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老汇今年最最最最最不能错过的神剧,请你一定要去看!

间竹 梅花间竹 2022-05-07
在整个剧场业因疫情关停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无数次被问到“如果百老汇重开,你最想看哪一部?”
每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雷曼三部曲》
在疫情前,这部剧可实在太火了——在伦敦上演期间口碑票房双爆棚,赢得了许多毒舌剧评人的交口称赞,什么“世纪神剧”之类的夸张标签都贴上了;2020年疫情前在百老汇短暂的演出也是sold out状态,一票难求。
我怎能不好奇这大家口中的“神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甚至我在亲身去看剧之前,我都刻意不多做功课,避免更多的信息输入影响了冲击力和体验。
实际看剧体验果然很夸张,“名不虚传”的惊呼从开场10分钟左右开始在心里涌现,并且一直保持到第二幕、第三幕,高潮迭起一个个往上翻,直到全局落幕时可以盖棺定论“神剧真是实至名归”,全场起立长久鼓掌。
这全场起立鼓掌完完全全是被震撼后的自发反应。
从剧本、导演、演员到舞台、音乐、灯光,所有的技术环节都可以作为戏剧教科书,难道这就是当代严肃戏剧最好的模样(之一)?
今年啥也不干了,就逮着谁跟谁安利《雷曼》了!
 
说实在的,这剧如果光看简介,是有一定“门槛”的,难免会让人心里犯嘀咕:
“整个剧3小时就3个演员,只有一个场景,会不会太长太沉闷?”
“讲雷曼兄弟发家史(对,就是08年金融海啸里倒闭的雷曼兄弟),是不是需要很多金融知识才能看懂?”
“这么长的话剧,那么多对白,会不会太考验英语听力?”
看完不禁感叹,这些嘀咕不仅多虑了,而且惊人地发现所有这些“门槛”,都通过创新的呈现方式和高质量的完成度,纷纷变成了优点呢!
 
全剧3个多小时长不长?长,但和大多数长话剧(比如近年来的《Angels in America》、《The Iceman Cometh》、《The Inheritance》等)上来先铺垫一会儿、慢慢交待故事背景和人物不同,《雷曼》的开场即高潮,节奏极其紧凑,情节之间连接严丝合缝,演员边说着话呢,整个舞台一旋转就是下一个场景,从阿拉巴马到纽约,从小棉花店到华尔街,一个矛盾接着一个矛盾环环相扣,根本没有任何走神和沉闷的机会,让人有种“一镜到底”的畅快感。
本剧导演是萨姆·门德斯,他最近一部口碑作品是《1917》……这下感觉突然就合理了起来了!
多吹一句萨姆·门德斯,在电影和戏剧领域都有极高造诣的导演有,但是不多。有这位既得过奥斯卡奖和金球奖、又得过托尼奖和奥利弗奖、既能拍出《美国丽人》、《007大破天幕杀机》和《1917》这种商业大片,也能排出《Company》、《Cabaret》、《Gypsy》、《Ferryman》这种经典舞台的导演,对镜头语言和舞台语言的融合何止是炉火纯青,这一部《雷曼》将其大师级的实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熟悉我的读者大概知道我很少通过罗列主创过去作品的方式来介绍,主要因为太没技术含量,维基百科谁不会?可这几部电影和剧我都太喜欢了(除了巧克力工厂)。门德斯爵士请收下我的膝盖!
整个剧的台词极为精巧考究,全篇没有半句废话,哪怕是语气词都经过了反复推敲,而且金句满天飞,有励志的、有讽刺的、也有思辨的,是那种让人时不时就想掏出小本子记下来的那种台词,是让人还没走出剧场就笃定了想二刷三刷的那种台词,是让我这个文字工作者频繁达到颅内高潮的那种台词!
三位英国演员(其中两位是原卡)的台词功底之深厚,英音美音任意切换,发音吐字之清晰甚至是值得大多数百老汇演员好好学习的榜样。可以说,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听得最轻松的一场舞台剧了。即使是金融概念,也会借角色之口解释清楚(比如年轻人给老人讲解、新人给旧人讲解),不会造成任何理解障碍
这三位演员以教科书级别的演技,每人扮演了少说20个完全不同的角色,不管是老掉牙的八旬牧师、牙牙学语的婴儿、叛逆期的青少年、还是性格迥异的各色少妇都不在话下,在角色间无缝切换行云流水,扮演不同的角色之惟妙惟肖的程度,完全让人感觉不到哪怕一丁点的违和感。
加上抽象的旋转舞台和背景LED大屏幕营造出的无穷场景,这充满了想象力的象征手法,就是剧场的魅力啊!大概也布莱希特派别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吧!
(这张是伦敦的剧照。百老汇卡司的剧照太难找了)
对了,虽然这是一部话剧,但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品味到导演对在音乐使用上的别具匠心,从巴赫到莫扎特,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不抢戏的同时也把情绪烘托得极为到位。
总之,一部剧下来,我已经数不出自己有过多少次心潮澎湃,多少次屏气凝神,多少次击节叫好,多少次叹为观止,多少次黯然神伤了

