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這本過目難忘又不忍再讀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首部完整中譯本重新面世 | 劉紹銘譯《一九八四》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2019-07-25

嘿,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又要來了!

不激不隨近期會密集推送

書展新書、

中大書單、

書展攻略等各類信息,

敬請關注。

▼ ▼ ▼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GeorgeOrwell)著・劉紹銘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


《一九八四》是極權主義的最壞狀況。

所有看過這本小說的人,

都會阻止這一天的降臨。

 

或許這是本不需要介紹的書。


《一九八四》,經典的政治寓言小說,被稱為「最好的100本英語小說」(《時代週刊》),刻劃了人民在極權主義陰霾下的生存狀態。與《美麗新世界》、《我們》合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

 

《一九八四》在1949年出版後,一直到1984年(有意思的巧合)才有第一部完整的中文全譯本(不僅未做刪節,還首次譯介了附錄「新語原理」),由劉紹銘翻譯,是《一九八四》公認的經典譯本之一。


今年是《一九八四》出版七十週年,我們選擇了劉教授這個版本再版,一是其中的香港淵源——劉教授1984年受《信報》創始人林行止之邀開始翻譯此書;二是信服劉教授的譯筆。他是文學研究耆宿夏濟安的得意門生,中英文皆駕輕就熟,一向追求譯筆不着痕跡,並往往能譯出原著的時代感。他也曾帶領翻譯夏志清的經典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逐行校正《中國古典小說》,在翻譯上孜孜矻矻,務求文字讀來準確流暢。但與翻譯其他作品不同——

 

「我翻譯過不少英美小說,有些是為了滿足個人趣味,……但以誠惶誠恐的『使命感』從事的,只有《一九八四》。

 

他對翻譯的熱誠至耄耋之年還不減退,現在仍提筆重譯歐威爾另一經典《動物農莊》。


封面設計:何浩



▼  開卷五分鐘 ▼


劉紹銘:為什麼要讀《一九八四》

(摘自劉紹銘〈日見伸展的影子:歐威爾與《一九八四》〉)


如果你沒有看過喬治.歐威爾(GeorgeOrwell, 1903–1950,原名Eric Arthur Blair)的小說《一九八四》,那麼八三年除夕的意義,跟任何一年不會有什麼分別。過一年長一歲。即拿宇宙的年齡來講,一九八四只不過是較一九八三更接近地老天荒的極限而已。

 

但你如讀過此書,知道史密斯和朱麗亞等人的遭遇,那麼你可能自掩卷那天開始,心中便蒙上一層恐怖的陰影——既不想看到《一九八四》所預言的事翻到眼前來,卻又明白這個年份早晚會降臨是不改的歷史事實。

 

以小說藝術來評價《一九八四》,此書算不上偉大,但是如果我們以欣賞福婁拜或亨利.詹姆斯的眼光來看《一九八四》,那我們就辜負歐威爾的心血了。他自己這樣解釋過:「如果我生逢太平盛世,說不定我會措典麗之詞,書寫不夾個人感情的文字。我可能連自己的政治愛憎也搞不清楚,可是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不是昇平之世,使我不得不寫問題小說。」

 

歐威爾對人類的前途,看法很悲觀。可是我們應分清一個事實,歐威爾的看法可能悲觀,但他捍衞自由的決心和做人的態度是積極的。《一九八四》是他一面咯血一面打字寫出來的作品。一個悲觀厭世到了極點的人,絕對無此強烈的使命感。他死前要把這部著作留給我們,無非證明他對人類前途並未絕望。他在《到威根碼頭之路》中肯定了這個信念:「經濟上的不合理現象,只要我們決定哪一天要廢除,哪一天就可以廢除。而且,只要我們有誠意,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倒是無關重要。」

 

看來歐威爾在這方面又顯得太樂觀了。不過我們卻可由此調整看歐威爾兩大政治寓言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 1945)和《一九八四》的觀點——作寓言而非預言看。正如他自己所說,《一九八四》所描述的社會不一定會降臨,但類似的事情卻會發生,除非我們及早預防。

 

歐威爾的精神遺產對英美知識分子有多大影響?我想這不是可以用數字統計算得出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定很深廣,因為《一九八四》與卡夫卡的《審判》(Der Prozess)一樣,是本過目難忘的書。一本不忍一讀再讀的小說。搶新聞、爆黑幕是競爭激烈的美國報界一貫作風,但揭露「水門事件」的兩位記者,說不定就是為了秉承歐威爾的精神而去捋虎鬚的。

 

以此意識來說,世界上多一個《一九八四》的讀者,就是多一個懂得在極權政府下生活是怎麼一回事的人。

 

我們應該多多推廣歐威爾的小說。藉着他文字的感染力,我們才有撥亂反正的機會。只要我們還認識到「無知是力量」實在是強姦了「知識是力量」演變出來的話,那我們可以安慰自己說:「《一九八四》的社會還未出現。」

 

作為「反烏托邦」小說看,《一九八四》有許多前身。別的不說,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就是個驚心動魄的好例子。

 

但如果你在兩書間要作一選擇,我建議你看《一九八四》。

 

如果有人要我列出十本改變我一生的書,我會毫不考慮的選上《一九八四》。



▼  《一九八四》的五個譯本 ▼


如今,《一九八四》已有超過數十個不同的中譯本。我們選擇了五個譯本的相同段落,供大家一覽不同譯者的不同譯筆,也可從中體會劉教授譯文的風格:

 

全書開篇第一段——


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原文:

It was abright cold day in April, and the clocks were striking thirteen. Winston Smith,his chin nuzzled into his breast in an effort to escape the vile wind, slippedquickly through the glass doors of Victory Mansions, though not quickly enoughto prevent a swirl of gritty dust from entering along with him.


