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在隐身

其他

入群測試

入阿毘達磨群的測試題目:「若住無記心命終彼捨善蘊五無記蘊五得善蘊四無記蘊二即於彼時善二蘊染一蘊無記五蘊滅善一蘊染四蘊無記二蘊現在前」1、解釋以上文本中除了「五」以外所有數字的含義。2、解釋此剎那現在前的善等諸蘊分別容是二十二根中的哪些?3、解釋此剎那現在前的善蘊容是七十五法中的哪些?若申請入群,可將回答發至cuechin@163.com。答對1題有70%的幾率申請通過,答對2題有80%的幾率,答對3題有90%的幾率。由於要作為入群測試的題目,請不要找我要答案。答題可以藉助一切手段,包括問其他人或AI。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路遇一只死鸟

我开车去工地,在大兴机场高速下的辅路上,看见一只死鸟,横在路中间,稍微靠白线的位置。我赶紧念了20声佛号。这是基本操作。我非常熟悉这套操作。从北京开车回河南时,960公里的高速,肯定会碰见几例小动物死在路边。还会碰见拉着猪或牛的大车,不用说,是拉去屠宰的。我就会念20声佛号,表示同情和慈悲,愿它们往生净土。但是,你不觉得伪善吗?——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觉得把功德施与众生了。好像奔赴地狱的众生会因为自己的祝祷迁生天界或净域,而自己一毛钱都不用掏。——这不是很便宜的事情吗?我见过宁愿念100句佛号回向给别人,但不愿意请别人吃一碗面条的人。车继续飞奔。我想到,其实可以停下来。虽然是单向三车道,但往来几乎没有车辆,只是偶尔有村民经过。算了吧,已经开出去几百米了。也许清洁工看见,会找个地方把它埋了——把积累福报的机会让给环卫工人吧。再伪善一次。第二天早上,我又去工地。在同样的地方,又看见了那只鸟。注意到的时候,车又早已开出去了。这条路100年不堵车,我每次都狂奔。奔过去之后我意识到:还是昨天那只。它在这里至少躺了24小时。不知它是什么时候死在路中间的。死在路中间,不是很好的死法。人固有一死,鸟也固有一死,但无论是谁,最好都不要死在路中间。车已经开出很远。其实也不算太远。虽然不能逆行,但走回来总是可以的。只是暖气师傅还在等着我——不久前,他打电话说到门口了,我说您稍等,我十分钟就到。于是又狂奔起来。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天,我到了工地,见到装地板的师傅,就把鸟的事情忘了。似乎也没有理由记着。第一天返程没走这里,再次见到鸟,已经是第二天。第二天到了工地,见到暖气师傅,又把鸟的事情忘了。第二天返程走的还是这条路,但是是在高架桥的另一侧,所以还是没见到。第二天夜晚,我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今天是第三天。车拐向大兴机场高速桥下没多久,我就想起来了。于是放慢速度,眼睛沿着路面扫。没有再见到鸟。应该是被清走了吧。我想到《旧年夜的卖唱人》。那是我2015年元旦写的文章。在望京凯德茂门口,有个男子在零下八度的寒风中裸着上身弹吉他,旁边扔着吉他箱。有两次,我晚饭后路过,觉得他很夸张。走过后想起,打开的吉他箱应该是在期待别人投钱。第一天,我已经走过去了;第二天,我在路过之前想起,但又不习惯当众打开钱包并逗留,于是又无动于衷地路过;第三天,邻近元旦,节日给了我勇气,我在晚饭后付账时掏出10块钱,揣在右裤兜里,预备路过时丢进吉他箱。可是那天晚上,他没有来。想到这些,我心里没有波澜。我习惯了有情生命中的一再错过。其实不是错过,只是习惯。再来一次,你还是会照着从前那样做。所以也没有什么可惜,有的无非伪善。这时,我看见了鸟。我前面有一辆三轮,一个老太太在蹬,不是机动的。老头坐在三轮上,应该是她老伴儿。有个骑电动车的逆行过来,让我不方便靠边。我打转向,刹车,小伙子大概觉得我很奇怪吧。看看后视镜,确定没有后方来车,打开车门,走向马路中间。掏出手机要拍照。阳光让我看不清屏幕,想到是马路中间,我老远按下快门。走近,拎起羽毛,回到路边步道。它的羽毛有一点华丽。扁扁平平,是被车轮碾死的,碾成了平面,像失败作家笔下的人物。我四下看看,没法掩埋。我是把它放在路边步道上,还是让它越过栏杆躺在泥土上?如果放步道上,只有环卫工人可能把它掩埋。更可能的是扔进垃圾桶,葬身于臭烘烘的露天垃圾场。我不是没有掠过用车带走找个地方掩埋的念头,但觉得小题大做。步道的栏杆外,稀疏长着三五丛灌木,我想让它的遗骸受此荫蔽,庶几免乎日晒。风吹雨打是免不了的。但我不想投掷它的遗骸,最终,它还是简单地躺在没有灌木荫蔽的泥土上。唯一的欣慰,是身下有泥土,要强过水泥地吧?拍拍手上的灰,驱车上路。写这篇文章时,我翻开白天的照片。两张。一张是它躺在马路中间,平静而辽阔;一张是它躺在步道上,栏杆影子打在它身上,像世间的牢笼。(完)11月、12月写作班现在可以报名,详情如前:写作班搞起来
2023年10月21日
其他

指望写小说赚钱还不如买彩票

我教写作,碰见好多人说,想让写作成为“第二职业”。——我说没戏。不是看了他们的文章说没戏。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看文章。大数据就是厉害,知乎很快推给我一个问题:“我现在快40了,想写小说,会不会太迟了?会有出路吗?”还推给我一个高票回答,开头第一句叫:“知道著名作家张洁吗?”——张洁两次获茅盾文学奖,她是年近40才开始写作的。那会儿我正等锅贴和粥,顺手写了个回答:“不会太迟。因为20岁写小说也没有出路,所以一样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出路,有资源或撞大运的会有。综合起来看,写小说有出路的几率比买彩票低。”张洁,40年前,确实是著名作家。我上中学那会儿还看过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但是今天,她还著名吗?张洁是哪一年毕业的?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那个时代,那个学校,那个专业,想象一下它的含金量。想象这样一个背景的人,工作18年后,所处的社会阶层和能调动的资源。18年后,1978年,张洁发表处女作。半年之内,就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年度小说选。不到一年,就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创作》上刊登剧本——你觉得一个成熟的小说家转型成剧作家需要多少多长时间?转型有时候可以很快的——你知道许家印是大学教授吗?知道许家印指导过十几篇硕士论文吗?在张洁的处女作发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她就参加了《十月》举办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2个月后,加入中国作协;1个月后,作品改编的电视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时,距离她发表处女作不到一年半。再聊聊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文艺作品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媒体发表的文学作品,连今天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今天有网络。那个时代,写一本介绍诗词和书法的小册子,轻轻松松卖到80万册;今天?能卖2万册就不错了。我为什么拿买彩票打比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想靠写作吃饭,尤其是靠写小说吃饭,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几率——买彩票难道就没发家的吗?在今天写小说,就好比古代要当个书法家。你以为古代书法家里,真的就是王羲之爷俩写得最好吗?清朝以前,有几个人是纯粹的书法家——没有别的身份和交游?宋朝以前,谁能单纯靠书法让人家知道他是老几?——例外也许有,但你觉得自己是例外吗?如果想拿历史上的人物证明“40岁靠写小说赚钱到底晚不晚”,我就说一句:“姜子牙八十岁能出山,我们八十岁——能出院吗?”
2023年10月19日
其他

写作班搞起来

准备再把写作班搞起来。目前打算先开九、十月份的。问:针对什么人群?教什么内容?答:针对成年人,有阅历的成年人最好。教记叙文和散文,不教公文、议论文、文案、剧本等。课程内容会选择小说讲(比重很大),但不建议学员写小说——因为基本上是写不好的。倒不如写点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事情。问:为什么有阅历的成年人最好?答:写作是需要素材的。对普通人来讲,让你编故事,你肯定是编不好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写小说。如果是写身边的事情,有阅历的话,素材会丰富很多。根据以往经验,一个人能不能写好,跟阅历是高度相关的。但不是说一个人年纪越大、阅历就越多。有些人做的可能是事务性工作,不跟人打交道,事情也不复杂,那样的话,工作二三十年,可能也没有多少非常值得写的故事——不过,每个人身上都会多多少少有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亲情友情当中,生病住院、亲友离世、情感纠纷、承诺、背叛、抑郁……——这些事情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只有愿不愿意写的问题,以及素材多少的问题。问:能提升写作水平吗?答:大部分人是不能的。这要实事求是地说。提升写作水平需要你花很多时间,一篇又一篇地写,不断地修改。有人愿意写和修改,但是他没有故事,缺乏素材;有人有很多故事,但是他不愿意开口,不想让别人知道,尤其不想让纪委知道。有故事又愿意写的人,他不一定能听懂我讲的,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所以,综合起来,至少有80%的学员,写作水平是不会明显提高一个档次的。问:那一般学员能通过写作班学到什么?答:一是,有望知道自己写的有多差。很多人知道自己写的不算好,但究竟自己写得有多差,心里是没数的。因为差要和好比起来才知道。要见过好作品,而且了解不同层次的好作品,才能知道自己写得有多差。写得差的一个表现就是,如果你真的能写作进步,三年后回头看以前写的文章,会非常不好意思,简直想烧掉。——大多数人没这个感觉,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写得还蛮好。这就是对自己写得有多差心里没数。二是,有望知道自己为什么写这么差。——这一点是很难的。只有时过境迁,再回过头来审视以前的东西,可能才会慢慢明白,自己当时是没有办法和理由写好的。因为写好需要条件:1、有素材;2、懂表达;3、有洞察——而在某个时刻,这些条件你可能都不具备。所以,写作班告诉大家的是:为什么我写不好?而不是:我怎样才能写好?如果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写不好,以及为什么自己不适合写作,我觉得这就算上写作班的收获。除了以上两条,还有一点会让一些学员觉得有收获,就是对生活的理解。问:通过写作课可以得到什么对生活的理解?答:一般来说,好的文章会把人物身上一些极端的东西挖掘出来。说白了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性格,和庸常生活不一样的生活。我们有望通过文章来了解他人的生活,进而对他人的境遇与认知多一分理解。在小县城中,尤其是农村,流言八卦是很多的。那些流言八卦其实远比明星绯闻有意思。因为明星并不是你身边的人,你听到的消息也真真假假,甚至都不是三手五手,而是七手八手了。只是那些传流言八卦的人,他们不会写作——如果他们会写作,就能干翻80%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要跑田野,而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田野。但因为他们没有脱离过田野,反而不知道什么是田野。就像老舍——一个不拉黄包车的人能写出《骆驼祥子》,而拉黄包车的祥子却写不出。如果祥子能写出《骆驼祥子》,他就不用拉黄包车了。写作课告诉大家的,就好比:不是祥子这个人物和他的命运怎么样,而是为什么老舍这样一个不拉车的人能写出来拉车的故事。——这是个比方。课上应该不会讲《骆驼祥子》,因为以前讲过。问:课上讲什么?一共多少节课?学费是多少?课上会优先选择在班学员写的比较好的文章,如果在班学员近期文章不够好以至于没达到讲的标准的话,会选择名家作品来讲。每月四次课。是录制的音频和文字材料。但不是开班前就录好的,而是根据每周学员提交的文章或我当周选择的其他内容来录的。因此,没有课程大纲和介绍之类的东西。也没有试听,没有几天无理由退费之类的。每次课的录音是2小时左右。文字材料和录音内容一致,是选择的文章和我的批注,每次15000字左右。学费是每月500元,目前只开九月十月,最多交两个月。如果是往年累计学过4个月以上的学员,学费是每月400元。问:对学员有什么要求?会不会布置作业、督促学员写作之类的?答:不布置作业。学员写了文章可以发我邮箱,但不建议发太长的,而且不建议发太频繁。有学员以前写过长篇小说,一下子发2万字以上给我,我真的看不完。尤其是写得不好的话,我也看不下去。而且,学员写得不好其实是普遍现象。所以,新学员提交的文章建议每篇在3000字以内,这样,就算看不下去,我也能硬着头皮看。老学员写得够好,突破3000字的限制是完全没问题的,但一般也不建议超过10000字。不会督促学员写作。学员不写的话,我还省事一点。如果你想报一个老师或者助教天天撵在你屁股后面催你写作的班,那不要报这个。对学员的要求就是,遵守班级规则(规则我会在开班后发个详细说明),不要扰乱群秩序;另外就是,不要把老师当陪聊。我碰到过这样的:报名费一交,马上不停地跟我聊天,问这问那,还发红包。我很反感这种学员,一般碰到就是退学费请出群(虽然别人不退学费,但这种人我必须退你学费)。我和学员之间,基本上都是通过邮件交流,写了文章,不要通过微信发给我。问:这么说来,学员就不能给你发微信了?答:也不完全是。邮件交流和微信交流性质有所不同。邮件交流是工作交流;发微信很多时候不是交流,就是生活联系。如果你学写作,问我写作问题,发作业给我,这就是工作交流,我回复你是处理工作的态度,正式而郑重。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随手转给我,问我怎么看——我会认为这和写作班没关系,喜欢看呢,我就看,忙或者不喜欢看呢,我可能就打开扫一眼关掉了,有时候可能还会忘记回复(我不可能人人发的微信都设置为待办事项)。因为你在发的时候不是很郑重的,我回不回也是很随意的。今天加微信并不难,“微信好友”并不一定是朋友。微信好友发来的东西,根据内容,也根据我和发信人的关系,有些我会乐意收到,会喜欢看,有些我会讨厌收到,会懒得看。这些需要你自己去辨别。我和有些学员之间,也不是纯粹的老师和学员的关系。有学员跟我学得久了,或者虽然不算很久但是我慢慢能从文章中对他们有相当的了解,包括为人、生活经历、三观与处事态度等等,渐渐地,除了老师和学员这一层关系外,还会有一层朋友关系,乃至在写作课以外,可以说就是朋友了。那么有时候也会微信聊些写作课以外的话题,或者问问近况。不过,90%的学员和我,关系并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因为我对你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的三观也不一定一致。尤其不可能说,你交了报名费我们就立刻成为朋友。问:现实中的朋友报你的写作班怎么样?答:也不是不行,但太熟的朋友不行,没那么熟的没问题。当朋友的老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朋友对待我,基本上不会像学员对待老师那样尊重。别人在群里说“谢谢老师”,他说“谢谢路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跟我熟似的。这就没法教了。所以碰见这种,我宁愿你在群里一直潜水,我不收学费回头还请你吃饭都可以。就像官员不能把子弟放在自己手底下干,如果我比较熟的朋友想学写作,我可以给你推荐别的写作班。在我这里,你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如果你在现实中跟我说话,就一句一个“妈的”“牛逼”,我还怎么教你?问:怎么报名?答:老学员直接找我就行。新学员需要发邮件到cuechin@163.com,附上微信和简单的自我介绍。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入群测试(230823)

