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略解五蕴 | 七十五法和五蕴的对照

愚千一 愚千一 2024-06-17

参考材料和前提条件

  • 《俱舍论》

  • 《成唯识论》

  • 智敏上师《俱舍论颂疏讲记》

  • 林国良教授《成唯识论直解》

  • 佛光大辞典 (慈怡法师主编) 七十五法 https://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4%25B8%2583%25E5%258D%2581%25E4%25BA%2594%25E6%25B3%2595.html

  • 《星云大师全集》 俱舍宗要义 https://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6847

为什么先列参考?

之前的文章佛学中的理科和文科中有介绍为何要学习法相(俱舍、唯识),这里列出参考材料,表明文章中的依据以上面的材料为主。尤其是涉及到宗派或论师之间不同观点的取舍时,更是要参考原始经典才行。

七十五法是前提条件

这篇文章假设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七十五法,以及七十五法都有哪些分类和心所下的子分类,并且应该了解下这七十五法具体的内容。如果你对此不太了解,那么也可以先阅读下我之前的文章 —— 《五位七十五法(基础部分)》

最少的要求,也应该是在看到下面这张图后,能够理解其中的大部分内容。 

五蕴

什么是五蕴?很多学佛的朋友可能都能脱口而出,那即是色、受、想、行、识这个五个蕴,合起来说应该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五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一般的解释可能跟下面这个类似[1]:

  • 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

  • 受蕴:受蕴指的是感觉的主观体验,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感受。

  • 想蕴:想蕴描述了感觉器官,与外界物体互动后在意识中,形成的表象和思维过程。

  • 行蕴:行蕴指的是意识的加工和反应活动,包括思考、情感和决策等过程。

  • 识蕴:识蕴包括各种感觉器官的了别作用,用来辨认外界事物。

这个解释只是一个大概的、泛泛的样子,看过之后也不容易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更谈不上在日常中如何实践了。更何况,这种泛泛而谈的解释还有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情况(如上面的识蕴)。

所以,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理解五蕴,想要了解五蕴里面更加准确的内容。学习七十五法,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了。下面就用七十五法和五蕴进行对照学习。

七十五法和五蕴的对照

七十五法和五蕴的对照如下图表。

如表所示:

  • 五蕴中的色蕴,完全对照七十五法中的色法,包括里面的全部内容:五根、五境和无表色。

  • 五蕴中的受蕴,仅仅对应受心所,属于心所法中的大地法。

  • 五蕴中的想蕴,仅仅对应想心所,属于心所法中的大地法。

  • 五蕴中的行蕴,对应了心所中的其他心所,除去受心所和想心所之外的44个心所(大地法剩下的8个,大地善法10个,大烦恼地法6个,大不善地法2个,小烦恼地法10个,不定地法8个)。以及14个不相应行法。

  • 五蕴中的识蕴,则对应七十五法中的心王,心法中的心王。图中为了对照的方便,把识蕴的顺序提前到了第二位。在学习和记忆这些佛法术语的时候,是需要记住它们的顺序的。正常的顺序里面,识蕴在最后一个。

七十五法中的3个无为法,没有对应的蕴,不属于五蕴的范畴。

略解五蕴

通过对比一般性的解释,以及和七十五法的对照进行分别的说明。

色蕴 = 色法(11个)

五蕴中的色蕴,完全对照七十五法中的色法,包括里面的全部内容:五根、五境和无表色。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 即是指有情的身体和器官。佛教经典上经常说的“内”,其实是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两部分,而不仅仅是心理,这点和现代认知略不一样。

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 —— 即是五根的所缘境,五根所观察或接触的对象。以此来认识外境,包括其他有情和世界。

无表色 —— 无见无对的一种色法,无见是因为无法看见,无对是无法用其他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来感知到它的存在与否。具体一点的,可以再参考下律仪无表,非律仪无表,处中无表。

一般的解释 —— 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

再和这个一般解释对照下。“色”是指物质 —— 这个是准确的描述。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 —— 这个也基本准确。

地、水、火、风是古印度对于一切物质特性的归纳。和道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类似之处。以古代来说,限于技术水平,无法探究物质的本质(如当今物理学上的分类),也无法向普通老百姓宣讲过于复杂的物理知识,因此,无论是古印度还是古中国,都是用老百姓日常有所感知的几个典型作为代表,对于一切事物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古印度选择的是地、水、火、风四大。道家选择的是五行。

