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其他

地缘政治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西奥·德汉教授访谈录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西奥·德汉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荣休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刊《欧洲评论》前任主编。他在美国文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等领域著作颇丰。陈华菲在鲁汶大学访学期间(2021-2022),就翻译、“形塑……的世界”概念阐释、去经典化与再经典化,以及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角色等在德汉最新出版的专著《地缘政治时代下的世界文学》(2021)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其进行了专访。德汉认为,随着中国等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其在世界文学版图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面对当前世界的动荡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局部战争等对人类发出的挑战,德汉强调以文学思考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共同体。他表明,世界文学或更广义上的文学应该有助于全人类。关键词世界文学;翻译;“形塑世界”;经典;中国文学作者简介陈华菲,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世界文学。西奥·德汉,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文学、美国文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世界文学。Title
2023年3月24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主要论文摘要

世纪理性主义伦理观的影响,在文学上遵从古典主义规范,以出色的小说创作艺术赋予作品伦理意义和道德价值。Abstract: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

城市化进程与空间正义——左拉《小酒店》中的城市新移民书写批评与批评研究梁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心象风景:韩国文人笔下的“桃源图”诗文题咏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高丽中期中国唐代兴起的“桃源图”创作及其诗文题咏传入韩国后,开启了绵延一千余年的“桃源图”诗文题咏传统。韩国文人承袭了中国“桃源图”与题画诗文所蕴含的对生命自由境界的追求、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对理想治世思想内涵的承袭,同时,他们为了不落窠臼,在书写与接受过程中表现出对传统主题的回避与延展,深化了大同世界高尚主题的宣示性书写,开拓了入世精神的现实意义,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审美个性。韩国文人创作的“桃源图”诗文题咏蕴藉着他们对于高尚人格和中国文化的膜拜与向往。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衍生出来的“桃源图”
2023年3月3日
其他

伊斯坦布尔时期奥尔巴赫的东方观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在流亡伊斯坦布尔时期,奥尔巴赫将自己的东方观内隐于学术研究中,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申《旧约》的宗教文化地位,强调犹太-基督教传统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二是有意淡化穆斯林世界影响,强化他的欧洲整体观。这种矛盾的东方观起因于奥尔巴赫流亡的现实处境,也与其对东西方文化的整体性思考有关。本文从伊斯坦布尔与奥尔巴赫流亡间的关系谈起,重点分析奥尔巴赫矛盾的东方观及其形成原因,并深入探讨奥尔巴赫在伊斯坦布尔时期对东西方文化的整体性思考,进而驳斥美国学者艾米丽·阿普特认为奥尔巴赫只关注欧洲文化而忽略了东方文化的观点。关键词奥尔巴赫;东方观;文化整体性作者简介王晓燕,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理论。Title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苏格兰人的书》中的历史观演变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苏格兰现代作家刘易斯·格拉斯克·吉本(莱斯利·米切尔)创作的小说三部曲《苏格兰人的书》体现了其历史观的演进:从认为文明是由远古辉煌到现代不断衰败的“文明传播论”史观,到试图温和改良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史观,再到于斗争中变革历史、创造历史的人民唯物史观。这样的演进过程,既同步于现代苏格兰社会生产由农业转至手工商业、再到隶属大英帝国资本主义体系的工业化的变化过程,也展示了三部曲中女主人公、其第二任牧师丈夫,及其儿子的思想和行为的演变过程。通过这样的历史观和社会认知的演变,《苏格兰人的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探寻现代苏格兰人该何去何从、跨越三十余年的历史画卷,可为镜鉴。关键词莱斯利·米切尔;《苏格兰人的书》;文明传播论;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者简介胡怡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苏格兰现代文学研究,文学与经济、艺术跨学科研究。Title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片断缝接式写作”:晚期罗兰·巴特的小说观念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小说的准备》是巴特晚期为创作小说《新生》而准备的讲稿。他在讲稿中积极倡导利用随记和与之密切关联的片断缝接式写作瓦解传统叙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别是以书籍为代表的理性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激进的小说观念既源于他本人的写作经验,又是他长期思考的理论结晶。它们的提出既为当代作家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也为回视巴特的学术生涯及其著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仅有形式上的革命就想达到解构传统的目的值得怀疑。关键词罗兰·巴特;小说;随记;片断缝接式写作作者简介金松林,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论和后现代美学研究。Title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小说与电影的互动:达德利·安德鲁访谈录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达德利·安德鲁是北美比较文学与电影研究领域的著名元老级学者、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前任主任,因其对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他在专著《电影是什么!》(2009)中提出的改编理论而享有盛誉。他也是法语及英语文学、电影及哲学文化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发表了九部专著,其中有七部已被译成中文。由他编辑的文集《巴赞与电影改编:电影的文学想象》于2022年初出版,聚焦巴赞有关小说与电影关联的思考。沈安妮在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对安德鲁教授作了了此次访谈,探索电影改编研究的五种方法、小说与电影的关联、以及当今文学与电影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关键词文学与电影;电影改编;安德鲁作者简介沈安妮,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英国小说及电影。达德利·安德鲁,耶鲁大学R.
2023年2月3日
其他