我有一个阿毗达磨学习群,其实,更理想的形式是论坛。论坛的话,每个人只要能上网,就可以看到其中内容。群的话,只有加群的人能看到。论坛的弊端在于,如果不加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发言,这就搞成知乎了。理想的论坛是按照专业程度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用户拥有不同的发言权限,甚至浏览权限。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设想,但设想毕竟是设想,不现实。所以现在还是只有群。群相比论坛也有个好处,方便,随时拿手机就能看。但群最大的问题是不开放。过去的迦湿弥罗论师,因为害怕阿毗达磨被迦湿弥罗以外的人学走,或者担心有部学说会在外人的学习检讨中暴露出问题,有相当一个时期,迦湿弥罗的学问是封闭或半封闭的。开放未必会繁荣,但封闭势必会萎缩——为什么开放未必会繁荣?因为也会受到主流见解的统治,从时间维度上看,也是一种封闭。我会不定期地,发布一些入群测试题目,以期对阿毗达磨技术细节有兴趣并有潜力的人一起学习探讨。这种探讨不会有助于发表论文,因为所探讨的问题如果写成论文,是找不到reviewers的;也不会有助于所谓“实修”。纯粹是探讨理论,尤其是艰深的细节。以下10道题目,如能答出任意1道,申请加入本群,即有80%的几率成功。——不是100%,因为我还会考察申请者是否符合本群气质(不需要额外的考察,一般通过邮件中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行文风格即可判断)。所谓符合气质,主要是认可本群的学习方式,且不对本群生态造成破坏。其中,认可学习方式并不容易。本群的学习方式,简要来说,提倡多读《俱舍》《正理》《婆沙》原文,提倡在探讨问题时引颂和原文,提倡用玄奘大师译定的术语进行规范表达;不提倡通过非一手文献学习,不提倡通过比喻和联想学习,不提倡用不规范的表达交流。此外,为了维护群生态,不欢迎表达欲过于旺盛或者爱刷存在感的人加入,也不欢迎不清楚问题评判标准的人加入。总之,本群的入群标准是不低的。高标准不能为群成员带来别的任何好处,只是有可能让致力于探究阿毗达磨技术细节的人,有一方好的土壤。下面10道题目,如能答对1道,可以发邮件到cuechin@163.com,申请加入。说句题外话,之前收到过一封邮件,发件人根本不知道题目在问什么,通过占星的方法答了每一道题(那次都是选择题),还问我有没有达到标准。这类邮件,我希望以后再也不会收到了。不懂的人,起码得知道自己不懂。基本的自知之明是前提。不仅是阿毗达磨的学习,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想进群,必须先花200个小时去翻翻书,做做题,200个小时是最基本的诚意。本群不收费,但是进群者必须有基本的诚意,就是对阿毗达磨的尊重。尊重不是表现在口头上,不是给我写一封礼貌的邮件,表达进群的愿望,让我面子上不好拒绝(以前确实因此通过了一些不合格的申请)。但是以后,标准要严格起来。如果答不出题目又想进群,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俱舍论颂》背进80分钟,发完整录音到上述邮箱(有成员是通过这种方式进群的,虽然不能对讨论有所贡献,但也是欢迎的,因为对阿毗达磨的尊重是有的)。这也是诚意的体现。因为要背进80分钟,至少要100个小时吧。如果没有一定基础,即便进了群,也不会对阿毗达磨学习产生任何帮助。本期10道题目如下(答出1道即可,答出指完全答对,半对不算对):1、诸善业道、不善业道,分别是何所断?2、三界阿罗汉是否成就三世无漏色?3、以世俗道、无漏道得第三果,无间道、解脱道时,分别修哪些智?4、哪种阿那含不成就过去无表?5、五部各有多少喜根?其中几是欲界系,几是色界系?6、依十五部心答:八解脱等无间各容生几心?7、依十五部心答:五顺下分结、五顺上分结,等无间各容生几心?8、五受根所增随眠,各于几受根相应?9、生无色界圣者起无漏道,容成就三世几学支?10、四无覆无记各通几识?
2023年8月23日
其他

