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处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2-12-24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佛门礼仪》

《佛经导读》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护教集》

《云水天涯行脚僧》

《佛学论文集》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编者按:《印度佛教思想史》是2017年12月河南佛教学院首届研修班课程之一,随顺河南佛教学院因缘,2018年-2019年3月继续开课。为方便学生学习,把部分资料发布到平台上。愿有缘阅读到文章者,珍惜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菩提路上亲近善知识,趋向解脱,离苦得乐!行愿 合十  2019.3.3

      《印 度 佛 教 思 想 史》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在佛教诞生前,印度宗教文明是怎样的?《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我们已学习以下内容,请点击阅读《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第一章 印度的宗教文明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动机与研究方法 第一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学习意义  第一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与大乘佛教的真价值 第一课3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的宗教文明  第二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起源的史学背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 第二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婆罗门教的“业感轮回说”第二课3

      第二章 人间佛陀的一生

为什么诸佛世尊成佛都要在人间?

佛陀的一生 第三课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一生的启示—“无意义的苦行,当远离” 第三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与十二因缘顺逆观 第三课3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人间佛陀的足迹—古仙人道 第四课1

【佛涅槃日】佛弟子对佛陀的永恒怀念

【人间佛教出世观】—执着“五欲”之苦与“灭苦”之法

      第三章 早期佛教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世间正见与出世间正见 第四课2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陀的中道正法,人间佛教之特色 第四课3

【问答】佛为何不超度众生到天上或净土?

【硕士课程】正见为先导的中道行——《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5

【硕士课程】佛陀教法的核心教义——《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6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教史的分期法”第五·1

【硕士课程】《印度佛教思想史》佛经的结集·小乘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区别 第五·2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阿含经》的思想

佛教戒律的精神

你信的是“人间佛陀 OR 天上的佛”?

【课程】近行定·九住心——《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课程】南传佛教纲要书《清净道论》

       

     第四章 佛教僧团的分化

【课程】佛教僧团的分化—《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僧团分化的原因 

       一、提婆达多破僧和合

【课程】提婆达多“破僧和合”事件——《印度佛教思想史》

      二、第一次结集与佛陀遗命“小小戒可舍”问题

【课程】佛陀遗命“小小戒可舍”——《印度佛教思想史》

       、阿育王与佛教国际化的弘扬传播

【课程】阿育王与佛教国际化的弘扬传播

【课程】阿育王与大天五事——引导佛教向大乘法演进

      第三节 部派佛教思想大义 

      一、佛陀观

你信的是“人间佛陀 OR 天上的佛”?

【问答】佛为何不超度众生到天上或净土?

      二、舍利与舍利塔

【课程】佛舍利与舍利塔的崇敬——《印度佛教思想史》

      三、释尊法身

      四、生死与轮回 

【课程】“生死与轮回”的问题

【课程】生死轮回之“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报相续“说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力转移说”

     五、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一、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

      1、一念见谛的顿悟派

      2、次第见谛的渐修派 

      二、见灭得道与见苦得道

     三、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

“一念见谛(顿悟)与次第见谛(渐修)”的实修实证问题


      第五章 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大众部与有部的特质

【佛史课程】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第三节 南传佛教论藏《阿毗达摩》

      1、南传阿毗达摩 

点击链接:南传佛教论藏《阿毗達摩》

      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简介 

生命的真相,名色法构成——《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英编者: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中译者:寻法比丘Bhikkhu Dhammagavesaka

      第一章 心之概要(Cittasangahavibhaga)

      本章诠释与分别了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种心。这一章涵盖的范围与《法聚论》的“心之生起”相同,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法聚论》以分析论母的第一组三法为始,所以先依善、不善与无记分析诸心,再于这些分类里依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分析诸心。反之,《阿毗达摩概要》则先依界分析诸心,然后再依品德的素质作第二层的分析。

请点击查看:

【心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1

【心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

 

    第二章 心所之概要(Cetasikasangahavibhaga)

【心所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本章内容:依遍一切心、杂、不善与美列举了所有的五十二心所。然后再以两种方法分析诸心所:一、相应理(sampayoganaya),以心所作为分析的重点,探讨每一个心所能与什么心相应;二、摄理(sangahanaya),以心作为分析的重点,探讨有那一些心所能与每一心组成一体。这一章也是以《法聚论》的第一章的分析法为根据。

     第三章 杂项之概要(Pakinnakasangahavibhaga)

    本章内容:依因(hetu)、受(vedana)、作用(kicca)、门(dvara)、所缘(arammana)与依处(vatthu)把诸心与心所分门别类。首三章主要是在分析诸心的结构。相反地,随后的两章是分析诸心活动的一面,即它们发生的方式。根据阿毗达摩,心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呈现方式──活跃的过程与被动的心流。

点击查看:【杂项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四章 心路过程之概要Vithisangahavibhaga

      本章内容:探究发生在心路过程(cittavithi)里的心,分析心路过程的性质

心路过程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五章 离心路过程之概要Vithimuttasangahavibhaga)

      本章内容:分析离心路过程的心流,解释作为有分心与死亡心的离心路过程心。

离心路过程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六章:色之概要(Rupasangahavibhaga)

点击查看:【色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本章内容,主要是以《法聚论》的第二章为根据,列举诸色法,以种种方式把它们分类及解释它们生起之源。同时,也详细地解释注疏里所说的种种色聚,也形容在不同生存里发生的色聚。这一章以简要地解释第四种究竟法为结尾,即唯一的无为界──涅槃。

       在第六章里阿耨楼陀尊者已完整地分析了四种究竟法,但还有一些重要的方面必须解释,以便能够全面地认识阿毗达摩,这即说是最后——第七、第八、第九三章的作用。

      第七章类别之概要(Samuccayaasangahavibhaga)

点击查看【类别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本章依不善之概要、混合类别之概要、菩提分之概要及一切之概要四个条目,以种种方式把相关的究竟法分门别类。这一章以《分别论》作为主要的根据,而在某个程度上也以《法聚论》为据。      

           

       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

点击查看:【缘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本章内容:分析诸名法与色法之间互相牵连的关系,是与分析究竟法互相配合的“组织法”。这一章简要地解释在巴利圣典所记载的两种因缘法。其中之一是在诸经较显著的缘起法;它是从《分别论》的经分别与论分别两个角度分析缘起,此法探讨导致不断生死轮回的诸因与果。另一个方法是有关二十四缘的发趣法,这一章以简要地解释概念作为结尾。


       【业处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九章:业处之概要(Kammatthanasangahavibhaga)

       本章内容:作为《清净道论》的概要,它精简地探讨后者详细解释的一切业处,也简要地述及修习止观两种禅法的进展层次。它以解释“四双八辈”圣者、果定与灭尽定为结尾。

     《阿毗达摩概要》九章的编排方式,暗示着学习阿毗达摩的最终目的:一切分析名色法的知识融入于禅修实践,而禅修的顶点是通过不再执着,达到佛教的最终目标──“解脱”。

      节一:序文

Samathavipassananam bhavananam ito param

Kammatthanam pavakkhami duvidham piyathakkamam.

