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移居机器城|一份由A-Z的移居指南(二)

Goldstein&Zielke VCD影促會 2022-12-16

按:4月18日,我们一同赏析了《移居机器城》这部2020年新作,并讨论与季度“搬家”主题相关的现代性的问题。团队内部已经被这部作品当中深入浅出的概念与美学信息打动。为了充分分享我们发现的宝藏,VCD将以分期推送的方式,带你一览《移居机器城》主创团队在影片幕后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资料收集。在影片官方网站的相关页面上,这些文献摘选与图像资料被按照A-Z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它们涵盖着关于建筑设计、城市历史、宗教轶事、电影理论直至科幻虚构等等所有塑造了这部影片的线索与动力源,是一份“移居机器城”的完全手册指南。 


本期推送录入内容:F-G-H-I-J-K-L-M-N-O-P

点击查看:移居机器城|一份由A-Z的移居指南(一):A-E


关键词:#尼迈耶 #J.G. 巴拉德 #水瓶纪年 #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应许之地 #克拉丽瑟‧李丝贝朵


▲《移居机器城》(2020) 官方预告片

 译 | 周书苑、张天愈、shun
 校 | shun
 本文来自  http://amachinetolivein.com/abecedarium/


本篇字数 8719 字,阅读需 20 分钟。

 
 F 

FABLE OF AN ARCHITECT
建筑师的寓言
 
1.
建筑如同建造要敞开的门;
或是说框定着敞开;
建造不被孤立的或是不受约束的亦非建造要封存的秘密;
建造敞开的门...敞开在门上;
房屋虚无,唯有门与屋顶。
建筑师为人类揭示着
(敞开住所或将治愈世界)
作为通径的门,而非对着的门;
借此得以释放理性、光与空气。

2. 
直至因对不可名状之自由的恐惧 
他拒绝居住在空旷澄明之中。 
凡是跨度敞开之处,他以 
黑暗堆砌使之封闭;即是玻璃与混凝土纯粹之处; 
直到人类忏悔:在教堂子宫中,
在中殿的呵护中,在胚胎中,再一次地。 
梅洛·内托 (Melo Neto),1968

 
FICTION OF THE MODERN BY LOUIDGI BELTRAME
现代性的虚构, 路易吉·必达宁著
   
巴西利亚是一个寻求建筑遗产的政客计划。1955年,当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在“五年执政,五十年进步”的口号下当选巴西总统时,他加速推进了一项筹谋已久的国家计划,意图在国家内部确立新的首都,远离里约热内卢及其殖民历史的阴影。库比契克将这份新首都的总体规划委任给了卢西奥·科斯塔,科斯塔寻求到巴西建筑师尼迈耶来负责所有主要建筑的设计。今天看来,巴西利亚的国会大楼、大教堂、共和文化中心以及最高联邦法院全都带着尼迈耶的鲜明印迹。所有那些纪念碑式的规模,拥抱着尼迈耶所为之著称的感官的、曲线式的形式。从空中看,这座城市是一幅巨大的现代主义地图,白色的半球形建筑坐落在高耸的塔楼之间,双曲面的结构被完美而平坦的广场和明净的倒映池所环绕着。


FICTIONS OF EVERY KIND
虚构万类
 
所有的一切都在成为科幻小说。20世纪完整的现实,源于一部几乎看不见的文本的页脚。[...]考虑到科幻小说的主题,它对于天真、乐观性和可能性的热切包容,科幻小说的作用和重要性只会是与日俱增。我认为阅读科幻小说应该是强制性的。幸运的是,并不是非得去强制,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去读它。即使是最差劲的科幻小说——单以其读者的幸存程度和想象力来衡量——也要比最好的传统小说要好。“未来”比“过去”更能开启现在。 

J.G. 巴拉德 
http://www.jgballard.ca/non_fiction/jgb_fictions.html
 
 
FIRST HYMN TO BRASILIA
致巴西利亚 第一赞美诗
 
巴西高原上的明星
不仅是一颗星,新的星座
脱离了苍穹的蓝色
从浩瀚的空旷中坠落。

你的光芒不再是光,因为它灼烧着
任何赴你而来的不忠者;
且,很快,你的热就会将
见者,转变为信者。
巴西利亚!巴西利亚!