也值一个屁

外甥高考成绩出来了。考了个不用上高中就能考出来的分数。我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我妈让我问问梅俸铜那学校要多少分,能不能进。梅俸铜是我高中同学,在郑州一所大专任教。我给他发了微信,他问过教研室主任,说,不中,得350分。我发微信给外甥,问他是文科理科,又问考了多少分(虽然我妈告诉我了,我想看看是不是还带个零头)。外甥把成绩单截图发给我,说了一个字:唉。我看了下,数学成绩,正好是选择题分数的四分之一。英语是四分之一拐个弯儿。文综好一点,最好的语文,考了82分。他每天早上五点多去学校,晚上到家将近11点。想到这,我心里也“唉”了一声。这一声不是对外甥。因为我很清楚,他这个分数,社会原因占50%,学校原因占30%,家长原因占20%。至于他自己,我认为没责任。可惜他不知道这一点,他爸妈也不知道,他周围的人,老师同学亲戚朋友,没有人相信这一点。我告诉你为什么?——他完全不是调皮捣蛋的学生,1米78的个头,身上没有任何叛逆;让他干活,他就干活,让他学习,他就学习;是老师认为最乖巧的那一类学生——如果不是这么听老师瞎教,他不至于考这么少。一个不听老师话、家长话的学生,考得不好,自己是肯定要负责的;但一个完完全全听老师话、家长话,让怎么着他就怎么着的学生,考这么少,你说应该谁负责?我为什么还说社会的责任呢?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其实是社会环境导致的。——谁规定要每天早上五点多去上学上到夜里将近11点回家的呢?谁规定每星期只能休息一下午剩下时间都得用来做题的呢?我几年前就说过,对他这样基础的学生,让他一套一套去刷题,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白耗他的时间。——他的数学成绩,相当于不看题目一分钟涂完答题卡得分的期望值。你想想我说得对不对。过去的事情,就不讲了。我看了成绩单,对外甥说,我问问我同学。——其实那时候已经问完了。我也不想让他心悬着,没一会儿,我就说,他们学校要350,这也不好进。外甥说:我学习差我心里明白没办法。我突然难受起来,说:别难过,高考只是人生的选择之一,我再上网查查。他说:好的。又说:谢谢舅。我给他发了个红包,199块,备注“回头买雪糕吃”。他领取了说:咋给我转那么多。——发了个皱眉的表情,又转给我190,说:舅我用不了那么多的。又说:一点就行。我让他别转回来了,没事上街转转,买点吃的。之后我问罗帅,罗帅是他亲舅,我是表舅。罗帅说,打算帮他找个一对一志愿填报咨询的。我心想:亲舅就是不一样。表舅只是发个红包。我问罗帅:河南的还是哪儿的?罗帅说,尽量让他出河南吧,想让他去上海,“因为我在这个地方,有什么事儿我还可以够得着”。我爸打电话过来了。他问我梅俸铜那学校能不能进。我说:他分不够。我爸说:就是知道分不够才叫你问的,要是分够了还找人干啥?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找找关系花点钱让他有个学上。我突然觉得很滑稽。我爸可能觉得全世界都是小县城。当然,也不排除如果你太有钱,别说想进个专科,就是藤校,也不是没有门路。但这个事,真不是这么个办法。我外甥就是花钱进个专科,和进不用花钱的学校也没有区别。——其实还是有区别:会让他觉得在渣校里都低人一头,对不起父母。我想起另一件事来。有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亲戚,大学毕业在东北当了一段老师,春节回老家,家里托关系,送了两万块钱,给他在我们县高中买了个工作。——他根本不想去,但他爸妈也不跟他商量,直接把两万块送出去了。他有个事需要用钱,可能也就三五百块,找他爸要,他爸不给,还骂他,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好像还是在亲戚家里。他回到家,他妈也说要跟他断绝母子关系。他跑到县高中,把送礼的两万块钱要回来,从此消失了,家里人再也联系不上。所有亲戚都没他的信儿了。到现在还是这样。农民挣钱不容易。一个农村家庭,两万块钱,不是小数。他爸妈可能觉得,花这个钱给他买工作,仁至义尽了。过了会儿,我想到一个同学,王鹏飞,在浙江一所高校任教。我和他五年多没联系了,但有事咨询他是没错的,比他更靠谱的人我想不到。我问他,在上海杭州地区,外甥这成绩,是体育生,有哪些专科可以报。他问我学籍是不是在河南,然后花了一个小时去查,给我推荐了上海一所职业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说优先考虑这所,面向外籍做体育辅导,是很好的一个职业。我告诉外甥,说了几句,他突然问我现在有时间吗,那会儿已经将近0点了。我说有。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接了他的电话,不到3分钟,我就意识到两件事:1、他比99.9%的人都优秀;2、他的情况,根本不需要找一对一专业咨询,闭着眼就知道该怎么报——就报体育。他是体育生。体考成绩不怎么样,线是115,他就考了115。四月底去福建参加二级运动员考试,预赛都没过。他体育没考好的事,我早就知道,那会儿我还在老家。但直到他给我打这一通电话,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考不好。因为家里人不想让他考好。——这不是他说的。也不是我说的。是我想到搞心理咨询的朋友经常爱用的一个表达。我没想到的是,他罗帅舅也不是很建议他报体育。外甥在高一的时候,文化课已经很差,班里垫底了,他说想学体育,家里不太支持,他跟罗帅说,罗帅支持,做了他爸妈的工作,家里就同意他学体育了。这两年,基本上每天早晚都练习。他爸妈不支持并不是说,就是不同意你学——“敢学体育打断腿”那种——完全不是。如果是那种,他也不可能学,他非常听话。他爸妈什么态度呢?——人家小孩,成绩但凡有个差不多,也不至于学体育,你要真想走体育这条路,我们也同意。你就好好学,好好考。可惜他考得不好。体考之前脚伤了,刚刚过线。休息了半个月,去参加二级运动员考试,赛前他说起码预赛肯定没问题,结果预赛也没过。罗帅因为这个原因,觉得就是让他学体育,他恐怕也学不了多好,又考虑到将来就业,不建议他再报体育。我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为什么外甥一到大考,就要发挥失常。文化课是这样,体育也是这样。他爸归结为他没有见过大场面。但跟他一块去体考的同学,平时成绩明显没他好的,也都考得个个比他好。人家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呀。——这是有外部原因的,只是,他所处的环境,从来不会告诉他“从外部找原因”,只会告诉他,“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季庄稼,要收了,下了一场暴雨,全淹了,你告诉农民: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不符合逻辑。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环境,不允许他有放松的态度。因为他成绩不好,已经有好多年,我不敢问他的成绩。虽然我知道,他的生活里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后来他学了体育,能问一点体育。他不在场的时候,向他爸问起他最近的学习,他爸立刻就一副“完全没有办法”的表情:“谁敢问呢?没问。不敢给他压力。”实际上,压力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他的。就像生病住院的人,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会主动提起他的病,所有人都对他的病讳莫如深。他刚上初中的时候,就跟不上课,那会儿还小,晚自习下得也早,大概九点就下了。下了晚自习,骑车到我家,我爸给他补习,说是补习,其实是训他,一旦他听不懂,我爸就急了。这样“补习”了一段,他也不来了。他在学校,受到的也完全是错误的教育。我跟一个朋友提起外甥的数学,朋友说,就是没老师教,也不至于考这么差;我说你说对了,真没老师教,他还真考不了这么差。——就算还是考这么差,是不是起码能明智一点,把学数学的时间都停掉,哪怕睡大觉,是不是也要好点儿?没有人敢做这个决断。别人都认为我这么说是扯淡,这就是他们都没有我学习好的原因。——我起码知道把没用的事儿停掉,别瞎搞了。我今年没挣钱,钱够花十年;如果今年去努力挣钱,加倍努力,可能到不了明年这时候,我就会赔得连裤衩都没有。赔的原因在我吗?不在我。同样的道理,外甥考这么少,原因在他吗?不在他。观念是会传染的。正确的观念传染得慢,错误的观念传染得快。人与人之间接触,知识传播得很慢,流感病毒传播得快。我外甥周围,几乎所有人都在用语言或者行动迫使他接受这样一种认知:你学不好,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学校,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一天三顿饭。——我都要笑了。你要知道学校那伙食。鸭脖的事可不是江西才有。我为什么到现在——高中毕业都20年了,还三天两头闹肚子?胃就是中学时候吃食堂吃坏的。一天三顿饭,两顿都没时间回家吃。外甥是三顿都没时间回家吃。菜市场散了摊儿,地上的烂菜叶子被人捡起来,“拿到食堂给学生吃”,这就是我上高中时候发生的事。我外甥吃这样的食堂,作为体育生,平时训练100米能跑进12秒,还对不起一天三顿饭?实际上恰恰反了。这样的孩子,配得上更好的社会,配得上更好的教育,也配得上更好的娱乐。但是,没有条件。父母能做的,就是供他吃穿,给他交学费,剩下的,就是成天为他的学习发愁、担忧,搞得所有亲戚朋友邻居都知道,家长天天为孩子的成绩和未来愁得不得了,用这种方式,尽了为人父母的义务——“爸妈把该做的都做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再学不好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还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总爱在外面说,“我砸锅卖铁也要让小孩怎么怎么样”……——我没见过一个小孩,因为父母砸锅卖铁过上幸福生活的。家里都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小孩能幸福到哪里去?一个有良心的小孩,是不可能让父母砸锅卖铁供自己的,宁可学不上了。所以你就知道,这种语言或者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什么效果:“咱们输不起。”“你考不出来,就对不起爹妈。”这是亲情的胁迫。哪怕是以最不动声色的方式。我见过太多像外甥这样的小孩,如果要学体育、艺术,或者什么,家长会是这样的态度:你非要学,我们也不拦着,家里就是再困难,也要供你,但是有一点,你得好好学,给家里争气。既然给了你机会,你又学不好,以后就啥也别说了。家里安排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有毛病吗?反正我们那儿的家长,很少人觉得这话有毛病。他们不会意识到,孩子心里“要是上不好学,就对不起爹妈”的病根儿,就是从这里种下的。为什么一到大考就要掉链子,就是这个原因。输不起。我上小学,语文课本学的第一课就是童第周的《一定要争气》,赞美半夜在厕所的路灯底下看书;从来不会告诉学生,这样学习屁用没有,还会毁掉眼睛;更不会告诉学生,完全可以不争气,学习成绩在人生长河中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所以说,其实是父母给不起,不是给不起钱,是给不起孩子一种雍容的生活态度,一种放松地面对事情的底气,一种笃定地告诉孩子“你完全可以搞砸,根本用不着担心”的自信,一种让孩子明白能有热爱的事情弥足珍贵的认知。于是,“输不起”的观念就会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点一点浸透到孩子的少年和整个青春期。越是听话的孩子,越难以承受这种道德和亲情的双重压力。把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按照家长和老师的安排走下来的人,变成一个充满内疚和负罪感的人。《红楼梦》里,林之孝家的说过一句话:“原来是这事,也值一个屁!”——“也值一个屁”的态度,很多父母身上是没有的,极度匮乏。他们不明白善良、友爱、信心、勇气是比学习重要得多得多的东西,不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是比分数宝贵得多得多的品质。一旦认同这些,就会知道多少学校是在瞎搞,就会知道多少家长在与学校共谋瞎搞。为什么我昨晚接了外甥的电话后,感觉他比99.9%的学生优秀——我不是之前就有这种感觉,之前我和他交流很少,昨晚是他第一次给我打电话。也不是因为他是我外甥。而是因为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能学体育,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知道今天要干什么,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要是不让我学体育,让我学别的,我也能学,但是没有动力。说实话,要是我的孩子,别说他考200多分,他就是考20多分,有这样的想法,我也会认为他比这个世界上99.9%的人都优秀。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把时间、把生命花在什么事情上,不应该花在什么事情上。而99.9%的人不知道。他的父母、老师和学校,也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不敢向爸妈表示,甚至不好意思向他罗帅舅表达,一句“将来不好就业”,就把他压死了。似乎体考没考好,就辜负了父母给自己的机会。既然父母已经给过机会,自己没把握住,也不该再有什么抱怨和不甘心。事实是完全反过来的:小孩热爱体育,不是父母给了小孩学体育的机会,而是小孩给了父母机会——这世界上,很多小孩是不热爱体育的,比如我,素来对体育没感觉,但我很清楚,热爱体育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在你体育考得并不好,别人都觉得你在体育上根本没有前途的时候,你还是想学体育——这非常非常难得。哪怕你将来不搞体育,或者搞体育受伤了,只能从事其他工作,有这样为热爱的事情去坚持的品质,也会给人生带来亮点和希望。但很多人真的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外甥所在的环境,在我看来,根本没有支持过他的热爱,最大的支持是:给你机会,让你看看你根本不是这块料。我当年报志愿的时候,根本就没跟我爸妈商量,因为那是我的事,不是他们的事。但是外甥做不到我这样。我如果什么都听我爸妈的,现在我连驻马店都走不出。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不让老子上牌桌,看老子不一脚踹翻你的牌桌”;另一种是,“你们请老子上牌桌,老子还不稀罕跟玩”;外甥完全不是这两种。他是第三种:“如果不能上牌桌,那就眼巴巴地在后面排队。”你让他等一辈子,他就会等一辈子。做一个业余的体育爱好者,不能发挥专长,不能靠那个吃饭,而在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上,在别人制订的游戏规则下,匍匐一生。就像他在过去的三年里,天天陪着那些有望考上二本的同学起五更睡半夜地在学校瞎耗——不是陪有望考上一本的,因为那种文科生整个学校不存在。也许他未来的生活,就是一辈子眼巴巴看别人玩牌,笨拙费力又毫无参与感地挣扎生存。——恰恰那种生活,是长辈鼓励他的,是父母认为属于他这种上不好学的人的最好选择;是老师教育他的,是亲戚朋友认为配得上他的,是社会认为属于他的命的。我之所以认为外甥配得上更好的生活——不是说出人头地、改变阶层,而是说一分耕耘能有一分收获,最次也是在明知没有收获的情况下总有放弃耕耘的权利。我想,他是配得上的。千千万万的人,只要具备善良、真诚的品质,没有谁配不上这样一种生活。可这种生活似乎是奢侈品。我之所以断定外甥比99.9%的人优秀,是因为他明白自己人生的热情在哪里,他能够在没有任何人给他KPI,安排他一天事情的时候,自己知道这一天该如何付出,如何劳作,哪怕遭遇挫败也不后悔,哪怕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认为他在这条路上没前途,他还是渴望走下去。——当这种特质出现在高考700多的人身上,人们会认为是极其稀有的品质;而在高考不到300分的人身上,人们会认为是个笑话。他们不知道二者一样。这正是很多人被收割的原因。他们会在小孩一年级的暑假认为“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关键的”,二年级的暑假认为“二年级的暑假是最关键的”,一直到高二的暑假认为“高二的暑假是最关键的”,根本不明白那些统统“也值一个屁”。的确,有相当的可能,再过20年,外甥的人生依旧没有起色,终于还是选择了符合父母和周围人期待的人生,如所有人相信的那样,成了一个从小就庸庸碌碌半生充满挫败和无奈的人,对此,我可以现在就下个断言:他的责任是0%。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俱舍》入群测试