从这里开始,我当解释培育止与观的两种业处。


助读说明

      两种业处:直译巴利文kammatthana是“作业之地”或“工作之处”。这一词用以代表禅修之法,是禅修者培育特别成就的工作处。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与观禅。在这两者当中,观禅是佛教特有的禅法;修此禅法的目的即是要亲身体验佛陀所发现及所教的真谛。在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然而,在佛教里教止禅的目的是以修止禅所培育的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这两大类业处都有各自的禅修方法及范围;在这章里将会解释这点。

     止与观:译为“止”的samatha(音译: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宁静。这一词的意义差不多与samadhi(定,音译:三摩地)相同,尽管它是源自不同的词根,即意为“变得宁静”的sam。在专门用语上,“止”被定义为八定里的“心一境性”(cittass’ekaggata),即经教法的四色禅及四无色禅里的一境性心所。这些定被称为止是因为心一境性平息了心的犹豫或惊栗。

     译为“观”的vipassana(音译:毗婆舍那)被解释为“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vividhakarato dassana)。“观”是直接地照见诸究竟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导向揭开诸究竟法真实本性的慧心所(pabba)的作用。

     《阿毗达摩概要》这一章里对止观禅的解释是整部《清净道论》的概要;想要更详细地了解它们的读者可参考《清净道论》。

       止之概要(samathasangaha)

       基本分组

     节二:业处

Tatthasamathasangahe tava dasa kasinani, dasa asubha, dasa anussatiyo, catasso appamabbayo, eka sabba, ekam vavatthanam, cattaro aruppa ca ti sattavidhena samatha-kammatthanasangaho.

其中,于止之概要,首先在止业处概要里有七组:一、十遍;二、十不净;三、十随念;四、四无量;五、一想;六、一分别;及七、四无色。

 

助读说明

      在这七组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节六至节十二将会列出它们。

         

       节三:性格

Ragacarita, dosacarita, mohacarita, saddhacarita, buddhicarita, vitakkacarita ca ti chabbidhena caritasangaho.

在性格(习行)之概要里有六种:一、贪行者;二、 瞋行者;三、痴行者;四、信行者;五、知识行者(觉行者);六、散漫行者(寻行者)。

 

助读说明

    “性格”或”习行”(carita)是指个人的本性──通过个人的自然态度与行为而显露出来的性格。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不同,人们之间的性格也因此不同。诸论师说性格是决定于产生结生心的业。

     在这六种性格当中,贪行与信行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这两者都对目标有好感;只是前者的目标是恶,后者的目标是善。同样地,瞋行与知识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瞋以不善的方式厌离目标,知识则通过发现真实的过患而厌离目标。痴行与散漫行也组成相等的一对,因为痴行者由于肤浅而犹豫,散漫行者则由于常臆测而犹豫。对性格更详细的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三章、段七四至一○二。

 

     节四:修习

Parikammabhavana,upacarabhavana, appanabhavana ca ti tisso bhavana. 心之修习有三个层次:遍作修习、近行修习与安止修习。


助读说明

      遍作修习”始于人们刚开始修禅的时候,直至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近行修习”是镇伏了五盖及似相出现的时候。从似相出现直至种姓心的剎那都是属于近行修习的阶段。紧接着种姓心之后生起的心被称为安止;这即是安止修习的起点。安止修习发生在色界禅那或无色界禅那的阶段。

 

      节五:禅相

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m, patibhaga-nimittab ca ti tini nimittani ca veditabbani. 当知有三种禅相:遍作相、取相与似相。

 

助读说明

    “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阶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标。“取相”是与肉眼所看到的目标一模一样、出现在心中的影像。毫无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似相被形容为“呈现为有如自取相中出来,而且是比它更为清净一百倍或一千倍……就有如从云朵背后出来的圆月”(《清净道论》第四章、段卅一)。亦见本章节十七。


      四十种业处(kammatthanasamuddesa)

      节六:十遍

Katham? Pathavikasinam,apokasinam, tejokasinam, vayokasinam, nilakasinam, pitakasinam, lohitakasinam, odatakasinam,akasakasinam, alokakasinab ca ti imani dasa kasinani nama.

如何?十遍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蓝遍、黄遍、红遍、白遍、虚空遍与光明遍。

 

助读说明

     十遍:巴利文kasina(遍)的意义是“全部”或“整体”。如此称之是因为必须把其似相扩大至十方无边之处。

      地遍等:修习地遍时,禅修者可准备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盘,把它填满黎明色的泥,然后再把它的表面弄平。这即是地遍圆盘,即作为修习地遍的遍作相。禅修者可把该圆盘放在离他一公尺之处,张着眼凝视它,以及观察它为“地、地”。

    若要修习水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桶清水,然后观察它为“水、水”。若要修习火遍,禅修者可以起一堆火,然后透过在一张皮或一块布上剪出的圆洞凝视那火,以及观察它为“火、火”。修习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从窗口或墙壁的洞吹进来的风,观察它为“风、风”。

若要修习色遍,禅修者可以准备一个上述大小的圆盘,然后把它涂上蓝、黄、红或白色。过后再于心中默念它的颜色地专注于它。禅修者甚至可以选用某种色的花作为目标。

     想要修习光明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月光,或不摇曳的灯光,或照在地上的光,或穿过墙缝照在另一道墙上的光线。

想要修习虚空遍的禅修者可以专注于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公分的圆洞,观察它为“虚空、虚空”。

     对于修习遍处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四章与第五章。 

      节七:不净观

Uddhumatakam, vinilakam, vipubbakam, vicchiddakam, vikkhayitakam, vikkhittakam, hatavikkhittakam, lohitakam, pulavakam, atthikab ca ti ime dasa asubha nama.

不净有十种:肿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

 

助读说明

       十种不净是死尸腐烂的不同阶段。这些业处专为对治欲欲。见《清净道论》第六章。

 

      节八:随念

Buddhanussati,dhammanussati, sanghanussati, silanussati,caganussati, devanussati, upasamanussati,marananussati, kayagatasati, anapanasati ca ti ima dasa anussatiyo nama.

十种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弃)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入出息)念。

 

助读说明

    佛随念等:首三种随念的修习方法是随念佛、法、僧的功德。

     戒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忆念自己清净无染的戒行。

     舍(弃)随念是具有正念地忆念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的修习方法是具有正念地如下忆念:“诸天神因为他们的信、戒、多闻、布施及慧而得以投生至如此殊胜之地。而我也拥有这些品德。”于此业处,禅修者以自己的信等功德作为目标以培育正念,以及以诸天为证。

     寂止随念是观察涅槃的素质。

     死随念是观察自己肯定会死、死亡何时会来临无法肯定,以及当死亡来临时,人们必须舍弃一切。

     身至念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等三十二不净的部份。

    安般念是专注于呼吸时接触到鼻孔边缘或人中的入息与出息。

     关于十随念,详见《清净道论》第七章及第八章。

      节九:无量

Metta, karuna, mudita, upekkha ca ti ima catasso appamabbayo nama, brahmavihara ti pi pavuccanti.也称为四梵住的四无量是:慈、悲、喜与舍。

 

助读说明

     四无量:这些法被称为“无量”(appamabba)是因为(在禅修时)必须把它们遍布至十方一切无量的众生。它们也被称为“梵住”(brahmavihara),因为它们是梵天界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

     (metta是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快乐。它有助于去除瞋恨。

     (karuna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心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与残酷相对。

     (mudita是随喜他人的成就与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态度,及协助去除对他人成就的妒嫉与不满。

(upekkha):属于梵住的舍是没有执着、没有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平等的态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与偏爱及反感相对。

     对于四梵住的详细解释,见《清净道论》第九章。

      节十:一想

Ahare patikkulasabba eka sabba nama.一想是食厌想。

 

助读说明

     食厌想是省察食物可厌的一面而生起之想,例如省察寻食之苦,食用它、消化、排泄等时的不净。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段一至廿六。

 

节十一:一分别

Catudhatuvavatthanamekam vavatthanam nama.