受蕴 = 受心所

一般的解释 —— 受蕴:受蕴指的是感觉的主观体验,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感受。

七十五法中的受心所:感受,有三受:分为苦、乐、不苦不乐(舍受)。也分为五种(五受):苦(身体上)、忧(心理上)、乐(身体上)、喜(心理上)和舍受。

这两者解释差不多。

想蕴 = 想心所

一般的解释 —— 想蕴:想蕴描述了感觉器官,与外界物体互动后在意识中,形成的表象和思维过程。

七十五法中的想心所:套上名称。给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尝到的味道、触感、想法一个名称。如看到一个瓶子的形状,大脑给它立即套个“瓶子”的名称,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思维了(思心所的作用)。如这个瓶子好看不好看等(思心所的作用)。

后者把“思维”过程也算在“想”里面了。这点显然是不对,看对照图可知,“思心所”是“行蕴”的一部分了。实际上的“想”要单纯的多,只是给所观察到的外境和意识上出现的念头(想法、观念),套上一个名称而已。

行蕴 = 心所(44个)+ 不相应行(14个),一共58个

一般的解释 —— 行蕴:行蕴指的是意识的加工和反应活动,包括思考、情感和决策等过程。

这个解释是概括性的。如果要精确地知道其具体内容。那么七十五法就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了。分为两个部分:44个心所法和14个不相应行法。

七十五法中的心所法一共有46个,去除了已经独立出来的受、想,剩下44个全部都是行法。

这里不再重复解释这些心所法和不相应行法了,请参考之前的文章《五位七十五法(基础部分)》。

识蕴 = 心法 = 心王

一般的解释 —— 识蕴:识蕴包括各种感觉器官的了别作用,用来辨认外界事物。

这个解释不准确。识也包括意识,而意识是用来辨识第六意识出现的念头、观念、想法的。意识不是外界事物。意识是内在的、心理层面的作用。

七十五法中的心法:在小乘(声闻乘)里面,以及俱舍论里面,心、意、识三者经常可以通用、互通,因为它们的“体”都“心”。当然,严格的地方,也还是会区分使用的。当区别使用的时候,就是强调了它们某个特性的意思。

  • 用“心”的时候,强调“集起”的功能,或心、意、识三者的综合功能。

  • 用“意”的时候,强调“思量”的功能,“思”就是思考的意思,“量”就是计量、测量、打量的意思。

  • 用“识”的时候,强调“了别”的功能。了别的东西包括外在的五境(色声香味触),也包括内在的法尘(念头,想法,观念等)。

从闻到思

佛教中特别重视“闻思修”三慧,闻慧就是听闻佛法,了解和知道。以我的观察来看,很多学佛者的“闻慧”都是不够的,或者只是接受过单一来源的输入,或者只是单一方面的输入,少有人能够了解整个佛教的概况,基本框架。

而思慧就是要深入思考,那就是在听闻之后,要深入思考下一些背后的逻辑、隐藏的逻辑。这里还必须是有效的思考。而有效思考的前提是提出有效的问题。

以上的佛学知识都只是“闻慧”,那么像这种深入一点问题就属于“思慧”了。

为什么无为法不是蕴?

七十五法中的3个无为法,没有对应的蕴,不属于五蕴的范畴。因为“蕴”都是有为法。“蕴”本身的意思就是积集,聚集的意思,可以聚少成多。而无为法如虚空,是无相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不增不减),当然就无法用“聚积”来形容了。

《大毗婆沙论》中通过详细地对比蕴和无为法的区别,说明了无为法不是蕴。这些对比其实都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为什么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这个顺序呢?

