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四)


这个夏天,定位几本好书研读,静习之,深悟之。iResearch全新推出“学术书摘”栏目,为您呈上外语学术新著摘选,陪伴您在智慧的旅途。


本期精选《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一书中的部分内容,邀您共读!


新书速递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点击链接了解本书)


前篇回顾: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一)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二)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三)



 


作者:王文斌

ISBN:978-7-5135-7518-8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定价:92.90元


图书简介

 

对比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本书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角度审视英汉语的表现行为,触及这两种语言的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力图揭示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


全书共十章。第一章通过对英汉语言表象的观察剖析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第二章从英汉语言基因的角度探讨两者的本质性差异;第三章聚焦英语中的be和汉语中的“是/有/在”,考察英汉语存在时空性差异的深层缘由;第四至九章分别从英汉语的词汇、句子和语篇等方面展开论述,阐释英汉语在不同层面所体现出的时空性差异及其深层缘由;第十章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论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习得现象,借以探讨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本书力图兼具学术性前沿性引领性,适合外语学科语言学和汉语语言研究领域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阅读和参考,也可供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语言文化感兴趣的学者浏览和借鉴。


内容框架

 

绪  论

第一章 英语重时间性与汉语重空间性

第二章 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第三章 英语的be与汉语的“是/有/在”

第四章 英语的词构与汉语的词构

第五章 汉语词汇的空间性特质

第六章 英汉进行体标记的语法化差异及其时空特质

第七章 英语句构具有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句构具有中国绘画特征

第八章 汉语流水句的空间性

第九章 英汉篇章结构的时空性差异

第十章 英汉时空差异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行为考察

后  记 


英语的动词和汉语的名词

 

动词在英语表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名词在汉语表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沈家煊(2007,2009a,2009b,2010a,2010b,2012a,2012d,2014b等)致力于名词与动词的研究,并于2016年集以往几年的研究成果于一书,出版了《名词和动词》(沈家煊 2016),其要旨就是汉语里的名词和动词是“包含关系”,即名词包含动词,动词属于名词,二者属于上位与下位的关系;而印欧语(英语属于印欧语)里的动词与名词是“分立关系”,名词是名词,动词是动词,名动分立。我们与沈家煊的观点既有契合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契合之处在于沈家煊所论的汉语“名动包含说”,其实质就是我们在此所言的汉语空间性特质,这是因为若说名词包含动词,动词是名词的下位范畴,就等于说汉语注重名词,而名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表达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长、宽、高的空间特性,所以汉语重名词,其实质就是汉语重空间,这是本书所持的观点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所说的汉语重名词、重空间,并不等于说汉语没有动词,因为事物的行为或动作在语言中都需要借用动词来表达,而是说即便是动词,在汉语中也经常被名词化,行为或动作经常被名物化。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再做交代。笔者与沈家煊观点的相异之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单说汉语重名词,还无法解释汉语句子和篇章结构中所表现出的块状性和离散性特征;二是说英语是名动分立,名词是名词,动词是动词,这等于说英语里动词和名词的地位同等重要。而我们认为,在英语里动词的重要性高于名词,这是因为任何完整的英语句子结构,都必须有动词,动词始终是句子的中心,携带着丰富的时体信息,而且不论句子结构多复杂,句子有多长,主句中的动词始终是核心,是其他子句关于时体信息表达的参照点。笔者拟在下文首先探讨英语动词在句子结构中的重要性,在此需先声明两点:一是英语动词是时体信息的载体;二是西方语言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句子结构。


 英语动词是时体信息的载体

如上所述,英语主要有16种时体表达形式,它们的核心就是动词的不同形态变化手段。这些不同的形态变化手段的宿主就是动词,即这些不同的形态变化手段必须依附于动词才能得以表达。Palmer(1974:1)在论析英语动词时强调,语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其动词的特征(verbal features)几乎完全需要借助各种屈折变化(inflectional changes)来表达;另一种是其动词特征根本就没有屈折变化。前者如英语,后者如汉语。Palmer(1974:2)进而指出,说欧洲语言的人总是期待他们语言中的动词能传达出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如过去、现在或将来。也就是说,借助动词的屈折变化,即动词的形态变化,欧洲人(包括英美人)能准确地表达各种时间信息。由此可见,句子中的动词始终是传达时间信息的主体,一旦离开动词,表达各种时间信息的形态变化就会无所归依。这就是我们在前文所说的:英语中只要是句子,就必须有动词,而句子中只要有动词,就必须有形态变化,借以反映各种时间信息。如(50)和(51)这两个汉语句子所表达的信息,若用英语来传达,就必须分别表达为(52)和(53),其中明显增加了be动词。我们可以说,英语在此之所以增加be动词,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传达时间信息,否则就会像汉语那样,可以不出现“是”。


(50) 我很高兴。

(51) 今天星期一,昨天星期天,明天星期二。

(52) I am very happy.