一分别是四界分别观。

 

助读说明

       四界分别观是观察身体只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详见《清净道论》第十一章、节廿七至一一七。

       节十二:无色

Akasanabcayatanadayo cattaro aruppa nama ti sabbatha pi samathaniddese cattalisa kammatthananibhavanti.

四无色是空无边处等。如是在止之义释里一共有四十种业处。

 

助读说明

     以下是四无色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详见《清净道论》第十章。

 

       节十三:适合之分析(sappayabheda)

Caritasu panadasa asubha kayagatasatisankhata kotthasabhavana ca ragacaritassa sappaya.

Catasso appamabbayo niladinica cattari kasinani dosacaritassa.

Anapanam mohacaritassa vitakkacaritassa ca.

Buddhanussati adayocha saddhacaritassa.

Marana-upasama-sabba-vavatthanani buddhicaritassa.

Sesani panasabbani pi kammatthanani sabbesam pi sappayani.

Tattha pi kasinesuputhulam mohacaritassa, khuddakam vitakkacaritass’evati.

关于性格,贪行者适合修十不净及身至念,即三十二身分。

瞋行者适合修四无量及四色遍。

痴行者与散漫行者适合修安般念。

信行者适合修佛随念等六随念。

知识行者适合修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想及四界分别观。

其余的业处适合一切性格。

于遍处,痴行者适合采用大的(圆盘);散漫行者适合采用小的(圆盘)。

Ayam ettha sappayabhedo.于此,这是适合之分析。


      修习之分析(bhavanabheda)

      节十四:依三个阶段

Bhavanasu panasabbattha pi parikammabhavanalabbhat’eva.

Buddhanussati adisuatthasu sabba-vavatthanesu ca ti dasasu kammatthanesu upacarabhavanava sampajjati, natthi appana.

Sesesu pana samatimsa kammatthanesu appanabhavana pi sampajjati.

所有四十种业处都能达到遍作修习的阶段。于佛随念等八种随念、一想与一分别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修习的阶段,而不能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其余的三十种业处也能够达到安止修习的阶段。

 

助读说明

     对于上述以佛随念为始的十种业处,由于心忙于观察诸多不同的功德及要义,涉及了极强的寻,致使一境性不能专注至证入安止的程度。

 

      节十五:依禅那

Tattha pi dasakasinani anapanab ca pabcakajjhanikani. Dasa asubha kayagatasatica pathamajjhanika. Mettadayo tayo catukkajjhanika. Upekkhapabcamajjhanika. Iti chabbisati rupavacarajjhanikani kammatthanani. Cattaro pana aruppa arupajjhanika.

其中,十遍与安般念能够产生五禅;十不净与身至念(只)能产生初禅;慈等首三无量能够产生四禅;舍(只)能产生第五禅。如是这廿六种业处能够产生色界禅那。四无色能够产生无色禅。

Ayam ettha bhavanabhedo.于此,这是依修习之分析。

 

助读说明

     修十不净与身至念都须要运用寻,因此它们不能产生高过初禅及无寻的禅那。首三种无量必须与悦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悦受相应的首四禅。舍无量则必须与舍受相应地生起,因此只能产生与舍受相应的第五禅。

 

       境之分析(gocarabheda)

       节十六:禅相

Nimittesu pana parikammanimittamuggahanimittab ca sabbattha pi yatharahampariyayena labbhant’eva. Patibhaganimittampana kasin’asubha-kotthasa-anapanesv’ eva labbhati. Tattha hi patibhaganimittamarabbha upacarasamadhi appanasamadhi ca pavattanti.

在三种禅相当中,通常于一切业处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似相只出现于遍处、不净、(三十二)身分与安般念。通过似相而生起了近行定与安止定。

 

     节十七:禅相之显现

Katham? Adikammikassahi pathavimandaladisu nimittam ugganhantassatam alambanam parikammanimittan ti pavuccati. Sa ca bhavanaparikammabhavana nama.

如何?当初学者观察地遍圆盘等时,该目标即称为遍作相,及该修习即称为遍作修习。

Yada pana tamnimittam cittena samuggahitam hoti, cakkhuna passantass’evamanodvarassa apatham agatam tada tam ev’alambanam uggahanimittam nama. Saca bhavana samadhiyati.

在透彻地观察该相之后,当它有如张着眼看到般呈现于意门时,它即称为取相,而其时的修习则变得专注(等持)。

Tathasamahitassapan’etassa tato param tasmim uggahanimitte parikammasamadhina bhavanamanuyubjan-tassa yada tappatibhagamvatthudhammavimuccitam pabbattisankhatam bhavanamayam alambanam citte sannisinnam samappitam hoti, tadatam patibhaganimittam samuppannan ti pavuccati.

如是专注者继续运用依于该取相的遍作定修习。当他如此修时,(与取相)类似的似相即安立及紧系于心;(此所缘)没有原来的所缘的缺点、被称为概念及由禅修产生。其时即说似相已生起。

      节十八:证得禅那

Tato patthayaparipanthavippahina kamavacara-samadhi-sankhata upacarabhavana nipphanna nama hoti. Tato param tam eva patibhaganimittamupacarasamadhina samasevan-tassa rupavacara-pathamajjhanamappeti.

随后即已成就了近行定;此定属于欲界,及已舍离了障碍。此后,以该似相及近行定继续修习,他证得了色界初禅。

Tato param tam eva pathamajjhanamavajjanam, samapajjanam, adhitthanam, vutthanam, paccavekkhana ca ti imahipabcahi vasitahi vasibhutam katva vitakkadikam olarikangam pahanaya vicaradisukhumang’uppattiya padahato yathakkamamdutiyajjhanadayo yatharaham appenti.

此后他再修习初禅的五自在:转向、入定、决意(住定)、出定及省察。随后,通过舍弃寻等较粗的禅支,以及培育伺等较细的禅支,他依自己的能力顺次地证入第二禅等。

Icc’evam pathavikasinadisu dvavisatikammatthanesu patibhaganimittam upalabbhati. Avasesesu pana appamabba sattapabbattiyam pavattanti.

如是在地遍等廿二种业处能得似相。在其余(十八种)业处里的(四)无量则取有情的概念(为所缘)。

 

助读说明

      五自在:在这五自在当中,转向自在(avajjana-vasita)是能够随心所欲、轻易及迅速地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入定自在(samapajj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证入各种禅那的能力,而且在达到入定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很多的有分心生起。决意(住定)自在(adhitthanavasita)是能够依自己所决定的时间入定多久的能力。出定自在(vutthanavasita)是能够轻易及迅速地从禅定中出来的能力。省察自在(paccavekkhanavasita)是能够在出定之后省察刚才所证入的禅那的能力。除了五自在之外,鼓励禅修者也掌握如何渐次地扩大(遍处)似相,直至遍布整个无边宇宙。

 

     节十九:无色定

Akasavajjitakasinesu pana yam kibcikasinam ugghatetva laddham akasam anantavasena parikammam karontassa pathamaruppamappeti. Tam eva pathamaruppa-vibbanam anantavasena parikammam karontassa dutiyaruppamappeti. Tam eva pathamaruppavibbanabhavam pana natthi kibci tiparikammam karontassa tatiyaruppam appeti. Tatiyaruppamsantam etam panitam etan ti parikammam karontasa catuttharuppamappeti.