以下16题,如果前10题能答对3道(不包括少选、多选和错选),或者后6题能答对1道,可以发邮件至cuechin@163.com(评论区留言不算,也不会给出反馈),申请加入《俱舍》学习群。邮件中请简单介绍自己。如果不能答对足够的题目数,则无法通过申请。能答对足够的题目数的,也不一定能保证通过申请。答题手段不限,可以翻书,可以在网上搜,可以问GPT-4等AI,也可以问其他人。不过,问AI是最没用的,AI三年以内,没有办法答对前10题的任一题;五年以内,没有办法答对后6题的任一题。1、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色蘊、受蘊、行蘊、識蘊?A:身根、憂根、命根、意根B:男根、樂根、已知根、意根C:舌根、喜根、信根、具知根D:眼根、苦根、未知當知根、具知根E:耳根、捨根、慧根、已知根2、以下哪些地,依次有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A:欲界、初靜慮、欲界、第二靜慮、第四靜慮B:欲界、第二靜慮、欲界、初靜慮、空無邊處C:初靜慮、初靜慮、欲界、初靜慮、非想非非想處D:欲界、第三靜慮、欲界、第二靜慮、識無邊處E:欲界、欲界、欲界、初靜慮、無所有處3、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身受、心受?A:第二靜慮捨根、欲界樂根B:初靜慮喜根、初靜慮樂根C:第三靜慮樂根、初靜慮樂根D:初靜慮未知當知根、欲界捨根E:初靜慮捨根、初靜慮具知根4、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有漏、容無漏、必有漏、必無漏?A:樂根、信根、憂根、未知當知根B:捨根、命根、眼根、已知根C:勤根、定根、命根、具知根D:身根、慧根、信根、已知根E:慧根、樂根、苦根、未知當知根5、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異熟、容非異熟、必是異熟、必非異熟?A:眼根、捨根、命根、憂根B:身根、意根、憂根、信根C:意根、樂根、命根、定根D:苦根、憂根、命根、念根E:樂根、苦根、捨根、憂根6、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異熟、容有異熟、容非異熟、容無異熟?A:命根、苦根、憂根、捨根B:樂根、信根、未知當知根、具知根C:女根、未知當知根、具知根、已知根D:意根、憂根、命根、捨根E:眼根、苦根、信根、女根7、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善、容是不善、容是無記、容是三種?A:捨根、信根、命根、苦根B:苦根、眼根、身根、樂根C:喜根、意根、憂根、捨根D:男根、憂根、舌根、樂根E:苦根、喜根、眼根、樂根8、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欲界繫、必是欲界繫、容非色界繫、必非無色界繫?A:命根、憂根、眼根、樂根B:已知根、苦根、樂根、身根C:定根、女根、未知當知根、喜根D:身根、喜根、具知根、憂根E:憂根、憂根、苦根、命根9、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見所斷、容是修所斷、定非見所斷、定非修所斷?A:樂根、信根、命根、已知根B:喜根、眼根、身根、未知當知根C:捨根、命根、信根、具知根D:意根、已知根、女根、具知根E:苦根、意根、定根、已知根10、以下哪些根,依次容是欲界受生初得異熟、色界受生初得異熟、欲界受生後得異熟、色界受生後得異熟?A:女根、身根、憂根、喜根B:身根、鼻根、苦根、樂根C:命根、眼根、已知根、捨根D:眼根、耳根、喜根、信根E:意根、命根、捨根、喜根后六题:11、二十二根中,以下哪些數目依次容是:欲界沒將起色界中有時所滅根、色界中有初剎那所起根、色界中有初剎那所成就根、欲界沒將起地獄中有時所滅根、無色界受生初剎那所成就根:A:9、8、13、13、8B:13、9、14、10、9C:14、9、15、9、8D:15、8、16、8、9E:9、10、16、4、812、以下哪些,依次是對喜根、樂根、捨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的正確表述:A:得初果必不依,得初果必不依,得初果必依,得初果不必依,得初果必依B:得二果必不依,得二果必不依,得二果必依,得二果不必依,得二果不必依C:依初靜慮得三果必依,依初靜慮得三果必不依,依初靜慮得三果必不依,得三果不必依,得三果不必依D:依第二靜慮得三果必依,依第二靜慮得三果必不依,依靜慮中間得三果必依,得四果必不依,得四果不必依E:依第三靜慮得三果必不依,依第三靜慮得三果必依,依第二靜慮得三果必不依,初得初果必依,初得四果必依13、以下哪些根依次是:成就苦根者必成就、不成就憂根者非必成就、成就未知當知根者必成就、成就已知根者非必成就、成就具知根者必成就?A:意根、身根、身根、身根、無漏樂根B:捨根、苦根、有漏喜根、苦根、無漏喜根C:身根、喜根、有漏樂根、憂根、有漏捨根D:樂根、樂根、苦根、有漏樂根、無漏捨根E:喜根、慧根、念根、有漏喜根、勤根14、以下表述正確的有:A:聖者生無色界定成就十一根非餘B:聖者生色界定成就十六根非餘C:聖者生欲界定成就十四根或餘D:異生生欲界定成就五受根E:生第四靜慮或成就三受根15、以下表述正確的有:A:信根與信心所必同性,慧根與慧心所不必同性B:無貪與無瞋必俱,貪心所與瞋心所必不俱C:無貪與勤心所必俱,無癡與慧心所必不俱D:正語與尋心所必俱,正見與正智必不俱E:正精進與行捨心所必俱,正思惟與尋心所必不俱16、以下哪些法,依次是須陀洹必成就、斯陀含必成就、阿那含必成就、異生非必成就:A:憂根、惡作心所、不信心所、惡作心所B:苦根、睡眠心所、掉舉心所、諂心所C:瞋心所、尋心所、慢心所、誑心所D:慢心所、伺心所、貪心所、憍心所E:疑心所、無慚心所、放逸心所、憂根
2023年5月7日
其他

《流浪地球》的价值观太恐怖

1、《流浪地球》的价值观太恐怖我是睡了一个半小时的午觉之后去看的《流浪地球2》,结果看到后半段,我就又昏昏欲睡了。但我还是很清楚地记得电影里面的三句话,三句话里面的两句,是让我感到非常恐怖,甚至有点毛骨悚然的。我觉得甚至可以把《流浪地球》看成恐怖片,如果那种价值观被普遍传播广泛接受的话,真的特别可怕。恐怖完全不是因为剧情,哪怕太阳毁灭、地球毁灭,我觉得都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是人类当中拥有的某些价值观念是很可怕的。第一句是李雪健说的,在片子的结尾,大家都以为流浪地球计划要完蛋了,李雪健坚持要点火。他说了一句话叫: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这就是人定胜天的思想嘛。一个抱有这种信念的人,我们可以了解他的两个特点:第一,不尊重事实,不尊重规律,不尊重科学。李雪健原来是演《水浒传》里面宋江的,演宋江演得非常好。那个招安时候屁股撅得很高的造型特别地经典。他是很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流浪地球2》这部科幻片里,选李雪健这样一个老同志作为领导,最后说出“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这句话,其实也特别匹配。为什么?因为在科学家里面,老到一定年纪,一般来讲业务就不懂了。一件事在科学上是怎么回事,他都整不明白。所以越是这样的人,可能越有人定胜天的想法。很感性,但是很可怕。第二句话更可怕,也是这部电影里最可怕的一句,也是到差不多最后关头,要选300个人,手动执行任务,也就是到月球上送死。这也是个人定胜天的想法。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破译不了的密码,怎么办?拿人命顶上去就完了。那么,300个人怎么选呢?本来是自愿的。下面陆陆续续有一些人举手。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他可能是个领导,有某些权限,他就说了一句:我们国家,50岁以上的人出列。——出列是什么意思?就是送死呗。就是,我,代表国家,选中你们了。50岁,一刀切。他连请示领导都不需要的,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其他国家的人也纷纷效仿,都让自己国家50岁以上的人出列,让50岁以上的人送死去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成是去完成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但是你想想:凭什么50岁以上就得送死?我要是不想去呢?我有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在片子里面,把这个塑造成感人的一幕,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是慷他人之慨啊,拿别人的命,老人的命,来完成自己的英雄主义壮举。特别的可怕。这个片子特别不尊重老人,不在乎老人。吴京,在乎他的女人,老婆;刘德华,在乎他的女儿。妇女、儿童,都是在乎的,但是老人,是被遗弃的。在这个片子里面,反正我是看不出什么人情味,哪怕片子里吴京对他老婆的爱,刘德华对他女儿的爱,我也觉得很假,很塑料,但是对老人的漠视是实实在在的。唯一被尊重的老人是李雪健,因为他是领导。可见,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老人,如果不是领导的话,他就完了,没有人尊重他,没有人在意他。他就是代价。还有第三句我印象深刻的话,并不恐怖,而且是这部片子里我觉得唯一搞笑的话。片子里设计了很多幽默的台词,但我笑出来的,只有这一个地方,是刘德华潜入到北京的水下说的。我万万没想到,在这部电影里,竟然会出现一家房地产中介的名字,我在之前还想,我会不会在片子里看到麦当劳的logo,因为这部片子给人感觉太冰冷了,都是机器,没有人味,我就想,后半部它有没有可能出现路边街道很具体的招牌,比如麦当劳,但是我觉得不大会。麦当劳确确实实没出现,但是,一家房产中介的名称出现了,不仅出现了名称,还出现了他们的张贴栏,是北京的房价,不仅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还给了一句台词,刘德华说的,叫:终于便宜了。这句话很现实。在一个不尊重科学,不尊重规律,坚持认为人定胜天,又完全不在乎老人生命的地方,房价不降,那是不可能的。2、《流浪地球》:要允许人惜命昨天聊了《流浪地球2》,有很多人骂我。抖X还删了。因为我说里面让50岁以上的人出列,这个太恐怖了。有人就讲,这些人他们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必须服从命令的。让一般老百姓50岁以上的人出列,去牺牲,不可以,但是让这么一种特殊身份的人出列,去执行一项必然牺牲的任务,就是合理的,这是由他们的职业属性决定的。他们既然选择了干这个,就意味着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是不这么看的。因为一般说的服从命令、服从安排,99.9%的命令,都不是那种让执行命令的人死掉的命令。也就是说,你完成任务之后你还能回来的,还能活着受表彰。有些任务很艰难,会有生命危险,比方说二战时候招募飞行员,叫敢死队,这些人大部分都会牺牲,但也不是说在一次具体的任务中,100%要牺牲掉。而且,招募敢死队有一个什么原则?自愿。你愿意牺牲,那你很伟大,很值得赞叹——但这种品德之所以伟大,它是基于一个前提的,就是,一般人不具备。如果人人都具备这种品德,它就不伟大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为了人类的科学,它们是要死掉的,你会赞叹小白鼠伟大吗?不会,因为它们不是自愿的。你养一头牛,最终它是要被杀掉吃的,我们说老黄牛的奉献精神,老黄牛愿意在老的时候被杀掉吃吗?它不愿意的。但是它没有办法。所以说,在一个人没有任何选择权的时候,他就谈不上伟大了。我看待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把人当人。什么叫把人当人?就是你得允许人有自私的想法,有爱惜自己生命的想法。什么叫爱惜生命,你换一个表达就是“贪生怕死”。你说,这个人他居然贪生怕死——贪生怕死不是很正常的吗?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家人希望他死吗?他的朋友希望他死吗?他希望自己死吗?我说《流浪地球》恐怖在哪儿呢?这300个人里面,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虽然超过50岁了,但我真的不想去,哪怕死,我也想死在地球上。——这种想法合理吗?我觉得挺合理的。很多老人在马上要死的时候,他不愿意死在医院里,他要回家。医院离家也没多远,有人说,反正都是死,死在哪儿不一样。但真的不一样。这可能是他生前最后一个心愿。你要不要去尊重他,要不要去满足他?如果《流浪地球》里面,那300个人里有一个站出来,不管他是哪个国家的,他站出来说:我怕死,哪怕同样都是死,我不想离我的家人太远,我就想死在地球上,我不去执行这个任务可不可以?——那我觉得这个片子就升华了。因为它真的关注到凡人了。关注到普通人了。哪怕领导不批准他,说:你想逃跑?你贪生怕死,那我就地枪毙你。——哪怕是这样,也要好一点。为什么?因为他至少知道,正常的人,哪怕他不这么做,也保不住他有这种想法。《资治通鉴》为什么好?《资治通鉴》会关注到这样的小人物。唐朝裴度大军出征的时候,有个人害怕,想跑,裴度把他杀了。《资治通鉴》专门写了这件事。说明司马光他们知道,这样的想法,在人们的脑子里是存在的。而《流浪地球》里面,没有,让你出列,你就是大无畏的,充满了牺牲精神的,都是英雄,没有一个人是狗熊。用电视剧《狂飙》里面的话说:京海的队伍真是过硬啊。问题是,你相信吗?要体谅一个人贪生的想法,要尊重一个人想活着乃至想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去死的权利。要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机器。《狂飙》里高启强发迹的真正原因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狂飙》里高启强发迹的真正原因