 
FORBIDDEN PLANET
禁忌星球
 

 “我被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指所吸引,它寓意着城市实际上是为其他的存在而建造的,并非为了人类...[这个前提]让我想到了机器的零星部件,或是那些高速公路沿途会有的支离破碎的残片...那些很难确定它们来自何处,或是用作什么用途的东西;不过也会让我想到那些即便是非常基础的工具——那些嵌进人类特有的知识和经验层集里的物件。这让我想起哲学家阿瓦·诺伊(Alva Noe)的观察:对于一个缺乏任何人类生理学知识的外星人来说,像门把手这样的东西将会是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物件;这又反过来让我想到电影《禁忌星球》中的场景,影片中莫比厄斯教授推断奎尔族星球上的门廊形状与奎尔族人体形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拱门与人类身体的关系一样...当然,我还想到,俄罗斯科幻小说《路边野餐》,那其中令人不安的外星产物的名录——也许也只是其他文明丢弃的垃圾……”


 G 

 


GAGARIN, YURI
加加林, 尤里

▲总统雅尼奥·达·席尔瓦·奎德罗斯(左)和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少校(右)。1961年8月3日,雅尼奥授予这位俄罗斯宇航员南十字勋章——15天后,他将同样的勋章授予切·格瓦拉。


 
 H 




 I 

IMAGES OF BODIES
身体图像
 

最近,3D扫描设备已作为一种指向真相的新型技术而被施行。3D扫描设备正被运用于警方工作,以调查凶杀、事故和爆炸以及调查失踪人员的下落。3D扫描仪在虚拟空间中生成点云和测量值——它们可以被打印并渲染为3D物体。

激光雷达扫描仪通过激光、白光或红外折射来捕获数据。用一家大型生产商的话来说,它“以非凡的速度、准确性和完整性来(测量)场景。”[1]并将其转化为虚拟空间中的点云。这些点与定位测量值相对应。

引用莱卡地质系统 (Leica Geosystems)网站上的一些示例:“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执法机构应用于犯罪现场调查、隐患与风险评估、爆炸后调查、警察行动调查、事故调查等等。

扫描仪ScanStation是客观的,可以完全测量它所能‘看到’的所有东西,为后续进行分析和绘制。”

在这一术语中,我们会立即认出那些在关于书面证据的更传统的讨论中常见的许多修辞。这项新技术承诺着一直以来书面纪录呈现方式所承诺的一切:客观性、及对于事件完整而真实的再现;只是这次是以一个附加的维度进行了增强。3D点云不再是缺少深度和延展的平面化图像。它是具有体积的复本,忠实地复制着原本对象的形状。

那么,如果是对物体和场景的3D复制来说,“纪录”的概念意味着什么呢?3D技术之于书面证据的传统理念来说又有怎样联系呢?书面真相的概念又是如何被3D技术所革新或是取代的呢?创建3D复本的能力如何影响着关于书面真相的观念?用“复本”替代“再现”又会意味着什么呢?

黑特·史德耶尔 (Hito Steyerl) 
https://www.eipcp.net/e/projects/heterolingual/files/hitosteyerl/index.html 
[1] http://www.leica-geosystems.us/forensic/index.html.


ISOMORPHISM
类质同构

巴西具象诗是由阿罗多·德·坎波斯(Haroldo de Campos),奥古斯都·德·坎波斯( Augusto de Campos),以及德西奥·皮格纳塔里(Décio Pignatari)在他们尚只有20来岁时发起的。这些才华横溢,雄心勃勃的年轻诗人在1958年发表了《具象诗领航计划》(Pilot Plan for Concrete Poetry),这份宣言的标题和精神反映着国际化建筑风格的现代主义美学,和对巴西利亚建设的赞颂。与在战后时期(即所谓“1945年一代”)蓬勃发展的朦胧的“表达式诗歌”所截然不同,具象诗突出强调语言的物质元素,摒弃了诗节行句的概念,转而以在页面上对文字进行视觉化的排列,使得读者可以从任意方向阅读。这一改变试图以一种“表意语法式(ideogrammic)”的诗歌创作来取代散漫话语式的语言。正如《具象诗领航计划》中所述:

具象诗:形式在批判性演变中的产物。假设诗节(作为形式韵律的单元)的历史循环是封闭的,具象诗起始于将图形空间视为结构性能动者的意识。合格的空间:是空间-时间结构,而非仅仅线性的-时间进程。