此后,除了虚空遍之外,他抽掉任何一种遍处(的似相),然后以观察所留下来的无边空间进行预作。如此修习之下,他证入了第一无色禅定。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为「(识)无边」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二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一无色禅心的不存在为“无所有”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三无色禅。当他以观察第三无色禅心为“这很平静,这真殊胜”进行预作时,他即能够证入第四无色禅。

 

     节二十:其他业处

Avasesesu ca dasasu kammatthanesu buddhagunadikam alambanam arabbhaparikammam katva tasmim nimitte sadhukam uggahite tatth’eva parikammab ca samadhiyati,upacaro ca sampajjati.

对于其他十种业处,当他取佛陀等的功德为目标进行预作,而又透彻地获取该相时,他即已经通过遍作修习变得专注于它,同时也成就了近行定。

      节廿一:神通

Abhibbavasenapavattamanam pana rupavacara-pabcamajjhanam abhibbapadaka pabcamajjhana vutthahitva adhittheyyadikam avajjetva parikammam karontassa rupadisu alambanesuyatharaham appeti.

Abhibba ca nama: 

Iddhividham dibbasotamparacittavijanana

Pubbenivasanussatidibbacakkhu ti pabcadha.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他转向决意等;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显现神通的色界第五禅,取色所缘等为目标。

神通有五种:神变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智、宿住随念及天眼通。

Ayam ettha gocarabhedo. Nitthito ca samathakammatthananayo.

于此,这是境之分析。修习止业处之法至此完毕。

 

助读说明

     从作为神通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清净道论》(第十二章、段五七)如下地解释显现神通的过程:“(在进行预作之后)他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再从该禅那出定。然后,若他想要显现一百身,他即如此进行预作:‘让我变成一百身’,之后他再证入作为神通基础的禅那、出定及作决意。他就会在决意心的同时变成一百身。”

     神通有五种:神变通(如意通)包括了能够把自己显现为多身、随心所欲地显现与消失、毫无阻碍地穿墙而过、遁地、在水上行走、在天空中飞行、触摸日月、及能够去到梵天界。

     天耳通令人能够听到远处及近处微细与粗显的声音。

     他心智能够知晓他人的心念,以及直接地知道他人的心境。

    宿住随念能够忆起许多过去世,以及知道在那些世里的细节。

     天眼通令人能够看到天界或地界远近的事情。天眼通当中也包括“死生智”(cutupapata-bana),即能够直接地知道诸有情因于何业在一处死后投生至另一处。

     这些神通都是属于世间,以及依靠对第五禅的掌握能力。在经典里也有提及第六种神通,即通过修习观禅证得的出世间“漏尽智”(asavakkhayabana)。


       观之概要(vipassanasangaha)

       节廿二:清净的层次

Vipassanakammatthane pana silavisuddhi, cittavisuddhi, ditthivisuddhi,kankhavitaranavisuddhi, 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bana-dassanavisuddhi cati sattavidhena visuddhisangaho.

于观业处,清净之概要有七: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

 

助读说明

     这七清净必须次第地成就;每一层次的清净是更上一层清净的基础。第一层次的清净相等于三学的戒学;第二层次相等于定学;较高的五个层次相等于慧学。首六个层次属于世间,最后一个层次则是诸出世间道。见表9-1。

 

      节廿三:三相

Aniccalakkhanam,dukkhalakkhanam, anattalakkhanab cati tini lakkhanani. 三相是无常相、苦相与无我相。

 

助读说明

      无常相是生灭与变易的呈现方式,即在成为有之后再变成不存在。

     苦相是不断地遭受生灭逼迫的呈现方式。

     无我相是不受控制的呈现方式,即人们不能完全地控制名色法。

 

       节廿四:三随观

Aniccanupassana,dukkhanupassana, anattanupassana ca ti tisso anupassana. 

 

      节廿五:十种观智

(1) Sammasanabanam,(2) udayabbayabanam, (3) bhangabanam, (4) bhayabanam, (5) adinavabanam, (6) nibbidabanam, (7) mubcitukamyatabanam, (8) patisankha-banam, (9) sankhar’upekkhabanam, (10) anulamabanab cati dasa vipassanabanani.

十种观智:一、思惟智;二、生灭智;三、坏灭智;四、怖畏智;五、过患智;六、厌离智;七、欲解脱智;八、审察智;九、行舍智;十、随顺智。

 

      节廿六:三解脱

Subbatovimokkho, animitto vimokkho, appanihito vimokkho cati tayo vimokkha. 三解脱是空解脱、无相解脱及无愿解脱。

      节廿七:三解脱门

Subbatanupassana,animittanupassana, appanihitanu-passana ca ti tini vimokkhamukhani ca veditabbani. 当知三解脱门是空随观、无相随观及无愿随观。

 

      清净之分析(visuddhibheda)

      节廿八:戒清净

Katham? Patimokkhasamvarasilam,indriyasamvara-silam, ajivaparisuddhisilam,paccayasannissitasilab ca ti catuparisuddhisilam silavisuddhi nama.

如何?戒清净包含了四遍清净戒:一、别解脱律仪戒;二、根律仪戒;三、活命遍净戒;四、资具依止戒。

 

助读说明

     这四种遍清净戒是依比丘之戒而说。

       别解脱律仪戒:别解脱是比丘必须遵守的基本戒。此戒一共有轻重不等的二百廿七条戒。完全遵守别解脱则被称为“别解脱律仪戒”。

     根律仪戒是指以正念防护诸根,在遇到外缘时,不让心执取可喜所缘,也不让心排斥不可喜所缘。

     活命遍净戒是有关比丘获取生活必须品的方式。他不应以不适合比丘的方式获取必须品。

     资具依止戒是指比丘必须在用衣、食、住、药四种资具或必须品之前(及当时与之后)适当地省察运用它们的正确目的。

 

      节廿九:心清净

Upacarasamadhi,appanasamadhi ca ti duvidho pi samadhi cittavisuddhi nama. 心清净包含了两种定,即:近行定与安止定。

 

     节三十:见清净

Lakkhana-rasa-paccupatthana-padatthana-vasena nama-rupapariggaho ditthivisuddhi nama. 见清净是依特相、作用、现起与近因辨识名色。

 

助读说明

     见清净因它协助人们清除“永恒之我”的邪见而得其名。通过辨识所谓的人只是在因缘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组合,在它们之内或背后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存在,即会达到这阶段的清净。这阶段也名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vavatthanabana),因为是依名色法的特相等分别它们。

 

      节卅一:度疑清净

Tesam eva ca namarupanampaccayapariggaho kankhavitaranavisuddhi nama. 度疑清净是辨识那些名色的诸缘。

 

助读说明

     度疑清净是因为它去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名色法的诸缘之迷惑而得其名。通过缘起之智,禅修者辨识现在的名色组合并不是无端端地生起,也不是万能之神所造或因灵魂而有,而是因为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而生起。他也运用相同的法则辨识过去与未来(名色的诸缘)。这阶段也名为“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节卅二:道非道智见清净

Tato param pana tathapariggahitesusappaccayesu tebhumakasankharesu atitadibhedabhinnesu khandhadi-nayam arabbha kalapavasenasankhipitva aniccam khayatthena, dukkham bhayatthena,anatta asarakatthena ti addhanavasena santativasena khanavasena va sammasana-banena lakkhanattayam sammasantassa tesv’eva paccaya-vasena khanavasena caudayabbayabanena udayabbayam samanupassantassa ca.

