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代越南爱国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潘佩珠

文汇学人 2024-01-27


20世纪初,爱国运动和维新运动在越南全国蓬勃发展。在这次运动中,有的人主张秘密准备武装抗法斗争,有的人主张提高民智,振兴工商业,成立各种团体、协会,要求政治民主化;逐渐形成了改革与暴动两种势力。潘佩珠互为补充地运用两种斗争方式,得到两派的信任和尊重。


当时的爱国活动家都是年轻的儒学家,他们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写文章。潘佩珠是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领袖,是革命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对当时的革命运动最具影响力。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潘佩珠的诗文是新式的。他的作品不仅数量、质量和作用第一,而且还是反映当时爱国文学趋势、命运最明确、最充分的。


一、潘佩珠的生平与著作


潘佩珠(1867—1940),原名潘文潸,越南政治家、作家、诗人,号海树,别号巢南。1867年12月26日生,义安省南坛县人。


潘佩珠的主要汉文作品有《琉球血泪新书》(1903)、《越南亡国史》(1906)、《海外血书》(1906)、《狱中书》(1913)等。他的越文主要作品有《巢南文集》(1935)、《潘巢南国音诗集》(1958年邓台梅校订,未出版)、《黎太祖传》(1911)、《征女王传》(1911)等。1918年曾写有《法越提携》。


潘佩珠很早就有了爱国思想。1884年法国占领河内及越南北部时,17岁的潘佩珠就创作了战斗檄文《平西收北》,张贴在各处,呼吁人们积极响应北圻的文绅运动。1885年京都顺化失守时,18岁的潘佩珠组织学生军准备起义响应义静的抗法运动,未果。法军占领义安后,潘佩珠过了10年的隐居生活,读兵书,结交朋友,为有计划有规模的抗法运动做准备,创作了很多歌颂义安抗法运动的双七六八体诗。


1887年,潘佩珠到顺化执教,和一些爱国青年建立了联系。其间创作的《拜石为兄赋》使他被称为“南国文章第一人”同时结识了阮尚贤、潘周桢等爱国志士。


1902年,潘佩珠到河内与黄花探联系。1903年,他又到顺化,到南圻,从北到南联络抗法力量。期间,写成《琉球血泪新书》,引起越南思想界和政界的震动。起初,他受中国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影响较深,主张君主立宪。1904年他组成维新会。


1905年,潘佩珠前往日本,在日本组织了越南青年救国会,发表《越南亡国史》)、《越南国史考》等文章介绍越南,介绍越南革命。在日本期间,他结识了日本和中国的许多政治家,写了《海外血书》、《敬告全国父老文》、《寄给潘周桢的信》、《哀告南圻父老书》等文章,号召和鼓舞越南人民,特别是青年起来与法国殖民主义者作斗争。1908年,日本政府根据法国要求,驱逐在日本境内的越南革命者。潘佩珠和其他革命者来到中国。从1908年到1925年,潘佩珠辗转流亡于中国和泰国,但他一直心系祖国。在越南国内,从1908年到1910年,越南维新运动遭残酷镇压。受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1912年潘佩珠成立了越南光复会。这场运动一掀起,他便被广东军政府收监。1917年被释放后,他回到越南,计划利用法国战败于德国之机发动抗法运动。但刚到中越边境,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法国又成了战胜国。潘佩珠再次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他深受鼓舞。1924年,他到广州与从苏联取道中国回越南的阮爱国(胡志明)联系,他决定重新组织越南革命党,但不幸在1925年6月,被法国人在上海逮捕,押解回越南。


越南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学、罢市运动,要求释放潘佩珠。在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的压力下,法国殖民者被迫释放潘佩珠,但将其软禁在顺化,日夜派密探监视。被软禁期间,他写了《男国民须知》、《女国民须知》等爱国教育读本,在《人民之声》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诗、赋和短篇小说。1940年10月20日,潘佩珠悄然去世。


二、卓越的政治活动家、诗人、作家


潘佩珠从一个汉学家,逐渐成为一个政治活动家,又从一个政治活动家成为一个诗人、作家。这是他走过的一个艰难的历程。


如果不参加革命,潘佩珠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科举状元。但他读新书,开阔了眼界,看到了时代的潮流,自觉地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活动之路。他撰写平西收北檄文,创作双七六八体诗歌,组建新党,留洋寻求救国道路。


