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受伤的“红色之城”马拉喀什

文汇学人 2024-01-27

综合新华社消息,摩洛哥8日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导致2500人左右遇难。在南部城市马拉喀什,有着“红色之城”美誉的马拉喀什古城也受到波及,一些历史古迹受损严重。


马拉喀什古城将近1000年前建立,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城墙建于12世纪,由红色泥土建成,城中建筑物多用红色砂岩建造,古城因而获称“红色之城”。


推送一篇优美的马拉喀什游记,一起感受一下这座带有显著文化碰撞韵味的古老城市,体会法国文化和北非文化在此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拉喀什的幻梦



Ⅰ.一个叫迈赫迪的人


我到马拉喀什来找一个叫迈赫迪的人。在卡萨布兰卡的里弗赫书店(Librairie Livre),我遇到这个名字。那是一本关于摩洛哥的厚书,封面是一扇朝丹吉尔海港打开的窗户,室内的幽暗对比着室外海天一色温柔的湛蓝,就像马蒂斯在丹吉尔的法国别墅酒店所作的那幅画。我打开这本书,许多大幅的油画图片和人物肖像照随翻动的书页滑过视线,一些我熟悉得能叫出名字来:德拉克洛瓦,亨利·马蒂斯,写《纯真年代》的伊迪斯·华顿,写《小王子》的圣-埃克苏佩里,拍《后窗》的导演希区柯克……而他们竟都与摩洛哥有某种关联。


这本叫作《他们的摩洛哥》的大书,猝然间把我与这个说阿拉伯语和法语的国家以全然不同的方式联系起来:透过这一层棱镜,迷失于陌生语言的原始热带丛林的我,辨识出一些迷宫般的小径。我抱着一些谨小慎微的警惕,在这些或许通向东方主义的小径里漫游。直到我注意到作者的名字:迈赫迪。凭名字判断,他应该是阿拉伯人。


见面前我们有过几次邮件往来:收到我的第一封信后,他立即回信热情洋溢地盛赞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国家,提议让我去他在老城中心的家中吃午餐,然后带我逛博物馆;我避开这份热情,回复了我的旅行时间安排,提议了见面时间;过了好几天,他才回复了一封显然热情已熄灭的短信,语气冷淡,告诉我他现在开始忙了,恐无法招待我去他家,只能在博物馆简短聊聊。我开始感到与他能否见面、以何种形式见面变得不可捉摸,唯恐仍将有变数。这让我更确信不疑他是阿拉伯人。

在马拉喀什定居20多年的法国画家和作家迈赫迪·格兰库尔

马拉喀什古城街头


于是,在马拉喀什不休眠的吉德玛广场,我坐上一辆小电动三轮车,去找迈赫迪。博物馆在老城深处,数千条小街窄巷布下迷宫阵,没有人相信我仅凭手持的地图能在太阳落山前找到那里,只有仰仗小三轮车。它如一叶轻舟,荡漾进古老黏土城墙内细细弯弯的“河道”中。热热闹闹城的毛孔透过紧贴着它们而过的车窗在我眼前放大得格外清晰:裁缝在小作坊里垂着头发呆,金器店的老手工艺人坐在铺子前等生意,三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抢着想捧一捧一只毛发刚被染成五颜六色的小鸡,三五成群的街坊围站在点心店外一边喝薄荷茶一边等着烤面包出炉,卖当地音乐碟的音响店放着摩洛哥风情的欢快民族音乐……缤纷斑斓的色彩汇成一条不断嬗变的河流从轻舟的船舱外淌过,那是斑驳的红墙,尖头凉拖鞋的绘饰,阿拉伯纱裙上的刺绣,坊间画家画作的颜料,手工艺品上的伊斯兰繁复装饰,还有藏红花、姜黄根、肉桂,以及椰枣、油橄榄、车厘子的色彩汇集而成的河流。


这叶轻舟就这样在蜿蜒的河道中前行。有时我疑心它就要撞上迎面而来的两排距离只一臂宽的店铺,它却轻盈地从中间穿梭而过;有时它在看不到方向的尽头猛地一拐弯,一条深不见底的长廊又豁然出现在眼前。摇曳辗转、移步换景间,我恍惚身处一艘威尼斯的贡多拉上,只不过两侧的中世纪城墙更加生机勃勃,如穿越一条连续放映着电影纪录片的影廊。