当他如此辨识三地诸行及它们的诸缘时,禅修者把它们归纳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蕴等组别。

随后他依世、相续与剎那以思惟智观照那些行法的三相:坏灭而无常、可畏而苦、无实质而无我。之后他依缘与剎那以生灭智观照(那些行法的)生灭。

Obhaso piti passaddhiadhimokkho ca paggaho Sukhambanam upatthanam upekkha ca nikanti ca ti.

Obhasadi-vipassan’upakkileseparipanthapariggaha-vasemaggamaggalakkhanavavatthanam 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 nama.

当他如此修时即生起了:光明、喜、轻安、胜解、策励、乐、智、念、舍与欲。

道非道智见清净是通过辨识光明等观之染为进展的障碍而得以分辨道与非道之特相。

 

助读说明

     把它们归纳为蕴等组别:这是准备培育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观照名色法三相修观的阶段。首先,禅修者必须把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色法都归纳于色蕴。同样地,他也把一切的受、想、行与识归纳于各自的蕴,即: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

     随后他以思惟智观照:这是真正地观照归纳为五蕴等的行法之三相。一切行法都有以下三相:一、“坏灭而无常”(aniccam khayatthena),因为它们在生起之处即遭受坏灭,而没有转变为其他法或有所遗留;二、“可畏而苦”(dukkham bhayatthena),因为一切无常之法都不可靠而可畏;三、“无实质而无我”(anatta asarakatthena),因为它们没有我,或实质,或主宰者。

     依世、相续与剎那:“世”(addhana)是指长时间。首先禅修者观照每一世里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再把每一世分为三个阶段、十年一个阶段、每一年一个阶段、每一个月一个阶段、每半个月一个阶段、一天一个阶段等等,直至观照在行走时每一步里的行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四六至六五)依“相续”(santati)是指依同一个名相续流或色相续流。依“剎那”(khana)是指依剎那的名法与色法。

   生灭智(udayabbayabana是观照诸行法生灭之智。“生”是指生起之时;“灭”是指变易、毁坏与消失之时。“依缘”(paccayavasena)修习生灭智是指禅修者观照诸行如何由于它们的诸缘生起而生起,以及由于它们的诸缘灭尽而灭尽。“依剎那”(khanavasena)修习生灭智是指观照诸行法的剎那生灭。(见《清净道论》第二十章、段九三至九九)

     当他如此修时:生灭智有两个阶段。在“未成熟”的生灭智阶段,当观照力提升时,十种“观之染”(vipassan’upakkilesa)即可能会生起于禅修者。他可能会看到从其身发射出极亮的光明(obhasa)。他也可能会体验到从所未有(极强)的喜(piti)、轻安(passaddhi)与乐(sukha)。其胜解(adhimokkha)与策励(paggaha)增长、智(bana)趋向成熟、念(upatthana)变得稳定及舍(upekkha)变得不受动摇。他也可能会对这些体验生起了微细的欲(nikanti),即享受与执着这些体验。

     分辨道与非道之特相:当禅修者体验上述(首九种)殊胜的经验时,若缺少分辨的能力,他就可能会以为自己已经达到出世间道果。他也就可能会停止进展,而只是享受那些体验,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执着它们。但若他有能力分辨,他将会知道这些体验只是成熟的观智的副产品。他会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继续提升其观禅之修习,而不会执着它们。分辨十种观之染为非道、观禅是道的能力被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节卅三:行道智见清净

Tathaparipanthavimuttassa pana tassa udayabbaya-banato patthaya yavanuloma tilakkhanam vipassana-paramparaya patipajjantassa nava vipassanabanani 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nama.

当他如此脱离了那些进展的障碍之后,而继续修行时,他证得了有关三相的一系列观智,从生灭智直至随顺智。这九种观智名为行道智见清净。

 

助读说明

      这九种观智:以下是组成行道智见清净的九种观智(见节廿五):

      一、生灭智:这与观之染生起之前的观智是同一智,但在克服观之染之后,它变得成熟、更强及敏锐。

     二、坏灭智(bhangabana):当禅修者的观智变得敏锐时,他不再作意诸行法的生时与住时,而只观照它们的坏灭。这即是坏灭智。

      三、怖畏智(bhayabana):当禅修者观照三世的行法的坏灭时,他觉知这些在一切生存地里不断坏灭的行法是可畏的。

      四、过患智(adinavabana):通过觉知一切行法为可畏,禅修者照见它们为毫无实质、不圆满、毫无可取,而只有过患。他也明了只有无生无灭的无为法才是安全的。

     五、厌离智(nibbidabana):当知见一切行法的过患之后,他对它们感到厌离,不再乐于一切生存地的任何行法。

     六、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这是在观照时生起欲脱离一切行法之愿。

     七、审察智(patisankhabana):为了脱离诸行法,禅修者再以种种方法观照那些行法的三相。当他清晰地审察诸行法的三相时,那即是审察智。

      八、行舍智(sankharupekkhabana):在审察之后,禅修者照见诸行法当中无一物可执取为“我”及“我的”,因此舍弃了怖畏与取乐两者,而对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如是生起了行舍智。

     九、随顺智(anulomabana):这是在出世间道心路过程里,于种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此智被称为随顺是因为它顺着之前八种观智的作用,以及顺着之后道智的作用。

 

      节卅四:智见清净

Tass’ evam patipajjantassapana vipassanaparipakam agamma idani appana uppajjissati ti bhavangam vocchinditvauppannamanodvaravajjananantaram dve tini vipassanacittani yam kibci aniccadilakkhanam arabbha parikamm’opacar’-anulomanamenapavattanti. Ya sikhappatta sa sanuloma-sankharupekkha vutthanagamini-vipassana ti ca pavuccati.

当他如此观照时,由于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将生起。”于是,在有分断之后生起了意门转向;随着生起的是两个或三个缘取目标的无常等任何一相的观智心。它们被称为遍作、近行与随顺。当行舍智与随顺智圆满时也被称为“导向出起之观”。

Tato param gotrabhucittamnibbanam alambitva puthujjanagottam abhibhavantamariyagottam abhisambhontab ca pavattati. Tass’anantarameva maggo dukkhasaccam parijananto samudayasaccam pajahanto nirodhasaccamsacchikaronto maggasaccam bhavanavasenaappanavithim otarati. Tato param dve tiniphalacittani pavattitva nirujjhanti. Tato parambhavangapato va hoti.

随后生起了取涅槃为目标的(更改)种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种姓,而达到圣者的种姓。在这之后即刻生起了(须陀洹)道;(该道心)彻知苦谛、断除集谛、证悟灭谛及开展道谛,而证入了(出世间)安止心路过程。之后有两个或三个果心生灭,然后再沉入有分。

Puna bhavangamvocchinditva paccavekkhanabananipavattanti.