在国外期间,潘佩珠把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相结合。从广东监狱出来后,潘佩珠为中国报纸撰稿,任杭州《兵事杂志》编辑达三年之久。在顺化被监禁的日子里,他写了很多的诗、赋、祭文。他以自己的作品唤醒百姓的民族精神。在新诗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他还写了很多的“平民诗歌”。他的文学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文学要有教育意义,要有益于读者。不管是写诗,写剧本,还是写小说,潘佩珠最注重的都是如何唤醒沉睡中人们的觉醒意识。


潘佩珠胸怀大志,从善如流,易于接受新思想。他最显著的特点是:意气风发,敢为人先。潘佩珠的家乡义安地域辽阔,地势崎岖,多丘陵山坡、河流,临海。这里人民的生活主要是打猎,捕鱼,砍伐。很多人背井离乡到外地去乞讨。但是这里的人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学习特别刻苦,以博学的教书先生闻名。很多人常年在外教书授业。至今,义安仍然是越南人才辈出的地方。义安为越南培养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如潘佩珠、邓泰砷、邓促许、黄重茂、陈有力和胡志明、胡松茂,陈富、黎红峰、阮氏明开、何辉习、潘登琉等。义安人有志气、有毅力,吃苦耐劳,不受束缚。虽然土地贫瘠,但义安人重情重义,对父老乡亲,对朋友兄弟,特别是对公共的事务,他们竭尽全力去做,不惜付出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潘佩珠平易近人,善于结交,自小立志科举,扬名天下,学习非常勤奋。他以文章和爱国精神闻名。他身边聚集着通晓武艺、行动果断、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仁人志士。他们曾多次保护潘佩珠从北到南进行革命活动。


上述的地方特性和潘佩珠的个性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风格。


从潘佩珠早期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勇有谋,不愚忠封建帝王,不信天命的人。他认识到民为贵的真理,以救民、救国为己任,舍身为国,不惧艰险。潘佩珠这样歌颂气宇轩昂、不惧危险的革命志士:


就算风急浪高,
我们仍要勉力前行,
到达目的地。
就算法国、日本、俄国,
掀起滔天巨浪,
阻挡去路,
我们一样乘风破浪,
驶向前方。
……
风急如许,惊涛拍岸,
且笑且歌,永不退缩!
……
大海宽广,大浪无边,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海湖宽》)


这种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越南人。


自“东游运动”开始,潘佩珠成了越南革命的领袖,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指引着人们走向民族团结,争取国家独立的道路。在国外的二十年,是潘佩珠接受新事物,选择新道路,形成新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二十年。他怀抱一腔爱国热血,摒弃成见,积极接受集体所有权、工农阶级,无产阶级专政等革命思想。他热爱国家、立场坚定,赢得了人民的敬仰。潘佩珠的思想在当时照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对后世子孙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国是越南人民的光荣传统,潘佩珠的作品使人民振奋起来,时刻准备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终身。潘佩珠笔下的陈兴道,黎利等历史英雄人物成了后世子孙“开山劈水”的精神力量。在潘佩珠的笔下,山河历历在目,先辈们的光辉形象也不再遥远,使读者产生了一种为国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潘佩珠对国家的沦丧,民众的愚昧颇有感触。潘佩珠所生活的时代,社会殖民化日益严重,到处是一片虚假的繁荣。殖民者发展交通、邮政,兴办学校,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开化、文明、进步的氛围。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很容易被殖民者的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所蒙蔽、所欺骗。潘佩珠勇敢地戳穿这种假象:“法国人疯狂地剥削越南人”,人们“每天都被无情地宰割”,“敌人就是敌人,殖民者终归是殖民者”。


“政府名存实亡,学校名存实亡”,越南已经没有了发展的前途,如果越南人民还是一味的接受法国殖民者的统治,那么将会是:“仅仅害怕是熬不了多久的,财富将被掠夺,人种将被灭绝”。他认为这样下去国家将会贫穷,落后,愚昧,民族将会灭亡。他将自己的这种忧虑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给读者,要求人们放弃幻想,认清真理和主权,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的领土完整。


越南人被法国殖民者凌辱、欺负、压迫。怎样才能求得自由、平等,怎样才能在这样一个已经沦丧了的国度里追求平等和博爱,潘佩珠在《越南史记》中写道,“一个农民因为交不起官府的赋税,去向法国人求情,不但没有得到宽容而减轻赋税,反而变本加厉,官员要他卖掉土地和妻儿来还清赋税。整个村庄的人都被要求征收天税,也就是说他们头顶上的天都是法国人的,只要他们一天在法国的天空下生活,就要交一天的税。整个村庄的人都签署了协议,如果不缴税,就不能在法国人的天空下生活,不能享受法国人的太阳,也就是说‘白天不能看太阳,晚上不能看星星’。”农民没有办法,只有卖掉自己的土地和妻儿,买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由此可以看出越南人民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其艰难可见一斑。