“斯芬克斯因子”溯源与阐释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生成于古代神话斯芬克斯之谜。它蕴含着“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对立和冲突,广泛运用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斯芬克斯因子”既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生成渊源和理论根基主要有进化论思想、美德伦理学理论,以及精神分析学说。“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体现了伦理意识在道德进化中的意义所在。美德伦理学理论说明,人类经过“自然选择”,在“伦理选择”中产生伦理意识之后,才会追求“美德”,才能“学以成人”。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人格理论,与“斯芬克斯因子”的理论观点有着深邃的关联。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斯芬克斯因子”及其伦理冲突,是人类进步的体现,反映了人类的进化向善和自我认知。关键词“斯芬克斯因子”;斯芬克斯之谜;理论溯源;进化论;美德伦理学;精神分析学说作者简介吴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和文学翻译研究。Title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伦理选择概念的两种涵义辨析

33)。最原始的家庭形式就是杂婚,不仅兄弟姊妹之间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关系都是允许存在的。瓦格纳的《尼贝龙根的指环》歌词中说:“谁曾听说过哥哥抱着妹妹做新娘?”(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主要论文摘要

Choice内容摘要:伦理选择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的核心术语和概念。在中文语境里,伦理选择的术语表达两个概念:伦理选择阶段(ethical
2023年1月6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总目录

END关注《外国文学研究》官方微信平台《外国文学研究》官方微信平台投稿网址:http://fls.ccnu.edu.cn联系电话:027-67866042联系邮箱:wwyj@mail.ccnu.edu.cn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十一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会议综述ContentsVol.44,
2022年12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会讯 | 文学伦理学批评20年:回顾与展望——第12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年会 第1号通知

9日,中国·武汉)2004年,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诞生。2012年,第2届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宜昌举行。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成立了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The
2022年12月24日
其他

《夜信》:迷宫叙事与阿拉伯民族的迷宫之境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胡黛·巴莱卡特的书信体小说《夜信》以五封缺头少尾的神秘信件勾勒出濒于社会边缘的当代阿拉伯流散者的生活原貌。作者仿构迷宫迂回多歧的建筑形态,借助“叙事要素的空白”和“记忆的不可靠性”搭建迷宫结构,通过参照物的设置引导“探行者”在迷宫中反复游走与兜绕,以闭环式迷宫实现对阿拉伯民族迷宫之境的映照,并通过迷宫叙事策略巧妙地将不同人物的流散经历与边缘体验进行串联,让读者在选择通往迷宫出口不同路径过程中探寻文本的现实意义,在聆听信件主人自白的过程中自觉地对阿拉伯民族迷宫般的生存境遇进行评述与审思。关键词胡黛·巴莱卡特;《夜信》;迷宫叙事作者简介任宏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博雅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阿拉伯当代文学、战争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Title
2022年12月16日
其他

