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九——天堂书店飘书香

邵斌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2-04-24
邵斌,一位长在江南的青年语言文化学者,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访学期间,且行且思,且思且吟,积稿而成一部二十余万字的文化随笔集,全书图文并茂,取名《比利时光》,于2015年3月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里推出的《比利时光》系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这一部分向大家介绍访学的申请过程、寻找住宿的经历,鲁汶城、鲁汶大学以及作者所在的研究所的人、物、事。第二部分是“比利时光:语言与文化”,包括比利时的语言、各种由异国语言生发的趣事以及中比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第三部分是“比利时光欧陆风”,这一部分作者行走在欧陆大地,边走边看,写下对欧洲其他城市,如巴黎、柏林、布达佩斯等城市的观感与体悟。
万千欧陆风景、风情以及风雅都被作者一一捕捉,异国的岁月在《比利时光》中被浓缩成一颗巧克力、一杯啤酒,供大家欣赏和品咂。

十九、天堂书店飘书香


2012年圣诞期间,从鲁汶接连两次去了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马城在荷兰最南部,是荷比德三国的交界处,自古繁华。马斯河穿城而过,将城分为东西两边。马斯特里赫特亦由此得名,Maastricht起源于拉丁文的“mosae trajectum”,意思是“跨越马斯河(Maas)的地方”。据说,公元前50年至公元4世纪末,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村落,所以马城素有“荷兰最古老城市”之美誉。1991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在马城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欧盟成立的标志,也让马城名噪一时(最近英国脱欧,估计在谷歌里搜索Maastricht的英国人也不少)。而我之所以二赴马城,除了马城风景秀丽外,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去居然把它的重要一景“天堂书店”给漏了,对于读书人而言,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故隔了一天又去,乘兴而去,尽兴而归,不亦快哉。
    
谁让它是天下第一书店呢!2008年英国《卫报》评选了“全球十大最美书店”,马城的Selexyz Dominicanen书店名列榜首。在马城市政厅广场前往中心广场的路上,有一所教堂,教堂的大门不是通常的木门,而是赭红色的铁门,宛如生锈了一般,颇有历史感,上面刻着各种字,其实是“书”在各国语言中的写法。这就是著名的Selexyz Dominicanen书店,一座置于教堂中的书店。Selexyz 一词是书店品牌,而Dominicanen则是14世纪欧洲两大修会之一的“多明尼肯修会”。
教堂的历史要追溯到13世纪。1267年,一群多明尼肯天主教会的修道士开始在此修建教堂,直到1294年竣工,它成为尼德兰地区第一个天主教堂。此后马城历经战乱,荷兰、西班牙和法国都曾占领此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多明尼肯教堂所在区域被法军占领,多明尼肯修会成员纷纷逃亡出境,教堂的功能废弃了,它曾经被用作马厩、军队驻扎所,后来则是展览场所、自行车停放点等。直到2004年,Merkx + Girod设计事务所应荷兰书商公司Selexyz之约,别具匠心地将其改造成一个美丽的书店。
    

走进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抬头是教堂的穹顶,上面还有些斑驳的壁画。左边则是教堂的大柱子,本来是用来分隔教堂中厅和左侧偏厅的,右边则搭了一个三层的大书棚,上面摆满了书架。一直往里,发现教堂的祭坛居然被改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咖啡厅,咖啡厅里的桌子形状是一个十字架。边喝咖啡边看书,座椅后就是教堂壁画。教堂的窗户很大很多,透光性很好,没有一般教堂那种昏暗的压抑感。里面的黄色灯光很温馨,但又不至于明亮到破坏教堂的气氛。书店大厅,即教堂中厅的书是摆放陈列在书桌上,给人感觉空间很大,而右侧则因为有三层大书棚,则显得满,搭配适宜。



