后它的结果却非世间的果报那么简单,会让我们获得出世间的解脱与涅槃这样的果报。所以,善恶业的业因和业果之间,有着非常非常大的差距。其实,除了善恶的因果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外,有些植物和动物起初的样子和最后的样子也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善业,不要以为它没有什么帮助;我们也不能小觑任何一个恶业,不要以为它不会有太大的伤害。在生活当中,我们要回避任何一个罪业,当然,只要有机会,我们也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善举。当我们学习并深信因果之后,一定会主动地断恶行善,这就是我们深信因果的一个很直接的变化。内容出处:《慧灯禅修课》18:《因果不虚》•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教言精粹 | 修行从晨起开始

《大圆满前行》曾讲过,如果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时,像动物一样,刚从睡处爬起便急急忙忙地去干别的事情,这样是不对的。现在,我们很多人都爱睡懒觉,睡到不能再睡时才匆忙起身,急匆匆地完成洗漱,之后到大街上买点早餐就去上班了。但佛经的要求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熬夜,也不要睡懒觉,该起床时就起床。起床后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静坐于床上,思考一下自己昨晚做了什么梦,梦里有没有造业。虽然梦都是假的,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做一些有关杀盗淫妄的噩梦,这就是在给我们透露一个不太好的信息,说明我们内心当中杀盗淫妄的习气太重了,才会连做梦都梦到这些。所以,这种情况下要适当地忏悔。另外,虽然我们在梦里不会真实地去造罪,比如梦见自己去杀动物、杀人,这是不是有杀生的罪过呢?当然没有。虽然没有杀生的罪过,但是它却透露了在我们内心当中存在这种不太好的习气,所以也要忏悔。晨起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发心。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就要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了,而一天的开始很重要。我们要坐下来好好地发心:“在今天这一天当中,我一定要尽量行善,尽量断恶。”我们要提醒自己这样去发心,这非常重要。当然,最好就是受菩萨戒以及念诵皈依发心的仪轨,这个仪轨仅需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念完。念仪轨时不仅是要嘴巴念,还要具足发心:“在这一天当中,我一定要尽己所能地行善断恶,尽量地去利益众生。”发心后,我们再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去。内容出处:《慧灯禅修课》18:《因果不虚》•
2022年12月13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密宗为什么要求弟子视师如佛?

主持人:在密宗里有一个说法是“视师如佛”,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一个看似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的人,怎么会是佛呢?如何正确理解视师如佛?还有一个问题是,密宗为什么会要求弟子视师如佛?慈诚罗珠堪布:我们心目当中的佛,是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形象,可能想不到普通人当中也有佛。我们认为,他看起来像普通人一样,怎么可能是佛呢?就产生了这种疑问。实际上,视师如佛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我们的上师也许真的是佛的化身。佛的化身不一定都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形象,而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人类、动物、植物、桥梁、药物,等等。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物当中,都有佛的化身存在。所以,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实际上他到底是不是佛,我们没法确定。他有可能真的是佛,但是给我们的感觉,却像一个普通人。因为我们本身是普通人,佛要度化普通人,就需要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现,这样比较容易沟通。很多时候,佛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度化众生的。另一方面,如果上师实际上不是佛,那么为何我们还要视师如佛?虽然他本人不是佛,但是上师对我们完成了佛的工作,佛的工作就是让我们去修行和解脱。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所示现的形象只适用于当时的人;如果今天佛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不会再用之前的方式,因为那个时机因缘已经过去,佛可能会以其他的方式出现。不管他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最终给我们的作用或者加持,就是让我们去学佛、修行,消灭我们的烦恼,使我们脱离生老病死。这就是佛的工作。普通的上师对我们完成了这个工作,即使他本身不是佛,但是对我们而言,意义却跟佛差不多,这也是视师如佛。从这样两个层面去分析,会比较容易理解。主持人:虽然佛陀现在并没有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上师可能会代替佛陀,完成指引我们走解脱道路的工作。慈诚罗珠堪布:对。主持人:显宗里好像并没有要求弟子一定要视师如佛,但密宗里有这样的要求,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慈诚罗珠堪布:上师在密法修行中非常重要。因为密法里很多的窍诀,难以用我们普通的逻辑或普通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证悟就需要靠心心相印,或者上师以他证悟的境界直接令我们证悟,在这个过程当中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想学五部大论等佛教论典,只要是懂这些论典的人,谁讲都可以,都可以跟他学习;但是非常深奥的境界,则是我们无法用普通的语言来表达的,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像禅宗讲的那样“直指人心”。那么直指人心是由谁去指?就是上师。密宗的学修目标是即生成佛,必须要证悟;要证悟,必须要有上师的窍诀。一般情况下,我们简单地看看书、念念佛,是不可能证悟的。所以密宗对上师本身的标准和要求非常高,对我们依止上师时“视师如佛”的要求也很高。•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教言精粹丨肉眼看不到的因果关系