(53)Today is Monday. Yesterday was Sunday.

Tomorrow will be Tuesday.


通过以上例子对比,英语重动词、重时间的特性由此可见一斑。况且,动词本身就是用来表达事物的行为或动作,而任何行为或动作,均具有时间性,这是我们在上文就已强调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说英语重动词,因为动词本身具有时间属性,这并不意味汉语中没有动词,恰恰相反,汉语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动词,但汉语句子里的动词形式并不携带任何时间信息,这是因为汉语句子里的动词形式均为光杆动词,并不像英语句子里的动词那样,能借助各种形态变化来传达各种相关的时间信息。


英语句构分析:以动词为中心

在谈及英语动词时,Palmer(1974:1)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关于英语句子结构分析的各种专著或论文中,所研究的对象绝大多数是英语的动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或其他词类,其主要原因就是动词是句子的中心,若不对动词进行仔细审视,任何句法分析就无从谈起。诚然,目前流行于语言学界的许多句法分析方法或句法-语义接口(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分析,无不以动词为研究焦点。


譬如说,在乔姆斯基所倡导的形式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形态变化节点”(INFL node)是指用一致关系(agreement)表示主语的形态变化特征,用时态表示谓语的形态变化特征,而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多半就是动词。这是Chomsky(1981)在“管约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中提出的涵盖多种语法特征的一个抽象组成成分,包括一致关系和动词时态特征,其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 → NP INFL VP”把句子作为INFL的一个投射,即S是INFL的一个成分,这符合X-阶标理论(X-bar Theory)。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S → NP INFL VP”是“INFL 1 → NP INFL 0 VP”的缩写形式。由此可见,动词无疑是乔姆斯基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再如Goldberg(1995)所著的《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一书共十章,内容包含动词和构式的互动、构式之间的关系、论联接、部分能产性、英语双及物动词、英语致使–移动构式、英语动结构式、英语way构式等,其考察的焦点无不与英语动词紧密相关。在由Katz & Fodor(1963)提出的“标记语言”理论中,次范畴化信息以及词的词义信息等也均以动词的词义为前提。如次范畴化似乎仅与动词的句法行为相关,但其实离不开对动词个体的词义特性的关注,比如英语动词可以次范畴化成love、walk、put、give、donate等子类,分别受到以下句法框架的限制,即这些动词必须分别出现在句法框架的“_”位置才符合英语句法的要求:



动词love是及物动词,所以必然牵涉到施事和受事;walk是不及物动词,所以仅需要施事,而不需要受事;put虽是及物动词,但其内在的词义特性不仅仅在于“放”就能了事,而且还需要“放”的处所,所以在其受事后还需要出现表明处所的介词短语;give是双及物动词,所以可以跟两个宾语,出现“与格结构”(the dative construction)。但是,就其词义而言,因为give作为一个表达“给予”之意的动词,不仅应该表达出将某物“给予”何人,而且要表达出“给予”何物,所以在英语中(54)是不成立的,而(55)才是正确的。如:


(54)*Mary gave George.

(55)Mary gave George a watch.


当然,若要突显“给予”的对象,则可借用to这一介词,如“Mary gave a watch to George.”。动词donate与give不同,却与contribute的句法行为相似,均需要突显“捐赠”或“贡献”的对象,即更偏重于对受益人的强调,所以需要出现to这一介词,如(56),而不可能出现类似于(57)的句子:


(56)Robert donated/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of money to Brown.

(57)*Robert donated/contributed Brown a great deal of money.


但是,可以出现(58),而不可能出现(59)那样的句子:


(58)Robert donated/contributed to the charity.

(59)*Robert gave to the charity.