Maggam phalabca nibbanam paccavekkhati pandito Hine kilesesese ca paccavekkhati va na va. Chabbisuddhikkamen’evambhavetabbo catubbidho Banadassanavisuddhi nama maggo pavuccati.

在有分中止之后,生起了省察智。智者省察道、果、涅槃,以及省察或没有省察他已断与还剩下的烦恼。如是必须通过修习六清净而次第地证得的四道名为智见清净。

Ayam ettha visuddhibhedo.于此,这是清净之分析。

 

助读说明

      生起了意门转向:关于道之心路过程,见第四章、节十四。于钝根者有三个观智心生起,于利根者则只有两个观智心生起(除去遍作)。

     导向出起之观(vutthanagaminivipassana):这是在出世间道生起之前已达到顶点的观智。道被称为”出起”是因为它从诸行法出起而缘取涅槃为目标,也因为它自烦恼中出来。

    (更改)种姓心(gotrabhucitta):这是第一个转向涅槃之心,以及是出世间道的无间缘。它被称为“更改种姓”,因为它是从凡夫种姓进入圣者种姓的转变点。虽然此智与道智一样缘取涅槃为目标,它并不能像道智一样驱除覆盖四圣谛的烦恼。在趋向第二及更高的道心时,它被称“净化”(vodana),而不是“更改种姓”,因为禅修者其时已属于圣者的种姓。

     :道心(maggacitta)同时执行与四圣谛有关的四种作用。在此所提及的这四种作用是遍知苦、断除渴爱(苦之因)、证悟涅槃(苦之灭尽)及开展八圣道。于利根者没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后有三个果心生起;于钝根者则有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后只有两个果心生起。

     省察智(paccavekkhanabana):在四出世间道每一者之后,声闻弟子通常都会省察道、果与涅槃,但并不一定会省察已断除及还剩下的烦恼。如是最多有十九种省察智:首三道每一者都有五种,而第四道则只有四种。这是因为已完全解脱的阿罗汉已没有可省察的烦恼。


      解脱之分析(vimokkhabheda)

      节卅五:三解脱门

Tattha anattanupassanaattabhinivesam mubcanti subbatanupassana nama vimokkhamukham hoti. Aniccanupassanavipallasanimittam mubcanti animitta-nupassana nama. Dukkhanupassana tanhapanidhim mubcanti appanihitanupassana nama.

其中,去除我执的无我随观名为空解脱门;去除颠倒相的无常随观名为无相解脱门;去除爱欲的苦随观名为无愿解脱门。

 

助读说明

      当观智到达顶点时,它即会依禅修者的倾向而平静地只观照三相之一,即无常,或苦,或无我。根据注疏,信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无常;定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苦;慧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无我。由于这最后阶段的随观是禅修者即将体验出世间道的管道,所以称它为“解脱门”(vimokkhamukha)。于此,被称为解脱的是圣道,而导向该道的随观即被称为解脱门。

     无我随观被称为空随观,因为它透视诸行为无我、无有情及无人。无常随观被称为无相随观,因为它去除“颠倒相”(vipallasanimitta),即由于颠倒想而呈现的欺人的常相与稳定相。苦随观被称为无愿随观,因为它通过去除对诸行错误的乐想而断除了欲。

 

       节卅六:道与果的解脱

Tasma yadi vutthanagaminivipassana anattato vipassati, subbato vimokkho nama hotimaggo; yadi aniccato vipassati, animitto vimokkho nama; yadidukkhato vipassati, appanihito vimokkho namati ca. Maggo vipassana-gamanavasena tini namanilabhati. Tatha phalab ca maggagamanavasena maggavithiyam.

由此,若人以导向出起之观观照无我,其道即名为空解脱;若是观照无常,其道即名为无相解脱;若是观照苦,其道即名为无愿解脱。如是道根据观照的方式而得三种名称。同样地,在道心路过程里的果也依道的方式而得三种名称。

 

助读说明

     当禅修者通过无我随观证得道时,该道从空而无我的一面缘取涅槃为目标,所以它被称为空解脱。当他通过无常随观证得道时,该道从无相(无行相)的一面缘取涅槃为目标,所以它被称为无相解脱。当他通过苦随观证得道时,该道从无愿(脱离渴爱)的一面缘取涅槃为目标,所以它被称为无愿解脱。果也依在它之前生起的道而得该些名称。

 

      节卅七:果定之解脱

Phalasamapattivithiyampana yathavuttanayena vipassantanam yathasakamphalam uppajjamanam pi vipassanagamanavasen’eva subbatadivimokkho ti ca pavuccati. Alambanavasenapana sarasavasena ca namattayam sabbattha sabbesam pi samam eva.

然而,在果定心路过程里,对于以上述的方式观照(行法)者,在每一种情况生起的果只依观照的方式而被称为空解脱等。但依所缘与各自的素质,这三种名称都可应用于一切(道与果)。

Ayam ettha vimokkhabhedo. 于此,这是解脱之分析。

 

助读说明

       当圣弟子证入其果定时,该果依导向证入果定的观智种类而得其名,而不是依道心路过程里的道而命名。这即是说,若他通过观照无我证入果定,该果即被称为空解脱;若是通过观照无常证入果定,该果即被称为无相解脱;若是通过观照苦证入果定,该果即被称为无愿解脱。但更广泛言之则可以上述三种名称称呼一切道与果,因为它们都缘取无相、无愿与空的涅槃为目标,也因为它们都拥有无相、无愿与空的素质。


       人之分析(puggalabheda)

       节卅八:须陀洹

Ettha pana sotapattimaggambhavetva ditthivicikiccha-pahanena pahinapayagamano sattakkhattuparamo sotapanno namahoti.

于此,培育了须陀洹道之后而断除邪见与疑,他成为了须陀洹。他已解脱了恶道轮回,以及最多会再投生七次。

 

助读说明

     须陀洹(入流者)已进入必定趣向涅槃之流,即八圣道。须陀洹已断除了最粗的三结:身见、疑与戒禁取见(执取仪式);他对佛法僧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也已解脱了任何恶道轮回。于四漏(asava),他已断除了邪见漏;于十四不善心所,他已断除了邪见与疑心所,而根据注疏,他也已经断除了嫉与悭心所。他也解脱了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恶道轮回的烦恼。他的行为的特征是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服用麻醉品。

     须陀洹有三种

     极七返有者(sattakkhattuparama);最多会再投生于人间与天界七次的须陀洹。

     家家者(kolankola);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前再投生于良善家庭两或三次的须陀洹。

     一种子者(ekabiji);只会再投生一次即证得阿罗汉果的须陀洹。

 

      节卅九:斯陀含

Sakadagamimaggambhavetva ragadosamohanam tanukaratta sakadagami nama hoti, sakid eva imam lokamaganta.