小舟在一个小广场停泊,博物馆就在广场边。就在我穿过拱形的门廊之时,迈赫迪在或不在那里如约等我,仍是一件不确定的事。直到我看见正坐在前庭凉棚下等待的迈赫迪站起身来。他很瘦,身着白衣愈加飘逸。我无法辨别他的年龄,但我猜想他岁数已很大:通过他的书,我知道他曾与很多故去的老人有过交道,其中包括把马拉喀什视为第二故乡的法国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以及曾拍过电影《摩洛哥》的美籍德裔女星玛琳·黛德丽。


2017年10月20日 ,伊夫·圣洛朗博物馆马拉喀什馆对公众开放


他悠然开口说道:“这座博物馆是我在马拉喀什的第二个家。20多年来,我看着它一步步成型,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他说不出来哪里奇怪的表达方式让我疑心,他会不会就是这里场所精灵的化身,整天居住徘徊于此。但他并未带我进博物馆,而是意外地提议道:“现在,我带你去看一个惊喜。那是个游人几乎无法看到的隐秘之地。”


Ⅱ.天台上


我跟随他穿过广场,钻入老城小巷中。脚下不平整的石板道沿着不断改变方向的土黄色斑驳城墙七弯八拐。穿行在这样的迷宫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将迈向何方,渐渐也就忘记自己置身何处。透视空间在这里消失了,远与近不再有分别,也不再有明确的前方。这里只有一个个拱形门廊,把人带入镜像深处。在这里,每一个下一步都蕴含着无限可能,迷路就如置身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一种诗意。


依稀的尘土飞扬在燥热的阳光中。老城中心的宗教学院正在修缮,脚手架将它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几位当地工人正站在阴影下歇凉,慵懒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我能看到他们其中一些人额头上青紫色的瘀痕,在我看不到的日常里,他们在清真寺虔诚地叩头祈祷,在傍晚随着晚祷的歌声唱和,与城中其他人的声音汇聚成能把人托起的声浪,老城内在的精神力量于此时显现。


在这铺满曲径的城市中,偶尔会出人意料地出现一些微型广场,微小得仅够放下几盆花,或是容纳一个朴素的小喷泉。这些广场并非出自任何设计意图,而诞生于那些无统一规划、任意蜿蜒的小径在此处无意的相遇。它们偶然汇聚于此,便各自停驻下来,围合成一个个广场。这些广场是无处不在的惊喜,是我愉悦的源泉,这种愉悦恰恰源自纯粹的偶然性。


我们就这样在斑驳土墙构成的迷宫内穿行了一段时间,直至走入一条笔直铺开了三四十来米的小巷。站在巷子正中,迈赫迪伸开双臂就可触碰到两侧的赭红老墙。巷子尽头有一扇并不特别的雪松木雕花门,与这条巷子,乃至整座老城对着街道开闭的其他所有门几乎没有区别。


他在这扇门前停下来,说道:“我有一个惊喜。”


我仰起头来,想寻找关于那个等待着我的惊喜的蛛丝马迹。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在这些开着无数个相似的门的城墙上,竟没有哪怕一扇窗,也就没有哪怕一个露出的阳台或一盆养在阳台上的花,传达出哪怕一点点高墙内的信息。这些墙不仅构成深不可测的迷宫,也围合着墙内秘不可见的深闺禁苑。


门开了。我看到一条短短的廊道,就像所有老城里半掩的门里露出的极小一隅一样——有的则是一段楼梯的起始,可楼梯在三五步台阶之内就一个九十度拐弯消失在墙后。两辆自行车漆成鲜艳的黄色与蓝色,放在一眼能望见底的直角拐弯白墙角处。拐过那个直角,我进入一条细窄的长廊,那条长廊在一道拱门的尽头处,把我带入一个回字形庭院的巨大中庭花园中。我就像一脚跌入一个很深的梦境中。为了证明我仍在现实中,我径直跑向那棵挂满橙色果实的橘子树,捏了捏橘子,柔软而有弹性,如此真实的质地。迈赫迪笑了,“那是用于观赏的橘子,味道一点都不甜的”。


