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唧唧复唧唧,木兰被狠批。不闻叫好声,唯闻“好可惜”!

间竹 梅花间竹 2022-05-07
吐槽《花木兰》很容易——一个豆瓣4.8分的作品,从剧情到人物到台词到服化道浑身都是槽点,我脑袋里的小朋友全是无数个小问号。


吐槽《花木兰》也很难——几乎人人看完都能有几十上百个槽点想吐,这就像在中国骂国足,在美国骂川普一样吧,想要骂出新意,骂出花样,骂出风格,骂出水平,很难的事儿了。

当然,并不打算上来就开骂。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我们自然应该有不同的期待,随之也有对应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角度。那么,这部《花木兰》到底是部什么类型的片子呢?

这是部儿童片吗?
感觉不像,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把以木须代表的娱乐元素全都去掉,把主题曲Reflection去掉(放到片尾字幕的第二首歌才播),整部电影甚至连个好笑包袱都没抖;别说没抖包袱,戏里的人物甚至都没露出过几次笑容;别说没几次笑,甚至台词干瘪蹩脚,好多地方成年人都听不懂,完全不是儿童片的风格。

那么是个面向成人的片子吗?
如果是这样,也很难解释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经不起琢磨的剧情,莫名其妙的逻辑——
为什么游牧骑兵打仗会带着如此笨重的投石车?
为什么往前打百发百中,往后打就打到雪山里?
为什么木兰的马可以在雪崩里奔走如飞?
为什么皇帝明知有埋伏,还要抛下所有侍卫只身去探险?
为什么全片武力值担当的巩俐最后以什么动机要黄继光上身非要用胸口去挡剑?

不知道。

然后,受众上,这是部只拍给美国人/西方世界看的片子,还是也想要收割中国市场?


迪士尼应该对中国市场是很有想法的,毕竟近些年自从美队3以后的迪士尼大片里,中国市场占全球票房比例稳步在10%以上,复联4甚至达到22%。

如果不在乎中国市场,完全可以不用找刘巩李甄子丹这些混大陆圈的演员,完全可以像《摘金奇缘》和《别告诉她》一样找美籍亚裔演员来演,才是好莱坞更加常规的操作。


甚至还把“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这种西方人不可能懂的桥段都强行加进去了,还考据出“柔然”这个反派集团,不可谓不用力。



可是,如果真的想讨好中国观众,那么一个导演四个编剧还是齐刷刷的白人,片子里还是充满了各种刻板印象形象和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想象,不用看真实观众反应也会知道会引起中国观众不适的元素——

福建土楼里大红大绿的民族服饰——


白眼妆堪比丑角的巩俐——


打扮得像大内总管太监一样的皇上——

更别提这种胡子疑似以“傅满洲”为代表的美国种族主义漫画里经典的中国男性胡子造型

为了东方文化插进来的凤凰元素,凤凰造型却是纯粹从西方照搬的——每次这只风筝一样的凤凰一飞出来,我就觉得它是邓布利多派来的救兵;最后木兰的剑被熔掉之后凤凰再飞出来,我恍惚以为是来送格兰芬多宝剑的。

(抖一个不相关的机灵:土楼在福建,花家是福建人,当木兰老爹给木兰讲凤凰的故事时:火红hòng……火红hòng……凰……灰?)

反过来,如果《花木兰》主要的市场还是美国/西方,为什么那么多好玩好笑的东西不拍,非要花那么大力气去跟西方观众灌输东方传统的忠孝礼义?是真的要做活雷锋,帮忙传播中国文化?
猜猜作为美国人,花30美金本来想要合家欢,却被弘扬了两个小时中国的家庭和忠君爱国文化,会是什么感想?会有口碑传播吗?会有回头率吗?
IMDB上的评分也是5分多,说明在西方观众也并不买账。

 
全片看完,你要是事先不告诉我这是迪士尼,我还真以为是电影公司接到中宣部要求拍的主旋律献礼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组织集体观看写观后感、在海外就算赔本也做中国软实力输出的那种作品呢。

还有,整个片子里一枝独秀的刘亦菲真的太出挑了,在其他的所有脸谱化工具人角色中间鹤立鸡群。你要是不告诉我这是迪士尼出品,我甚至会怀疑这是那种“干爹为了捧红女演员,专门投资一部电影还找一帮大牌来跑龙套”的操作。

再说风格上,迪士尼是想拍部爆米花电影吗?
很难说,毕竟前面说过了,这片子娱乐性极低,从头到尾所有角色几乎都是一脸苦大仇深,这在好莱坞商业片里也是不多见的。
 
那么,迪士尼是想要做严肃的、有强烈观点输出和价值讨论的电影吗?
从多加女性角色、增加女性之间互相启发和身份价值升华的角度来看,迪士尼是有这方面的野心,也是符合近些年女性题材作品的主流方向的。
只是传递出来的这个价值观仔细想一下,根本经不起推敲——木兰之所以不能召唤出内部的“气”,主要因为有两大条件没满足:一、不够真实,想把自己伪装成男人;二、过于韬光养晦,隐藏实力。