超越经典与后经典之争——国际学术视野下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申丹教授在“隐性进程”理论基础上,通过融合理论与实践,并结合其在叙事学、文体学与翻译领域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建构了“双重叙事进程”理论模式,实现了理论范式与批评实践的双重演进,超越了经典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围绕“诗学”与“语境”展开的论争。在其最新力作《双重叙事进程研究》一书中,申丹教授选取欧美近百年来的经典短篇小说作为分析实例,兼顾情节发展与隐性进程两个表意轨道,阐述“隐性进程”与情节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破叙事研究的单向维度,揭示“双重叙事进程”对作品认知重构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该理论模式的建立挑战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叙事学传统,极大地丰富了经典叙事诗学的理论范畴,同时为后经典叙事学提供了新的阐释工具,从而实现了经典与后经典的融合,不仅为全球叙事学领域做出重大理论贡献,更彰显了国际学术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关键词申丹;隐性进程;双重叙事进程理论;经典与后经典融合作者简介金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英美文学与文学跨学科研究。Title
2022年12月9日
其他

理论中的文学:乔纳森·卡勒“能动”结构观的虚空论置换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乔纳森·卡勒运用史蒂文·纳普的“文学兴趣”概念来激活理论研究,将作为指涉物的文学插入与理论表述一体的新脚本,使文学通过“能动”结构,从理论对象变为理论自身的性质。“能动”一词来自纳普及其述行立场,因此不能被译为“代理”。但将文学纳入述行时又因语境性等始源残余,回避了他者的冲击。由于述行中这种始源残余,立足于它的“能动”结构并未根除对象与结构的界限,阻断了理论中的文学。用基于事件思想的“虚空”结构置换卡勒的“能动”结构,以主体趋向语言限度的潜能运动来根除对象与结构的界限,才解开了理论与文学的融合难题。主体在此虚空化进程中,呈现出与“泰然任之”的本质区别。这一置换揭示出理论中的文学在后理论定位上有别于经验感悟之处,并已初步得到实例的演示。关键词理论中的文学;乔纳森·卡勒;能动;述行;虚空作者简介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文论研究。Abstract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古尔纳《海边》中跨国难民的身份叙事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古尔纳的《海边》紧紧围绕逃离故国与抵达他乡这一难民问题的起始两端,集中探讨了跨国难民的身份问题。小说以两位非洲难民及与其相关的人的故事勾画出一幅难民全球迁徙地图。新旧家园的转换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迁移,还意味着文化边界的跨越。在古尔纳创造出的关于故乡的历史记忆空间里,难民不断地通过对过去的叙事,重塑自我形象。难民在接纳国的身份转换与自我调适,既关乎难民的自我重塑,也折射出欧洲普遍存在的对“他者”的文化排斥。欧洲人对非洲移居者的敌意反映了难民问题背后的道德平等、体系责任等复杂的伦理和政治问题。在古尔纳看来,由于欧洲对非洲掠夺性的殖民历史,失去家园的非洲人来到欧洲寻求庇护,完全符合道德正义原则。关键词古尔纳;《海边》;跨国难民;身份叙事作者简介高文惠,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非洲英语文学研究。Abstract
2022年11月25日
其他