书店里多为荷兰语书,我无法阅读。但徘徊其间,有着看不完的风景,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排着长长队伍买书的顾客。在这里购书,想必是别有一番滋味吧。这是教堂书店,是一家开在天堂的书店呢!在这样美丽的书店里游走,我怎么能不喜欢马城呢?我欧洲之游的体会,在“梵城归来不看庙,罗浮归来不看馆,列日归来不看(车)站”之余又添了一句:马城归来不看(书)店。 除教堂书店之外,马城可观之处颇多。马斯河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河上有桥五座,最古老的一座名为圣塞尔法斯大桥,据说是荷兰最古老的大桥。桥上有别具风味的路灯,是用霓虹灯圈成一个个圆柱,宛如中国的灯笼,望去灯火阑珊,煞是好看。

马城的圣诞最“圣”最“诞”。 Vrijthof广场的圣诞市场把人带到圣诞的气氛中去。各种小孩子的娱乐游戏,旋转木马、摩天轮、滑滑梯等,还有各种吃的穿的戴的,一应俱全。演奏着圣诞音乐的乐队,圣诞老人的雕像,还有一个巨大的溜冰场,中间有一棵银光闪闪的冰做的圣诞树。和鲁汶不同的是,这里每家店铺都造型各异,形状、摆设、灯光等各有其美丽之处。整个圣诞市场的背景是高耸的教堂,一是古朴雄伟、双塔凌云的圣塞尔法斯教堂(Saint Servatius Basilica),一是鲜红如血、削瘦秀美的Sint-Janskerk教堂,另一边则是装饰风格不同但美丽如一的各种咖啡吧。
马城的美也体现在它的古意中。马城也有城墙,但其城墙不像伊普尔那么完整,这边一段,那边一段,有一种残缺的美。地狱之门是13世纪的城门,也是荷兰最古老的城门,保留至今,依然发挥其功用,有车子和行人从门下进出。为何称为“地狱之门”呢?中世纪的欧洲曾流行黑死病,城门对面的一座白色小屋(Pesthuis)是当时收留隔离黑死病人之所。换句话说,出了这个城门,方才来到地狱。地狱之门外,还有一段城墙,墙外有两渚,中有喷泉,旁有垂柳红枫,渚内水鸭嬉戏,活泼有趣。出城走20余分钟,则至一山丘,即为圣彼特山(Sint-Pietersberg),上有一城堡,建于18世纪,城堡呈方形,每边各有上下两排数十个炮眼,瞄准来进犯的敌人。马城还有水车一座,吱吱呀呀地仿佛在诉说着其过往历史。
马城的美还体现在马城人的精心布置中。和比利时不同,荷兰的建筑较为艳丽,街道中间是石头铺路,但两边的建筑,比利时的多讲究齐一,而荷兰的似乎更讲求变化。相邻的两间房设计和颜色也多有不同,外面的装扮也各异,但都别出心裁,夺人眼球。有些房子窗户是往外翻开的木窗,窗呈白色,偶有红色点缀其中,非常美丽。圣母教堂边上的广场,大树上挂满了一盏盏圆圆的霓虹灯球,像是气球漂浮于其上。游走于马城,问了若干次路,荷兰人为人热情,英语熟练,让人不觉旅行之苦。

第一部分——比利时光:城市和大学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一——结缘鲁汶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二——住在艾晗堡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三——市镇与学袍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四——大学小史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五——老鲁汶 VS. 新鲁汶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六——图书馆的涅槃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七——图腾和钟乐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八——读书郎与怀仁厅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九——鲁汶的头脑风暴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ICAME, I saw, I experienced


第二部分——比利时光:语言和文化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一——语言不通的痛与乐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二——鲁汶植物园的“中国苹果”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三——字母U和V的故事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四——Chinamur、Delhaize和Amsterdam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五——鲁本斯、金尼阁和杭州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六——鲁汶、卫匡国和留下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七——南怀仁会议和《红灯照》

访学札记 | 比利时光,连载十八——在法兰德斯战场


【声明】感谢邵斌老师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授权iResearch刊载此文。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