合着您的意思是,女性在社会里受到束缚,到头来主要是因为女性在主观故意隐藏实力?是因为女性不能错把自己当成男人?
拜托,这个社会明明就是过分要求女人不能像男人,女人就应该“做女人该做的事”啊!同等岗位女性收入是男性的78%真的是因为女性太谦虚吗!
这位新西兰女导演也不是无名之辈,也拍过好几个豆瓣8分以上的大女主影视作品,这一套观点输出看得我莫名其妙。
更别说,木兰从小武力值拉满,人物的成长几乎没有怎么交代,都是用“气”这样一个虚无概念来合理化的。这种强行引入一个超自然力量来合理化主角光环的行为,这种把来龙去脉、把中心思想用对白直接说出来的操作,在我看来就是偷懒和敷衍

所以说,《花木兰》成了如此一部让人费解的四不像,各方流量迪士尼都想收割,各方都想讨好,最终谁都讨好不了(尽管更加无法解释为什么毫无幽默元素)。
 
接下来开了个脑洞,竟然让我觉得后脊发凉——
你说,迪士尼自己知不知道这电影在艺术上不是部好电影,甚至会扑街?
毕竟电影制作成本超过2亿美元,加上宣发等等可能过3亿,是今年好莱坞最大制作之一,各种前期调研应该也不会少,这么多钱砸进去,照理说制作应该远比现在要精良,好歹能达到迪士尼真人电影的平均水准也行。

更可怕的是,难道迪士尼也加入了所谓“烂片经济”的一部分?疑似用骂声换热度,用争议换话题,最终收割流量?(《权力的游戏》最终季打了个喷嚏)

又或者说,难道是他们分析出,本片主要的盈利人群(比如傻白甜美国人和中国的跟风中年人)只要为了怀旧,横竖都会去看,甚至会很吃这一套,那么现在这些使劲写评论吐槽的人,只是他们不在乎的一小部分可牺牲群体?(这个逻辑就像川普越胡说八道,基本盘越稳一样)

不然,也很难解释很多技术上和审美上的“壮举”——
为什么武打戏有那么多90年代琼瑶电视剧式的特写慢镜头;
为什么最后的决战又是在竹子搭的建筑工地上,是黄飞鸿再世,还是方世玉现身?当时我就担心木兰宝剑掉了以后,会抄起一把雨伞或者一个狮头开始打了;
为什么木兰亮出女性身份现身的时候,本应该三观尽毁的所有人也就稍微瞪了个眼睛惊讶了一下,表情也并没有非常不可思议。

这就是所有的惊讶表情了。这样的戏,导演居然也能给过?
 
后来我有个好朋友提醒我:“我就问下,迪士尼最近的真人电影系列,有几部能看的?”
回头想想,还真是!
灰姑娘、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黑魔女的评分都在7分或以下,更别提扑街的狮子王……真人童话电影或许确实是迪士尼的短板?还是因为最近创意枯竭,才使劲开始炒冷饭,翻拍真人版?
如果这么说,那还是希望迪士尼赶紧回到最擅长的动画领域吧!
额,不对,近些年迪士尼的优秀动画作品,也都是皮克斯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的是扼腕叹息,痛心叹息。
好不容易有一次“世界主流文化代表”愿意拍中国题材的片子,却拍成这样,真是好可惜。
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弘扬,一时半会儿,也只能接着靠李子柒了。

诶?猛然发现,李子柒也有点适合演花木兰?

 
综上所述,股票账户里还有迪士尼股票的同学们,可以考虑卖掉了。




你应该还会喜欢
从“永不关门”到“继续停演”,百老汇经历了多少博弈?
剧场关了,但音乐剧迷们一点儿没闲着
百老汇省钱买票全攻略 
2020年百老汇周买一送一全攻略
2019年度观剧盘点总结
百老汇抽Lottery全攻略
百老汇“选优+排雷”全攻略
两位纽约百老汇博主在百年剧院办了一场音乐剧婚礼

单篇剧评
Lion King | Hadestown
Dear Evan Hansen | Slave Play
Harry Potter & The Cursed Child
Phantom Of The Opera | Anastasia
My Fair Lady | Once On This Island
Lifespan of Fact | Beautiful | Ferryman
The Prom | The Band's Visit | Last Match
Junk | Head Over Heels June Is The First Fall

美食类文章
无肉不欢者在禅院做素食主厨是什么体验
我决定开个私厨 | 私厨真的开起来了

美食中最魔幻的力量 | 破除美国中餐的偏见

不明觉厉的“低温慢煮” | 卤牛肉的方子
纽约米其林餐厅平均$44平价吃攻略

其他文章
大都会博物馆史上最实用攻略
对话格莱美奖华裔评委的一篇专访
五天不碰手机不说话,超奇特的禅修经历
总结在美国求职junior非技术岗的通病和建议
纽约客来说说看,纽约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现代人为什么不会写文章了? | 校园霸凌的思考

莫雷事件 | 科比·布莱恩特 | 勒布朗·詹姆斯


【梅花间竹】公众号
 唯美食与音乐剧不可辜负

经常写点字,有时打鸡血
偶尔小纠结,从不咪蒙体
(现在还加上北留体,青年大院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