我们的感官没办法把过去的因跟现在的果联系起来。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经历,都跟过去的因有关系,但我们不知道跟过去哪个因有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造的各种各样的善恶业,在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也没办法亲自体会。比如这张桌子,如果不借助显微镜仅用肉眼看,它就是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有人说这张桌子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无数很小的微尘或粒子构成,并且它也不是静止的,这些粒子都在运动,我们肯定没法相信。理论上也许能证明,但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这些。如果有了显微镜,不但理论上可以接受,我们的眼睛通过显微镜也能看到这些。所以,如果我们要亲身体会因果关系,就需要借助一个像显微镜这样的比我们的感官更高级的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显微镜,也不是其他的仪器,而是修行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像是佛或阿罗汉的智慧,他们能看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情。我们凭借这种智慧,也会把过去、未来看不到的很多事情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因果关系看得很清楚。但在我们目前的感官或智慧还没有提升到这个高度前,我们只能在理论上了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跟我们以前讲原子、分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事情实际上存在,但对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叫量子纠缠的量子力学现象,是说两个粒子即使相距十公里以上,但还会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其中一个粒子怎么样运动,另外一个粒子就和它有一样的运动,这二者间的纠缠,就叫作量子纠缠。这二者之间肯定存在某种关系,否则十多公里以外的另一个粒子,为什么会跟此处的粒子有一模一样的运动?但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仅仅能在理论上证明它们之间有关系,但具体有怎样的关系还没有弄清楚。我们能推测出这两者之间不可能没有关系,因为如果没有关系,为什么它们的运动会一模一样?但具体有什么关系,不仅我们的肉眼看不到,连高级的科学仪器也测不出来。不过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们一定会找出这其中的关系。现在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因果的理解也是这样。只能先通过理论观察,排除因果不存在的各种疑问、说法,如行善没有善报,造恶没有恶报等。在排除种种疑问、否定的声音后,再建立起对因果的信心。但这个信心我们没办法亲眼看到,只能先从理论上去相信、推理,目前就只能处在这样的阶段。当有一天我们有了比较广大的神通后,就会知道,这个人现在为什么会是这样,是因为他在过去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或者现在这个人做的这件事情,未来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通过神通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但现在我们没有这种神通,所以只能靠推理,从理论层面坚定不移地相信就可以了。内容出处:《慧灯禅修课》17:《因果不虚》•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被要求做活佛的明妃,这事儿靠谱吗?

观众:我的一位女性朋友依止了一位活佛作为上师,这位活佛希望我朋友做他的明妃。活佛说这样一方面能够帮他发展弘法利生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的朋友提升修行境界。这位活佛有很多弟子,我听起来觉得挺奇怪的。请问堪布,这种事靠谱吗?慈诚罗珠堪布:这种说法我觉得非常不靠谱,很离谱的。“明妃”就是妻子,意思就是这位所谓的“活佛”想让你朋友做他的妻子,并对他的弘法利生有一些帮助……从客观角度来讲,如果你的朋友很有钱,这位“活佛”是不是想让你朋友成为他的妻子以后,用你朋友的钱去做一些什么事情呢?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可能再帮助到他的地方了。说这种话的人很多,我们经常也会听到,我觉得这种说法多数都是骗人的,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去信,一定要拒绝,离说这种话的人远远的,越远就越安全。•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教言精粹丨缘起性空的奥秘:因和果同时存在吗?