然后,我们穿过一段如老城里起起伏伏不规则山路的石阶,来到四层楼顶空旷的天台上。迈赫迪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位十来岁少年的一个梦中,一位阿拉伯人向他走来,以“迈赫迪”这个名字呼唤他,告诉他,他将前往一个城市,那里有棕榈树、喷水池、空气与火。这座或许并不存在的无名之城萦绕着他,为了寻找它,他不断旅行。直到有一天,他来到阿特拉斯山角的一座绿洲之城。山脉阻隔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的酷热,使得这里四季如温和的初夏。


他来到老城的一扇门前。向导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可以推开门进去看看:房子的主人,一位卸任下来不再富有的当地官员,有意出售这幢房子。这幢房子对街的那面墙内是这位退休官员的另一幢住宅,他们一家还住在那里。


门开了,他看到一条一眼便望到尽头的小径。如若只是从门前经过,所能看到的便只是这条狭窄短径尽头的白墙一角。然而,在小径尽头的直角拐弯处,他走进一条狭长的门廊,穿过两扇如镜像叠影的一模一样的门,然后看到一道顶部是弧形轮廓的门。一片花园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门框内,那扇门于是变成了一扇弧形的窗,向他打开另一个世界。四棵十来米高的棕榈树立在花园四角,对角线的两棵橘子树上挂满了果实,清新的浅橙色在这个色彩明艳的日光之城中有种娴静淡雅的味道。花园正中是一口八边形的喷水池,池边镶满青色与蓝色混合的规整几何图案瓷砖,呈现着繁复的伊斯兰风情。时不时有经过的麻雀停下来,从池中饮水。


他仰头望向中庭上方的天空,纯净无瑕的一方蓝天中有几缕云彩飘过,他从未感到空气如此柔和宜人。庭院四面围合着四层高的楼,下面三层每一层都有环绕一圈的宽敞走廊,装饰着雕花廊柱和绿色琉璃瓦,以及数不过来的房间。最高一层则向天空敞开,是平整开阔的露台,可以眺望整座城市的天际线:无数高低、大小不一却形状相似的露台鳞次栉比,如海浪般连续,白色卫星电视锅灶和晾晒的衣服一览无余;露台组成的起伏平面之上,矗立着清真寺高大的宣礼塔、许多挺拔的棕榈树和几棵茂密的柏树。
他进入的第一间房,是底层楼生火做饭的厨房。那是一个白色墙面凸凹不平的朴素房间,却有一个大灶台和三层楼高的烟囱,可以把烤肉和炖锅的热气和烟气排散出去。他意识到,棕榈树、喷水池、空气与火已按照他梦中的顺序依次出现:这原来就是他要找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名字叫马拉喀什。他就买下这幢房子,留在了这里,就像许多来到马拉喀什便决定留下来定居的人一样。

红色的马拉喀什,层层拱门营造出梦境


说话间,一只黑猫正在天台边缘游走,轻盈地跳跃于高低错落的围墙间。它停下来看了我们好一会儿,然后继续闲逛开,旁若无人的样子,好像我们不过是这里的访客,而它才是真正的主人。黄昏的阳光从我们背后照射过来,静默着停在脸上,一些调皮一点的光线跳跃在他眼睛里。天台上那盆仙人掌花已开了一天,现在正慢慢合上粉红色的花瓣,沉入它的梦乡。
“‘迈赫迪’原来是你在梦中被赐予的名字?”我有些惊讶。


“我是法国人。我来自法国北部的一个古老家族,叫格兰库尔(Graincourt)。在巴黎,我住在歌剧院附近。”


他抚摸着一片像化石般嵌入岩石的青苔,它们的颜色已风化成黯淡的浅绿。一位植物学家告诉他,不要去动那些天然长成的东西,任由它们生长、死亡和消亡。他便小心翼翼,不去碰它们。他指向仅一街之隔的马拉喀什博物馆,用词语和句子召唤出内部逝去的情景:“整座博物馆曾是一位将军的宅邸。博物馆里的画廊是原来用作厨房的那一部分侧翼。画廊的门仍是过去的门,已有些脱落的绿色漆料下,雪松老去的纹理如暴露的青筋和细密的皱纹,断裂处缝隙里散布着死亡的气息。但它让人感到亲切和真实,它低语着隐形于此地过往的印迹:那些端着锅碗瓢盆、在这里进进出出的非洲女佣忙碌的身影,还有她们在夏天炉火的热气中渗出的淡淡汗液味。”正是在那个画廊里,他以摩洛哥为主题的一系列油画作为博物馆开幕后的第一个展览被陈列出来。