正是有了以上那么多技术上的造诣,这个家族企业的故事才得以被讲述得如此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现在开始有轻微剧透,请谨慎阅读)
这是一个关于格局与勇气的故事,从哥哥到弟弟,从父辈到子辈再到孙辈,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眼界宽、格局大,每一代人都更有胆量去创新,每一次创新看上去都更加冒进也更令人叫绝。而其中的好几次创举,在全球商业史和金融史都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巴拿马运河那一段更是完全出乎意料。
不得不承认,或许历史真的就是少数人推动着转折和前进的吧?
雷曼或许不是最厉害的投资银行,却可能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投资银行。整部剧的史诗感非常强,通过一个公司的兴衰讲述了整个美国商业冒险家们的历史,在一条绳子上串起了南北战争、黄金年代、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二战、计算机革命等等关键大事件,内容宏大而重点清晰,丝毫没有流水账的感觉。
每一次危机都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而到了每一次危机时,当我们在为他们揪心和屏气凝神时,他们总是用一个更大胆的计划来豪赌,然后一次次依靠豪赌的胜利化险为夷,还获得了更大的地盘。我猜,“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或许就刻在了雷曼这个名字的血液里吧。
传承与反叛或许本就是一脉相承,兄弟间、父子间,既有对家族精神的传承,也有对上一辈的反叛,甚至还有对宗教意义的反思。而“雷曼”的下一辈们,正是站在上一辈的积累和支持下,才更有底气去进行更为冒进的决定。(以及还想感叹一句,犹太人的商业头脑真TM不是盖的!)
就像封面上的剪影一样,雷曼兄弟公司就像是踩着高空钢索,每一步都是冒险,每一步都必须稳健,每一步又都是赌博。
而且,只要稍稍出发了一定的距离,就再也无法回头了,要么接着大胆往前走,要么跌下万丈深渊。
每个人走进剧场之前都知道雷曼兄弟最终的结局,雷曼倒闭了,它的倒闭象征着08年金融海啸的最高潮。关于最后这一段,或许由于真相过于扑朔迷离,或许因为彼时董事会里已经早已没有雷曼家族成员,在剧中也只是一笔带过。
但正是因为有一个确定的悲剧结尾,把之前三个小时的辉煌、也是之前一百多年的每一次大获全胜、每一次化险为夷都反衬得尤其悲壮,台上越是豪迈,台下我就越是唏嘘
这种感觉,就像如果你已知晓关羽、诸葛亮、岳飞的悲壮结局,就会使你在看关羽水淹七军、孔明七擒孟获、岳家军大闹朱仙镇等等巅峰辉煌的同时,会忍不住隐隐心痛。
最后一幕,讲述者依然称最初的雷曼三兄弟们做“The Lehman Boys”,多么暖心啊!或许这就是“永远是少年”的意境吧。
 
诚然,如果你说《雷曼三部曲》有“阶级局限性”,只能体现精英主义视角和迎合中产的价值观,没错,任何事物都有片面性,《雷曼》既然能在学院派严肃戏剧的方面做到极致,就不能兼顾其他的视角,你杠就你赢。
对了,《雷曼三部曲》只在百老汇演到2022年1月2日,想看的可千万得抓紧了!
 


购票贴士:
也许是受疫情影响,《雷曼》的票房没有了疫情前一票难求的火爆。不仅有lottery,而且中奖率极高 (lottery.broadwaydirect.com/show/lehman-ny)。
上个星期,仅仅是“梅花间竹”的唠嗑群里,连续两天晚上每晚都有10张lottery中奖,竟然都能组成“雷曼观剧团建”了!

其中一天中奖的庞大队伍
或许,其实就是因为唠嗑群里的“竹友”们的神秘力量而产生欧气尤其足呢?!
(有兴趣一起聊天和捡福利的盆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进群”获得进群方式哦)



你应该还会喜欢

百老汇音乐剧正式重启!观剧攻略看这一篇就够了
百老汇折扣票最全攻略,别再花冤枉钱了! 
剧场关门,戏剧从业者咋办?| 45个戏剧人的2020
从“永不关门”到“继续停演”,百老汇经历了多少博弈?
两位纽约百老汇博主在百年剧院办了一场音乐剧婚礼

单篇剧评,预热一下
Lion King | Hadestown
Dear Evan Hansen | Slave Play
Harry Potter & The Cursed Child
Phantom Of The Opera | Anastasia
My Fair Lady | Once On This Island
Lifespan of Fact | Beautiful | Ferryman
The Prom | The Band's Visit | Last Match
Junk | Head Over Heels June Is The First Fall

【梅花间竹】
唯美食与音乐剧不可辜负

经常写点字,有时打鸡血,
偶尔小纠结,从不咪蒙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