在宏观世界里,因和果二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说父母生儿女,父母是因,儿女是果,他们是可以在一个家庭里共存的。但在微观世界里,因和果永远都没办法同时存在。这个理论稍微有点复杂,不过佛教的中观对此讲得很清楚,我们可以简单地去了解一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一粒米,如果不发芽便不叫种子,只能叫一粒米。就好比一个男人若没有儿女,便不能被称为父亲。这粒米什么时候可以变成种子呢?当它发芽的时候才叫种子。就像一个男人有了儿女后,才能被称为父亲,没有儿女时就不叫父亲。这些都是同样的道理。因和果,这二者是相对的。相对于因,因为有果,所以它是因;而相对于果,因为有因,所以它才是果。就如同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一样,也是相对的。因为有儿女,所以这个人就成为了父亲,而因为有父母,所以才有儿女。儿女之所以叫儿女,就是因为他(她)由父母所生。而平时我们是不会称一个人为儿女的,当称他(她)为儿女时,通常是想描述他(她)是某一对父母所生,否则只会称呼为“这个人”。这里的“人”,既没有父母也没有儿女的意思,当然,一个人不外乎是儿女或是父母,除此之外不会有第三种情况,但在平时表达时,“人”的确没有这种含义。因和果也是如此。一粒米要变成种子、变成因,它就一定要有果。只有产生了果,它才能够成为因。如果没有果,它便永远不能被称为因,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过这样一来,因和果就没办法同时存在了。因为如果它们同时存在,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问,因的作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因?是因为因创造了一个果,它才成为了因。如果因和果二者同时存在,那果就不需要被创造了。因为因存在的时候,果也已经存在了,还需要因创造什么呢?完全不需要。在宏观世界里,先有父亲后有儿子,才能成立父子关系。因为如果父子同时存在,也就意味着父亲诞生的那一刻,他的儿子也与父亲同年同月同时诞生了,既然这样,这个人又怎么可能成为这个父亲的儿子呢?不可能。一定是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才能建立父子关系,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简单地说,这个父亲之所以被称之为父亲,是因为有儿女。如若没有儿女,他便不叫父亲。但如果父亲存在时,儿女也已经存在,那儿女便不是由他创造的;而如果儿女还未诞生,父亲也没有存在,那谁也没有创造谁,二者是毫不相干、毫无关系的两个人。所以因和果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从宏观角度讲,这点不太好理解。我们往往认为,很多事情、很多物质,它的果存在的时候,它的因也存在。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产生这个东西真正的因是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连续存在的东西,而没有看到在这个连续性当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因素。所以在宏观世界里,我们会认为,因和果同时存在。但实际上,因和果是永远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同时存在的东西之间是根本不能建立因果关系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如果因果同时不存在,也永远没办法建立因果关系。如果因果同时存在、同时不存在都无法成立因果关系的话,那到底有没有因果呢?答案是,没有因果。《佛说稻秆经》中云:“虽然,有此众缘。而种灭时,芽即得生。”意思是说,当各种缘具备后,种子灭时,芽即得生。当然,在宏观世界现实生活中,从感官层面来讲确实如此:当种子发芽时,这个种子就已经失坏、不存在了,而此时幼芽诞生了。我们之所以认为播下一粒米或其他粮食的种子后会长出一个幼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观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仅仅从感官层面得出了结论。《佛说稻秆经》中云:“彼缘生果”,意思是因和缘可以产生果。这在感官层面是没有问题的,在没有深入了解、观察时也是成立的,这叫做自然规律。但如果深入了解什么叫做自然规律,它是一个怎样的规律,就会遇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因和果同时存在时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因和果同时不存在时,比如说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时,也无法建立因果关系。既然这样,那因果到底存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进入到另一个状态来探讨,即空性和因缘缘起。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我们感官层面中的自然规律,不经观察时就是这样,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如之前讲过的因缘法住性、法定性、相应性、真如性、无错谬性就是如此。但如果深入观察,就不是这种状态了,就会进入到硬币的另一面,也即空性的一面,没有真如性,也没有无错谬性……找不到这些,这就是缘起性空。所以释迦牟尼佛说,谁能看见缘起,谁就能看见法,法就是证悟空性。如果我们一直认为有一个造物主、万能神在主宰、创造世界,那将永远无法证悟空性。虽然我们认为有一个东西创造了世界,但在缘起当中深入去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人、什么东西创造了世界。如果我们不观察,就会认为因缘和合产生了很多东西,并把这叫做自然规律。但如果我们突破自然规律的层面,深入去思考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自然规律,缘起的另一面是空性。所以,缘起跟空性离得特别近,如果我们了解了缘起,就很容易理解空性。佛陀曾经讲过,谁能够看到因缘,就能够看到法。法,就是八正道,就是证悟以后的功德。谁能够正确地认识因缘,谁就能证悟空性,至少在理论上能够理解空性。内容出处:《从谈佛教人生观和世界观》-2•
2022年8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每周问道丨如何对上师生起信心?

观众:虽然我学藏传佛教五年了,在学到了一些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对上师生起信心有多么重要,但是我对自己的上师好像很难生起坚如磐石的信心。请问堪布,怎么样才能够对上师生起信心?慈诚罗珠堪布:对上师生起信心需要几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上师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作为弟子自己的因素。我们无法做到想对谁有信心就能对谁有信心。信心是有条件的,需要一定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和基础,才能够产生信心。所以我们对不具上师资格的人,是很难生起信心的。因此密法里要求我们要反复地观察上师,不能盲目依止,否则一时冲动的依止,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有一点点所谓的信心,但是这种信心靠不住。所以,首先要看你的上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你生起信心。佛教徒的信心不是无条件的,并不是让谁生起信心,他就能无条件生起,这显然不可能。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太盲目、太迷信了。另外要观察自己。如果该有的佛法方面的功德,上师确实全部都有,但是自己却生不起信心,那问题可能就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在上师身上,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找原因。首先要看自己是否了解上师的真实功德,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上师利他方面的功德;另外一个是利己,也就是上师自身的修养、闻思修方面的功德。如果你已经看到上师在闻思修、戒定慧,以及利益众生等方面做的都不错,却依然生不起信心,那可能是因为自己麻木不仁或者是其他原因。有些时候,这跟我们自己的业障也有关系。当然,一些佛教徒动不动就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业障,这也不对,其中可能也会有一些自己现世的问题。比如,你对利他本来就不感兴趣,那么上师再怎么有利他的功德,都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你根本不会把利他当一回事。再比如,你对闻思本来不感兴趣,那么上师在闻思修或者戒定慧方面有再大的功德,也不会引起你的重视。有可能是这样的原因。这个时候需要客观分析,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上师的问题。如果这些都被排除,那也可能是自己已经有了信心,却还不知道什么叫作信心。•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无法联系上师请教问题,可以依止吗?

