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觉悟之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的四种解说

愚千一 愚千一 2024-03-04

上篇文章里面,我从佛经中查找了许多关于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直接说法。从数量上来说,十二因缘是最多的。为加深影响,并指出佛经来源,请参考下表。

分类佛经内容
南传三藏長部14經,大品[第二],譬喻大經
(备注:此处说的是毘婆尸如来)
十二因缘
南传三藏自说经,第一品菩提品十二因缘
北传阿含部杂阿含经,卷第十五,369经十二因缘
北传经集部佛说分别缘生经十二因缘
北传本缘部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九,成正觉品十二因缘
北传本缘部佛本行集经,成无上道品十二因缘
北传本缘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三十二因缘
北传律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五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简介

在进行十二因缘的解说之前,我先用现代语言,简单地介绍下十二因缘分别是什么。注意,佛教术语,名字,概念,经常会有很多不同的含义。我这里只会介绍下最常用的一种或两种。如果想要完全了解每一项的完整含义,还请参考佛学辞典,以及查找佛经中的原文(这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的)。

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

  • 无明:即无知,即愚痴。 对于什么无知呢,即佛法,最关键的哪些佛法呢?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如果是大乘,再加上般若(空性),唯识(真如),如来藏等。

  • 行:即造作。 因为无知,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也叫业。业的分类方法非常多,最常见的莫过于: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也叫无记业)。其次是:身业(杀、盗、淫),口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业(贪、嗔、痴),合起来就是十善业或十不善业了。

  • 识:第六意识。或唯识里面的第八识

  • 名色:名,就是名词。色就是物质。 五蕴中的色蕴,现代来说,就是物质。

  • 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可以感受的器官,也有人说是感受器官对应的神经系统。

  • 触:接触。 比如眼睛,在有光,有距离的情况下,看到外面的物体。这个过程就是“触”。(备注下,眼睛可以看到东西,严格来说,需要具备9个条件的。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唯识对此的解说。)

  • 受:感受。有三受:苦,乐,不苦不乐。 再进一步有五受,三受的基础上,再加上忧,喜。

  • 爱:喜爱,贪爱。

  • 取: 因为贪爱,所以想要获取更多。

  • 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 分别对应欲界,色界,无色界。贪爱男女之乐,就希望生在欲界。厌恶男女之欲,又有禅定之力,就希望生在色界。厌恶色身,禅定之力更强,就希望生在无色界。(备注,三界依旧在轮回中,不是解脱)

  • 生: 有了投生的愿望,因缘具足后,就会投生对应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 老病死:有生就会有死。 无论生在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最终都会有死。老和病,即变老和生病,则是不一定,比如婴儿出生就夭折,就不存在”变老“。“生病”也不一定,欲界的众生,很难绝对的无疾而终,但是色界,从出生,变老,到死亡,无疾而终的情况应该有很多。无色界就更不用说了,不会变老,也不会生病,连物质的身体都没有了,哪里来的变老和生病呢。只有投生和死亡了。

如何深入佛法?学会展开,进一步了解各种概念和理论。

对于佛教名词,有两个步骤可以参考。

  1. 理解定义,含义。从最常见的开始,最通用的开始。

  2. 展开。比如说“受”,直接的定义和解释就是“感受”,再展开一点就有“三受”和“五受”了,然后再去分别理解他们即可。

对于理论也是如此。比如十二因缘,先了解其含义,每一项的含义,然后再去了解它的解说。含义上面已经简单介绍了。下面介绍对它四种解说,也从最常见的解说开始。

十二因缘:解释生命的现象

这是用十二因缘来解释生命的不常不断,生死流转,生命的这种不常不断的现象,经常被称为轮回。轮回的说法有点“泛滥”了,导致对它的误解越来越多了。依照佛法来说,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不常不断,流转不停。那么为何会不常不断,流转不停呢?

先解释基本定义,基本含义:

  • 不常:不会永恒固定不变。

  • 不断:生命不会断灭,生命是连续的,一段又一段。死后会再生。生后终会死。依此循环。但循环中,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灵魂或神识。

  • 流传不停:生死流转,即生死生死生死,以此重复。直到解脱。

三世两重因果

如图所示:

  • 三世:因为有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 二重:过去世和现在世是第一重因果。现在世和未来世是第二重因果。

  • 因为过去世的无明和行,即无知和造作,由此产生了现在世的生命。无明和行,就是过去二因,过去世。

  • 现在世的生命(现在五果,即现在世),就是从识,名色,六入,触,受。在这个解说里面,识是神识,或第六意识。名色是卵子受精后的胚胎。六入,是从胚胎慢慢发育出器官,头,眼,手等。触,就是器官成熟,对于子宫中的环境有接触感了。受,就是继续发育,有感受了。出生前的胎儿也可以和大人互动,就是因为有感受,有苦乐了。

  • 胎儿出生之后,再继续长大,过程中就会有自己的喜好。进而想要获取更多,以便满足自己的喜好。以欲界的众生来说,最大的喜好和贪求莫过于男女之欲了。这就是爱、取、有三支。(现在三因,即现在世)

  • “有”就希望出生和存在于这样的世间(大多是欲界)。这种希望就引发下一次的生命。从而为下一次的投生播下了种子。(未来二果,即未来世)

过去世的无明和行,导致了这一世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而这一世的继续造作(爱、取、有),又会种下下一世投生的因,进而会有后世的生命现象(生,老病死)。从此,生命不停流转,不常也不断。