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的奴隶贸易和人道主义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本文追踪麦尔维尔中篇小说《贝尼托·塞雷诺》中很少被人研究过的奴隶贸易的含义。通过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历史和理论追踪溯源,本文指出德拉诺不仅认同南方不连贯的、类似人道主义的奴隶监护逻辑,而且拥护奴隶贸易的非人性化条款,以便克服因奴隶复活其人性施为而造成的精神危机。结果,尽管巴波精心致力于恢复人的个性,但奴隶叛乱者最终还是悲惨地困入由德拉诺和种族奴隶制度为自身之便而动用的人性与非人性这两个相悖的模式之中。关键词麦尔维尔;奴隶贸易;人性;人道主义;人的个性作者简介白埈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英语副教授,已发表多篇有关斯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西奥多·德莱塞、马克·土温、赫尔曼·麦尔维尔等美国小说家的论文,主要从事情绪与情感理论及资本主义文化变异的研究。Abstract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中国道禅思想与回音诗学:查尔斯·伯恩斯坦访谈录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查尔斯·伯恩斯坦是美国语言派诗歌的领军诗人,他的诗歌已成为美国诗歌界最重要的声音之一。伯恩斯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荣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后现代风格,体现了他的回声诗学和他所倡导的荒诞玄学探究。本次访谈是在2021年11月进行,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重点探讨了中国道禅哲学与回声诗学的微妙关系,以及他的诗歌中虚、空、噪、寂的多重内涵。此外,就伯恩斯坦的最新作品,诗歌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幽默与反讽在后现代语言诗歌中的作用和荒诞诗学探究的诗歌概念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他启发式的回答演示了他的美学与回音诗学观念,反思了东西诗学交融中差异的碰撞和暗合。关键词伯恩斯坦;语言诗歌;道禅思想;回音诗学;荒诞玄学探究作者简介冯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文学。查尔斯·伯恩斯坦是美国语言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荣休教授。他发表了50多本诗集和诗学著作,荣获美国最负盛名的诗歌奖——博林根诗歌奖。Title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主要论文摘要

context.周楚汉标题:时代冲突背后的超验主义——菲茨杰拉德《赦罪》中的隐性叙事进程Title:Transcendentalism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会讯|第四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2022年会二号通知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在21世纪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正在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国外的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劳特利奇出版社相继推出相关专著,《英国文学史》(ELH)、《英国文学研究》(SEL)等主流期刊刊发大量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的论文。与此同时,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在国内的文学研究领域也大有抬头之势。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双一流”国家战略背景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好地与国际学界接轨,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武汉联合举办第四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积极推介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凸显当代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中国眼光与中国话语。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拨冗赴会!一、会议时间:2022年12月2至4日二、会议议题:1.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2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ContentsVol.44,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会讯 | 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二号通知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山东·济南丨2022年11月11日-13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文学与教育两个研究领域均十分关注的话题。从教育成长小说的发生、发展到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与文学的关系,再到文学的教育功能,乃至文学教育学建构的可能性问题的探索,文学与教育的交叉和融合一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贯穿于文学与教育学两个学科领域之中。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新范式、新体系,《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1年6月25日-27日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2022年11月11日至13日,《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联合举办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进一步推动文学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凸显当代学术的中国立场、中国眼光与中国话语。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拨冗赴会!一、会议议题:新文科时代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通研究会议子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学与教育的关系研究:1)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论吉莲·克拉克生态诗歌中的“深时”与环境伦理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深时”的概念与“人类世”密切相关,广博的时空维度和巨大的抽象性使其陷入言说和表达的尴尬。“威尔士民族诗人”吉莲·克拉克通过在生态诗歌中描绘石头、动物以及气候等元素,将“深时”具象化。诗人作品中的地质历史与人类历史相互交织,人类的物种身份被置于漫长进化史中进行审视,气候危机通过历史时间与未来时间得以凸显。克拉克的生态诗歌呈现出深远的时空观念和广阔的行星意识,不仅演绎了言说“深时”的可行方式,还为我们在“人类世”的当下反思人与自然互赖共生的环境伦理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关键词吉莲·克拉克;“深时”;“人类世”;生态诗歌作者简介谢超,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诗歌、生态批评及环境人文学。Title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从“应和”到“灵韵”:忧郁的理想所催生的美学经验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波德莱尔在《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等诗篇中展示了“应和”与“忧郁的理想”的关联;本雅明则在解读波德莱尔诗作的基础上,形成以美学经验抵御现代异化的理论,并以“灵韵”作为这个美学经验的符号。本雅明的“灵韵”在物我相通的“应和”中补充了内心时间的维度,海德格尔和博尔赫斯则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中的第四维度。本雅明在《论波德莱尔若干母题》中所论及的波德莱尔、孟福特、柏格森、普鲁斯特、梵乐西等现代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属于叙述这个美学经验的阵列。波德莱尔的“应和”、本雅明的“灵韵”、艺术中的第四维度、抗衡异化的美学经验,暗暗应和着“栩栩然胡蝶也,蘧蘧然周也”的庄周梦蝶。由此可见,世界的文明体系异中有通,不约而“通”。关键词《恶之花》;《巴黎的忧郁》;应和;灵韵;现代美学作者简介童明,西安翻译学院特聘教授,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文论、欧洲现代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流散文学。Title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伦理转向”的张力:列维纳斯与利科之争再审视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列维纳斯与利科在法国理论的“伦理转向”中角色迥异,两者的异同使“伦理转向”的细部充满张力:利科通过列维纳斯走向对死的内在学习,死亡在他看来是不可认知的事件,不存在海德格尔所谓的“筹划”或“先见”,也不会有“能动”或“自由”,更无人能够“承担”;列维纳斯将爱欲视为战胜死亡的超越性事件,利科则认为爱是通向正义的道路,它在对仇敌的爱与宽恕中超越敌我之分;列维纳斯主张的是自我与他者的“非对称性”结构,利科则在批判非对称性的基础上,提出“相互性”,并将其视为平等、正义的共同生活的前提;利科排除了列维纳斯的“人质”的神圣性,在自我与他者的交流中存在的是交互性的平等关系,列维纳斯则认为交流首先意味着在言语中将自己暴露给他人,言语直接就是甘冒牺牲之险的应承。回顾列维纳斯与利科之争,我们得以继续思考爱与死及文学叙述的伦理性。关键词列维纳斯;利科;伦理转向;非对称性;相互性作者简介刘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批评理论、新媒介文艺研究。Title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思想链条上的《骰子一掷》——萨特、布朗肖、德勒兹、巴丢解读马拉美的一个诗句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马拉美《骰子一掷》始终受到欧陆哲学家的特别关注,萨特、布朗肖、德勒兹、巴丢都曾直接论说其中的一个关键诗句。以这些哲学家的相关解读为线索,或可通过“什么也没有发生”的“发生”、“不存在”从而“发生”、并非“因果逻辑”的“发生本身”等议题,解析马拉美对哲人的可能启发以及哲人从马拉美重构形而上学的努力。用布朗肖的话说:文学并不“存在”,却启发着没有任何对象形式的
2022年9月23日
其他