观众:我对自己的传法上师非常有信心!但我没有和他见过面,也没有加过微信,所以我在修行中遇到疑问时就没有办法及时请教。请问这样的上师可以作为我修行时依止的上师吗?慈诚罗珠堪布:你可以将这样的上师作为自己修行时依止的上师。比如上师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你没有见过他,但是因为其他原因,你对这位上师有信心,并且可以通过非见面的方式听到上师传的法,进而加以学习,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跟随这位上师学习他教授的佛法,并把他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只要我们有信心,上师或是佛菩萨的加持是没有距离限制的,不论远近加持力都一样。佛陀在世时,斯里兰卡的公主也没有见过佛陀,但她通过当时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来往的商人听闻了佛陀的事迹,然后就生起了强烈的信心,最后她也证悟了,所以距离不是问题。但有一个现实情况,你想请教一些问题可能就没有办法直接从这位上师那里得到答案了。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你就把这位上师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去修行和祈祷,这些都是完全可以的。•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教言精粹丨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修行障碍?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障碍。比如,有些人在看到佛菩萨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生起一些不好的念头,哪怕自己根本不想,甚至很害怕有这些念头,但邪念还是要冒出来。这就叫做障碍。比如一百个人当中,只有五个人是修行人,其余九十五个人都不修行。如果这九十五个人持邪恶见解的话,那么其他五个人一定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虽然他们在往好的方面努力,但有些时候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就会冒出对佛菩萨不恭敬的念头。这都属于内在的障碍。外在的障碍,是指自然灾害和鬼神的障碍等修行上的障碍。鬼属于饿鬼道,因为在堕饿鬼道之前做了很多恶业,所以在做鬼的时候,身体会感受极大的痛苦,精神也恐慌不安。他们极力渴望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别人的身上,所以当他们靠近人类的时候,相信鬼神存在又胆小怕鬼、疑神疑鬼的人就会受到影响——生病或心绪烦躁等;而根本不相信鬼神的人,却很难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些外在的、内在的、精神上的障碍,会阻碍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修行。遣除障碍违缘最好的方法,就是修莲花生大师的法,祈祷莲花生大师。内容出处:慧灯之光官网视频《莲花生大师修法》•
2022年2月15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小乘、显宗、密宗哪个成就最快?为什么?

观众:小乘佛教追求自我解脱,而大乘佛教则是要度化所有众生,就目标来看,小乘佛教比较简单。这是否意味着小乘更容易修,而且能更快速地成就?慈诚罗珠堪布:在密法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小乘佛教的成就是会比大乘快,差不多要经历三世,这一世、下一世、再下一世,就可以达到小乘佛教阿罗汉的果位。而大乘佛教的目标是成佛,按照显宗的修行方法,没有办法三世修成,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从显宗的角度讲,大乘和小乘相比,小乘更快,大乘要比小乘慢得多。但是,后来密法广泛传播以后,小乘佛教的修行就不能算是最快的了。因为如果密法修得好,可以即生成佛,而小乘佛教没有办法即生成就阿罗汉。所以这三者中,修行密法的成就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小乘佛教成就阿罗汉果位的速度,显宗成就佛果的速度是最慢的。主持人:您刚才讲到成就速度不同,密法是最快的,然后是小乘,最后是大乘显宗。那它跟修行的难易程度有关系吗?或只是时间不同?慈诚罗珠堪布:这当然是跟修法有关系的。因为选择直接或者间接的修法,决定了他走的是捷径还是弯路。比如密宗有很多方法让我们直接证悟心的本性,而小乘佛教就没有那么快的方法。不过,小乘佛教要成就阿罗汉果,需要证悟的只是整个空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部分不需要修,所以只要他努力,成就也是比较快的。大乘佛教的显宗,证悟空性的范围很广,需要行持六度万行,虽然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比起大圆满等密法,还是有些绕弯路,所以成就没有那么快。•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教言精粹丨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寿命?