此外,与其说拥护着那种盲目默许索绪尔式的能指/意指划分的语言观,巴西具象诗旨在通过以最高程度整合声音、图像、意义,通过一种不去特别突显某一单个元素的“词-音-象(verbivocovisual)”方式,来重新激活语言。他们在这些元素之间寻求的严格对应关系可以被称为“类质同构(isomorphis)”或是形式相似性。换句话说,即“形式”意在于反应“内容”:“我们将类质同构称为,寻求识别认同的形式-主题冲突”。

在1957年,即“巴西利亚领航计划(Plano Piloto)”的前一年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阿罗多·坎波斯(Haroldo Campos) 详细阐述了类质同构的概念,它是一种自现象学式组构发展向“数学化”组构的演进的结果:“从现象学式组构到数学化组构的路径,与另一条路径不谋而合:即从有机-生理式到几何化-类质同构的路径”;这种进阶阶段实际上会指向“描述性诗歌的消退:诗的内容将永远就会是它的结构”。

欧戴尔·西斯内罗斯(Odile Cisneros) 
https://www.erudit.org/fr/revues/ttr/2012-v25-n2-ttr0844/1018802ar.pdf



 J 

JULIETA GUIMARÃES COSTA
朱丽叶塔·吉马雷斯·科斯塔
 
现代生活的形式可能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巴西利亚最初因其未来派的视野和规模而备受赞誉,而之后它遭受到尖锐的批评,被认为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它宽阔的街道置行人的安全于不顾。科斯塔先生感到有必要为自己的作品辩护。

他曾写道:“如果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就不必费心再去巴西利亚了。就保持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说他们想说的,巴西利亚是个奇迹。”

1956年,科斯塔先生的妻子朱丽叶塔,因科斯塔在驾车时睡着发生车祸而去世,那之后他就淡出了社交生活。他的女儿玛丽亚·艾莉莎·科斯塔说,近年来,这位建筑师饱受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折磨,并逐渐失去了视力。

“不,我就只是一个人。”她记得父亲这么回答。

https://www.nytimes.com/1998/06/16/arts/lucio-costa-is-dead-at-96-planned-futuristic-brasilia.html


 K 

KUBITSCHEK, JUSCELINO
库比契克,儒塞利诺



 L 

LIQUID MODERNITY
液体现代性

现代生活的形式可能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恰恰是它们的易碎、短暂、脆弱以及持续易变的趋向。“成为现代的”意味着强制地、痴狂地现代化;不仅仅只是“成为”,也姑且不论保持身份的完整性,而是永远地“在成为”,无法完成,无从定义。在每一个旧结构一经被宣布是过时的、且不再适用的,就会有一个新的结构来替代它——而等时候到了它也不过就是另一种临时的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暂时的、“直至另行通知”。在任何时空之中,处于“后-XX”状态一直是现代性不可分割的特质。时间流逝,“现代性”也如传说中的变形虫一般更形改态...在之前一直被(错误地)称为“后现代性”的东西,我选择更准确地称其为“液态现代性”,它是一种愈发足以确信的观点,认为“变化是唯一的常态,且不确定就是唯一的确定”。一百年前,“成为现代的”意味着追寻“完美的终极状态”——现在它则意指着无止尽的推进,没有瞄着的“最终状态”,也无所欲求。(kl 82)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LISPECTOR, CLARICE
克拉丽瑟·李丝贝朵


克拉丽瑟‧李丝贝朵于1920年出生在乌克兰西部的一个犹太家庭。1922年,这家人在反犹太主义的暴力阴影中逃亡巴西,克拉丽瑟‧李丝贝朵在累西腓长大。九岁那年,在她母亲去世后,她随父亲和两个姐妹移居里约热内卢,在那里她接着去学习法律。随同她从事外事工作的丈夫,她曾居住于意大利、瑞士、英国和美国,直到他们分开,她在1959年回到了里约;1977年,她在那里去世。自她离世之后,克拉丽瑟‧李丝贝朵被公认为巴西最伟大的现代作家。

“对很多巴西人来说,她是民族文学的标志,[被认为]是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她是一位追问着并回答着犹太民族一切本质的问题的女性:关于一个上帝死后的世界的美与荒谬,关于那些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上帝的狂人。

这位伟大人物在巴西直至拉丁美洲都享有应得的赞誉。她醒目的面孔装点在邮票上。她的姓名让高档公寓熠熠生辉。她的作品在地铁的自动贩卖机里也有出售。她的一位西班牙钦慕者曾写道,受过教育的特定年龄段的巴西人都知晓她,参观过她的宅邸,能说上些关于她的轶事,就如阿根廷人对待博尔赫斯一样。” 

本杰明·莫泽(Benjamin Moser)


 M 

MODULO

▲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模。9 1958, 2
 

 N 
 
NATIONALIST MODERNISM
民族主义式现代主义
 
“巴西利亚还是马拉卡纳?”