书写菲利普·罗斯的生活与反生活 ——纳代尔教授访谈录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王素英|《石神》中的关系式爱情与人机共在想象郭雯|黑客、拟感与赛博:《零伯爵》网络空间共同体想象会讯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主要论文摘要

Nadel内容摘要:伊拉·纳代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语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国际知名传记作家,已发表众多专著和传记,其新作《菲利普·罗斯:一种反生活》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在2021
2022年9月9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知袁源
2022年9月2日
其他

《石神》中的关系式爱情与人机共在想象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珍妮特·温特森的小说《石神》描写了智人种比莉·克鲁索与机器人种斯派克之间的跨种之爱故事,表达了以爱干预人类对世界的重复性毁灭的希望。小说中的人机跨种之爱以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性形式体现了让-吕克·南希意义上在距离中接近的共在关系。一方面,比莉与斯派克之间的人机之爱作为一个不可能的可能性事件,其本身的独一无二性决定了人机之间不可通约的他者性;另一方面,比莉与斯派克通过在人机界面这个“我们之间”的间隔或距离中的触碰和分联,形成人机之间的他异性共享。小说通过对关系性跨种之爱故事的描写,呈现了一种人机共在的和谐后人类生态共同体的想象。关键词珍妮特·温特森
2022年8月26日
其他