如今的庭院空荡荡,只剩下他独自居住。他的两个孩子都曾在这里学会走路,他从天台上俯瞰回廊和花园,仿佛还能看到他们蹒跚学步的小小身影。他们如今都上了大学,在法国或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游历。三层那个沿着回廊一直延伸、长得看不到头的房间里,是他最亲爱的姨妈终老的场所——自他从小失去母亲,由姨妈抚养长大。她在这里也住了20年,在生命晚期,她完全无法自理,只能靠迈赫迪一口一口喂饭。但那些时光是令人感怀的。自姨妈故去,他把她的骨灰埋在花园的棕榈树下,她的灵魂好像还游走于庭院的各个房间和上空。


这里最热闹的时候,他们曾喜欢在这个天台上吃早餐,摩洛哥式的烙饼、新鲜果酱和薄荷茶,或者法式煎蛋、可颂面包与奶酪。每到这时,小小的麻雀总会跑来,在餐桌上静静等待,无声地索要它们的面包屑。他时常会想起希区柯克的电影《群鸟》——希区柯克正是从这些摩洛哥的麻雀身上,获得了这部电影的灵感。


马拉喀什的夜晚


这个天台也记录着对他来说难忘的夜晚。


他说:“我12岁时就认识了我的妻子,我们那时都是少年。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年。她在突尼斯长大,对阿拉伯世界熟悉又迷恋,她很快也爱上了摩洛哥,爱上了这里友好的氛围和阿拉伯式的生活方式。后来她成为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有天使一般的声音。20多年前,我们搬进这里时,马拉喀什的夜晚还没有路灯。夜晚的模样不是万家灯火的海,而是静谧漆黑的。有一天晚上,我们在天台上喝茶乘凉,她兴起而歌。歌声飘荡在老城夜空中,天台之外的所有地方好像都突然寂静下来,侧耳倾听她的歌声。她用法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和意第绪语一首歌接着一首歌地唱。我们点着的烛盏照亮天台,这里就如一个飘荡于空中的舞台。第二天,所有邻居都认识了我们。他们夸奖她是一位人间天使。”


人的一生会有多少个夜晚终生难忘,成为你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许不超过20个,或者50个。这个夜晚就是这样一个永恒的夜晚,它如老城的小径,也如一千零一夜的传说,意味着趋于无尽。


Ⅲ.胡桃树影下


那个十来岁做梦的少年当时正在巴黎上大学,读心理分析。大学里,其他人都选择了学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他是唯一选择学卡尔·荣格的人。其实,那次旅行并非他第一次来到马拉喀什。他出生在非洲中部的布基纳法索。与摩洛哥一样,布基纳法索也曾是法属殖民地。他常随父母到摩洛哥度假,每次都住在吉德玛广场上著名的La Manounia酒店里,在马拉喀什度过了许多无忧无虑的童年假期。也许正是从那些无意识的童年回忆中,诞生了那个萦绕着他,并指引他回到马拉喀什的梦。


更有可能,是一种血缘的呼唤。他的家族与马拉喀什的联系实际已有一百多年,这要从他的祖母辈说起。迈赫迪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关于一个胡桃树影下的梦。


距马拉喀什6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片叫作欧里卡的山谷。这片山谷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丘陵地带,郁郁葱葱,到处是草地覆盖的山坡和戏剧性的悬崖,也是柏柏尔人的聚居地。盛夏初秋,马拉喀什变得酷热的时候,迈赫迪喜欢到欧里卡小住。他的祖父母在俯瞰河谷的丘陵高地上有一幢老房子,葡萄藤爬满了每一面墙,也穿过玻璃窗的玻璃细缝蔓延进房间里,几乎吞噬了一切。迈赫迪最喜欢这里的9月,苹果园中的苹果树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漫山遍野露水闪烁的草地让人想在里面躺卧打滚。