由此可见,词所携带的句法特征实际上受制于该动词的词义特性,因此,在讨论词的次范畴化时,不仅需要顾及动词的句法特征,其实更需要关注动词个体的词义特性(王文斌 2009)。同样,在探讨词际组合关系时,我们不能不考虑词的选择限制(selectional restriction),而这实际上又与动词的词义特性相关,因为选择限制其实就是语义限制(semantic restriction),即词与词在句法结构中彼此之间的共现(co-occurrence)受到词义的制约,或者说句内相邻词语之间的关系必须在词义上相匹配。譬如说,动词eat作及物动词时,在句法上必须有其作为主语的施事和有其作为宾语的受事,而且其施事必须是有灵事物(animate entity),其受事是具体事物,如(60)。但如果是(61)这样的表达,那就是句子异常(anomaly)。


(60)George ate an apple.

(61)*The window ate honesty.


由此可见,一个动词的句法行为往往会受到其内在词义特性的限制。其实,即便在逻辑语言的命题表达中,动词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在表达式中常常得到突显,如:


(62)John sent Mary a watch.

(63)Send (x, y, z)=CAUSE (x, COME-ABOUT (z, HAVE (z, y)))


在(63)中,动词send是核心要素,在逻辑语言的命题表达式中处于十分突显的位置,其中的x为执行者,y为直接宾语,即动作的直接承受者,z为间接宾语,即受益者。一般来说,这一表达式的意思就是“x使z具有y”。在这一表达式的逻辑操作中,有些语言学家会省去COME-ABOUT这一步,将其简单表达为:


(64) Send=(x, ( (z) HAVE (y) )) CAUSE


但不论怎样表达,动词始终是一个关键成分。可有些汉语句子没有动词,若说“我河北人,他河南人”,恐怕就难以借用这种逻辑语言的命题表达式了,除非说这里省略了动词“是”。


可见,英语的句法研究,始终离不开对句子中动词的关切。但是,如上文所言,在汉语中常会出现名词性谓语句。同时,汉语中还存在另一种颇具特色的独语句。对此,下文将分别予以陈述。


  汉语名词谓语句

所谓名词谓语句,就是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其中没有动词。在汉语中,为表达事物的行为或动作,大多数句子均有动词,但是,有时事物的行为或动作在句子中并不是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所以仅出现名词就能组成句子,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朱德熙(2014:103)发现,名词谓语句一般可以加动词“是”,否定的时候在其前面加“不”,组成“不是”这一否定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名词谓语句都可以在肯定式中加“是”或在否定式中加“不是”,如:


(65)他这个人挺圆的眼睛。

(66)*他这个人是挺圆的眼睛。

(67)*他这个人不是挺圆的眼睛。

(68)每人五元。

(69)*每人是五元。

(70)*每人不是五元。


在英语中,名词谓语句几乎是不允许的。如上所述,凡是完整的英语句子,就必须要有动词出现,除表达行为或动作之外,就是借以传达明确的时间信息。英语中不可能出现如下句子:


(71)*He an idiot. (他傻子。)

(72)*The day after tomorrow Saturday. (后天星期六。)

(73)*The boy big eyes. (这孩子大眼睛。)

(74)*This overcoat mink collar. (这件大衣貂皮领子。)


以上四句均由名词组成,明显不符合英语语法,但汉语中同样的句子结构却完全属于正常的句子。朱德熙(2014:102-103)将这种句子称为体词性谓语句,即名词、时间词作谓语。他认为,谓语前都能加上轻读的“是”转化为动词性谓语,否定的时候用“不是”,如:


(75)他(是)傻瓜。       他不是傻瓜。

(76)他(是)外国人。    他不是外国人。

(77)今天(是)元旦。    今天不是元旦。

(78)明天(是)星期天。明天不是星期天。


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名词谓语句都可以添加“是”,而且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必要。若认为汉语名词谓语句是由主谓句省略动词组成,这恐怕是一个过于简单化的看法,因为不少名词谓语句根本就无法添补动词(黄南津 2008),如:


(79)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论语·乡党》)

(80)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於此矣。(《韩非子·五蠹》)

(81)金瓦九重墙,玉壁珊瑚柱。中夜来相寻,唤欢闻不顾。(《欢闻变歌》)

(82)于是选朱汗之马,校黄金之埒,红阳飞鹊,紫燕陆沈,唐成公之骕骦,海西侯之千里,莫不饮羽衔竿。(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

(83)夜风吹,香气随。郁金苑,芙蓉池。秦皇辟恶不足道,汉武胡香何物奇?