“尽管他的设想充满创造力...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倾向于向过时事物屈服...在卢西奥的设想中,这座城市纪念碑式宏伟的主轴将位于市政分区的上方,越过“沿着一条环城公路的停车场,和沿着另一条环城公路的营房”(引自这位建筑师)。(但佩德罗萨呼喊到:)这些营房是什么?据他所言,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兵营...(他又继续道:)首先,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些兵营要在城里?其次,当新首都...已免受敌军突然登陆的威胁且只能从空中被触及,那这些兵营还有什么作用呢?从军事考量上来说,拆分地面部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除非这些部队不是为了抵抗外敌的,而是在一些特定的时机,像我们所熟悉的那样,是为了驾驶着他们的坦克一路穿过城市的中轴线,以给居民们自身带去影响并且...对共和国的一方或多方势力的考量施加重量。但这又是为何要做出改变呢?巴西利亚是为了什么?乌托邦的梦又是为了什么? 

https://globalbody.home.blog/2020/04/10/nationalist-modernism-brasilia-or-maracangalha/
 

NEIVA, TIA 
尼瓦阿姨


在一种广为流传的关于“黎明谷”来由的叙事中,尼瓦阿姨是个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只上过三年级的年轻寡妇,1957年,她来到巴西利亚,在这座建造中的超现代都市里,驾驶卡车谋生。不久之后,持续的幻听幻觉就开始不断折磨着她,一直到她于1985年去世。最初,那些“光芒熠熠的幻象,畸形扭曲的幻象,混乱失稳,斗争冲突”——正如一本教义手册所描述的那样——吓坏了尼瓦阿姨,之后她确信了这些幻象是来自各异灵体与超地外存在的探访,白箭之父(Pai Seta Branca)和他的女性同体圣母雅拉(Mãe Yara)位列其中。谈及她和这些存在以及其他“光的灵体”的交流,尼瓦阿姨声称得到了关于人类在遥远的行星“卡佩拉”(Capela)上的超地外起源以及终极命运的深奥指引。依照白箭之父的指令,尼瓦阿姨在1959年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精神社群。十年后,这一社群的解散,尼瓦阿姨确信自己是神选之人,将会带领人类进入所谓“第三千年”或“水瓶纪年”的新纪元,之后尼瓦阿姨和马里奥·萨西一起创建了黎明谷。

——凯莉·E·海耶斯(Kelly E. Hayes),《星际时空的旅行者,在巴西黎明谷展望全球化》


NEUR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SINUOSITIES: THE NIEMEYER BROTHERS
神经学和建筑学的曲折度:尼迈耶兄弟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拥有7个孩子的家庭中,出现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代表性人物,在20世纪初期,他们决定走向完全不同的领域。然而,他们的毕生事业将会在至少两个方面有所交集:对创新的探求和对曲折性的热情。保罗·尼迈耶(Paulo Niemeyer)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所达成的成就,是巴西神经外科和建筑历史上的里程碑。保罗·尼迈耶在神经外科方面有许多革新建树,1957年,他阐述了经室杏仁核海马切除术,1971年,他在巴西将手术显微镜引入神经外科。他的兄弟奥斯卡则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运动的代表,以混凝土塑造优雅的曲线。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871456


NIEMEYER IN ISRAEL & PALESTINE
尼迈耶在以色列&巴勒斯坦

源自亚当·柯蒂斯(Adam Curtis)的一篇关于巴勒斯坦百年民族斗争和与之相冲突的乌托邦愿景的文章。这之后,尼迈耶会为特拉维夫的建筑和迪岑哥夫中心的建造做出贡献。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以色列人开始尝试在巴勒斯坦建设那种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曾在他的小说《昔日新国土》(Altneuland – Old New Land)中描述过的那种新型的犹太复国主义社会。新首都被称作“特拉维夫”——这是赫茨尔那部小说的译者起的希伯来语标题。它的大致意思是“诞自旧日高地的新春”。