1、《狂飙》里高启强发迹的真正原因之前聊过一期《狂飙》,我说《狂飙》是部励志剧。有网友听不懂,说三观不正。实际上,什么叫励志?励志就是打鸡血。励志就是讲一个故事,刺激你去努力奋斗,而那个故事是假的,是瞎编的。一个假的故事能不能刺激人奋斗,起到励志的效果呢?关键在于其中的逻辑能不能说服你,能说服,让你觉得挺真实,就励志。我印象中,罗永浩说他年轻的时候喜欢看励志的书,买一堆励志的书放在屋里,逼着自己拼命学习,学不动的时候就来几本给自己打打鸡血。我想罗永浩现在应该是不看励志书了,因为他会觉得那些书上的东西假了,而且他自己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就成了励志故事。《狂飙》里面的高启强,张颂文演得非常好。有些人觉得演得太真的,不像演的,还建议查一查。但是,细节上的逼真和宏观上的真实是两码事。细节上,人家菜市场上的鱼贩子怎么杀鱼,怎么在鱼缸里洗手,用围裙擦干,演员都是可以学的。这些是演员的本事,好的演员可以让细节显得真。但是,宏观上的真实主要不是演员负责的,是编剧负责的。就是一件事,在结构上,这么说,它能不能说得通。高启强这样一个人,他能不能发迹,通过什么方式发迹?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从剧本层面解决,而是直接把它变成了设定。设定是什么?就是告诉你,是这样的,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你不用管。就像孙悟空72变,告诉你,就是这样。电视剧《狂飙》里当然也尝试解释高启强为什么发迹,但那种解释是不太符合逻辑的。那恰恰是高启强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就是泰叔买下白金瀚送给他了。他究竟做了什么让泰叔送给他白金瀚呢?就是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当中磕了头,说想认干爹,给泰叔养老。虽然高启强被设定成一个智商情商都非常高的人,但他的智商情商那些,在发迹以前,主要体现在和安欣、徐江、唐家兄弟等人的斡旋上,而那些斡旋,根本就不足以改变他的阶层。真正改变他阶层的,命运转折点,就是攀上泰叔。这也就是所谓的“遇贵人”。他第一次见泰叔是在工地上,给泰叔包了个红包,看起来最多也就两三万块钱,而泰叔直接就答应买下白金瀚送给他。如果这件事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可能的话,那就只能是他先搞定了陈书婷,和陈书婷彻底亲密起来了,泰叔这边他才有戏。也就是说,是陈书婷带他进入这个圈子,带他上道了。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翻版的邓文迪的故事。性别换了。一个男人得到女人的帮助,发达了。这是符合逻辑的。你去考察李嘉诚、王石这些人,也会发现他们在阶层跃迁中,来自女人的帮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在事后渲染和总结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这一点淡化。而《狂飙》里面,张颂文演的高启强是怎样博得陈书婷的好感的?拎了一兜橘子,陪陈书婷的小孩玩蹦蹦床、游戏机,但这些在剧里只有非常简短的几个镜头,加在一起不到五分钟。但如果我们真的要考察高启强发迹的最真实的逻辑的话,恐怕就在这儿。他是通过哄小孩开心,哄一个守寡的富婆开心,由此接近富婆干爹,得到欣赏,实现阶层跃迁的。有个流传的说法,说许家印当年向郑裕彤借钱的故事,怎么借到钱的呢?天天陪他打麻将,打了三个月。高启盛的发迹我们还可以说通过卖小灵通,但是高启强不可以。因为这么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他不懂小灵通。他和他弟弟高启盛不一样,高启盛的财富积累可能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含量。高启强没有,好像是唐家兄弟问过他一句,你那些招都是从哪儿学的?他说,从安欣给他开的书单上学的。这也是特别励志的一个桥段。安欣给他开的什么书单?《参考消息》《孙子兵法》《红楼梦》这些。一个没上过什么学的人真以为看这些可以实现阶层跃迁,那就是做梦了。根本没有用的。高启强的智商情商绝对够用,但是光有智商情商是远远不够的,这个社会上智商情商都高的人有很多,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并不能实现阶层跃迁,因为缺少一个契机,一个突破口。这也是一部励志剧里最难解决的一点,能解决的话,它就是现实剧而不是励志剧了。从剧情里提供的素材看,对高启强这样的人,唯一的路径是通过陈书婷,也就是通过傍上一个女人。——如果有现实版的高启强的话,这才是他发迹的真相,而他后面的那些手段,智商情商,怎么和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所有那些都不是之前通过读《参考消息》《孙子兵法》学的,而是有了契机拿到一张入场券之后,进场之后慢慢学的。在拿到入场券之前,你是啥也学不到的,也不可能会。2、高启强看的《孙子兵法》是盗版,10块钱3本《狂飙》里,高启强这个人喜欢看《孙子兵法》。人家说缺什么补什么,他缺文化,就补文化。他弟弟和代理商在外面喝酒,他自己晚上在办公室奋笔疾书,抄的并不是工作上的东西,而是《孙子兵法》。当时是和莽村的项目李有田斗的时候,他让老默杀掉了莽村的一个人,想搅黄他们的项目。高启强的弟弟说,必须打到他服为止。这时候,高启强就拿出《孙子兵法》,讲了两句话:围师必阙,穷寇勿迫。他弟弟听不懂,说怎么讲。高启强就用白话翻译了一下。意思就是打对方的时候得留个口子。然后就展示了自己的看的《孙子兵法》。我一看他这个书皮我就乐了。因为这个版本的《孙子兵法》是最便宜的,而且很有可能是盗版。我小时候,在县城学校门口地摊儿上看到的盗版《孙子兵法》就是这种。为此,我专门去豆瓣搜了一下,看看有没有正版的《孙子兵法》设计成这样。一搜,还真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可能熟悉出版社的人会知道,有几个出版社出的正版书也像盗版,我不方便说名字,但差不多是新疆、宁夏、内蒙古这些地区的。我又去某宝搜了一下,果然,已经出来了高启强同款《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有些还特地注明是正版。这三本书经常是合在一起卖的,除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有一本就是《鬼谷子》。卖多少钱呢,有卖12块8的,有卖9块5的,也就差不多十块钱三本的概念。这个特别能彰显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文化自信。高启强是有文化自信的,看十块钱三本的《孙子兵法》。我小时候还看过一套书叫《兵书战策》,是把古代的几乎所有兵法都合订到一起的,大概十几块钱。有人说,我买贵的行不行?有卖到49.8的。你要买贵的,你就吃亏了,成韭菜了。人家就把《孙子兵法》用到你身上了。《满江红》可能是张艺谋按拍奥运的路子拍的程耳《无名》:性关系是狼人减少内耗的润滑剂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程耳《无名》:性关系是狼人减少内耗的润滑剂

历史剧往往不是讲历史,历史背景只是作为一个悬空的设置,铺开特殊的时空环境,在这个框架里讲自己的故事。《无名》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部狼人杀。如果你不把它当狼人杀看,会觉得剧情很复杂。但那种复杂里,有很多都是烟雾弹。它是一部特殊的狼人杀游戏,特殊就特殊在玩家里面,狼人超多,已经多到不行了。主角有九个人——这是根据宣传海报来的,也就是参与玩狼人杀的人数。九个人,六男,三女。三个女的分别是:周迅,狼人。我们说的狼人也就是卧底,潜伏者,隐藏的刀锋。江疏影,狼人。张婧仪,狼人。三个女的都是狼人。六个男的里面:梁朝伟,男一号,狼人;王一博,男二号,狼人;黄磊,狼人。剩下三个玩家:森博之,日本人;大鹏,骑墙派;王传君,反派。那么我们透过问题看本质,九个人玩的狼人杀里面,有六个狼人,狼人不赢,还有天理吗?有人可能说,黄磊叛变了,那好,我们把黄磊算成反派,狼人和平民的力量对比也是五比四,狼人还是占绝对优势。整个《无名》的剧情,就是讲一场六比三的狼人杀是怎么赢的。所以它不是一部普通的狼人杀,普通狼人杀里面,九人局里,狼人只能是2个到3个,程耳一下子搞了6个,那胜利还有悬念吗?有悬念。为什么?因为狼人之间有内耗,而且是严重的内耗。开场是梁朝伟见黄磊,黄磊跳反,梁朝伟上去把黄磊崩了。一个狼人打死一个狼人,这就是内耗。黄磊和周迅之间,都是狼人,相处了5年,晚上在一栋房子里睡,但是两个人之间没有发生关系,周迅对黄磊是始终不信任的,差点把黄磊给崩了。这也是狼人之间的内耗。梁朝伟和王一博,在片子的结尾,大打出手,差点两个狼人互殴致死,非常严重的内耗。王一博和张婧仪,俩人是婚约关系,而是订亲都订了好多年,俩人都是狼人,产生了严重的误会,最后结果是张婧仪死了,死得非常惨。——所以我们看出来,这盘狼人杀之所以在六比三的绝对优势下,还打得那么艰难,最重要的原因是狼人互相之间缺乏信任,存在严重的内耗。只有一个例外,就是梁朝伟和周迅。这俩人几乎没有任何内耗。很长时间没见面,周迅甚至还和黄磊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了五年,但是周迅对黄磊都没有袒露心扉,也没有袒露身体。而对梁朝伟就不一样,一见面就抱起来了。当然不是因为梁朝伟的颜值比黄磊高,而是因为梁朝伟和周迅他们俩人之间有过身体上的亲密关系。对比王一博就看出来了。王一博和张婧仪,也是恋爱关系,但是两个人之间误会非常深。他们和梁朝伟周迅的区别在哪儿呢?根据片子的设定,好像他们俩没有身体上亲密关系。所以我们就看出来,狼人之间,好像男女关系是一层润滑剂,有了这层润滑剂,就会显著地降低沟通成本,从而减少内耗。同样作为一个例子,江疏影和大鹏之间,是情人关系,可惜大鹏不是狼人,江疏影是狼人,结果是江疏影下不了手,不仅作为角色的任务没完成,还差点死掉。所以说,狼人系统内部的男女关系,身体上的亲密关系,是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减少内耗的,而一旦和系统外部发生亲密关系,就会非常危险。所以安全起见,亲密关系最好限制在系统内部。除了九个人的主角之外,实际上还有另一场狼人游戏。另外一个潜伏者,是日本的公爵。就是一个有背景的年轻人化名到异国战场上锻炼的故事,我们就不细讲了。最后说个细节,狼人喜欢填表。故事一开头,梁朝伟就拿出一个表格让黄磊填。但同时,狼人也知道表格没啥用,梁朝伟说“表格只是表格”。黄磊往表格上填的东西,要不就太空了,要不就太琐碎了,早就过时了。这表示,黄磊也是懂填表的。虽然大家都懂填表是怎么回事,但是表格还得填。不填表,你靠什么晋升呢,你的工作成绩怎么体现呢。这就是规矩。哪怕你长一张梁朝伟的脸,该填的表还是得填的。《满江红》可能是张艺谋按拍奥运的路子拍的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满江红》可能是张艺谋按拍奥运的路子拍的