(庾信《对烛赋》)

(84)谁家妖冶折花枝,蛾眉睇使情移。青铺绿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美人年岁可十余,含羞转笑敛风裾。(刘孝威《拟古应教》)

(85)现在正是下班时间。车流,人流,在街上进行“竞赛”。一张张陌生的脸,一双双陌生的眼睛。(郑万隆《红叶,在山那边》)


再者,有些名词谓语句如果可以添补动词,那么可添补的动词不一定就是“是”,也可以是“有”,也可能是“满”,如:


(86)她四十岁。

(87)每人两碗。

(88)她是四十岁。

(89)她有四十岁。

(90)她满四十岁。

(91)每人是两碗。

(92)每人有两碗。


又如:


(9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此句除了可以添加动词“是”之外,还可以添加“靠近”“临近”“挨近”“远离”等。如:


(94)美丽的草原是我的家。

(95)美丽的草原靠近我的家。

(96)美丽的草原临近我的家。

(97)美丽的草原挨近我的家。

(98)美丽的草原远离我的家。


其实,朱德熙(2014:220-221)针对句子结构省略的观点曾提出:


省略的说法不宜滥用,特别是不能因为一个句子意义上不自足就主观地说它省略了什么成分。譬如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对售票员说“一张动物园”,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什么也没省略。我们不能因为这句话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意义不明确,就硬说它是“我要买一张上动物园去的票”之类说法的省略。


对省略说的观点,吕叔湘的态度更是明朗。吕叔湘(2010:59)指出,省略有两个条件:一是一句话若离开上下文或说话的环境,其意思就难以明确,须添补一定的词语其意思才能搞清楚;二是经添补的词语实际上是可以有的,并且所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这样才能说是省略了这个词语。


从上文所举的例证中我们不难看出三点:一是有些名词谓语句的意思已十分清楚,不需要添补动词“是”;二是有些名词句意思已极为明朗,若要添补可能会产生画蛇添足之嫌;三是有些名词句若要添补动词,那就会有两种或甚至三种可能,而不是唯一的可能。我们认为,汉语的名词谓语句是汉语有别于英语而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与汉语偏重具象思维,即空间性思维紧密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分析论述。我们在此仅强调一点,即关于省略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按照印欧语的语法分析框架来硬套汉语句子结构的结果。汉语句子本身就不以动词为中心,对动词并不十分倚重,因为动词本身无需传达时间信息,所以在能不用动词的地方就不用动词,除非是出于表达行为或动作的需要。


汉语独语句

在此所谓的独语句,是指名词或名词短语独立成句的句子,属于非主谓句。虽然难以分出主语和谓语,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能传达完整的意思。


关于汉语独语句,目前研究成果极少。从目前可查的文献资料看,只有姜志英(1986)、张学彬(1986)、张炼强(1998)和韦世林(2001)等几篇论文面世,在《中国语文》《汉语学习》《语言科学》《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与应用》《华文教学与研究》《民族语文》等杂志上均未见相关论文的发表。其实,以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汉语独语句,也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为英语所无, 很值得我们注意并进行深入的审视。


在汉语中,独语句时常出现,或用来渲染气氛,富有表现力;或用来烘托意境,引人入胜;或用来抒发心绪,深沉强烈;或用来表达态度,干脆果断;或用来传递信息,简洁突显;或用来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用独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如以下例子中加下划线的部分:


(99)夜,堤边。(田汉《田汉选集》)

(100)自由市场。百货公司。香港电子石英表。豫剧片《卷席筒》。羊肉泡馍。醪糟蛋花。三接头皮鞋。三片瓦帽子。包产到组。收购大葱。中医治癌。差额选举。结婚筵席……(王蒙《春之声》)

(101)喜报。彩绸。剪刀。新建的巨轮下水了。(公刘《母亲——长江》)

(10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103)断桥。父亲。山菊。油瓶。乱七八糟的念头在石青枫的脑子里闪现。(《百花洲》1985年第4期)

(104)碧水,蓝天,青峰,绿原。呵,漓江,一幅迷人的画,一条醉人的江。(《体育报》1985年11月6日)

(105)北京很美,红墙,灰墙,绿树掩映,景山山的高榭,北海的浅山浅水,幽静的小巷深处,广告林立的王府井大街。(《收获》1981年第4期)