山谷里还有一种树,叫胡桃树。它们有茂密的枝叶,浓厚的树荫下是夏天最清凉的一隅。然而,在那阴凉处,也隐藏着危险与背叛。


迈赫迪的胡子里带一点红色。在他的整个家族中,有一位他从未谋面的长辈也有这种颜色的毛发,也就是他的姨祖母玛尔特,祖母伊冯的妹妹。每到欧里卡度假,他就听说一些关于玛尔特的故事,其中一个就与胡桃树下的阴影有关。


许多年前,他的家族还聚居在拉巴特的时候,玛尔特曾与一位摩洛哥小伙子秘密恋爱。这位小伙子是一位摩洛哥外交官的儿子,他的父亲是伊冯父亲的朋友。小伙子住在菲斯,只与玛尔特见过四次面,却不断用黑色的印度墨水和漂亮的阿拉伯书法给玛尔特写来长信。他向她讲述菲斯古城的无尽迷宫、宗教学院的宁静神圣,还有伊斯兰的深邃神秘,想象着他们一起去法国旅行,在小教堂结婚,她或许会因他转信伊斯兰教,戴上面纱,一起抚养大九个孩子。


有一天,整个大家庭要离开拉巴特,途经马拉喀什,前往欧里卡的老房子避暑。就在他们动身那天,邮递员送来了玛尔特秘密恋人的书信。但他犯了一个错误,把那封信交给了伊冯。伊冯是个爱捉弄人的调皮女孩,怎么都不肯把信还给玛尔特,无论她怎么央求都不行。伊冯还大笑着宣布,要当着玛尔特的面把信拆开,然后把信中的内容读给所有人听,“让他们都知道,你的情人原来是一个摩洛哥人!”玛尔特气得让她闭嘴,伊冯却不依不饶地说:“你感到羞耻,对不对?你明明已经到了恋爱的年龄。如果你真的够爱他,你就该自己向所有人宣布!”


第二天中午,一家人到达欧里卡,在河边的苹果园里野餐。午餐后,玛尔特在一棵胡桃树下休息。她继续央求伊冯把情书还给她,伊冯答应,午睡后给她。其他姐妹来约她们去河里游泳,伊冯答应了,玛尔特则说她想独自留下来。趁着伊冯去游泳,玛尔特从她脱下的衣服中取出了那封藏着的情书。她拿到那封信,却激动得没有力气打开它:这封信已在途中旅行了八天,她不介意再等上一小会儿。她把那封未拆封的信贴在胸前,睡着了。


待到夜晚上灯时分,人们发现,玛尔特失踪了。他们在苹果园四处寻找,待到他们发现玛尔特时,她正睡在胡桃树下,嘴角泛起浅浅的笑。她周身笼罩着一层光晕,也许是落日的余晖,也许是那条宽广河流粼粼波光的投影。她靠着胡桃树的树干坐着,齐腰的卷发散落胸前,手里还握着那封信。人们很快发现,她已停止了呼吸——她在梦中去世了。那封从未拆封的情书,一周后随着她一同下葬。


一年以后,伊冯嫁给了那位写情书的摩洛哥青年。他就是迈赫迪的祖父。那是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的短暂和平时期。成千上万的欧洲城市和农村青年在那场残酷的大战中殒命,远在摩洛哥的迈赫迪一家远离了欧洲战场的深重伤害。那一年,战后的生活热情逐渐恢复,摩洛哥反对法国和西班牙占领的独立运动也开始了。它汇入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斗争潮流,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Ⅳ.又一个幽梦


黑猫如幽灵般再次出现在天台上。它趴在对面的墙垣上,慵懒地半眯着眼睛,似乎沉醉在一段回忆中。它身后的不远处,从一片看不见的阿拉伯庭院中,伸展出一棵笔直参天的丝柏树,冲破老城的天际线,如一团燃烧的墨绿色火焰,翻卷缠绕的枝叶像极了凡·高的画。


“那里住着我的一位朋友。在马拉喀什的时候,他有时会来我家,在二楼那间书房兼画室里聊他对文学、音乐和艺术的看法。他的名字叫芦丹氏(Serge Lutens),是一位香水设计师。20多年间,在马拉喀什老城陆续买下56座彼此相连的房子,他将它们打通,建成了一座隐秘的私人宅邸。最近他又入手了6套,这座宅邸还在不断生长中。”