寿命的长短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是由我们过去所造的业来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寿命还没有结束,像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可能让人死掉,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或者通过医疗、佛教的方法可以解决寿命的障碍。但是,一旦寿命结束了,任何方法都没有用,比如药师佛亲自到我们的面前来加持,都没有办法。佛不是万能的,不像上帝、造物主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这样的。佛也要尊重自然规律,所以佛教里面像顺其自然这样的内容讲得比较多,要顺其自然,佛没有办法改变自然规律。如果想要改变自然规律,那我们就要接受佛陀的教育,通过他的方法去修行。这样的话,我们就从源头上改变了(命运)——我们创造了另外一个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重新创造了一个因,这个因会导致另外一种果。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样是可以的。比如说,一个人的寿命结束了,然后药师佛来加持,延长这个人的寿命,佛经里面没有这样的方法,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等亲自降临也是没有用的。这些都叫做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没办法改变的。那命运是不是不能改变呢?命运当然可以改变。改变的方法是什么呢?不是佛想改变什么就改变什么,佛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或者我们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不是这样的。它有因和果,如果你想改变它的果,那就要去改变它的因。有了这个因就会有这样的果,否则就没有办法改变。内容出处:慧灯之光官网视频《慧灯禅修课
2021年10月12日
其他

教言精粹丨清净罪业的方法

我们要清净某一个罪过的话,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我们自己去忏悔,忏悔以后就没有惩罚了,清净了。另一个是没有忏悔,惩罚了以后,最后罪过就没有了。比如说有人犯罪、犯法,在监狱里待了五年、八年或十年,然后就可以回来了;或者如果他没有忏悔,在地狱里面受了苦以后,这个罪最后也就没有了。有这样两种清净罪过的方法。虽然这一辈子当中,我们也许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说不定上一世是有的,所以要忏悔。我们修五加行的时候,大家要认认真真地去修金刚萨埵的修法,要随时随地好好地修金刚萨埵修法。忏悔特别特别重要,如果不忏悔,像(堕)地狱也是一个自然规律。有什么样的因,就有相应的果。内容出处:慧灯之光官网:慧灯禅修课之轮回痛苦•
2021年6月8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有多种宗教背景的人,可以多教合修吗?

观众:堪布您好!我有一个朋友,他自小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在基督教的学校里长大,很感激天主教和基督教带给他的仁爱思想;同时他也很尊重佛教,曾在您的座下受过皈依戒,所以他会把三者合在一起祈祷,请问这样可以吗?慈诚罗珠堪布:这样也可以的。因为他本身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使得他选择既接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仁爱,又觉得佛教的教义很好,所以把三者结合在一起运用,这样当然也可以。其实,基督教和天主教讲的爱,跟佛教讲的慈悲,虽然层次或者范围稍有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佛教的慈悲心,包含基督教和天主教讲的爱;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爱,也是佛教讲的慈悲心的一部分,所以这些本身不矛盾。既然他有这样特殊的背景和经历,又不想舍弃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那么将这三种爱或者慈悲心放在一起修,完全没有问题。主持人:就是可以三教合一?慈诚罗珠堪布:全方位地合一也有点难。因为佛教根本不承认,并且反复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很多佛经中也经常批评这种观点。佛陀的时代还没有基督教和天主教,有印度教。那时的印度教和现在的印度教相比,虽然中间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派系上实际就是一个,应该算是现在印度教的前身。当时的印度教会讲到造物主,也就是各式各样、数量繁多的神。这些神虽然与现在西方宗教承认的造物主——上帝,名字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创造世界的造物主、主宰世界的万能神。而佛教在驳斥这个万能神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现在西方宗教的造物主,所以三教全方位合一比较难。但是因为慈悲心、爱这些部分本身并不矛盾,是共通的,因此他现在的做法也是可以的。主持人:您刚才提到,限于特殊的背景,他可以三教合在一起祈祷。那一般的人是不是没有必要如此,一门深入就好吧?慈诚罗珠堪布:对,学佛就只学佛。但是大乘佛教的经典有很明显的记载,一定要尊重所有宗教。佛教六度中的第三个是“忍辱”,而“忍辱”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包容异教徒或者其他宗教。所以佛教在包容方面做得比较好。•
2021年4月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课程通知】11月22、23、24日 慈诚罗珠堪布讲授《达摩血脉论》

扫描下方二维码(安卓系统请扫描二维码后选择用浏览器打开,iOS系统扫描二维码后可直接下载),下载安装慧声FM客户端,选择“甘露妙语”栏目即可观看课程
2019年11月20日
其他

最新版《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发布

“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比诞生更为重要。”“临终时的任何念头,都对死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慈诚罗珠堪布《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推出后,给许多临终者/亡者及其亲友带来了切实有力的帮助。最近,慧灯之光助念团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的开示,对之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最终由堪布亲自审核确认。本次更新主要是对助念仪轨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加倍咒、发菩提心仪轨、长寿佛心咒、破瓦法、大悲咒、缘起咒、极乐愿文(广版)等。其中破瓦法、大悲咒由慈诚罗珠堪布亲诵。目前,以上内容已在官网、官微同步更新,希望这版更加详尽的《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能够更好地利益有缘众生!助念手册及相关资料下载临终时有什么预兆?助念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助念时和助念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在《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中都为您提供了详尽的讲解。您可以通过下方二维码访问并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查看最新版《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长按扫码查看和使用您还可以在电脑上复制下方网址到浏览器中打开,即可下载整套助念所需的文字和音频资料。整套资料下载网址含整套助念所需文字和音频资料,最新助念实操手册以及最新助念仪轨(文字版、音频版)均已更新。http://api.huidengzhiguang.com/web/zhunian/index.html特别说明:请在电脑上打开此网址下载全部资料,在手机上此网址仅可用于音频的在线播放。助念申请慧灯之光助念团可以为临终者/亡者通过现场助念、网络助念两种形式提供助念服务。助念团的服务对象、助念形式、助念时间和申请方式等详细说明,您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慧灯之光助念团”现场和网络助念服务•
2019年11月13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放生时死掉的鱼和鸟如何安置?