黑客、拟感与赛博:《零伯爵》网络空间共同体想象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威廉·吉布森的《零伯爵》故事围绕生物芯片展开,特纳、波比和玛丽三条叙事线看似失焦,却书写了人类如何突破实在的物理空间而逐步走进网络空间,形成全新的共同体。借助德勒兹的“根茎”“解域”“生成”等概念可以发现,黑客、拟感和赛博的三重维度解释了网络空间共同体的生成脉络及特点:虚拟技术解域了身体共同在场的空间,使网络空间成为黑客与各个层级人物交互的场所;网络中的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之间伦理关系及情感则需依靠拟感技术,生成同等真实的共在体验,而非先验的再现;赛博技术重新辖域化了虚实地理空间,使赛博空间生成新的国家与世界概念,但由于控制论本质特征,网络空间共同体也存在人性异化与道德危机。因此,《零伯爵》在对后人类网络空间超前想象之下,仍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关键词《零伯爵》;赛博空间;共同体;德勒兹;后人类作者简介郭雯,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科幻小说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Title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会讯 | 第五届海洋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一号通知)

。组委会认定后,将通过电子邮件发出正式邀请函(电子版)。三、会议工作语言:汉语或英语。四、会议形式及会务费:线上线下结合;不收取会务费,交通住宿费自理。五、会议报到地点: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会讯 | 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知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山东·济南丨2022年11月11日-13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文学与教育两个研究领域均十分关注的话题。从教育成长小说的发生、发展到现代大学教育体制与文学的关系,再到文学的教育功能,乃至文学教育学建构的可能性问题的探索,文学与教育的交叉和融合一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贯穿于文学与教育学两个学科领域之中。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新范式、新体系,《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1年6月25日-27日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取得丰硕研究成果。2022年11月11日至13日,《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联合举办第二届“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学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进一步推动文学跨学科研究走向深入,凸显当代学术的中国立场、中国眼光与中国话语。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拨冗赴会!一、会议组织主办单位:《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2022年8月5日
其他

21世纪气候小说与人类世批评的语境化:阿德琳·约翰斯-普特拉访谈录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阿德琳·约翰斯-普特拉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文学教授,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她是最早开展气候小说研究的生态批评学者之一,在该领域著述颇丰。访谈聚焦两个部分:一是气候小说的叙事策略,二是跨学科气候小说研究方法谱系。约翰斯-普特拉指出在21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福柯反弗洛伊德”?——一项从个体生命到时代背景的心理考察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考察福柯不同生命阶段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评价,可发现福柯对待弗洛伊德的态度并非单一的拒斥,而是经历了动态的“依恋—反叛—和解”的过程。早年福柯拥护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批判则集中在精神分析论的阶级性与其对现代家庭结构的影响上,而后期福柯对自我技术的考察又回归到弗洛伊德对现代文明的诊断。接着聚焦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论证福柯所处的六十年代法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所进行的实践性探索,是弗洛伊德那个“世纪末”时代精神的一次轮回,以此为福柯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关联寻到更深的可能。关键词精神分析;非理性;性经验;时代精神作者简介朱雯琤,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Title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构建一种全新的身体诗学 ——德勒兹对斯宾诺莎的理论改写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思想界兴起了研究斯宾诺莎的热潮。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并按照实体、属性、样态的模式把它分为复多的能、差异化、不均等诸多样式。样式即身体,故身体也是差异的、繁复的力量,德勒兹从斯宾诺莎那里获得思想资源,试图构建一种差异的、强度的、动态的身体诗学。于是,身体不再是堕落的、被灵魂组织的傀儡,而处于一种自行存在、自我增殖、不断游牧的状态,身体本身就拥有巨大且未知的潜能,在这种状态中,不同身体可以呈现自己的多重变化,彼此通融、相互影响、重新组合,形成一个不断解域的、块茎状的多元体。这样的身体已经不再是灵肉二元对立中那个被钳制的怪兽,而是一种不断生成、生生不息的欲力。关键词身体诗学;德勒兹;斯宾诺莎作者简介吴娱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系在职博士后,主要从事当代法国理论研究。Title
2022年7月16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主要论文摘要