劉紹銘譯:

四月中明朗清冷的一天。鐘樓報時十三響。風勢猛烈,溫斯頓.史密斯低着頭,下巴貼到胸前,不想歪風撲面。他以最快的速度閃進勝利大樓的玻璃門,可是狂風捲起的塵沙還是跟着他進來了。


董樂山譯: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鐘敲了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要躲寒風,緊縮著脖子,很快地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不過動作不夠迅速,沒有能夠防止一陣沙土跟着他颳進了門。


邱素慧譯:

這是四月間晴朗而有寒意的日子,時鐘剛敲過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把下顎貼緊胸膛,閃避寒風的吹襲,匆匆遛進勝利大廈的玻璃大門,冷不防一股在寒風中打滾的砂塵也給帶進屋裏。


鈕先鍾譯:

那是四月裡的一個冷晴天,時鐘剛敲着十三點。溫士敦史密士,為了避免寒風的襲擊,縮着脖子,很快的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可是還是不夠快,一道含着灰沙的旋風也就跟着他一同吹進了大門。


孫仲旭譯:

這是四月裏的一天,天氣晴朗而寒冷,時鐘敲了十三下。溫斯頓.史密斯快步溜進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他低垂着頭,想躲過寒冷的風,但動作還是不夠快,沒能把一股捲着沙土的旋風關到門外。

 


第二部 第四章,一首用「新語」寫的歌——

 

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原文: 

It was only an ’opeless fancy.

It passed like an Ipril dye,

But a look an’ a word an’ the dreams theystirred!

They ’ave stolen my ’eart awye!

 

They sye that time ’eals all things,

They sye you can always forget;

But the smiles an’ the tears acrorss theyears

They twist my ’eart-strings yet!

 

劉紹銘譯:

本來不存希望,心事化作春泥。

誰人巧言令色,使我意馬難收?

 

雖說時光最能療創,雖說舊仇轉眼遺忘,

舊時笑聲淚影,歷歷在我心上。

 

董樂山譯:

這只不過是沒有希望的單戀,消失起來快得像四月裡的一天,

可是一句話,一個眼色,卻教我胡思亂想,失魂落魄!

 

他們說時間能治療一切,他們說你總是能夠忘掉一切;

但是這些年來的笑容和淚痕 仍使我心痛像刀割一樣!

 

鈕先鍾譯:

那僅是一個毫無希望的幻想,馬上就像一個四月裡的晴天一樣的過去了。

但是它所激起的一個幻夢,卻已經把我的心都迷住了!

 

他們說時間可以征服所有的東西,他們說你總可以忘記,

但是那經年的微笑和眼淚,現在還是在挑動的的心弦!


你更喜歡哪一款譯文?歡迎在留言中和我們分享~



▼  目 錄 ▼


出版說明

東大版《一九八四》譯本前言

日見伸展的影子:歐威爾與《一九八四》


第一部 

戰爭是和平 自由是奴役 無知是力量

第二部 

本來不存希望,心事化作春泥。

誰人巧言令色?使我意馬難收?

第三部 

栗樹蔭下 我出賣你,你也出賣我……

附錄 大洋邦新語



▼  作者、譯者簡介  ▼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本名EricArthur Blair,英國著名小說家、記者和評論家。作品有紀實文學《到威根碼頭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 1937)、《向加泰隆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以及代表作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 1945)和《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 1949)等。


劉紹銘,1934年生,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嶺南大學榮休教授,著作等身。與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合編的學術著作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1: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深受好評。其他文集包括《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小說與戲劇》、《偷窺天國》、《情到濃時》、《文字不是東西》、《方留戀處》、《藍天作鏡》等。譯作則有《中國現代小說史》及《一九八四》等。


劉紹銘教授在這次書展上總共會出版三本新書,

另外兩本:


劉紹銘、梁淑雯編:《給孩子的港台散文》

➤ 華語文學的世界裡,港臺必須有姓名:劉紹銘、梁淑雯編《給孩子的港臺散文》

劉紹銘:《吃馬鈴薯的日子》
➤ 請關注近期推送



- end -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2019,我們繼續與你看……

 新的一年,繼續與你在一起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年度全書單

➤ 十萬張珍貴底片,真實重現文革的極端年代 | 李振盛《紅色新聞兵》中文版首次出版

➤ 王賡武:繞不開的歐亞大陸 | 書展新書《王賡武談世界史》

➤ 泅過界河,我就踏上了我親愛的祖國的敵國 | 雷光漢《蘇聯流亡記》

➤ 貧困中國的「驚天大逆轉」· 港中大出版社新書《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

➤ 香港、中國大陸、倫敦 90個「他」的故事:江紹祺《華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

➤ 香港電影:誰死了,誰可能活了?| 彭麗君《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增訂版

➤ 「以學生為念」:記沈祖堯校長 | 《校長畢業了》周保松教授序

➤ 新書 | 積極不干預:港英政府的中國通

➤ 書單 | 港中大出版社 ·「邊城思想者」系列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高饒事件 | 集體殺戮 | 紅色工程師 | 中國與周邊

駱駝祥子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高華 | 北島 | 錢穆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