这座城市的建造是城市规划的一场宏大实验。它基于苏格兰城市规划师帕特里克·格迪斯( Patrick Geddes.)的设想。他关于城市可以被如何规划的理念,与赫茨尔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规划的信念一样,都出自于相同的乌托邦式的传统。将他们连接起来的,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繁盛发展——后又再次兴盛于五十年代——的技术专家治国论理念,即你可以将人类周遭的环境塑造为一个能够使得人类更强大、更自信、且更道德高尚的整体系统。这是一个宏大的梦想。下图为帕特里克·格迪斯。


 下图就是根据他的计划建造的乌托邦城市——它被称作为“白城”。许多参与白城设计的建筑家都曾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包豪斯学院学习,且都深受柯布西耶的影响。一本宣传册曾这样描述其背后的思路:

“这座城市是一个施行着规划与建筑的现代准则的实验室,它影响了整个国家。”

这一规划基于为新社会建立新所在的理念,在这个新社会,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会通过现代主义运动而成为现实。这座城市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合成体。



NIEMEYER MASKS
尼迈耶面具


▲戴上尼迈耶和科斯塔的面具,建筑师反对巴西利亚 © Danilo Verpa/Folhapress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们戴着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和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的面具,涌入了本周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50届巴西建筑师协会年度颁奖现场。建筑师们此举是为抗议巴西利亚城市政府与一家新加坡公司达成的一份合约,它为未来五十年巴西利亚的未来创建了一份城市总体规划。

抗议者们坚称这座城市的修正需要由巴西人自己来完成,并向已故的奥斯卡·尼迈耶致敬:“尼迈耶,没问题!新加坡人建巴西利亚,绝对不!

http://www.archdaily.com/318939/in-niemeyer-and-costa-masks-architects-protest-the-city-of-brasilia/


NIEMEYER: THE FUTURE IS LUMPY
尼迈耶:未来凹凸不平


问题由此产生。对于尼迈耶的追随者们来说,他们很熟悉所谓构想与执行之间的脱节。在巴西利亚你甚至不会觉得这是个问题,例如说施工和维护的质量。在这,这种脱节就是你的主要感受。通往巨大穹顶的坡道就是个合适的例子。这背后的理念很清晰,即将画出的线条以混凝土具象阐释。笔尖扫过的痕迹被立体化。但以混凝土建造时,处处凹凸不平以至从远处都可以看见。近看时,坡道的质感相当不规整,且一些地方棱角突出,可以见得修建时的过程。这里其他的大型建筑物也是一样:纸上的纯粹形式变成了拙劣的现实操作。这是被当作小学艺术作业一般重塑出的未来。

问题是,这重要吗?至少从我和尼迈耶的对话来看,这不重要。关注细节是对他的宏大想象的误解。他的建筑是一个将会在未来某个不定时间点到来的理想世界的再现,那时,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被认真处理。

https://richardjwilliams.net/2013/11/10/niemeyer-the-future-is-lumpy/


 O 

 
OTHER SPACES: UTOPIAS AND HETEROTOPIAS
之于其他空间:乌托邦和异托邦
 


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使我们从自身中抽离,我们的生命、时间和历史在其中被侵蚀,这空间抓挠啃咬着我们,这空间其自身亦是异质的。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种可以随意放置个人或事物的某种虚无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片可以被各色光影着色的空虚里,我们生活在一系列关系中,这些关系描述着那些彼此不可约分、且彼此绝不重叠的场所。