迈赫迪有些神秘地说:“几乎还从未有公众看到过里面的样子。但今天,我还有一个惊喜。”


这些惊喜就像那些看似无路可走的老城小街在其尽头为我展示的豁然开朗的别样风景一样,处处是无所期待之时的柳暗花明。于是,我又跟随他来到老城中一道向两边打开的厚重雕花铁门前,两扇门上各有一个铜制门环。它比其他的门仅阔绰一点,若我独自从这有些风尘仆仆的老城墙下走过,想必绝不会多留意它一眼。


门开了一道缝。一位西装革履的非洲人守卫将我们迎进去,那条缝立即在身后合上了。虽有一扇日式屏风立在门前,但屏风之后遮掩不住的极度繁复细密精致的几何浮雕或镂空伊斯兰图案,从天花板上、墙上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将我席卷进它的汹涌旋涡中。我已无心品尝身着阿拉伯长袍的男佣用托盘端来的蜜枣和牛奶,只想着走入屏风之后,一睹“天园”奇境的全貌。


屏风之后是空旷的前厅。雕刻着交叠错落迷宫图案的大理石墙面与镂空雪松木雕饰,清一色的深琥珀色,这连绵的暗色调创造了幽暗的氛围,门外的艳阳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地方都使用了暗灯照明。可以想象,数十上百人云集站立于此,交谈寒暄,但并不停留坐卧的情景。前厅两侧有几间私密的小休息室,像阿拉伯式客厅那样,沿三面墙铺满了长沙发。我们刚在一间小休息室落座,传说中的芦丹氏突然出现在门口。他站在更深的阴影中,如阿拉丁神灯召唤出的幻影,矍铄挺拔,着西装领带,手执这个隐秘王国的权杖,用极有威望的语气欢迎我们到来。他回忆起40多年前他与可可·香奈儿访问中国的往事。在旷如原野的大厅,远处传来的回声与他的声音混响着,让我感到很不真切,恍然如梦。


他请出跟随了他40多年的非洲人助手,把我们带入一万多平方米的复杂迷宫中。我只记得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走廊,走入一个接一个完全不同的华丽房间和一个又一个不同庭院后那种眩晕的感觉。我已无法分清我进入这些数不清的房间的顺序,只有许多无序的印象留存在脑中:用柏柏尔人的文字设计成的立体几何镂空铜灯,成百上千幅以蒙面或身着军装的阿拉伯人、柏柏尔人为主题的油画,黑色大理石地板上大幅非洲图案的手工羊毛地毯,镶嵌着绿松石、玛瑙、珊瑚的摩洛哥金银首饰,拱门的圆弧上还有无数凹槽的拱廊一道接着一道地指向镜中世界的深处,藻井上层层堆叠如清真寺穹顶的雪松木浮雕,庭院里檀木雕花和绿色琉璃瓦的屋檐,帕提欧建筑一般的桌子,座位矮如帐篷坐垫、尖顶靠背高耸如哥特式教堂的椅子,守卫在壁炉里形如斯芬克斯的一对眼镜蛇石雕,保留着一座宗教学院结构原样的低矮彩绘玻璃窗,优美阿拉伯书法阳刻的《古兰经》,大理石表面上如一团火苗燃烧的雪松枝,伊甸园所描写的树荫流水、果实不断的花园,高耸入云的棕榈树、挂满果实的柑橘树、低矮的蒲葵、茂盛的常青藤,蔷薇和凌霄花,以及圆形或八角形的喷水池……那些奇形怪状、大小高低颠倒、天马行空的设计,让我觉得自己像跌入了兔子洞。


芦丹氏亲自设计了所有细节,小到柏柏尔文字的吊灯地灯、拱廊圆弧的样式、马赛克的伊斯兰图案花纹、丝绒沙发靠垫的装饰,大到花园的布局、藻井的雕刻。他以一种让时间停驻的强大控制力与连贯性,保持了这个已不断生长了30多年的宅邸所有细微之处的风格稳定一致。迈赫迪告诉我,这里有时会同时聚集上百位摩洛哥各地来的最好的手工艺人和工匠,他们一起工作,把最精华的伊斯兰艺术呈现在这里。如今,除了像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或菲斯阿布伊南神学院这样的地方能保存这些工艺并通过修缮让它们生生不息,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工程可以将这些传统工艺大规模激活与调度起来了。