1、张艺谋《满江红》,现代社会的古典感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IP,《满江红》这首词,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IP。张艺谋借用了这两个IP,拍了电影《满江红》。这部电影其实和岳飞没啥关系,和秦桧也没啥关系。和整个宋朝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起码,我能想到的,有两点关系。第一,雷佳音演的这个秦桧,头上戴的帽子,确实是宋朝的造型;第二,沈腾和王佳怡哼的那首小曲儿,“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也确实是一首宋词。只不过,这首词的作者蒋捷,在他出生的时候,秦桧已经死了几十年了。这两点,就是电影《满江红》和宋朝的关系。至于其他的东西、器物,像建筑风格、张译演的何大人手里拿的折扇、包括豫剧的调子、还有沈腾背后的刺青风格,这些都不是宋朝的元素。现在的古装剧,很多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古装”剧——演员穿上古代造型的衣服,拍出来的剧。除了衣服的风格是古的,别的东西,说不上古代,也说不上现代。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要的就是营造出来一种古典的感觉。只要观众觉得这个味儿OK,就行。你要死抠细节的话,抠不来。比方说,沈腾背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它应该是什么字体?我们就不说它是用什么技术给弄到身上的。以及沈腾在墙上刷的那一封信,到底应该怎样书写。这些细节,其实今天都有人知道,但是,一方面,搞对它,成本太高了;另一方面,搞对它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像宋朝的细节必须放在一个像宋朝的故事上它才有意义,如果故事本身就不像宋朝,那么细节像宋朝也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大部分观众也不了解这些,所以能给观众营造一种“古典感”就够了。“古典感”和“古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比方说今天流行的“古风歌词”,这个“古风”和古代是没有半点关系的。但是它会让很多观众觉得它隐隐有一点古代的感觉,符合他们对古代的期待和幻想。就像“古早”这个今年流行开来的词,它是完完全全一点都不“古早”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文学系的论坛上看到一个段子,那个段子是真事儿,有人问某同学是不是学古代文学的,那同学说,不是古代文学,是古典文学。这就成笑话了。因为“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是一码事。但是,我今天上网搜:古代文学和古典文学有什么区别?还真有人回答,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典”在拉丁文中是“第一流的、典范的”意思,专指优秀的有一定价值的作品,而古代文学则“指在古代或早时期的文学作品”,他说古代文学比古典文学的范围更广。底下还有好几个给他点赞的,没有一个反对的。我想,“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古典文学”说出去能够更好地满足一个人的装逼需求,但是“古代文学”不可以。它们的区别就像Photoshop和PS的区别,你说一个图是PS修的,人家可能会鄙视你,你说用Photoshop修的,人家就会高看你一眼,觉得你比较专业。这大概就是古典感、专业感。重点在后面的“感”。《满江红》电影看到后一半的时候我就想,这么大的导演,这么贵的演员,来演这么一场戏,——这也正是这场戏比较牛的地方。因为很少有人有这个能力,在过去的时代也不会有这种机会,在今天,就可以。只要有钱,有资本,一切皆有可能。今天是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能够赋予小人物一种大气磅礴感。王佳怡演的烟花女子能有机会混进相府,并且最终有机会和秦桧这样的权相觌面相见坐而论道,秦桧可以和沈腾、王佳怡演的这些底层人物的认知在同一个水平上,彼此毫无障碍的交流,甚至很欣赏赞叹他们的聪明劲儿,这绝对不是等级森严的古代可以做到的。它真的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精神和价值观。2、《满江红》可能是张艺谋按拍奥运的路子拍的本来已经聊了一期《满江红》,发了之后又看到张艺谋接受采访的一个短视频。他说《满江红》的结尾,别的导演都没有这么做过;拍一个故事,是好是坏大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能做到唯一,做到全世界的导演都没拍过的,张艺谋还是比较满意的。其实我在看结尾的时候,也隐隐有这个感觉。张艺谋说的全世界的导演都没做过,说的是电影导演。我看雷佳音演的秦桧在带领大家朗诵《满江红》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这不是拍奥运吗?张艺谋拍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冬奥会开幕式。像《满江红》的结尾,大家一起来个诗朗诵,而且诗朗诵体现的是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这就很有拍奥运的感觉了。张艺谋没有导演过春晚。但我们在《满江红》电影里面,其实是可以找到一些春晚的感觉的。几个主要演员,岳云鹏是经常在春晚演相声的,沈腾是经常在春晚演小品的,易烊千玺是经常在春晚唱歌的,而你看这个片子的BGM,背景音乐,一节戏和一节戏之间他配的什么呢?豫剧。戏剧也是每年春晚必有的节目。主要人物里面,张译是没有太多春晚特色的,给他配了一把折扇——折扇是非常中国化的东西,而且很有古典色彩。每次张译拿扇子敲岳云鹏或者敲别人,就会发出一声敲锣的声音,“当”。这也是为了多注入一些中国元素。所以你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导演,他们拍不出来这种效果。张艺谋对这个确实是很懂的。他知道怎样用中国元素来营造出一种味儿,并且用这种味儿和宏大叙事的家国情怀来配合。虽然说实际上,古代的官员在办正事的时候还拿一把折扇对人敲敲打打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去看《金瓶梅》里面西门庆进京,和何老太监见面喝酒的一段,那一段写得很好,你就知道古代的官员他们之间打交道是怎么样。真实的中国古代是这么一种味道。那是一种中国的氛围,那种氛围甚至会显得冷清,寡淡,热闹程度不够。而且有一种阴郁的感觉。这部《满江红》里面,什么能体现中国古代的感觉呢?除了秦桧头上戴的那顶帽子,还有他坐的一把太师椅。那种太师椅看着很大气,但坐起来是非常不舒服的。张艺谋如果把这种细节放大的话,它也许离真实的古代中国更近一点,但是想要的那种贺岁片的喜庆感,浓浓的中国年味儿,或者这么说吧,“春晚味儿”,就淡了。什么能给你一种家国情怀下的浓郁的中国风?是一些元素的拼接。把一些碎片化的象征中国传统的东西,密集地堆叠到一起来,往镜头前面怼,往背景音乐里塞。这个是张艺谋擅长的。有两句话叫: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据说是宋朝宰相王安石说的。我们也说成“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中国古典的审美情趣。张艺谋这部片子叫《满江红》。《满江红》是一首词牌,“满江红”单从字面意思上看,全部都是红,整个都是红。它本身是水里面的一种红色的植物,铺开在水面上就显得满江都红了。古代还有一个词牌叫《满庭芳》,“满庭芳”的“芳”实际上就是红,芳就是花,花就是红,在诗词里面经常是可以这么用的。但“满庭芳”给人的感觉就要婉约一些,含蓄一些,不像“满江红”给人强烈的冲击感。《满江红》这个词牌,还有很多别名,其中一个叫《伤春曲》。它的正体是柳永写的一首词,《暮雨初收》那一首。因为流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脍炙人口,所以给普罗大众一种《满江红》是讲家国情怀慷慨激昂的一个词牌。其实这个词牌本身并不是的。它本身没有那么红。在宏大叙事之下,电影《满江红》里面也藏着一点绿。并不是绿帽子的绿,也不是里面烟花女子穿着一身有视觉冲击力的绿衣服。而是喜剧演员岳云鹏死的时候,是这部《满江红》里面藏着的一点绿。一个拿了免死金牌的人,真的以为有了免死金牌就可以不死,这太肤浅了,低幼了。南宋的朱熹,在聊到陶渊明的时候说,你不要以为陶渊明是性情淡泊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性情是很激烈的。他露出本相的一首,是咏荆轲。我们看东西要看本相。契诃夫写过一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满江红》如果换个名字,就是《小喜剧演员之死》。你去留意岳云鹏演的武大人死亡那一段,是这部《满江红》里面不经意地露出来的一点绿。3、《狂飙》是部励志剧励志是文学作品里面非常常见的一个主题。现在的励志剧都高级了,看起来最直白的那种励志剧已经没人看了,人人都知道那是鸡汤。所以慢慢有了高级的励志剧,看起来怎么都不像励志剧的东西,它的内核有可能是励志。张颂文演的高启强这个人,白手起家,从一个菜市场上的小鱼贩,做到后来他的角色。虽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但我们如果不讲后半截的那些事情,也就是吴刚他们来到京海这个地方之前,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高启强这个人他的社会地位,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回到老家,给老家盖这个盖那个,请乡亲们吃饭,安排老人看病,这是一个妥妥的成功企业家的形象。有时候我们看剧要看一半。比方说,传统戏剧《西厢记》,最经典的段落是《长亭送别》,你觉得张生这一走,和崔莺莺还能再相见吗?实际上《西厢记》也是个励志剧。我们看《狂飙》,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张颂文,也就是高启强,他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他其实是一个没有背景的人。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慢慢地变得有了一些背景,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这就是励志的特点。金庸的《鹿鼎记》也是一样。韦小宝,一开始,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后面一步一步地,他有了很多东西,在天地会里面、在朝廷、在神龙岛,乃至在沙俄,就像打麻将一样,他是可以不断赢的。上来的时候他是没有本钱的,后来本钱越赚越多,哪怕最后一下子输光了,但它仍然励志。因为你去打麻将打不到这个样子,如果你上来就没什么钱,要么很快输光了,要么小赚一点,在很漫长的时间里永远都是那么一种状态。那样的话一点都不励志,但更现实一些。高启强和唐小龙这样的人,他们的角色对调了,上下级关系对调了。一开始是唐小龙管理高启强,高启强要向唐小龙交钱、送礼,对他低声下气的;到了后来,反过来了,唐小龙成了高启强的马仔。这也是励志戏里常见的套路:一开始看不起你、欺负你的人,最终要让他对你俯首帖耳。在现实中,虽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的直接领导有一天成了你的下属,但更多的情况是,你的领导始终级别都要比你高一些,如果你够努力、够运气好,也可能跟他平级。一旦在你身上上演那种少数的戏码,这就是“逆袭”。“逆袭”就是励志戏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都爱看“逆袭”,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在生活里完全没有逆袭的可能。我们缺什么,往往就爱看什么。片子第一集里,吴刚和李建义演的这俩人,上面派下来的俩人,在游泳池里见张译演的安欣,要裸裎相见,后来又在肠粉摊儿上碰见他,这些细节都非常得励志。还有两个励志的细节是,当地的几个人几辆车在乌云底下等着省里来的吴刚他们,吴刚直接让车开过去了,还有就是龚开疆这个角色,直接就吓死在办公室了。这些都特别励志。无论是从架构上,还是从细节上,这部剧到处都是励志的元素,所以很吸引人。一般励志的东西都是畅销的,在书店里面,“励志”和“畅销”基本上是同一种分类。所以包含励志元素的东西是非常容易火的,尤其是在你完全没意识到它的内核是励志的时候。
2023年1月27日
其他

沈腾的《坑》都是小坑

聊聊昨天春晚沈腾演的《坑》。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几个道理:第一,如果局长不管他,他这个主任是没人管的。哪怕老百姓对他有非常大的意见,一点用都没有。哪怕他单位的同事人人都知道他什么样,也没用。只有一个人有用,就是局长。那只要局长不管他,他就啥事都没有。所以老百姓碰到这种问题,想解决怎么办?只能看运气。刚好来了个新局长,这事就解决了。那么,为什么新局长会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局长为什么没解决这个问题?老局长的水平没有新局长高吗?老局长负责这一块比新局长还早,他应该更熟悉业务啊?所以说,问题被解决的原因,是新局长自己掉到坑里了。新局长不是第一天来。她来了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之前没解决,今天解决了?因为今天她自己掉到坑里了。所以,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只要领导亲自掉到坑里,问题在第一时间就能解决。如果领导不掉到坑里,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那为什么局长今天会掉到坑里?因为局长今天刚好从那儿走。这是一个特别偶然的事件。领导每天走的路跟老百姓是不一样的,领导每天做的事跟老百姓也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领导面临的坑,面临的风险,跟老百姓也不一样。普通老百姓办事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复杂问题,领导是碰不到的,所以,领导掉到普通老百姓会掉进去的坑里,是一个特别小概率的事件。所以这件事情其实是通过一种偶然的原因被解决的。——它不是通过流程、通过机制去解决的。如果这事,要真的讲程序的话,你会发现,实际上,这个躺平式干部沈腾讲的才是对的,马丽这个局长讲的反而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常的流程。如果一个坑必须要等到领导掉进去才能解决,那绝大部分的坑,99%的坑永远都没有办法解决。因为领导压根儿不会掉进去。解决问题的一套系统化方案,一套机制,有没有?有。就是走流程。所以沈腾说的其实是对的。让你按照程序去反映,去推动。实际上,老百姓真的碰见沈腾这样的科级以下的干部,反而是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干部他比较诚实,比较坦率,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他不办事,就知道这事没有希望,就等于他直接告诉你了:走流程是走不通的,不要白费那个精力的。但是有些干部可就不一样了,他会鼓励你走流程,他在外在可能就像这个马局长一样,看起来雷厉风行,看起来是个真抓实干的人,让你误以为这事真能解决,有希望,但你真的走下去你才发现,前面你掉到小坑里那都不算坑,你相信他能够帮你解决问题,你相信他开会时候讲的,面向镜头时候说的,向老百姓承诺和保证的,那才是掉到一个更大的坑里。他在这个位置上才干多久,老局长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多久,如果这个事情好解决好推动,能够作为一项工作去汇报、作为成绩去表彰的话,老局长怎么没解决没推动,留给她了呢?沈腾这样一个躺平的干部,会让老百姓一看见他,就觉得自己也该躺平了。所以这样的干部实际上成了老百姓的止损机制。但是马局长不一样,老百姓一看马局长那个干劲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态,本来要躺平的老百姓又挣扎着坐起来了,又被打了一针鸡血,又想努力奋斗了,不努力奋斗还好一点,一努力奋斗,爆仓了,你才发现还不如一开始就躺平呢。沈腾这样的干部是没有太多欺骗性的,他不是一个特别会表演的干部,不具备演员的自我修养,因此也只能在科级的位置上干到退休。面对老百姓,沈主任这种干部外在就表现得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因此老百姓就不会上他的当,自己就止损了。但马局长这样的干部,很多老百姓看到她是不会止损的,不仅不会止损,搞不好觉得希望来了,还要加仓,弄到后面反而会有爆仓的风险。举个例子,如果你要去竞争一个岗位,或者标的,或者做一件什么事。如果有人告诉你,趁早别想,这个位置你不可能拿下的,早就定好了。你当然会很郁闷,会觉得这是个坑。而另一个级别更高的人告诉你,放心,我们百分百是公平竞争,欢迎你参与,我们一不看背景,二不看关系,唯一看的就是实力。你听了会很高兴。前面那种人,只能当个股长科长,后面那种,能当到处长。一个坑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坑,它对你的伤害还不会很大;如果看起来非常厚实、平坦、宽阔——坑上用东西遮住了,你放心地背着全副家当昂首阔步走上前,结果一头栽进去了,你才知道,那确实不是坑,是陷阱。
2023年1月22日
其他

开放式专业论坛怎么避免喷子和神棍?