http://web.mit.edu/allanmc/wSww/foucault1.pdf
 
 
OPERATION DOM BOSCO
唐鲍思高行动
 

▲图中,JK和以色列·皮涅罗(Israel Pinheiro)拿着巴西利亚的钥匙,巴西利亚,1960年4月20日。国家档案。国家机构基金。

 
唐鲍斯高行动(记者,历史学家加尔巴斯·席尔瓦·马尔克斯将其如此称呼)是哥亚尼亚的改革家们(他们假定将巴西首都迁移至戈亚斯州)所提出的一项政治计划;热尔马诺·罗里兹(Germano Roriz)和塞吉斯蒙多·德·阿劳约·梅洛(Segismundo de Araújo Melo)以及戈亚斯州州长,荷西· 卢多维科·德·阿尔梅达(José Ludovico de Almeida),他们提出这项计划以确保在联邦首都在巴西中部高原的建设,基于1891年共和国第一宪法第3条的规定。1883年,意大利牧师主教若望·鲍思高曾在《传记记忆》(Biographical Memories)中描述到,他在梦中游历拉丁美洲,跟随天使的指引找寻到上帝所选之地。许多解读者都相信这片天选之处位于巴西腹地。那里会是新的迦南乐土,流着蜜与奶的应许之地,新文明的源头。1960年,巴西利亚建成,许多演讲都生动地称其源于鲍斯高(Don Bosco)的梦境,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为了达成他变革计划的政治策略。这个事实显然由戈亚斯州的政治家们所伪造,他们热衷于在他们的领土上建设新首都。即使在巴西利亚尚未落成,其修建开始前的几年间,许多内部小团体就已经开始搬到这一带,他们坚信鲍斯高的预言,笃信巴西利亚会是新千年首都的宿命。 

https://www.academia.edu/38533384/A_profecia_da_terra_prometida_que_mana_leite_e_mel_Dom_Bosco_e_o_misticismo_em_Bras%C3%ADlia
 

  P 

PILOT PLAN
领航员计划



POST EXOTICISM
后异域主义
 
革命或空想都下场不佳。这也与此相关;关于被还未消散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所淹没的怀旧之情;关于激情的、刻骨难忘的白日梦;关于真空中的爱;真空中的视界:永远触手可及,却永远毁于一旦。

萨满教意味着一种调停,存在于只有萨满才知晓的无以言说的力量,和由乞丐、焦躁的所求者和有时随意前来的游客所组成客户群体之间。这种调停以出神舞蹈和呼吸为形式。无需否认,后异域(post-exotic)进程的核心和它与其自身的共情者们的关联确实立足于此。

将现实毁灭直至一石不存,活在现实的废墟里,再于废墟之中清出道路,迎来那些幸存之人。

提取图像。传输图像。尽管大都是黑白的,但还是要图像而非文字。有力的图像,而非无用的语言。

我们是国际主义者,世界主义者,反对歧视,强烈抵制资本主义,即便我们的失败使我们的“最低纲领”暂时被弃置,我们仍是一个建立在激进狂热的平等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的一员,对旧日权威毫无容忍,我们不曾浸染鲜血,而是沐浴在智慧,自由和情谊之中。

http://thenewinquiry.com/essays/post-exotic-novels-n%C8%AFvelles-and-novelists-part-one/

( F-P 完,Q-Z 敬请关注后续推送)
 
▲《移居机器城》截帧由导演约尼·戈尔茨坦 & 梅勒迪斯·齐尔克提供
 

 《移居机器城》作品赏析及导演QA活动已于4月18日完成,后续公众号上将发布该场的文字版回顾,敬请关注推送。 


本季度实用信息

▼ 

四季影展2021春主题及家主家宾阵容公布

本季策展章节及作品、作者






往期精彩内容集锦


 四季影展 

精选选题与片单
棱镜现实 | 南方季风 | 类人简史 
流动的顿悟  语言的转码
 
特别活动

异托邦之夜:“无属之心”跨媒介艺术演出

「清洁」主题演出

 

对话万玛才旦专访  |  郝蕾谈戈达尔  |  采访阮纯诗蔡明亮专访  |  《黑眼圈》现场全纪录 谷口晓彦访谈 |  德里克·贾曼的蓝原一男谈纪录片作为私影像 | 对话陈巧真 

机构对话Image Forum
上篇:私人影像概念的立足根本,就在于与巨大的声音相对立
下篇:养成开放的心态,接受自己会看到不喜欢的事物的可能性


 播客节目:影像操场 电影《罗马》中的水 | 寺山修司的实验 影视中的中年妇女 |真人版《花木兰》青年电影 |商业文艺左右逢源的韩国电影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

World Organization Of Video Culture Development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VCD 影促会)于 2017 年夏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它致力于搭建一个观影、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艺术影像。一方面,VCD 影促会以举办影像资料展、文献展、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影像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它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其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持续创作。


▽点击“阅读原文”赞助VCD参加更多精彩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