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蔚磊|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中国外语》2012年第4期

摘要:本文研究了大学外语教师的特殊性,建立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本文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为什么要对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进行评估?如何才能对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做出科学评估?旨在突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核心特征,洞察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效果,尽量勾画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描述和把握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特殊性。相对其他研究,本文更注重突出外语教师的特点,可以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继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效评估;评估体系;大学外语教师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即可下载PDF版本


 引言

大学外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也有相应的特殊性,应该对其绩效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明确、具体、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做好大学外语教师评估工作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不仅能使评估工作科学化,促进外语学科的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还能使大学外语教师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及学校的要求,使其在日常的外语教学、科研工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本文将结合大学外语教师的特殊性,建立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是对大学外语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几个方面,也就是大学外语教师的劳动过程、劳动行为和劳动结果等进行评估,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反馈,提高大学外语教师教学、科研和服务水平的过程,是对教师行为的一种规范和引导。在评估的过程中和指标确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外语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及专业的特殊性。


2、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对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进行评估?因为大学外语教师的绩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外语教师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和专业的劳动特点和自身素质特征。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必须从大学外语教师的劳动特点出发,只有在认真分析其劳动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比较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估。即首先要了解教师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其次要充分认识大学外语教师区别于大学其他专业教师的特殊性。

就行业特殊性来说,赵应生(2005)曾就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做过相关研究,主要有: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技能要求的特殊性,如知识、智慧、能力、方法,思想、道德、学术、行,甚至衣着、仪表等;劳动手段主要是通过授课和科研服务等;劳动过程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劳动对象为成年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主体差异性等。大学外语教师的劳动时很难界定,没有边界要求,所以劳动时间具有模糊性;对于其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以企业的产量产出指标为参照系,数量、时间标准只是一个纬度,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育人成果、科研含量、学术造诣等都是复杂劳动的产出,往往很难找到统一的评估指标,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劳动成果难以清晰鉴定,比如教学评估不能仅以课时数、课程量为标准,科研评估除了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要求,评估者总是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精确的标准鉴定出一个教师或科研人员比另一个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绩效要高。大学外语教师的劳动属于以脑力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复杂劳动,这一行业决定了它具备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特殊性。就专业的特殊性来说,从国家层面看:全国范围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是其他专业无法比的。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到目前已经历时近10年,这是其他任何一个专业都没有的;全国范围的大学外语教学政策和外语教育教学政策的多次颁布也是其他专无法比的。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200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外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等;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大型统一考试,是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在大学外语教师的考评中,有很大一部分学校把四、六级通过率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从学校层面看:大学外语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10%(16学分左右)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的;外语地位的迅速提升及社会的广泛认同是其他专业学科无法比的。此外较其他专业比,大学外语的大班授课现象也比较严重。据王建新等人(2003)的统计,2001年北京邮电大学100人左右的外语教学大班达35个,其中大学外语综合课实行3个班级合上,人数接近150,这样的班级有27个,占78%。班级规模扩大,教学效率下降。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对大学外语的重视率和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外语的重要的工具性角色也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有这么长的必修学习时间。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学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然后又贯穿于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加起来有近22年学习时间。大学外语教师的从业群体之巨大是其他专业无法比的。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师的数量为20万,其中公共外语教师数量为12万,外语专业教师数量为8万。全国包括大中小学在内的所有外语教师为103万。而普通校专任教师人数为96.58万,也就是说大学外语教师的数量约占总教师的数量的1/5,大学外语教师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教师的数量。数量之巨大,使得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绩效进行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特殊性和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将要针对大学外语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来建立其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3、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制订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学校、学院长远的发展和当前需要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大学外语教师师德与才能、教学与科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定性与定量等方面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外语学科的特殊性,注意文理学科的差异性;要充分考虑教师发展阶段的差异,处理好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差异;还要考虑到年龄的差别,处理好老年与中青年的关系等。3.1 绩效评估的指标结构

绩效评估指标是绩效评估的根本和依据,首先要建立一套评估标准,从而确定从哪些方面来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评估。各大学的外语学院都肩负着外语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依据高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以及大学外语教师工作的具体特点,本文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素质(以师德为首),(2)教学,(3)科研,(4)服务。

(1)素质。以师德为首,包括是否能够为人师表,教学的态度、科研的道德操守、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等。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17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估的首要内容。”③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其在高校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所在。大学外语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全体大学生,范围广、时间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其他专业课更大些。当前,大学外语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他们忠于职守、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为培育国家的栋梁之才呕心沥血。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着一些大学外语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严重地偏离了师德的原则和规范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大学外语教师群体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污染了育人环境,在学生中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加强大学外语教师的师德建设,全面提高大学外语教师的思想道德、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以德治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中将师德纳入指标体系,在评估过程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行为进行引导,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师德指标外,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学外语教师还必须具备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④,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大学外语教师的首要业务素质。b.宽广的知识面,是指外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外语专业知识包括文学、语言学和相关国家社会与文化的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法律、军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c.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即外语教师教授的某一专业外语的专业基础知识。d.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教师不但要自己具备这些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使其具备这些能力。e.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