培育了斯陀含道之后而减轻了欲、瞋与痴,他成为了斯陀含,即最多只会再回到这世间一次的人。

 

助读说明

     斯陀含(一还者)已断除了较粗的欲、瞋与痴。因此,虽然这一些较轻的烦恼还会生起,但并不时常发生,而且它们的困扰力也很弱。

     列迪长老指出诸注疏对斯陀含会再回到的“这世间”(imam lokam)一词提供了两种互相冲突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说那是人间,即是说他会从天界回来人间一次;另一种解释说那是欲界世间,即是说他会从梵天界回到欲界世间一次。列迪长老认为虽然第一种解释受到诸注疏支持,但看来第二种解释较受到经典支持。

     根据对《人施设论》(Puggalapabbati)的注释,斯陀含有五种:

     他在人间证得斯陀含果,再投生于人间,及于其地证入般涅槃。

     他在人间证得斯陀含果,再投生于天界,及于其地证入般涅槃。

     他在天界证得斯陀含果,再投生于天界,及于其地证入般涅槃。

     他在天界证得斯陀含果,再投生于人间,及于其地证入般涅槃。

     他在人间证得斯陀含果,然后投生于天界,直至寿元尽时再投生于人间,及于人间证入般涅槃。

     当知一种子须陀洹只会再投生一次,但第五种斯陀含则会再投生两次。然而后者还是被称为“一还者”,因为他只会再回到人间一次。

 

       节四十:阿那含

Anagamimaggambhavetva kamaragavyapadanam anavasesappahanena anagaminama hoti, anaganta itthattam.

培育了阿那含道之后而断除了欲欲与瞋恨,他成为阿那含;他不会再回到这(欲)界。

 

助读说明

     阿那含(不还者)已完全断除了系缚有情于欲界的欲欲与瞋恨两结。他也断除了欲漏,以及瞋、恶作两个不善心所,而取欲所缘为目标的一切贪也不会再生起。因此他(死后)会化生到色界天,及在其地证入般涅槃。当知投生于净居天的只有阿那含圣者,但并不是所有的阿那含都投生于该处。

     圣典提及五种阿那含:

     化生到色界天之后,他在还未活到其寿元的一半时即证得了阿罗汉道(antara-parinibbayi)。

     他在活了超过其寿元的一半之后,或甚至在临死时才证得了阿罗汉道(upahacca-parinibbayi)。

    他不须奋斗即能证得阿罗汉道(asankhara-parinibbayi)。

     他必须经过奋斗才能证得阿罗汉道(sasankhara-parinibbayi)。

     他从一界投生至更高的界地,直至色究竟天,即最高的净居天,然后在其地证得阿罗汉道(uddhamsoto akanitthagami)。

   

      节四十一:阿罗汉

Arahattamaggam bhavetvaanavasesakilesappahanena araha nama hoti khinasavo loke aggadakkhineyyo.

培育了阿罗汉道而完全断除了一切烦恼之后,他成为阿罗汉、漏尽者、世间至上应供者。

Ayam ettha puggalabhedo. 于此,这是人之分析。

 

助读说明

      首三道所断除的五结称为“下分结”(orambhagiya-samyojana),因为它们系缚诸有情于下等世间,即:欲生存地。已断除它们的阿那含不会再投生到欲地,但还是被五个“上分结”(uddhambhagiya-samyojana)系缚于生死轮回里。通过证悟阿罗汉道,这五个上分结也被完全断除;它们是:对色界生命之欲(色界欲)、对无色界生命之欲(无色界欲)、我慢、掉举与无明。第四道也断除了其余两个漏:有漏与无明漏;这是为何阿罗汉被称为“漏尽者”(khinasava)的原因。阿罗汉道也断除了其余不善心所:痴、无惭、无愧、掉举、慢、昏沉与睡眠。

          

       定之分析(samapattibheda)

       节四十二:可入之定

Phalasamapattiyopan’ettha sabbesam pi yathasaka-phalavasena sadharana’va. Nirodhasamapattisamapajjanampana anagaminab c’eva arahantanab calabbhati.

于此,一切(圣)人都能证入与各自所证得的果相等的果定。但只有阿那含与阿罗汉才能证入灭尽定。

 

助读说明

     果定(phalasamapatti)是圣弟子才能证入的出世间安止,而其所缘是涅槃。证入果定的目的是当下得以体验涅盘之乐。在这些安止里生起的心是与圣弟子证悟的层次相等的果心。如此四个阶级的圣人都能证入各自的果定,意即须陀洹能够证入须陀洹果定;余者亦可以此类推。在证入果定之前,(圣弟子)先决意要证入果定,然后从生灭智次第地培育诸观智,(直至证入果定)(见《清净道论》第廿三章、段六至十五)。

 

        节四十三:灭尽定

Tattha yathakkamampathamajjhanadimahaggata-samapattim samapajjitvavutthaya tattha gate sankhara-dhamme tattha tatth’eva vipassanto yavaakibcabbayatanam gantva tato param adhittheyyadikam pubbakiccam katva n’evasabbanasabbayatanam samapajjati. Tassa dvinnam appanajavananamparato vocchijjati cittasantati. Tato nirodhasamapanno namahoti.

于此,他从初禅起始次第地证入广大定。出定后,他以观智观照每一定里的行法。

如此修习直至无所有处之后,他再实行事先的任务,如决意等,然后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在两个安止速行生灭之后,心之相续流即被中断。其时他即已证入了灭尽定。

 

助读说明

     在灭尽定里,心与心所之流完全暂时被中止。只有已证得一切色禅与无色禅(即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才能证得灭尽定。而且只有在欲生存地与色生存地里才能证得该定。在无色地里并不能证得该定,因为在其地并不可能证得属于证入灭尽定的先决条件的四色禅。

     若要证入灭尽定,禅修者必须次第地证入每一个禅那。在从每一禅出定之后,他观照该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他如此修习直至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处禅出定之后,禅修者作出以下三项决意:一、决意他所拥有的必须品不会遭受毁坏;二、决意若僧团需要他的服务,他就出定;三、(在佛陀还活着的时候)决意若佛陀要见他,他就出定。此外(若他想要入灭尽定七天)他必须观察自己所剩下的寿命不会少过七天。

     在作完这些事先任务之后,他即证入第四无色禅,而此禅的禅心只生灭两次,随后他即证入了心流暂时被中断的灭尽定。

 

      节四十四:自灭尽定出定

Vutthanakalepana anagamino anagamiphalacittam arahato arahattaphalacittamekavaram eva pavattitva bhavangapato hoti.Tato param paccavekkhanabanampavattati.

于(灭尽定)出定时,于阿那含,阿那含果心生灭一次;于阿罗汉,阿罗汉果心生灭一次,随后即沉入有分。在这之后生起了省察智。

Ayam ettha samapattibhedo.Nitthito ca vipassanakammatthananayo.  于此,这是定之分析。修习观业处之法至此完毕。

 

      节四十五:结论

Bhavetabbampan’icc’evam bhavanadvayam uttamam Patipattirasassadampatthayantena sasane.若人欲体验,佛教修行味,当修此二禅,至上之修习。

 

助读说明

      “二禅”是指止禅与观禅。


Iti Abhidhammatthasangahe

Kammatthanasangahavibhagonama

navamo paricchedo.

《阿毗达摩概要》里 

名为“业处之概要”的

第九章至此完毕。

 

         后话

Carittasobhitavisalakulodayena

Saddhabhivuddhaparisuddhagunodayena

Nambavhayena panidhayaparanukampam

Yam patthitampakaranam parinitthitam tam

Pubbena tenavipulena tu mulasomam

Dhabbadhivasamuditoditamayugantam

Pabbavadatagunasobhitalajjibhikkhu

Mabbantu pubbavibhavodayamangalaya.