国家已经沦丧,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鲜血换回属于自己的自由”。潘佩珠认为“在这样一种国家沦丧的耻辱下生活,如果哪个人还感觉不到痛苦,那么这个人不再是人了。”“哪个人没有丧国之痛,不怀一颗爱国之心,那么他就是国家的敌人,是越南人民的敌人,是整个民族的敌人”。潘佩珠认为不爱国就不是人,爱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是要去抗击侵略者,不能再做亡国奴,要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独立而牺牲的爱国行动。


潘佩珠认为,国家和国土是祖祖辈辈的越南人民留下来的,因此越南的主人应该是越南儿女自己,无论是皇帝、官僚,还是民众。但是,以往的官僚制度只能导致国家的灭亡。潘佩珠强烈反对旧的官僚制度,他认为旧的官僚制度,只知道如何剥削和压迫百姓,而不懂得去珍惜百姓。官僚们不管人民的死活,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他们的生活沁透了广大百姓的血和泪。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官僚都不管,他们只知道自己吃好的、穿好的。对于官僚来说,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想着如何享受,如何过得更加奢华,更加糜烂,“夏天想找个能够买到雪的地方,白天想看到夜晚的繁星”。官僚们喝着人民的血汗,把国土出卖给法国殖民者,换取高官厚禄;官僚们只懂得享受,想着自身的安危,自己的家庭、妻妾、儿女和钱财,“害民为己”不顾国家沦丧,大敌当前,不考虑如何带领人民打退侵略者。


官僚们的种种作为使国家日益衰弱、人民贫穷。官僚们的种种作为迟早会受到人民的审判。潘佩珠认为,想要救国就只有一句话:“所有的越南人团结一心!”“如果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没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如果没有信心就什么都没有。”


潘佩珠是越南20世纪初革命的领袖,爱国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了爱国主义的传统,为越南革命、越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选自



更多相关阅读


卜正民 |从代尔夫特一景瞥见17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逝者】濮之珍:蒋孔阳和我看了几十年文汇报……
施舟人对南音的几点研究意见
记沈尹默先生赠郭子杰入蜀词稿 | 刘石
童衍方 | 以贞石刊不朽——“大汉雄风”展中的书法与题法
曹林娣 |梧桐是经过历代文人的“情”熔炼过的
叶嘉莹 | 何为“弱德之美”?
多面基辛格
吴其尧 | “先生,伏尔泰只有一个!”
德性与灵魂
汪涌豪 | 语言直如圣器,话语分析真如金钥
韩蒙如 | 横读还是纵读:沈有乾的中文阅读眼动实验研究
白永瑞:从“东亚”寻找创造新文明的可能性
一键解读全球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学
卜正民 |从荷兰画中的中国瓷器说起
马凯硕 | 世界秩序跟得上世界变化的速度吗
孔子的乐器
卜正民、白永瑞、马凯硕获2023中国学贡献奖李渊的逆袭
《雅典学院》的细节顾农 | 关于王维诗的对谈
随萧乾看望冰心琐记 | 沈飞德张家界如何成为韩国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19世纪60年代,华人经营的服装厂最先出现于旧金山作为书法家的鲁迅与郭沫若 | 于明诠
张北海 | 牛仔裤出生在旧金山“尼克松先生微微地喝了点茅台,此乃高粱蒸馏制成的中国烈酒” | 曾泰元
人见人爱的“虎标万金油”有怎样的历史传奇
汪涌豪丨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伦理
戴燕|阅读和研究《文选》所不能忘记的
丝绸之路传来的琵琶
唐人之晋调 | 李翰汪曾褀 |“俺们的秋天”晚清报刊上的红楼故事 | 陈大康
于施洋 | 缪斯也下厨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史研究
谢喆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上海往事——李约瑟的中国通信
陈正宏 | 李约瑟的善本收藏
刘石 | 徐无闻先生的篆刻梁捷 | 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另一半眼光向下,“联通几个世界”
何伟文 | 是《大海啊,大海》《海啊,海》还是《海,海》?
顾钧 | 曹植与大鼻子情圣
弗兰克与E.P.汤普森:一对20世纪的兄弟
彭渤 | “哎哟”:代痛与共情
韩进 | 翁同龢的画史“全神堂”
程章灿 | 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通志》中的诗
作为御窑厂的景德镇
张巍 | 说古希腊的“五经”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南宋海洋贸易的时空胶囊
我愿秋常驻人间
杭州的石榴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近代越南爱国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潘佩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