想到一种开放式专业论坛的设计规则,简单聊聊。这里说的“专业论坛”,指的是,讨论的话题具备专业性,在这个领域内,是有客观标准的,不是可以信口胡来的,也不是可以天马行空东拉西扯的。那么,在这个领域,不同的人是可以区分出水平高下的。有些领域,很难用客观标准区分水平的高下,比如行为艺术,或者书法,它们难以适用这种规则。论坛,是为了切磋讨论。公开、开放的切磋讨论,最怕的就是碰到喷子、神棍和水军,以及自以为很懂实际上啥都不懂的人。而严格的准入制度,一方面会把切磋讨论变成私密的,影响到论坛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容易形成垄断和把持。比如,论坛是张三创建的,谁拍张三的马屁,哪怕啥都不懂,张三也放他进来讨论,谁和张三关系好、拜在张三门下,就放谁进来,其他的人哪怕水平再高,张三也不放你进来。——这就成星宿派了。专业论坛就废掉了。如果说要掏钱、或者取得谁的授权、或者看头衔什么的,那就影响到开放性了。真正的开放式专业论坛,应该由对专业的理解程度本身来授权,而不是由某些人、某些机构授权。那么,有没有一种规则,可以保证如下的效果:1、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并参与讨论不超出自己水平的话题。2、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超出自己水平一个段位的话题,但不能参与讨论。3、任何人都不能看到超出自己水平两个段位以上的讨论,但可以看到所有问题——哪怕问题涉及到的知识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理解。举例子说吧,一个不懂任何数学的人,也可以看到黎曼猜想这样顶级的数学问题,但是他看不到有资格切磋这些问题的人具体的讨论——让他看到也没意义,因为他不懂。而当他的水平达到努努力能看懂的时候,他就能看到。4、这个专业论坛不由任何人垄断或把持,也不存在垄断或把持的可能。赋予一个人对专业问题讨论资格的,是且仅是他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5、该专业论坛是完全开放的。不阻止任何人讨论他懂的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标,说说具体的设计规则。论坛分为九楼——是网络论坛,虚拟社区。每一层楼,左边是问题区,右边是讨论区。问题区对所有人可见,包括没有注册的用户,也可以看见所有楼层的问题。而讨论区,只能看见自身楼层和上一层。——讨论区的内容并不是问题区的问题。问题区的问题,是试题,是由出题者事先设定好选项和答案的,系统自动判断回答是否正确,不需要讨论。一个人如果以游客身份浏览,他可以看到所有楼层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有客观标准的,都是选择题,以保证客观性,可以是不定项选择,选项可以高达75个、98个、甚至更多;他也可以看到一楼的所有讨论。但是,二楼以上的讨论他就看不到。而且,他不能参与一楼的讨论,除非注册。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新注册的用户,自动成为一楼居民,他同样可以看到所有楼层的问题,并且能看到一楼和二楼的所有讨论,但看不到三楼及以上的讨论。他能参与一楼的讨论,但不能参与二楼。只有当他成为二楼居民的时候,才可以看到三楼及以下的讨论,参与二楼及以下的讨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二楼居民呢?靠回答每一楼层左边“问题区”的问题。问题是谁出的?——不是论坛的创建者或者管理者出的。是由楼上的人或该楼层得分前9的人出的。当然,不是强迫他们出。没有任何规则逼迫任何人出任何题。出题全是自愿的。每个人,在他有出题权的每个楼层,最多能出9道价值1分的题,叫“有效题目”。其他题目也可以出,价值为0分。任何人,只要答对本楼层的有效题目,就可以在本楼层得到1分。但出题人自己不能得分。升楼层需要两个条件:1、在本楼层得到至少9分;2、本楼层居民超过9人。现在,我们看一下最初的演化规则。论坛刚创建时,最先注册的9个用户,都是一楼居民,初始分都是0,他们目前是“该楼层得分前9的人”——并列0分嘛,所以,他们都有一楼的出题权。如果来了第10个人,他是不具备出题权的,在分数并列的情况下,按成为本楼层居民的次序优先赋予出题权。即便最早注册的9个人中,有1个2个3个甚至9个全是浑水摸鱼的,对专业一窍不通,也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不具备专业优势,不能在题目的回答上超出其他浑水摸鱼的。而第10个人,如果够专业,就可以通过答题得分超过前9人,获得出题权,并挤掉浑水摸鱼人的出题权——如果这时候一楼所有人都没达到9分的话。假设现在,一楼有9个人,其中2个得到了9分,其他人得分不等(得分是靠回答别人出的有效题目),这时候,有个新用户注册,成为一楼居民。那么,2个得到9分的人里面,最先注册的那个,自动升为二楼居民,并获得二楼的出题权、答题权、发帖讨论权。——这三样都是一楼居民不具备的,一楼居民只能浏览二楼出的题、发的帖子。如果第10个用户注册时,一楼居民得分达到9分以上的有两人,一人10分,一人9分,那就是10分的人先升为二楼居民。他成为二楼居民后,一楼剩下的居民还是9个,得9分的人想升楼层,需要等待下一个用户注册,并保证现有一楼居民的得分不超过自己。这种规则可以保证,任何人,只要够专业,一来就可以升到顶楼。——说的“顶楼”,指现存用户的最高楼层。比方说,现在,水平最高的是四楼居民,有6个,五楼以上还没有人——因为四楼居民没达到9个,无论这6个居民在四楼得多少分(目前最高是45分,因为每个人在本楼层最多只能出9道价值1分的题,而他只能从别人出的题目里得分),他们都必须等到四楼居民即将超过9个的时候,才能升到五楼。同时,四楼居民的存在意味着:1、三楼现有居民不少于9个(如果三楼居民少于9个,就不会有人升到四楼);2、三楼的有效题目不少于9个(如果少于9个,也不会有人升到四楼)。同理,三楼以下也一样,每层居民数不会少于9,有效题目不会少于9。如果有人路过论坛,一看所有题目,他都不在话下——这时候,一楼要么是9个人,要么是9人以上——如果一楼是9人以上,就表示这些人里面,没有任何一人答出了9道(否则就升楼层了);那么,这个新人直接答出9道,就可以升为二楼居民。如果一楼老居民加上他刚好是9个,就表示,刚刚有一位一楼居民因为他的注册而升到二楼,现在的其他8人里,可能有人答出了9道以上——这也没关系,只要他真懂,他马上就可以成为一楼居民里得分最多的(至少是并列最多,因为每楼层的有效题目上限是81)。这样,在下一个新用户注册的时候,他就会自动升到二楼——他甚至可以自己另外注册新用户,把这个号挤到二楼。因为现有的一楼居民里,水平没有超过他的。——这不违反规则。如果现存的一楼居民中,有水平不低于他的(得分和他并列),哪怕他注册小号,也是先把水平不低于他又比他先来的人挤到二楼。在二楼,同样,如果他有本事打遍二楼无敌手,哪怕是新人,也可以直接升到三楼,打遍三楼无敌手,就直接升到四楼——也就是现有居民的最高楼层。他就拥有了四楼的出题权、答题权、讨论权。四楼以下,他自然都拥有。所以,即便你是新加入的,只要专业水平够,上来就可以参与所有问题的讨论。当最高的楼层——九楼,满了9个人之后,有新人从八楼升上来,怎么办呢?九楼还往上升吗?不升了。这时候,所有楼层,自动下降一层。原先的九楼变成八楼,八楼变成七楼,以此类推。而新八楼里,得分最高的那个人(如果并列,就看谁是先升到九楼的,不看注册时间——不是看成为一楼居民的时间,而是看成为老九楼居民的时间),升到新九楼,成为唯一在新九楼的人。那么,之前的二楼,现在就降成了一楼,二楼居民,也降成了新一楼居民,但是,老一楼居民不再降,还是一楼居民。不同的是,老一楼之前的有效题目,全部变成0分(仍然保留,但变成无效题目),而老二楼的有效题目,变成新一楼的有效题目。之前老一楼居民的分数,都变成0分(分数永远和现存的有效题目对应、和楼层同步),从二楼降下来的新一楼居民,原先在二楼的分数,成为现在在一楼的分数。原先二楼的讨论区,也变成了新一楼的讨论区,和老一楼的讨论区合并。以上就是基本规则。这样的规则,能不能作弊呢?比如说,一个人注册一百个小号,想把自己顶上去。——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他虽然可以注册无数个号,但只要在同楼层有9个水平超过他的人,他就没有出题权,只有答题权。——也就是说,只要你回答不了本楼层的问题,不管你注册多少小号,也只能先把本楼层水平超过你的人“挤上去”,而九楼满9人之后,所有楼层自动下降。你永远不能把水平比你高的人挤到你下面。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把答案告诉完全不懂的人,帮助他升楼层呢?——可以。这种操作并不会影响水平比他高的人。人家讨论超出他水平的话题,不受他的任何影响。如果他在三楼,他最多把别人拉到三楼,而不可能把别人拉到四楼。而水平超过他的人,升到四楼及以上,最终九楼满员后下沉,他是有可能会降到一楼的。在这个论坛里,一楼是鱼龙混杂之地,有些人什么都不懂,一直待在一楼,有些可能沉降了九次甚至更多(屡次从二楼掉到一楼)。但是,只要一个人有本事看懂并答对上面楼层的问题,什么时候看懂、答对,什么时候可以立刻升到楼上。如果他能回答所有楼层的问题,就可以立刻升到顶楼,并拥有顶楼及以下所有楼层的出题权。在演化中,每一层的有效题目最终会从哪里来?——最终一定是楼上的人出的,或者从楼上沉降下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道题出得不合理,是乱出的,它一定会被淘汰掉。由于每个楼层的居民,都拥有下面所有楼层的出题权,九楼的人可以直接给一楼出题。而且这种题目会优先成为一楼的有效题目。假设现在,一楼的有效题目是81道,九楼的人给一楼出了一道题,那么,之前的81题中,由目前楼层最低、得分最少的人最先出的一道,自动作废,变成无效题目。它仍然可以被浏览、回答,但是不再计入分数——之前所有人靠这一题得的分数,都自动消除。这样,就可以保证问题区的专业性。不管一楼的讨论区多么鱼龙混杂,所有楼层的问题区都会是纯粹的、清澈的。而且,二楼以上的讨论区,随着楼层越高,就会越来越专业、有深度——喷子和神棍是根本上不去的。无论哪个领域,只要该领域的问题有客观标准,专业水平的差距真实存在,就可以通过这样一套规则,让真懂的人上去,让具备相应水平的人获得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和同等及以下水平的人切磋的权利。一个人如果想和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切磋,就要看对方的意愿。不过,观摩比自己水平高一个段位的人切磋,是任何人都可以的。而且,哪怕切磋的人比自己的水平高了好多段位,只要他们在比自己只高一个段位的地方切磋,自己也是能看到的。小白也可以提出和讨论问题,但只能在小白的楼层提出和讨论,他能看到所有级别的问题,也可以看到比自己水平高一个级别的楼层的讨论,但没法瞎掺乎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个系统里,除了专业水平本身,没有任何的权威。
2022年12月1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王路:好行为需要动力吗?