在性格纯良、贵族出身、充满信心、品德高尚的南巴(Namba)诚邀之下所写的这部著作至此已完毕。

以此广大的福业,愿直至世界之末,谦虚、受到智慧净化、戒行闻名于世的诸比丘都能够记得举世闻名的幸运住处──母拉苏玛寺(Mulasoma),以便他们能够获取福业及快乐。

 

助读说明

     诸阿毗达摩导师对阿耨楼陀尊者在著作《阿毗达摩概要》时所住的寺院的名称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中一派认为那是杜母拉苏玛寺(Tumulasoma Vihara),把“杜母拉”(tumula)视为是意为“大”的“摩诃”(maha)的同义词。然而在巴利文及梵文里都没有“杜母拉”这一词。这两种语文里都有在词源方面有关连的tumula一词,但其义并不是“大”,而是喧哗或骚动。通常这一词的用法与战争有关;在《维山达拉本生经》(Vessantara Jataka)里有这么一行:Ath’ettha vattati saddo tumulo bheravomaha──“其时发出一声极大的声响、一声极为可怕的怒吼”。

    另一派则认为该寺的名称是母拉苏玛寺(Mulasoma Vihara),视“杜”(tu)这一个音节为一个不能变易的连接质词,在此的用法纯粹只是为了让音调更为顺畅。由于阿耨楼陀尊者在这部著作里的其他地方也有如此运用“杜”(见第一章、节卅二;第八章、节十二),所以看来他可能在此也如此用它。所以我们应视该寺为母拉苏玛寺。一般上,斯里兰卡的传承相信该寺是位于Chilaw(机罗)县里,而且是如今Munnessaram Kovil的所在地。


Iti Anuruddhacariyenaracitam

Abhidhammatthasangahamnama

pakaranamnitthitam.

阿耨楼陀尊者所著的《阿毗达摩概要》至此完毕。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参考资料

1、《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编],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民国79[1990]

http://www.neixue.org/tools/zanging/20081209/320.htm/

http:/ishare.iasksina.com.cn//4645001html?from=Isnot

2、中文电子大藏经

htp://ccbsntu.edu.tw/BDLM/en/home.jsp?language=enCBETA(ChineseBuddhistTextAssociation),CBETA ChineseElectronicTripitaka, 2009, Taipei

3、罗喉罗·化普乐著,顾法严译《佛陀的启示》慧炬出版社,台北,1979

4、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5、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

6、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7、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

8、庄春江著《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9、印顺法师《印度之佛教》正闻出版社,台北,1988

10、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

11、那烂陀长老著(Naradamahathera),学愚法师译《觉悟之路TheBuddha and HisTeaching》斯里兰卡(SriLanka)

http:/dhamma. neibucon/index-0htm

12、霍韬晦著《佛教哲学》,法住出版社,香港,1999

13、觉音造,叶均译《清净道论》,中国佛教文化硏究所,北京,1991

14、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15、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

htp/s200251net/books/sfi/sfsx00lhtm

16、水野弘元著,释惠敏译《佛教教理研宪》中华佛教研宄所论丛(23),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0

17、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的特质》htp/s005t/books/ysfilysfjd0OI. htm

18、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原始佛教》,普门文库,台北,1984

19、净海法师著《南传佛教史》,慧日讲堂,台北

20、杨郁文著《阿含要略》 

wwwiced.org,http:/s92002.5lnet/index7htm 

2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

22、菩提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网络资料。

——————————————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类别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色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离心路过程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依佛教诫,远离邪教,平安是福——《云水日记》

【心路过程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杂项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心所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心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2

【心之概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1

生命的真相,名色法构成——《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清明】怀念父亲

【清明】请用鲜花祭祖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虚空法界无尽,菩萨悲愿大行

恭迎观音菩萨圣诞:南無过去正法明如来

【佛史课程】大众部与有部的教义

出家修行为了啥?——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梅花一树待君开

【佛门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天堂地狱在人间】:澳洲红衣主教性侵案的启示

【莫被名利淹没心】:粪甲虫之死

【解套】:给心松绑,你会吗?

元宵佳节,吉祥如意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供天】念天修天不升天,愿生佛陀正法前

人日说人顶天立地,忆念勇猛梵行三胜

谁绑住你了?!

财富之道:恭喜法财运自来

谁是你吉祥的守护者?——吉祥幸福密码

大年初一礼拜“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2019】除夕立春日,优昙花又开

南传佛教论藏《阿毗達摩》

谁才是真的爱惜自己与他人?

“一念见谛(顿悟)与次第见谛(渐修)”的实修实证问题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力转移说”

【课程】生死轮回之“三世实有与现在有”

【红尘梦醒】谁是最后葬你的人?——老朋友,怎能忘记?

【恭迎腊八佛成道日】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的禅观修持

【课程】生死轮回之“业报相续“说

【破恶杀贼】:放下屠刀,立地修行

【2019元旦快乐】: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2019】新年寄语:净土雪香

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夜夜平安,日日好日】圣诞节与佛教徒有关吗?

【恭迎阿弥陀佛诞辰】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导读

【怀念妙老】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

冬雨独忧歌,空谷谁倾听?

【课程】近行定·九住心——《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恭迎药师佛圣诞】: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

【梵呗课程】佛教梵音第一人马鸣菩萨(2)

【梵呗课程】佛教梵呗源流与梵呗赏析(1)

【随笔】芳草翠绿,落英缤纷

【云水天涯】飞雨飘落千山叶,客僧安禅在他乡

【中秋】千古明月夜,禅心殊皎洁——恭迎月光菩萨摩诃萨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地藏经》导读:地藏菩萨的真实功德

《地藏经》导读: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佛欢喜日,迎僧宝节】盂兰法会供僧增福与孝亲度亡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以念佛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莫与世间诤】文斗武斗明暗斗,欲诤见诤与无诤

  你诤对错了吗?【佛门熄诤病,七灭是良药】

【识破宗教谎言十大准则】:谁在说真话?谁在欺骗?

【依法摄僧】佛在僧中,谁是僧团的领导者?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红布观音菩萨的泪

【参·悟】谁,在拖死尸?

空中梵呗声,清净解脱音——《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之三

【韦陀菩萨的降魔杵】:护持佛法誓愿深,宝杵镇魔功德胜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佛教梵呗源流追寻】:深山佛寺钟,远古的呼唤

【法眼看世界】尼师上台跳舞,俗了谁的眼?——佛门怪象

【《心经》导读】:五蕴皆空苦止息,心无挂碍观自在

【空慧自在】《心经》概说、宗旨与空义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自觉抵制佛教领域商业化不良影响的通知

坚持中国化方向 抵御商业化影响

端午节的雨

父亲,请原谅他们

【忆师父】慧灯高悬普照众生,海纳百川兴教功深

行愿法师:高考祈福顺心意,寒窗减压要自力

行愿法师:为考生祈愿文

【恭迎文殊菩萨诞】文殊师利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慎重申明】别辜负妈妈的爱!——见妈妈爱我,没妈的恶意恶毒者“嫉妒恨”投诉原创,实可哀悯!

心线,连着母亲的爱

【现法乐住】学佛后,你快乐吗?

【离苦】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和平与战争】参观澳洲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与战争博物馆

【佛教十大要闻】之一:2016 年“批印事件”评议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特稿】弥勒佛下生人间成净土,娑婆界龙华三会愿相逢

【特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僧伽教育

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东方唯识学研究会正式成

【恭喜法财】:财神的话

澳洲珀斯中华新年文化节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

1、【念佛三昧】——念佛观心修习法

2、【自力念佛】——大乘四种念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