Sympathizer内容摘要:美国越南裔作家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从一个越共双面间谍的视角讲述越战经历和越南移民在美国的流散
2022年7月9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第四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2022年会一号通知胡鹏
2022年7月1日
其他

阿罗多·德坎波斯对汉语古诗的“再想象”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巴西具象诗人、学者、译者阿罗多·德坎波斯对汉语古诗进行了长期的阅读和创造性翻译,对西方“象意文”诗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发展,是一个尚未被中文学界充分关注的独特案例。在相关的具象诗学、语言符号学、创译理论等思想的影响下,阿罗多发展出自己对汉语古诗的翻译标准,实践了对汉诗节奏、意境、声音、意象等方面的“再想象”。通过《锦瑟》《摽有梅》《菩萨蛮·黄鹤楼》等创译文本示例,可见阿罗多译作与其阅读、创作、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关联,其中亦提出了汉语古诗基础性的美学和翻译问题。关键词阿罗多·德坎波斯;创译;汉语古诗;象意文诗学;具象诗作者简介周星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现当代英语和葡语诗歌、中西比较诗学、环境人文。Title
2022年6月25日
其他

会讯 | 第四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2022年会一号通知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在21世纪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正在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国外的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劳特利奇出版社相继推出相关专著,《英国文学史》(ELH)、《英国文学研究》(SEL)等主流期刊刊发大量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论文。与此同时,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在国内的文学研究领域也大有抬头之势。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双一流”国家战略背景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好地与国际学界接轨,探索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22年12月2至4日在武汉联合举办第四届“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积极推介文学与经济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凸显当代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中国眼光与中国话语。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拨冗赴会!一、会议议题:1.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伯爵小姐是个中国人” ——《第十二夜》与伊丽莎白时代的“中国追寻”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涉及到中国及中国人的地方屈指可数,但在其同时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包括科学家、航海家、地理学家、戏剧家、诗人等等,都对拓展海外贸易、发现新大陆、开辟新航线有着极大兴趣,其中特别对与中国接触有着强烈的欲望。研究发现,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对中国的渴求和构建密切相关,王室对华信件、英国贸易与外交、新航线开辟及新地图的绘制、塞西尔的乔迁宴上的表演等都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剧作家的莎士比亚受到了伊丽莎白一世“契丹/中国探险”的影响。关键词《第十二夜》;中国人;中国追寻;伊丽莎白一世;外交作者简介胡鹏,四川外国语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莎士比亚研究。Title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英国大瘟疫时代的政治共同体想象——《乌托邦》中的瘟疫管控、养生法与和谐身体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英格兰在16世纪初多次遭受瘟疫袭击,政府采取隔离与其他管控措施但未能阻止疾病蔓延。为此,医生建议国民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法以防治自然身体疾病,同时政府依据古典医学和谐理念发挥不同阶层功能以确保政治身体健康,再现了政治共同体尊重差异与追求和谐的思想。《乌托邦》同名岛国公民在自家花园种植草药,在城市建立一套管控瘟疫的完美医疗体系,与作者莫尔作为代理执政官处理瘟疫时所经历的伦敦医疗惨状形成鲜明对比,而莫尔参与公共事务与书写理想国度彰显了他捍卫处于瓦解中的民族共同体的决心。岛国人痴迷作者好友带去的古希腊医学典籍;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的修辞与伦理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在欧里庇得斯最著名的悲剧《美狄亚》中,诗人以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质疑了传统英雄主义。美狄亚俨然传统英雄原则最坚定的捍卫者,却吊诡地彻底否定了荷马以降的英雄主义。通过钩沉智术师修辞术与雅典民主制结合带来的“启蒙的自利”,诗人批评了智术师启蒙给政治带来的恶果。雅典民主制鼓励民众对自由和爱欲的普遍追求,为个人主义和爱欲的解放提供了沃土和合法性。而由智术师修辞术带来的价值相对主义,最终也必然由自利的个人主义遁入道德虚无。雅典民主制内含的悖谬也通过“赫利俄斯的龙车”意象昭然若揭:大胆追逐爱欲的个体犯下罪行,却能以神圣之名逃之夭夭。个人主义与道德虚无堪称雅典民主制下奋不顾身追逐爱欲结出的并蒂“恶之花”。关键词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修辞;伦理;道德虚无作者简介罗峰,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希腊悲剧、古典诗学、跨学科研究和莎士比亚戏剧研究。Title
2022年6月3日
其他