(106)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鲁迅《祝福》)

(107)素儿比花儿好看,就是天天上工,风吹太阳晒,皮子稍黑些,温静的眼睛,长长的辫子,小小抿着的嘴,爱说话,红格子褂,青布鞋,肩上打的补丁,由于颜色相配,针线细密,不容易看出。(《青春》1981年10月号)

(108)荒山。废弃了的梯田。合格的与不合格的鱼鳞坑。成活了的与半死不活的桧柏树苗。红的、黄的、绿的草。仍然不肯从枝头抖落的枯叶。缓缓地升腾着水汽的茶杯里的新茶。(王蒙《活动变人形》)

(109)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吃食担,胡琴,麻将,留声机,垃圾桶,光着的身子和腿。相宜的是高等华人或无等洋人住处的门外,宽大的马路,碧绿的树,淡色的窗幔,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鲁迅《秋夜记游》)

(110)笑声。同班同学的笑声。天真无邪的笑声。烂漫友善的笑声。(刘心武《如意》)

(111)一张张黑人的面孔,一双双凸出的嘴唇……(谌容《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112)从窑洞出来,我们一行来到后山坡的枣树底下,冷月清风,白雪孤坟, 坟头上几茎枯草在寒风中飘摇,墓地边的酸枣树在夜空下悲泣。(谌容《白雪》)

(113)…… 春风。秋雨。晨雾。夕阳。(贺敬之《放声歌唱》)

(114)潇湘的黄昏。长沙北门外子羽之家。(田汉《秋声赋》)

(115)一九四一年,春末,一个轻风薄雾的黎明。

徐州与蚌埠之间,津浦铁路东侧,敌占区里。(薛克扬《连心锁》)

(116)蔚蓝的晴空,火红的彩霞,雪白的大地,苍绿的山林,炊烟袅袅的小燕村,山坡上蠕动的牛羊群,江山秀丽多娇。(《现代汉语辅导与习题集》)

(117)五彩缤纷的田野,栉比鳞次的厂房炼塔油罐,蜿蜒西去的长堤,金波鳞鳞的大海…… 整个杭州湾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现代汉语辅导与习题集》)


笔者在此之所以举这么多例子,仅想说明,独语句在汉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若照搬原文结构直译成英语,便成为破句,不符合英语语法。这种句子初看似乎是一种省略句,但其实在多半情况下既难以分出语法成分,也很难补充任何语法成分,否则就会显得拖沓不自然,产生“狗尾续貂”之嫌。如:


(118)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19)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薛克扬《连心锁》)


(118)和(119)两句读起来干净利落,语义自明,但若想补全这两个独语句,却很困难,因为存在多种可能性,如:


(120)天都下了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1)竟然不顾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2)下了这么大的雪了,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3)地上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4)外边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5)今天下这么大的雪,李大爷到这儿做什么来了?

(126)随着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7)听到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8)响起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29)传出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0)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1)我们听到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2)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3)不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134)人们忽地听到远处传来了一阵剧烈的马蹄声,骑兵大队疾风似的驰出了乱坟滩。


不管怎样试图去补全这两句话,似乎都觉得别扭。尽管存在补全句子的多种可能性,但不论哪一种,都会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弊。


从上文的各种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独语句是汉民族偏爱具象思维的表征形式,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即呈现出块状性和离散性这两个显然的空间性特征。我们认为,汉语之所以存在丰富的名词性独语句,就是因为它与汉语的名词句一样,表现出汉语重名词、重空间的特点。


*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及注释已省略

 相关阅读

学术书摘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信奉和践行的故事》(一)

学术书摘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信奉和践行的故事》(二)

学术书摘 | 《跨文化能力研究》(导论 上)

学术书摘 | 《跨文化能力研究》(导论下及各章简介)

学术书摘 | 《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

学术书摘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一)

学术书摘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二)

学术书摘 | 《作者》(一)

学术书摘 | 《作者》(二)

学术书摘 | 《民族》(一)

学术书摘 | 《民族》(二)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一)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二)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一)

学术书摘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二)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一)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二)

学术书摘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三)


猜你喜欢


新书推荐 | 《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语料库与学术英语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生态女性主义》(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作者》(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推荐 | 《跨文化能力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新书速递 | 《民族》(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