芦丹氏是个绝对完美主义者,有暴君似的权力和不留情面。曾有很多次,他推翻这些能工巧匠数周数月的雕凿工作,让他们全部从头再来。从这些比菲斯古老的神学院还要精致数倍的海量细微繁复的雕刻工艺中,从这些丝毫不随空间扩张和时间流逝改变任何一处风格的统一性中,我感受到芦丹氏强大而精确的控制力,也感受到他的某种强烈渴望——迈赫迪说,芦丹氏希望在这里重建他对马拉喀什黄金时代的幻梦;而我则感到他通过收藏摩洛哥为自己建立纪念碑的渴望,这是一种对永恒的渴望。这里的每一个深琥珀色细节若放在阳光下,都将华丽而耀眼;而他却偏偏把它们藏在不开敞的密室内,浸泡在不见阳光的幽暗中,就如藏入地窖的宝藏。


“我们正穿行在芦丹氏复杂精密的大脑内部,这里也是他灵魂的外化,”迈赫迪说,“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吗?”


“我想我不愿意。”我回答。它如此强烈的意图和精心设计,又如此私密地被完好保存,难免给人一种博物馆式的不真实感觉。我更爱时间流逝逐渐赋予事物的偶然性,那种也许可以称作废墟之美的东西。


当我们再次回到迈赫迪的内庭院中时,炖鸡搭配茄子和甜椒的塔吉锅已送上门来。街角有家店面很小、经营了好几代人的点心店,现在年轻的作坊主与迈赫迪从小就熟识,后来他娶了那条街上做塔吉锅那家人的女儿。历史上,不同身份的人不断来到马拉喀什老城,这里原来的居民早已接触外面的世界,很多人也已搬离,去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但还有一些家庭留了下来,做着世代相传的小生意和手工艺,对时代的变迁无动于衷。夜幕已降临。一阵晚风吹过,棕榈树高高的顶上硬挺的叶片相互碰撞作响,惊起叶丛里的飞鸟;壁虎和蝙蝠也在花园里活动起来,墙上偶尔掠过它们的魅影,草丛中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迈赫迪的一位朋友也来共进晚餐。这位到访者聊起摩洛哥近些年的许多变化:一位美国家具设计师不久前在丹吉尔买下一幢亿万元豪宅;一位香港设计师买下卡萨布兰卡许多原本经营不善的服装工厂,把它们都盘活了;越来越多的摩洛哥人开始学习英语和中文;这些年在旅游业浪潮中摩洛哥地价涨了许多倍,几个世纪前从西班牙过来的那些旧贵族因囤积大量地产而变得更加富有;旧式摩洛哥富人深藏内敛的古风已渐渐荡然无存,新贵们热衷于炫富,也把巨大贫富差距暴露在古城高墙之外的光天化日之下;几年前还非常开放的女性时尚风潮逐渐走向保守,传统宗教力量展露得越来越清晰。


马拉喀什老城街头经营了数代人的小小炸饼店

马拉喀什吉德玛广场的集市小摊

摩洛哥特色菜塔吉锅


迈赫迪突然用有一些怅然却坚决的语气说道:“我想,摩洛哥的法国时代已经结束了。”


涌入马拉喀什的潮流总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如今,新的浪潮——英语和中文世界的浪潮正席卷这里。对他来说,这也意味着许多故人的离去。最近10年来,他的亲朋好友一个个相继离开,他是留守于此为他们送行的人:先是他百岁高龄的姨妈,然后是像伊夫·圣罗兰和皮埃尔·贝杰这样的多年好友。妻子与孩子也离开了马拉喀什,留下有一些寂寥的空楼。


他说,他开始希望能记住这里的许多人,不仅是他的法国亲友,还有许多无名的人:那位多年游荡于马拉喀什老街的佝偻老妪,腰部以上和以下的身体几乎已经断裂,她终日乞讨,把收集来的面包渣放在背上的包袱里,用来喂老城里的流浪狗;那些年岁很小就被无力养育她们的父母卖到富人家做用人的女孩,有的后来受到这些人家的资助接受了教育,有些则没有那么幸运;还有那些一生都没有机会也不会走出村庄一步的柏柏尔人,他们的观念与生活还停留在遥远的过去。他不断回忆,试图把所有的记忆盛放进文字中,如果有机会,便让它们流传下去。