残疾研究、文学与人文:迈克尔·贝鲁贝访谈录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迈克尔·贝鲁贝是前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英语文学、残疾研究和文化政治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对残疾现象、残疾的社会接受以及残疾的文学研究有着深刻见解。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杰米了解的生活:特殊儿童的成长》(2016)、《故事的秘密生命:从唐吉诃德到哈利波特,智力残疾如何转变我们的阅读之道》(2016)等,他的“再现”“残疾、民主和新的基因学”及“残疾和叙事”等文章收录在著名的残疾研究著作和A&HCI来源期刊当中。在2020年现代语言协会年会上,贝鲁贝接受了四川大学博士生阳洋的采访。访谈涉及残疾和残疾研究的界定、贝鲁贝基于自身家庭经历的残疾生命书写、西方20世纪残疾文学生成的社会环境、文学的残疾研究的方法和未来趋势等议题。文学的残疾研究将文学作品中残疾人与残疾现象置于考察的焦点,在拓宽文学研究的人文广度与丰富文学批评的伦理关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残疾研究;文学;人文;贝鲁贝作者简介阳洋,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美国南方文学、视觉文化和残疾研究。迈克尔·贝鲁贝,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英文系的爱德温·艾尔莱·斯巴克文学教授、前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的残疾研究、英语文学、文化政治。Title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古尔纳《赞赏沉默》中的多重叙事策略与主题意蕴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五部小说《赞赏沉默》讲述了一位桑给巴尔难民在英国流亡20年后得以返乡但随即又回到英国的故事。作品将故事情节置于20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桑给巴尔与英国之间不断切换、相互交织的叙事时空中,借助双重叙事、嵌套叙事、沉默等多重叙事策略,在言说与沉默之间以及作为受述者的人物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并借此表达了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批判、对后殖民社会黑暗面的抨击、对移民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的同情与反思等丰富的主题意蕴。关键词古尔纳;《赞赏沉默》;叙事策略;内心独白;沉默;身份焦虑作者简介张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后殖民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Title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从“后殖民”到“后文明”——古尔纳《海边》中的世界主义

点击上方“外国文学研究”可以订阅哦内容摘要古尔纳的小说《海边》是21世纪非洲文学中最为雄心勃勃的作品。它以两个小人物的命运为线索,在一个十分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反思了桑给巴尔的现代民族国家运动史,其中涉及由于西方殖民导致的印度洋阿拉伯商贸帝国的衰败、社会主义东德对于坦桑尼亚现代化道路的影响以及英国如何以“世界主义”伦理精神重构与前殖民地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古尔纳《海边》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努力介入1990年代由民主化浪潮推动的对桑给巴尔历史的再叙述。《海边》以一种“世界主义”话语来替代非洲文学中久已形成的民族国家叙事传统,显示非洲文学开始从“后殖民”模式转向“后文明”模式,或者也可称为“后帝国”模式。关键词古尔纳;《海边》;世界主义;后文明写作;后殖民写作作者简介蒋晖,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非洲文学研究。Title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主要论文摘要

世纪末推出的改编本。西伯本摒弃了莎本的历史主题,将理查变成剧中绝对中心,从而把历史剧换成了个人悲剧。这样的改写虽并非针对美国舞台所作,却恰好迎合了美国人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精神,并与18、19
2022年5月6日
其他

目录 |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

英国大瘟疫时代的政治共同体想象——《乌托邦》中的瘟疫管控、养生法与和谐身体诺贝尔奖获奖作家古尔纳研究蒋 晖
2022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