回答:它们是从粗到细逐个说的。《俱舍論頌疏講記》中举了一个做饭的例子,原文如下:

色藴如器,如世間器,飲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類飲食, 如世間食,有損有益;受亦如是,樂受益人,苦受便損。想同助味,如世 鹽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時,生苦受味,起親想時,生樂受味。行似厨人,由行藴中,有業煩惱,能感異熟;如世厨人,造得飲食。識喻 食者,受果報故。故隨器等,立藴次第。

在例子中,是这样比喻的:

  • 色蕴 —— 厨房和厨具,没有这些,就无法做饭了。

  • 受蕴 —— 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饭必须要有食材。

  • 想蕴 —— 调料品,如盐和醋。

  • 行蕴 —— 大厨,把食材加工成饭菜。

  • 识蕴 —— 食客,吃饭的人。

为什么把受心所、想心所列为受蕴、想蕴?

为什么在46个心所中单独把受心所、想心所列为受蕴、想蕴?而其他的44个心所都归纳在行蕴中呢?

《俱舍論頌疏講記》中的原文解释如下:

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别立受想二藴。謂受與想,於諸行 中,相粗,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藴。

大意是说,在所有的行蕴当中(心所和不相应行),受和想,它们是最粗的(色蕴已经单独成立为色蕴了),而且,它们能够引生污染的心所,乐的就贪,苦的就嗔。在上面做饭的比喻中,一个是食材,一个调料品。如果没有这两个,那么只有厨房和大厨,也无法做出饭菜来给食客吃了。而二界是指色界中受蕴强烈,无色界中想蕴强烈。

因此,受和想,它们两个非常关键,因此把它们单独成立为受蕴和想蕴。

总结

以上,就是略解五蕴,尤其是用七十五法和五蕴进行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更精确地了解五蕴。

尤其是喜爱《心经》的朋友们,要先知五蕴,再去知空,才知道要空掉什么。否则,就像是搞卫生,房屋里面有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可以打扫好卫生呢?如何可以保证无死角呢?

最后附上智敏上师在《讲义》中的插图:

以及《星云大师全集》俱舍宗要义中的插图:

祝愿大家都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阿弥陀佛

引用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F11CFEA0553FV3Z.html




佛教核心理论:
1. 佛教中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理论 —— 缘起和中道
2. 理解空、有是打开大乘佛学的金钥匙 (空性)
3.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觉悟之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的四种解说(十二因缘)
4. 浅说我、我执和无我(无我)

禅宗和禅:
1. 聊聊开悟的常见误解以及开悟的层次
2. 解构禅宗公案 | 如何应对和理解 | 万法归一的终极问题
3. 聊聊市面上的“正念”和“冥想”

净土和临终关怀(前5,点这里看更多):
1. 我给妈妈介绍净土法门
2. 《佛说阿弥陀经》和四十八大愿
3. 佛经中阿弥陀佛本生故事
4. 临终时的主动与被动,附:业的成熟顺序
5. 写给莲友和莲友家属的临终手册 —— 临终准备、助念和关怀

佛法解读(前10):
1. 什么是人间佛教 | 为什么要推崇人间佛教(❤️特别推荐)
2. 写给年轻人学佛的建议 | 学佛的框架和顺序 | 现代佛学的教学大纲
3. 浅谈对全体佛法的略解
4. 转凡成圣 - 行者路上最重要的指南针和里程碑
5. 以结构化的五个层次解读《心经》
6. 成佛 —— 到底成的是哪个佛身?兼谈法身、报身和化身
7. 浅释忏法的逻辑
8. 佛教空的六个层次 | 《空之探究》之读书笔记
9. 常乐我净的两次大反转 | 四颠倒与涅槃四德
10. 什么是执着?| 一文说清楚佛教的执着是什么 | 我执和法执

趣味佛法(前5,点击这里看更多)

1. 其实,你从未见到过一个真正的圆 —— π,哲学,真理(❤️特别推荐)
2. 咖啡自由,财富自由?——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3. 恐龙时代有佛吗?
4. 你相信佛经里的人比山还高吗?|一种可能的科学解释
5. 佛教时间的相对性 | 你知道弥勒菩萨于5.7亿年下生人间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华严经》之“寿量品”读书笔记
我和我的学佛经历:

1. 十年净土坎坷路
2. 疫情中被迫“闭关”的日子和结缘法鼓山
3. 我的佛学立场 | 无宗无派,归心净土
4. 我所经历的两个“外道”
5. 关于我写文章这件事
6. 佛教梵呗之初体验 —— 从讨厌到深度参与


注:所有文章都是原创,偶尔会有几篇其他佛友的原创,具体看文章作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