据以上分析,素质这一指标可以分为:a.道德素质,即师德,包括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b.专业素质,包括职称、文凭、语言基本功、外语专业知识、综合知识面,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思维能力(含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知识,信息素养(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团队协作,工作态度和纪律等。

在绩效考评中强调量化考评的同时,也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定性考评工作。因为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进行量化的。对于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表达能力等比较难以量化的方面,应尽可能找出一些量化点。例如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奖项予以量化。确实无法量化的部分,则应将其进一步细化,列出更具体的子指标,并确定优、良、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的相对标准,通过测评人打分的方式做到量化定性。鉴于师德作为绩效指标的重要性,在评估过程中只分合格与不合格,采取一票否决制。师德指标评估不合格,则综合评估不合格。

(2)教学。本项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创新、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等。教学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通过统计教学时数、学生人数、教学手段等数据,质的方面是通过学生评估、听课组专家评估及主管教学院长评估等来衡量。

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师工作的根本,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外语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外语水平,因此,在高校中切实加强外语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由于大学外语教学成果的体现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且不容易量化表现,而科研成果的显示度高,无论是在评职称、聘岗还是晋升的过程中都能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当前这种重量轻质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引导下,造成了一些外语教师不去进行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方面的创新和探索,而只重视自身的科研工作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外语水平。目前,由于一些大学外语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致使很多大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外语教育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大教学指标的分量,同时可以在指标评估实施的过程中增加满意度指标,再次对教学工作进行评分。外语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之一,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包含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与成果奖励、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创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a. 教学工作量具体包括:授课科目(含公共课、专业课)时数,人数(本科、硕士、博士);指导社会实践;指导毕业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国内外讲学、讲座、学术报告、外语类课外辅导活动与答疑;班主任或导师工作;开课门数等:

b. 教学质量与成果奖励包括:各级外语教学工作成果奖、校或院教学优良教师、先进个人等;指导学生外语竞赛或论文获奖;学生外语能力的提高(含语言技能、交际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个性化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考试成绩(含公共外语四、六级,专业外语四、八级的通过率);外语语言知识和相关知识的高质量讲授及学生应用技能的习得;学生听说读写译思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发展,学习技能的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各项语言技能中所有的微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反思式的学习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学习策略的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国际文化知识了解等。

c. 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与讲解;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外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如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的结合;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现代的、立体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d. 教学创新包括:教学改革;课程研发,开设新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批判性思维等。

教学指标中,对大学外语教学工作数量的考评则适宜采取量化考评的办法;其他教学指标难以量化,宜采取量化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如可以采取360度评估方法,设立满意度指标,让学生、同事、专家、领导及教师本人对教学质的部分进行打分来综合评定。

(3)科研。本项包括具原创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在科研方面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还有质的要求。

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手段,科研工作成果的多少、质量高低是检验教师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知识丰富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学院和高校整体水平的体现,加强大学外语教师的科研工作考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外语教师科研工作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外语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学科的发展。应细化科研工作的考评。在对大学外语教师的考评中,量化考评主要是指教师科研的量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外语教师的科研活动已由原来较单一的出版活动发展为包括科研项目、出版、成果鉴定、申请专利及学术交流等指标在内的多元活动。

科研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a.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科研项目为主持或参与的项目类型、项目数量、在项目中的贡献情况等,项目分类可为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项目、部(委、省)级项目、市级项目、委托及开发项目、学校基金项目等;科研经费指教师本人承担项目的经费情况,按经费来源可以分为校外经费、学校经费等等。b.科研论文、专著、教材编写。主要指工作期间撰写并发表的论文(可分为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源期刊、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国内期刊和学会论文集),出版的专著、翻译、编写的教材等,同时要考虑该指标的级别,如刊物级别、出版社级别、教材等级、出版的论文著作的数量及其排名情况等;出版的书籍与著作、编著、工具书(含教材)、科普读物、译著及教学参考书等,均应与本人从事的专业有关;在量化评定科研文章时要注意,除了看发表的文章数量外,还要关注文章被他人引用次数,发表刊物的级别和刊物的影响因子等因素。c.科研成果专利或学术影响,即发明专利(专利数量、排名情况),技术创新、成果级别(国家、省部、地市)及其数量与排名等。

(4)服务。本项包括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在学术界的地位等。如社会兼职、党政职务及学术兼职等。