我告诉他,在中国,有人会因为想阅读法文版的《追忆似水年华》而学习法语。他有些怅然的眼中放出喜悦的光芒:“啊,我的曾祖母是普鲁斯特的好友,她是一位公爵夫人。《追忆似水年华》里就有一个章节写到过她,她的名字叫作格兰库尔。”


(本文写作于2019年,摄影:张雷)




摘选自:

书名:穿越亚欧
作者:蒲实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11-08


更多相关阅读


茶叶、丝绸、瓷器……18世纪流行美国的“中国风”
也来说说孔阳先生 | 王振复
王荣华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宣传于漪、曹鹏?当督陶官唐英面对剧烈的审美转折
英国的古老习俗——“告诉蜜蜂” | 赵秀荣
“曼哈顿计划”女物理学家和她的中国养牛生涯
谁是现有记载中最早从美国来中国的美国人
印尼 | 寻找梭罗河的足迹
金克木 |诗的年纪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为何衰落了
周恩来和尼克松在国宴上怎样喝茅台
殷人的酒文化
杨振宁如何加入了奥本海默的普林斯顿研究院
沈从文晚年书法中的童心 | 刘媛
芯片和彼此依存的世界
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为何是美国造出了原子弹,而不是德国?
二战中的法兰克福学派
来新夏 | 什么是龙鳞装
宋代文坛顶流的天价稿酬
大英博物馆如何错误地“打开”了《女史箴图》从李时珍纪念邮票谈谈《本草纲目》
英国国家图书馆里的黑水城西夏文文献
探访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坎特伯雷博物馆
如果你想了解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哈贝马斯……
“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它的。”
坦桑尼亚何以成为“人类的摇篮”
王韧丨古画中的消夏文化
《长安三万里》之后:宋代诗人的谪仙梦与功名心
“非洲温暖之心”马拉维的渔民生活
姜义华 | 追寻“考古学上的中国上古史”赵琦 | 阿基琉斯的愤怒与希腊共同体的秩序
沈丹森 | 中印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现状南非是如何列入“金砖五国”之一的
郑家馨 | 南非钻石矿业的发现和争夺往事
怀念学术书苑
听“苏联楼”诉说往事
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为何选址在哈同花园?
汪耀华 | 上海曾经的专业书店
徐静波 | 神保町的旧书店街
南宋时期浙江的医政令和医药律令张幼仪: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李雪涛 | 不凋的智慧之树——怀念周珏良先生
成都大运会上的“太阳神鸟”有多少神秘故事
电梯狂想曲:在钢筋混凝土中,人是匿名的,又有短暂亲密的联系
“社会科学”一词的发明
赵珩 | 炝与温拌
老舍:可爱的成都怎样读懂“不明觉厉”的《本草纲目》
郑逸梅 |西瓜美学家施昌东的传奇人生 | 陈允吉 高曜
齐白石 | 从雕花匠到画匠
程毅中 | 失而复得的螾庐寄妹诗与张元济先生的题诗邹怡 | 寄情沙漠的江南水乡之子高峰枫 | “披头士”与《老子》47章
叶朗 | 曹雪芹如何继承了汤显祖
“重叠金”:额黄与返照 | 孙华娟秘鲁国庆日,血的节日邓云乡 | 为邓家菜出联
蒋凡 | 漫谈《封神演义》被称作“民间神谱”的《封神演义》
赵四方 | “足底曾经十二州”
周汝昌谈红楼:宋翔凤说曹雪芹性格放浪,不拘常理
郭立暄 | 醇醴中人浓有味,大音入耳听无声——评杨成凯《古籍版本十讲》
黄可 | 郑振铎与《中国版画史图录》
王丁 | 张德彝笔下的德国三皇之年
“梅雨”何以成为我国气象学科的关注重点攀登者——记《资本论》翻译者张钟朴 | 康岩
长着胡子的岛:巴巴多斯
岱宗夫如何?——重读《望岳》| 刘摩诃赵长征 | 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喜欢今天的推送

请分享、点个赞、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受伤的“红色之城”马拉喀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