观众:堪布,您好。有时候我们买一些鱼和鸟去放生,在我们放生之前,其中一部分鱼和鸟因为各种原因就死掉了。请问这些死掉的鱼和鸟,我们怎么处理才如法?慈诚罗珠堪布:鸟也好,鱼也好,什么物种都好,死了以后还是要给它们念佛号,这个对它们是有一定帮助的。然后这些尸体怎么处理呢?要考虑不能污染环境。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主持人:所以我们还是要科学地放生,避免这种物命的死亡;然后科学地护生,保证这些物命可以正常地生存。当它们无可避免地死亡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一个正确的方式,并且要念诵佛号,这对它们的来生也能够有一个好的帮助。慈诚罗珠堪布:对。关于佛法的百问千答素材来源:《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慧灯·问道(第一季)》“放生篇”第6期。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了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本书•
2019年7月26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放生的物命被捕捞怎么办?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2019年7月5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让杀生者转行,是否害了人家生计?

每周问道Q:师父,您好!我们一直在提倡让杀生者转行,但这样是不是相当于害了他们的生计呢?因为屠宰养殖这个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我们大家都提倡戒杀、放生了,那是不是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呢?A: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杀生跟放生,从比例上比较的话,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提倡戒杀放生,对杀生的行业来说,其实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说根本就影响不了它。这只不过是为了我们自己修炼慈悲心,或者是挽救一小部分生命而已。即使真的有影响,比如说我们放生跟杀生的比例差不多,或者有一天我们放生的量超过了杀生的量,就会给杀生者的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那这时候我们应不应该倡导戒杀放生呢?我想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是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赚,赚钱需不需要选择手段?如果说只要赚到钱,手段无所谓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想,就人类的生存问题来说,人类首先要尽量地、尽可能地不给其他的物种带来太大的生存威胁,这确实是不合理的。如果说因为某一个杀生的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所以就不能阻止杀生,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有的。比如一百多年前,在西方有长达四百年的黑奴交易。黑奴交易在当时是很多西方资本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很多人的赚钱手段。那个时候,如果我们阻止黑奴交易,同样也会影响到有些人的利益。因为黑奴交易是他们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没有了这个经济来源,他们的经济一定会受到影响。那这个时候我们是选择废除黑奴交易,还是继续赚钱?这时候没有一举两得,只能选择一个。后来虽然很多人受了损失,但黑奴交易还是结束了。回到现在,我想,其实我们在动物身上做的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人类的身上,就变成历史罪过了。但是,因为它们不是人类,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去关心。如果我们认为这种心态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最后,这些就会在人类自身中产生。像纳粹主义的思想,西方的黑奴交易,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的物种,凡是生命,凡是有情众生,我们至少要尊重它们的生存权。我们把其他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把他们的生命转变成金钱,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上面,我觉得这种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也许这样会影响经济收入,但是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去赚钱本身就不太合理。现今社会,我们求生的方法非常多,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对其他物种、其他生命没有太大威胁的生存方法。把杀生这个行业当作唯一的活法,在人类历史上,应该是两百万年、三百万年之前的事情。今天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人类应该尽量地回避杀生才比较文明。
2019年3月8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放生时经咒佛像的加持有作用吗?

每周问道Q:堪布您好。在放生的时候,有些师兄用过门咒、一子续,还有经书、佛像这些加持一下物命,请问这些经书和佛像所起的作用是什么?一定要用吗?A:对,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叫作“过解脱”。过解脱的意思就是,把咒语贴在门框上面,然后从下面来来往往经过的所有人,不管是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发现了这个咒语的、没有发现的,凡是从下面经过的人,他心里就会播下一个种子,这类种子会逐渐成熟。比如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你过去了,虽然不会发生什么,但是无意当中给了你一个能量。就像人体检查一样,有些X光我们的身体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影响的,只是当时我们没有任何的感觉而已。同样的,在这个下面过去了以后,或者是皮肤接触了以后,就播下了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到时候就会慢慢地成熟。成熟了以后,可以开发你的大脑,会让你证悟,让你产生慈悲心。这个是物质的作用,物质的力量是不能忽略的。比如说有些物质,吃了以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这是一样的。这些物质有很多。物质的能量有正有负,吃了或接触了有正面能量的物质,就播下了一个正面的种子,会帮我们快速地解脱。所以在放生的时候,这个环节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刚才讲的是给放生的物种念经,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另外一个,如果有甘露丸的话,就喂给它们,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有一个,如果是大型的动物,可以把这些佛经放在它们的头上。鱼类的话,我们按前面提到的方法过一下,对它们都会有帮助的。这个帮助、这个力量不太容易解释,但是无形当中它就发挥了作用,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Q:谢谢堪布。H:也就是说,在放生、挽救生命的同时,也可以给它们正面的能量,通过这种方式让它们更好地生存下去。A:对对。素材来源:《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慧灯·问道(第一季)》“放生篇”第3期。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了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本文中:H(Host/hostess)代表主持人,A(answer)代表堪布,Q(question)代表提问者,即观众。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本书
2019年2月1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吃素可以代替放生吗?