之前写过,“坏情绪才是动力,好情绪不是动力”,有人就问:好行为的动力从哪里来?这就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以为“好行为”和“坏行为”是对立的,既然坏行为是由坏情绪发出的,以坏情绪为动力,就想当然地觉得,好行为也是由好情绪发出的,以好情绪为动力。什么叫好行为呢?比如有人要饿死了,缺一口馍,你正好有块馍,给他吃了。这是好行为。如果觉得这样的行为需要动力,说明什么呢?说明你觉得,施予,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相反,不施予,才是自然而然的。你会问:一辆车跑在路上,动力哪里来?但不会问:一辆车停在那儿,动力哪里来?停止的车不需要动力。孟子举过一个有名的例子:看见小孩掉到井里,你会怎么做?当然会第一时间跑去救。这需要动力吗?不需要动力。这里说的“动力”,不是物理上的动力,不是说你跑到井边需要能量,需要消耗卡路里,不是这个。是心理上的动力。反过来,如果你不去关心掉井里的小孩,路过漠然看一眼走开,这才需要动力。把一个人推到井里,需要特别大的动力。做坏事是需要动力的,做好事,并不需要。就此探究下去,你会发现,它其实根本不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世界观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理解世界的问题。我们每天吃饭,不需要心理上的动力,相反,不吃饭才需要。一切好事,好行为,都是不需要动力的。就像吃饭那样自然而然。不好的行为反倒需要动力。不过,很多语境下,这个道理会被模糊,甚至被颠倒。比如经济学语境下。经济学里,最基本的假设叫“理性人”。就是说人都是利己的。凡是利己的行为,才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动力的,而有悖于利己的行为,都需要额外的动力。所以,要探讨到底是好行为需要动力,还是坏行为需要,还是都需要,探讨到根子上,你会发现,这取决于如何看待“自我”:“自我”与“他人”到底是不是对立的?如果承认对立才是最基本的事实,那就自然得出结论:利己不需要动力,利他才需要。如果承认自我和他人既有对立也有统一,那就得出结论:利己需要动力,利他也需要动力。如果认为,最根本的事实是,自他对立不在任何程度上存在,换句话说,“自我”不在任何意义上存在,就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好行为不需要动力,坏行为才需要。注意,这里的表述变了:为什么不说“利他不需要动力,利己才需要”,而说“好行为不需要动力,坏行为才需要”?因为如果谈到“利己”“利他”,表示还是认可自他对立的存在。只要你有一丁点儿认可这种存在,当你给别人施舍了一块馍时,你会笃定地认为“这是施舍”,“我是在无偿地做出一种高尚的行为”。所谓“施舍”“无偿”“高尚”,统统都是基于你所认可的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才存在的。如果对立不存在,自我不存在,那些概念就根本没有丝毫立锥之地。在那种认知下,你会发现,做好事是不累的。因为它不需要消耗任何一丁点儿能量,不需要任何一丁点儿动力——再次重申,说的是心理上的,不是卡路里。惟其如此,好事才可以永远没有疲厌地做下去,并且内心中根本不认为这是“好事”,“高尚的事”,只认可这是自然而然的、责无旁贷的事。最后,我们回到情绪上来。什么叫好情绪?好情绪是怎样引起好行为的?比如,我们把“助人为乐”的心,或者“悲悯”“同情”之类的情绪叫做好情绪,由它们而产生了好的行为。现在要问一句,这些情绪的本质是什么?只说结论,不再细讲为什么:“对治愤怒”、“不伤害”、“对治贪婪”,等等……“希望他人得到快乐”,这是一种世俗的表述,这种情绪的本质,是“对治愤怒”。换句话说,并不是你多么高尚,多么伟大,才做出给予别人快乐的行为,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是为了让自己远离愤怒。“希望别人远离痛苦”,这种情绪的本质,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对治愤怒”,有说是“不伤害”。其间争议对我们目前探讨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总之,你去救一个掉在井里的小孩,是为了让自己不愤怒,或者是为了让自己不伤害他人——如果袖手旁观、坐视不管,意味着你在伤害他人。这里说的“让自己不愤怒”,仍然是个贴近世俗的说法,这样说比较好理解。但不要以为它建立在“自我”存在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下去,它必定通向“自我的不存在”。永远发出好行为,在心理上是一种寂静、安止的状态。也只有纯然的好行为,才是纯然的寂静、安止。好行为,就是远离不好的行为,除此再没有别的好行为;好情绪,就是远离不好的情绪,除此再没有别的好情绪。王路:坏情绪才是动力,好情绪不是动力,而是负载力王路:快乐是情绪还是感受?
2022年4月5日
其他

王路:坏情绪才是动力,好情绪不是动力,而是负载力

人们说“好情绪”的时候,往往说的是“舒服的感受”。比如:开心、快乐、高兴、欢喜、灿烂……
2022年4月2日
其他

王路:快乐是情绪还是感受?

这篇简单聊聊毗昙学的情绪。它和心理学上对情绪的理解与定义并不一样。主要聊聊与人们通常理解的差异。因为毗昙有自身的术语体系,这里一概用大家都能懂的话来解释,就当个示意吧。1、快乐是情绪还是感受?谈及“情绪”,范围很广: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这些,我们一般都叫“情绪”。当把它们都叫“情绪”的时候,似乎它们之间地位是对等的,作用机制是类似的。但毗昙学上,做了划分,首先是把感受与情绪区别开来——感受与情绪是很相近的两样东西,区分是有必要的,感受与情绪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由于连得太紧密,我们常常把感受叫情绪,把情绪叫感受,区分有助于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功能差异。快乐是感受的一种,而愤怒是情绪。它们的地位并不对等。我们可以直接说“愤怒是坏的”,但不能直接说“快乐是好的或者坏的”。当人们说“好情绪”“坏情绪”的时候,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凭什么把一种情绪叫做“好”或者“坏”呢?通常,人们是依据感受,依据情绪所伴随的感受,如果感受是舒服的,就把当时的情绪叫“好情绪”,不舒服,就叫“坏情绪”。但在毗昙学上,不是这么看待的:感受本身没有好坏,而情绪有好有坏,或不好不坏,这是毗昙学的一个基本立场;其次,虽然感受本身没有好坏,但是,情绪的好坏让感受也有了好坏之分,所以,“好感受”“坏感受”并不是取决于感受本身的舒服与否,而取决于伴随的情绪是好是坏。举例来说,一个人在性骚扰别人的时候,感受是舒服的,具体来说是喜悦(心理层面),在性侵犯别人的时候,感受是舒服的,具体来说是快乐(生理层面),但这些喜悦、快乐的感受,都不是好的,因为毗昙学上不是根据感受本身的舒服与否判断它好不好,而是根据伴随感受的情绪来判断。这就是为什么不把“快乐”当成情绪,而把“快乐”当成感受。如果把快乐当成情绪,那快乐本身就是好的。一个人看见别人骑自行车不小心摔到水坑里,溅了一身泥,哈哈大笑。我们是不是应该让生活中充满这种哈哈大笑呢?一个人心里很难受,为了逃避难受,去看喜剧,看笑话,也哈哈大笑。这种哈哈大笑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呢?不是。——尽管在当下刹那的感受是舒服的,但舒服并不意味着它就“好”,感受好不好是根据情绪来判断,而非根据感受本身。感受分为五种:痛苦、快乐、忧虑、喜悦、中舍。痛苦是生理感受,忧虑是心理感受,快乐在绝大多数时候是生理感受(三禅除外),喜悦是心理感受,中舍可以是生理也可以是心理感受。综上,这一点和人们惯常理解的差别是,人们习惯根据感受的舒服与否,来说情绪是好是坏,而毗昙学上反过来,是根据情绪的好坏,来说感受是好是坏。2、情绪的好坏是怎么定义的?感受的舒服与不舒服,标准是很明确的。它是客观的。也叫“领纳现量”。正因为它明确,人们才习惯根据感受的舒服与否来说情绪是好是坏。而毗昙学上,既然并不根据与情绪同时的感受舒服与否来判断情绪好坏,那依据什么说情绪是好的或者坏的呢?难道是依据所谓“道德标准”?道德标准也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有差异呀。不是。还是依据感受,只不过,是依据未来的感受,不是依据与它同时的感受。情绪会展转引起未来的感受,这是毗昙学上很关键的一个命题。为什么叫“展转引起”?也就是说,并非直接引起。在时间轴上,情绪引起行为,行为带来感受,感受产生情绪……
2022年4月1日
其他

王路:“风月同天”的真实涵义

看到日本支援湖北高校物资的照片,震撼之情,无以言表:不是因为物资本身,是因为上面的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1、盛唐时,日本遣人来中国学习佛法。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上千件袈裟,边缘都绣着一首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也是鉴真法师决心东渡日本传戒的缘由之一。据《宋高僧传》记载:当时,日本国有沙门荣睿、普照等,从东海来求法,以补日本戒律的缺失。他们于开元年间抵达扬州,来问鉴真法师。礼拜了法师的足,说:“我国在大海之中,不知离中国几千万里。虽然有佛法,但没有能传戒的人。就像漫漫长夜里,要在幽室找东西,没有烛光怎么能看得见?不知法师是否愿意中辍这里的利益,去大海之东作我们的导师?”
2020年2月1日
其他

王路:马云的荤段子

而真正交心的朋友,聚在一起时,第一不必靠豪奢的吃喝展示排场,第二不必靠荤段子联络感情——那些都是不够熟、不够真诚的表现——真实的自我既已隐藏,又要向对方表演亲昵,才去展示这些虚伪套路。
2019年5月10日
其他

王路:谈谈江歌案

有读者问我对江歌案的看法。我的心情很沉重。一是因为江歌的悲剧,二是因为江歌妈妈与刘鑫一家愈演愈烈的冲突,三是因为网上泛滥的攻击杀伐气,四是因为看到很多人表示做人不能太善良。
2017年11月13日
其他

王路:翟某欣的苦

那么,你只能成为别人最不堪的一面的发泄地。轻易暴富的渠道是有的,除了写在《刑法》里,就写在耻辱柱上,你需要为它付出的代价是:摧毁一切对美好的想象,让真情在你的世界里荡然无存。
2017年9月18日
其他

王路:我们懂的东西连废铁都不是

这个事儿很有意思。我能够理解我爸为什么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卸下路由器再安装,调试,是一种他并不熟悉的操作。他不愿意去尝试不熟悉的操作。而躺在沙发上等缓冲,虽然很漫长,但什么都不用干,自己比较熟悉。
2017年7月5日
其他

王路:该不该批评别人?

你自己还没有度脱,但是你愿意别人度脱,跟他讲一句话,转述一句听闻的善法,在他身上种下一颗种子,也是度人。不是说必须把他背到对岸才叫度人。如果那样才算度人,你会发现,这个世间不可能有菩萨。
2017年6月11日
其他

王路:必须向大龄单身女致敬

大龄单身者,经历的人和事多了,会设防、会挑剔、会比较,不太愿意曝露真诚,眼中先见到对方的瑕疵。为了结婚,对爱情之外的要求多于爱情。婚姻对他们而言,毫无神圣感,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能凑合用就行了。
2016年9月4日
其他

王路:任何人都可能突然没饭吃

他没走,茫然站在那儿。一边缓释情绪,一边瞅别的目标。我有心问问他吃饭没,又不好开口。正犹豫,他已经走向靠墙坐的俩姑娘,刚掏出产品,她们就摆手拒绝了。他赔笑着走开,想从店里出去,到门口又站住了。
2016年8月25日
其他

王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出轨的基因

五十岁前,不要说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即便说,也不要太理直气壮。要知道一辈子很长,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五十岁之后,勉强可以说。因为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性欲也减退了,翻盘的可能性不大了。
2016年8月14日
其他

王路:王艮和子路(下)

子路也是从小没太受过教育的人。但跟随孔子之后,子路对受教育的人怀有敬意。冉有是子路的师弟,子路却常常听他拿主意。季氏将伐颛臾一节,孔子一眼就看出冉有是主谋,没有太责怪子路,反而狠狠批评了冉有。
2016年3月30日
其他

王路:为什么《老子》比《论语》更鸡汤?——王艮和子路(中)

王艮第一次见阳明,谈锋所及,落了下手,坐在上席的身子也渐渐侧了起来。谈完,王艮说,先生之学简易直截,艮不及也。就拜了阳明为师。晚上回去,仔细想想,觉得有问题,第二天见阳明,说我后悔了,咱再辩一次。
2016年3月20日
其他

王路:王艮和子路(上)

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阳明那里已经不再是困惑,但王艮还没有更深的领悟和把握。所以阳明对他讲《艮卦》的“思不出其位”,并把他名字改成王艮,字汝止,他本来叫王银。
2016年3月17日
其他

王路:郓哥之佞

后来,李逵遇见李鬼,本来要杀他,只因李鬼说,家有老母无人赡养,就放了他。在江湖漂泊的绿林人,纵然视人命如草芥,却也赞叹养家孝顺的人。更何况武松是孤儿,对孝悌看得极重,抓住孝,就抓住了他的软肋。
2016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