聪明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一世的爱、取、有。在下一世的生命中,也即是无明和行了。这样,生命就进入无限循环当中了。要打破这个循环,解脱”轮回“,正是需要从这一世的爱、取、有作为入手处。改变这一世的爱、取、有。让他们不成为下一世生命产生的原因,即不等于无明和行。

具体点如何操作呢?见到喜欢的东西,不贪求。见到不喜欢的东西,不厌恶。因为这个不贪求,就不会想要获取更多。不想要获取更多,就不会想要拥有了,进而就不会再”生“出新的生命,从而可能解脱轮回之苦了。甚至可以进入涅槃了。(注意,涅槃不是生命的断灭,而是另有解释,限于篇幅,暂时不展开了。)

二世一重因果

这个解说是唯识学的独特解说。

  • 二世:只有现在世和未来世。

  • 一重:现在世和未来世组成了一重因果。

  • 因此,也可以画成是过去世和现在世。

唯识学的这个二世一重因果是想要简化的。毕竟比三世一重简单了三分之一。奈何唯识学在传承中有中断,且在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古代,的确是门槛高的。反过来说,进入现代教育的新时代,文盲率在逐年降低的背景下,唯识学也在复兴当中。因此唯识学上的解说,或许也会逐渐流行开来。

玄奘大师组织翻译和汇集的《成唯识论》中说:“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

大意:十二因缘构成了一重因果关系,足以说明轮回流转的现象,并且能够破除对于生死现象过于极端的看法,既不是断灭论也不是常见。他认为,如果设定两重以上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否则,如果不断添加更多的因果层次,理论上会导致无穷无尽的递归,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看得出来,玄奘大师对于三世二重因果的态度极其明显,批判起来一点都不客气。不过这是题外话了,我个人觉得,觉得哪个容易理解就先用哪个。能理解的就是好的。不能理解的,搁置一边,以后再说喽。

十二因缘:解释一切现象

在佛经中,提及十二因缘时,经常会有一个“前缀”,一个“后缀”。比如: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335经: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这个“前缀”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这个后缀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四句话,也经常被单独提起,合并为: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四句话就是 —— 缘起法,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生命的生死流转。也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现象、一切事物的生命周期(成住坏空)。例如,一个苹果树种子,可以发芽生根,从小树长成大树,结果实。苹果掉落地上,腐烂后,种子进入泥土,又发芽生根,长出新的小树。周而复始。

和生命不同现象不同的是,其他东西,如苹果树,不是“有情”,没有“感受器官”,不会感觉“苦乐”,也不会造业(善恶业),所以,十二因缘不能一一对照。但是,此有故彼有这四句,却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甚至包括有情众生。

用现代话来解释缘起大意如下:

  • 一切人事物(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依赖其它人事物的产生和存在。

  •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个人事物,可以绝对地、孤立地存在。

十二因缘:解释心理现象

十二因缘还可以解释心理现象,例如烦恼的生起。举个例子:

有一位男士正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漫步,突然一位美女朝他走来。

  1. 因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明)。

  2. 男人总爱看美女(行)。

  3. 突然看到美女朝他走来(识──眼识)。

  4. 身心就立即紧张起来(名色)。

  5. 美女走得越来越近,他开始注意到美女的衣着打扮(六入──眼及意念)。

  6. 美女瞧来他一眼。两人眼神对碰了一下。(接触)

  7. 他感觉仿佛有一股电流在体内流窜。(受)。

  8. 如果美女对他微笑,他会有满足的感觉(爱);反之,若美女反应平平,他可能会感到失落或遗憾(爱的反面)。

  9. 如果美女确实表现出对他感兴趣的样子,他会认为这是对自己魅力的一种肯定(取)。

  10. 在内心深处产生自我陶醉的情绪(有)。

  11. 开始想象谈恋爱,结婚生子,把孩子名字都起好了(生)。

  12. 然而,这些美好的幻想往往转瞬即逝,随着美女逐渐走远,现实情境将他拉回(死)。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十二因缘,其实也可以贯穿在每一次的心理活动当中。处理不当,就会生起烦恼,处理得当,就可以泰然自若。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其实,每个环节,都可以改变,从而从情绪的跌宕起伏,变成泰然自若了。略说几个作为例子:

  1. 无明:知道美丑只是一种现象,心理美丑更加关键。

  2. 行:平常不会去关注美女。

  3. 偶尔看到了,也只是看到了,不会多想,这就是不爱,不取。后面的有,生,老死就都没有了。

总结

从提问“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作为开始,搜集了相关的佛经,并统计了,其中数量最多是“十二因缘”。然后介绍了“十二因缘”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介绍了四种解说。深入理解十二因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命不常不断的流转,也可以帮助理解一切事物的产生和灭亡,还介绍了烦恼是如何生起,以及如何对治。希望大家都能早日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



附 —— 截止到2023年12月,阅读量Top10的文章列表:

TOP1:什么是人间佛教 | 为什么要推崇人间佛教

TOP2:聊聊市面上的“正念”和“冥想”
TOP3:美国佛教中的少数派 —— 中国汉传佛教
TOP4: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 | 圣严法师的四它 |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TOP5:尝试对比中观、唯识和如来藏
TOP6:聊聊开悟的常见误解以及开悟的层次
TOP7:写给年轻人学佛的建议 | 学佛的框架和顺序 | 现代佛学的教学大纲
TOP8: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 —— 缘起和中道
TOP9:以结构化的五个层次解读《心经》
TOP10:其实,你从未见到过一个真正的圆 —— π,哲学,真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觉悟之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的四种解说

愚千一 愚千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