每周问道Q:堪布好,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吃素就是放生。请问堪布,吃素可以代替放生吗?A:吃素可以间接地保护很多生命,也可以挽救很多生命;放生可以直接挽救很多生命,这两个都有放生的意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些杀戮就是因为有买卖。为什么有买卖?就是因为有人吃,如果没有人吃的话,那就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吃素确实有放生的意义。我们大家都吃素了,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放生。但是如果有“因为我是吃素的,所以我不放生”这种观念,这样也是不对的。如果吃素了、再放生,那就更完美、更有意义了。从自己的健康、环保等各个方面来讲,吃素都有非常好的、很大的利益,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帮助。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放生,那就间接的、直接的意义都有了。
2019年1月18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出家人为什么会用iphone、开豪车、戴名表?

每周问道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Q:堪布您好!网上时常有大众对于出家人出门乘坐飞机头等舱、坐豪车、戴名表、使用最新款的iphone手机等现象的一些非议。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呢?A:我今天没有戴名表,真是太好了!如果出家人刻意地去追求奢侈的生活,把自己变成一个享乐主义者,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因为这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也不符合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更不符合佛的要求。但如果一个人不是刻意地去追求,而是自然就有了,那么有了以后,他是不是一定要抛开这个呢?也不是。小乘佛教里,如果今天一个人出家受戒,受戒完毕以后,他的受戒师父要给他讲十一条要求,佛教里面叫“十一个教言”。其中一个就是对生活方面的要求:生活要做到不堕两边。佛教里面就讲不堕两边,两边是指左右两边,也就是说生活不能走两个极端。
2018年9月28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活佛、仁波切名气越高越可靠?

每周问道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Q:堪布您好!我对佛教也挺感兴趣的,也会阅读佛教相关的书籍。我是否还需要一位师父来带领我修行?A:我们学佛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老师,在藏传佛教里叫上师,在汉传佛教里就叫师父,大乘佛教里平时叫作善知识。师父、上师、善知识都是一样的。全世界任何一个学校里都有老师给学生讲课,没有一个学校是没有老师全靠学生自己去读和学的。我们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老师来给我们讲,更何况佛教内容一般都很深奥,所以必须要有上师或者师父来带。如果没有人带的话,你自己也可以去读,但你能读懂《大藏经》的可能性也就
2018年7月20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皈依后还能吃肉和结婚吗?

每周问道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Q堪布您好。我刚刚接触佛教,有朋友劝我皈依。但我很担心皈依后就不能吃肉了,我实在是戒不掉怎么办?A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很多人都认为皈依了就要吃素。确实,吃素在大乘佛教里非常非常重要,但也不能把吃素和学佛等同起来。并不是说你不吃素就不能学佛了,其实也没有那么严格。如果能够吃素的话,那是最好的选择,实在不能吃素就选择吃三净肉。“三净肉”就是超市出售的肉,市场上出售的肉,不是专门为了我一个人宰杀的肉类。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样的肉叫作“三净肉”。吃“三净肉”,然后学佛,就可以了。如果因为不能吃素就不学佛的话,确实是有点不划算,所以没有那么严重,你可以学佛。吃素暂时不行的话,可以吃三净肉,只要别去吃活的就可以了。Q谢谢堪布。我还有一个担心,好多人都说学佛要清心寡欲,那我还可以结婚吗?A如果你准备出家就不能结婚了,在家人则没有这个要求。最原始的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就有四众弟子。“四众弟子”包括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有男女两种;另外就是在家人,也有男女两种,这四个就叫作四众弟子。在家人包括已经结婚的和即将要结婚的。所以,这个没问题的。素材来源:《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慧灯·问道.第一季》“生活篇”第1期。本书根据《慧灯•问道》节目编纂整理而成,收录了慈诚罗珠堪布、主持人和观众等人的谈话内容。本文中:H(Host/hostess)代表主持人,A(answer)代表堪布,Q(question)代表提问者,即观众。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本书
2018年6月15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如何和习气重的师兄相处?

您好堪布!我身边有很多学佛的师兄,习气特别重,爱搬弄是非,个人作风也有问题。不学佛的话也就无所谓,但在学佛的团体里有这样的人,我就很烦恼。跟这样的人相处的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2018年6月1日
其他

每周问道丨在残酷的竞争中如何保持慈悲心?