在以往的大学外语教师考评中,对教师的服务工作的考评非常薄弱,这有悖于当代高等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服务社会的职能要求。服务工作是大学外语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础上所担负的校内及校外的服务性质的工作,是自身知识、技能的具体应用,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的服务工作情况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校内服务。即在校内承担的社会工作,包括行政职务(担任校、院、系和学科点的党政职务情况)、行政配合情形等行政服务表现;学科建设发展(学科规划、学科点申报等);学术交流(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承办会议、指导国内访问等);人才队伍建设(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引进情况),学科带头人,精品课程团队、特色专业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的参与等学术服务表现;策划或协助学术推广班,或活动等推广服务表现;参与学校指导学生的相关会议(学生组织或社团会议,学生个别辅导会议)等辅导表现等。

b. 校外服务。包括担任国内外政府机关,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的重要职务;获得的社会荣誉称号;高级学术顾问(如高级别刊物的编委,或学术研究中担任评审员等);担任各种比赛的评委;担任专业考试命题委员;担任国家考试阅卷委员;参与主办全国性,国际性研讨会;筹办学术会议等学术服务表现;义务支教、社区服务等。

在现有的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08名大学外语教师和近10名外语教育专家的调查,以及对来自17所大学的担任外语学院行政职务且同时从事大学外语教学的教师们进行了访谈,反复筛选、讨论,最后形成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结构,详见下表。


3.2 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权重设计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间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的联系。指标体系的结构(即表1)已经确定了指标体系质的方面的联系,而权重则是反映各个绩效评估指标之间量的方面的联系,反映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教师绩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指标的权重反映了某一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指标的权重是指标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可以将其看做是把指标连接为一个整体的量的纽带,是评估过程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主观度量的反映。

造成指标间的权重差异的原因通常有三个:第一,评估者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反映了评估者的主观差异;第二,各个指标在评估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反映了各指标间的客观差异;第三,各指标的可靠程度不同,反映了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不同。由于指标间的权重差异通常是由上述三个方面所引起的,因此,从理论上说,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应该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给予充分考虑。例如,受评项目包括教学、科研、服务四项,总分为100分,受评教师的分数需达60分始为合格。前述项目的评量可采用弹性比例,其中教学占30%~60%;科研占30%~50%;服务占20%~30%,总计为100%。三项的分数比例由各学校所依其客观条件参照上述范围订立。如工科院校的外语学院与文科院校的外语学院在其比重分配上可能会有所差异。另,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对被评估教师进行细分,如可以把被评估教师分为兼任行政主管者(教学占30%-50%,科研20%-30%,服务40-50%)和未兼任行政主管者(教学占30%-60%,科研30%-50%,服务20-30%)。

大学外语教师指标权重体系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导向性原则。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为一身的先进的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是提升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大学外语教师绩效指标权重的设计也必然以社会、高校的整体发展要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基于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大学外语教师个人身上的主要职责也应当就是包括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项内容。

(2)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原则。各大学外语学院应保持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的长期均衡发展,而不能急功近利,偏重于某些短期目标的实现(如为了提升排名,拼命地增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而忽略了学校的远期战略目标(学校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本,要长期重视外语教学工作),而在短期内,为了适应个方面的发展,可以适当的调整指标权重,以引导教师更好的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3)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平衡原则。高等院校的定位是教学、科研和服务,那么,大学外语教师的工作也就不能仅仅专注于校内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和社会的兼职服务工作,将对外服务视为己任,以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与机能服务社会、贡献社会。这种服务在校内体现为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级学术委员会等,以及在校外从事社区服务、担任顾问或参加专业学术协会等。

(4)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原则。教学、科研与服务三者之间息息相关,优势互补。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但是,高水平的外语教学必须通过科研和其他学术活动来支撑。科研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为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4、结语

本章在充分研究大学外语教师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文件,结合现有的教师绩效评估的研究结果,制定了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能够很好地配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学科建设的重点,适应外语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量的要求,也体现质的导向,注意了各种平衡关系,即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教学内部的平衡及科研内部的平衡,定量和定性之间平衡;整个体系是动态发展的,各校的外语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调整指标体系,体现了指标设置的灵活性。但是,由于本文是对人进行的研究,人本身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本章的量表难以穷尽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评估的全部指标,旨在突出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核心特征,洞察大学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服务效果,尽量勾画出较为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描述和把握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特殊性。相对其他研究,本文更注重突出外语教师的特点。本指标体系是开放性的、动态性的,其理念是具有引领性的。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今后大学外语教师绩效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已略)

                        作者简介


张蔚磊,博士,教授。上海市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松江区“拔尖人才”、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美国乔治城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英国中兰开夏大学访学学者。现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上海市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督导,中国对外贸易经合协会商英专委会副会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联盟常务理事、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海关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教育决策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备案爱尔兰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承担国社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等近20项。主要从事外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5部;在CSSCI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以第一作者发文50余篇。主要刊发于《外国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重要报告70余次。担任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

往期好文

 推荐


区域国别类


外语教育类


语言政策类

教师发展类


往期讲座


往期会议


本公众号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一定代表公众号运营者意见,请客观思考。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更正。


编辑:马骋成






 扫一扫关注我们


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蔚磊|大学外语教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