您好堪布,您讲得特别好!要学习慈悲心,但是这个太难了。工作压力这么大,我以慈悲心把客户让给竞争对手,我自己就没有业绩了,工资也会比别人低。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2018年5月25日
其他

慧灯之光官网招募

3.负责稿件质量的检查修正,发现和纠正字词、标点、语法错误,消灭常识性、知识性及逻辑性错误,保证体例格式统一规范;
2018年4月4日
其他

禅修班学修说明~第一册

禅修班教材第一册和第二册主要学习佛教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共约一年,建议通过54次共修完成(第一册28次、第二册26次)。各班可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原则上是可以增加不能减少共修次数。
2018年3月11日
其他

迷茫的青春谁做主?

堪布:也许你不是很喜欢现在的专业,但没关系。你坚持学,或许这些知识就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用上,而且会很有用。同时你还可以选择去学习和体验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样你的学习生活就会变得丰富。
2018年3月8日
其他

你认识这个世界吗?

生与死,这是一个我们想要回避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恐惧让我们远离真相。本篇将为我们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看清生命的真相,并鼓励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死亡、勇敢面对,为新一期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2018年3月8日
其他

《心语》栏目征稿——分享您的修行路

修行路漫漫,慧灯常相伴。本平台新设《心语》栏目,邀您一起聊一聊修行路上的感悟和体会,分享您或身边道友的修行故事,以激发同修们的共鸣,增强动力,收获鼓励。
2018年3月4日
其他

禅修班 共修模式

具体方法是:班内再分“小组”,学员根据本班人数平均分配“小组”,每一本书学完之前这个“小组”的人员是固定的,教材的每一课由一个“小组”负责带领大家学习讨论。共修程序包括五个步骤:
2018年3月2日
其他

爸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堪布:对,六度当中的一个,你去看看。它是偈颂的形式,原文有点难,但是有很多的注解、讲解。在里面你一定会找到一些适合你的方法,用这些方法把它化解掉,就没问题了,当它没发生过一样。
2018年3月1日
其他

禅修班 学修制度

班长应尽量控制讨论的过程,使共修紧扣法本,在学员岔开话题时及时提醒纠正。若班长对共修讨论的过程不予管理,或自己带头讨论非学习共修内容的话题,学员可以当场提出意见,或向慧务处直接反映。
2018年2月28日
其他

禅修班 学修简章

以上“本地见面共修”和“网络共修”两种方式,每班都要选出一位至两位班长,在班长的跟进下,每周进行班级共修。共修程序主要包括:学习讨论教材法义和听闻上师讲法视频,进入实修阶段后会安排打坐禅修。
2018年2月26日
其他

春节特稿:不一样的《慧灯·问道》

生与死,这是一个我们想要回避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恐惧让我们远离真相。本篇将为我们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看清生命的真相,并鼓励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死亡、勇敢面对,为新一期的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2018年2月20日
其他

慈诚罗珠堪布2018年新春祝福

在过去的365天,“慧灯之光”秉慧烛,传慧语,紧随慈诚罗珠堪布弘法利生的脚步,走过盛夏与寒冬,飞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将智慧法语传遍世界。
2018年2月15日
其他

【今日直播】慈诚罗珠堪布讲授“金刚萨埵的修法”

为准确获得您的直播观看效果,提高直播质量,请您登录问卷调查页面填写并提交。调查问卷仅限于网站、微信公众号两种直播方式。问卷调查页面地址:
2018年2月12日
其他

【今日直播】慈诚罗珠堪布讲授“实修禅定的正确方法”

为准确获得您的直播观看效果,提高直播质量,请您登录问卷调查页面填写并提交。调查问卷仅限于网站、微信公众号两种直播方式。问卷调查页面地址:
2018年2月11日
其他

慈诚罗珠堪布直播课程回顾方法

2018慈诚罗珠堪布东南亚系列讲座正在进行中,为了方便广大网友重新观看和学习慈诚罗珠堪布的直播课程,不错过每一期的精彩内容,下面介绍两个观看慈诚罗珠堪布课程直播回顾的方法,便于大家随时观看和学习。
2018年2月10日
其他

【今日直播】慈诚罗珠堪布讲授“如何面对病苦(上)”

为准确获得您的直播观看效果,提高直播质量,请您登录问卷调查页面填写并提交。调查问卷仅限于网站、微信公众号两种直播方式。问卷调查页面地址:
2018年2月6日
其他

【东南亚弘法行】2月4日-2月13日慈诚罗珠堪布网络直播法讯

为准确获得您的直播观看效果,提高直播质量,请您登录问卷调查页面填写并提交。调查问卷仅限于网站、微信公众号两种直播方式。问卷调查页面地址:
2018年2月2日
其他

【今日直播】慈诚罗珠堪布讲授“最适合现代人的学佛方法”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index.php/zaixian-zhibo/zaixian-zhobo-2
201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